十里画廊十里情

      我的文章 2005-8-30 19:56
“山中只见藤缠树,人间哪见树缠藤,青藤若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哪个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多么悠扬的山歌,多么纯朴的誓言。刘三姐和阿牛哥的爱情故事,伴随着碧绿的漓江水,流过了一载又一载,走过了一春又一春。你可知道,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就发生在这风景如画的人间仙境里。这里,方圆十里,处处皆是景;这里,纵横十里,景景都有情。这就是阳朔山水间最著名的“十里画廊”。

你可知晓《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过火焰山的艰险场面?你可听说过骆驼过江的故事?你可见过盘根错节、树藤缠绕的千年古榕?又理解那藤缠树、树缠藤的传说吗?“十里画廊”景区,将会揭晓这些谜底,让你体会到景区神话故事中的真情给你带来的震撼。

“十里画廊”景区内,有一座山的峭壁好像似镶嵌了一幅火红的壁画,传说就是那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必经的火焰山,山路崎岖,熊熊烈火把整个山头烧得火红。火堆中间有一个黑影,形象如同一只奋力上攀的猿猴,看他,屁股都烧焦了,仍在舞动手中的芭蕉扇,那就是齐天大圣孙悟空。悟空身旁还有一个石人,白白的面孔,光光的脑袋,身被袈裟,双手合十,似乎在低头念诵佛经,祈求徒弟平安,他就是唐僧。与火焰山相对的一座山上有一个小岩洞,洞中藏着一只金猫,正探出它的小脑袋观察着火焰山上发生的的状况。邻近的一座山的山凹间有一快巨大的怪石,其形就像猪八戒。他见师兄在拼杀火蛇,先是摇旗呐喊,而后又得意洋洋地敞在那里晒肚皮!看他那样,很自信师兄能降妖除魔,打开通路。关于这个景点,有这样的一个传说:唐僧师徒的取经路上,途经火焰山,熊熊的烈火挡住了去路。原来,妖精火蛇装妆成铁扇公主,故意在加害唐僧师徒。天帝发现他们有难,特派猫神下凡来收服火蛇。借不到铁扇公主的芭蕉扇,他们哪里能过火焰山?悟空施展了他九九八十一种变身术,最后才钻进了“铁扇公主”的肚子里,危急关头,唐僧为徒弟念起了平安咒,师徒之间不是亲情胜似亲情的真情感动了猫神,猫神这才略施法术,降服了火蛇,扑灭了山火,为师徒打开了通道。八戒天生一个乐天派,天塌下来有猴哥顶着。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都像没事似的睡他的大头觉。当地的人们把这些景点连成了一首诗:悟空越过火焰山,惊动金猫把洞藏;唐僧合手念弥陀,老猪得意喜洋洋。看了这些,有人不禁要问,那挑着担子的沙和尚到哪里去了?嘿嘿,既然沙和尚挑着那么重的担子,那他铁定走得很慢,所以,这个画面里没他,他还在后头呢!

水是山的灵魂,山是水的眼睛。“十里画廊”景区,有一条小河静静地流淌着,这条河叫遇龙河。金宝河、田家河和遇龙河三条河在这里交汇,最终汇入漓江。一座桥横跨河的两岸,站在桥上,一座形似骆驼的山峰屹立于眼前,它正信步淌过小河,踏上沙漠的归途。在骆驼的后方,有一只深情的猴子,它正默默地凝视着骆驼远去的背影,目送这位友人回归故里。传说这是一只迷路的骆驼,它远远看到火焰山上的那片火红,以为是夕阳西落,到家了!可走近一看,才发现迷路。它误入山区,却被这“十里画廊”优美的风景所吸引,便在画廊中驻足。它结识了很多朋友,猴子却是它的拜把。它们一起游玩、嬉戏,“十里画廊”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印下了她们轻快的脚步,留下了她们爽朗的笑声。欢乐的日子总是短暂的,骆驼终归要回到属于它的那遍沙漠。分别在即,猴子骑在骆驼的背上,送了一程又一程。千里送君终须一别。最终她们分手遇龙河畔,让这潺潺的河水传递着她们的友情。

如果说唐僧师徒之间的真情能让人感动,如果说骆驼与猴子纯洁的友情能让人羡慕,那么,刘三姐与阿牛哥的爱情,则更会令人陶醉!

“十里画廊”景区,还有一棵树龄近1400多年的古榕树。它盘根错节,枝繁叶茂,枝干帖地横生,如同田野中撑起的一把绿色的洋伞。枝干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蔓藤,究竟是藤缠树还是树缠藤已无法分辨。传说这就是刘三姐与阿牛哥的定情之树,刘三姐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她出生于广西宜山县,为了躲避财主的逼婚,一路漂泊流浪,最终逃到了阳朔,她以歌会友、以歌传情,她的歌唱得财主魂飞丧胆,唱得穷人勇敢坚强,她的歌装满了九十九条河。她与阿牛哥在遇龙河畔邂逅,在遇龙河上打鱼,在遇龙河边传歌,最终成就了一段美丽的姻缘。劳作之余常常在这棵树下纳凉、对歌,他们在大榕树下抛绣球、结连理。紧紧相缠的青藤古树,就如同他们的爱情,如胶似漆,绵绵长长。他俩互相许下誓言,要相扶相守到百年,若是谁九十七岁死了,也要在奈何桥上等待三年。刘三姐最后成了歌仙,带着她心爱的阿牛哥上天去了……

美丽的风景都是虚幻的,加上了感人的真情就可以久久流传。在这“十里画廊”里,甜蜜的亲情、纯洁的友情、浪漫的爱情会给你带来现实生活中体会不到的震撼。在这个人间难觅的桃源仙境,你更会重新认识和审视自己,应该如何把握你身边的真情。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