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乐园”

      我的游记 2006-5-27 19:32

图片如下:


曾经红极一时的成都世界乐园建于1994年,位于成都市西郊,213国道旁,距市区8km,占地700亩,总投资4.38亿元,荟萃了代表世界各地民族风情的景点建筑108处。该乐园曾经创下一年入园游客超过100万人次的纪录。
  主要景观有匈牙利英雄广场、欧洲街、欧洲乡村教堂、挪威教堂、塞浦路斯花园、威尼斯廊桥、哈德良离宫柱廊、荷兰食街、荷兰风车塔屋、耶稣教堂、日本民居、观音、印尼船形屋、塔林、东南亚巨榕、文莱水乡、泰国大城佛像群、印度鹿野苑佛像、尼亚加拉瀑布、美国自由女神像、美国南部庄园、乌拉圭阳台、美洲印第安图腾柱、摩阿仪神像、羽蛇神庙、摩洛哥市场、肯尼亚树顶旅馆、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非洲沙漠植物景观、观非大屋、墨西哥市场、十耳其棉花堡、美国西部山地风光、彩虹桥、毛利人民居、地中海等。大多数景点按1:1原型仿造,被誉为"中国西部人文旅游景观之最"。
  但近年来却遭遇生意冷清、车马稀少的境遇。从艺术观赏价值上讲,追求低层次的外在模仿,缺乏对艺术品质的提升,终究只会伤害到创作对象本身的价值。世界乐园的那些所谓尼亚加拉大瀑布、金字塔、英雄广场等等,不可能给观赏者真正的艺术、文化震撼。非自然的、非人文的复制景观,缺乏深层的文化意蕴,单纯的模仿很难真正打动人心。何况,生硬地把那么多分属于不同文化背景、地势、气候的世界景观密密麻麻地拼凑于一处,这本身就有损于任何一个景观的观赏价值。从本质上讲,被复制的景观是不可替代的,也是不可能真正被展示的。热热闹闹地将世界名胜聚于一处,更多地是从商业上,而不是从文化和艺术上考虑问题,艺术价值取向上的短视行为导致了世界乐园的最终衰败。
  其次,乐园的另一个败笔体现在短视的市场行为上。世界乐园建园之时,正是全国各地旅游业大兴模仿秀的时候,各地人造景观、移植景观或者主题公园风起云涌。北京的"世界公园"、深圳的"世界之窗"等十多家主题公园纷纷"闪亮登场"。如今,这类题材趋同的景观,要么在竞争中显现颓势,要么被国家政策明令禁止。世界乐园凭借其庞大的投资,曾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但最终难以长久繁荣。淡漠于服务理念的提升,淡漠于市场理念的创新,这是许多模仿景观运营者的通病,不幸的是,世界乐园似乎并没有比同行做得更好。


图片如下:


图片如下:


图片如下:


图片如下:


图片如下:


图片如下:


图片如下:


图片如下:


图片如下:


图片如下:


图片如下:


图片如下:



图片如下: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