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语文观 [2005-11-16] jm6666 发表在 教学论文
| 一、 知识是没有等级的,学科是没有主次的。 语文这个学科,被人称之为主科,所谓“语数外”之类的主科,但事实上他的处境很尴尬,因为语文,初看没有什么可学的,深究之下,知识又浩如烟海,怎么学都打不了100分,学好它绝非一日之功,于是乎,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语文的位置越挪越靠后,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不同的知识也有了等级。我以为这是极其错误的,知识是没有等级的,学科是没有主次的,文理两科结合才构成一个人完整的科学的知识结构,它们好比鸟的两个翅膀,一个都不能少,所以,没有这个意识,就很难引导学生学好知识,学好语文。 二、 学习知识,培养兴趣,不断超越自我,是读书的主要目的。 很多家长主要是冲着长郡的高升学率来长郡的,这可以理解。但我要说,学习知识,培养兴趣,不断超越自我,才是读书的主要目的。很多家长只盯着分数,只关心小孩能否考上大学,我个人以为这是不够的,至少这不是教育的全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断超越自我,才是更重要的目标。每一个小孩的个体差异是很大的,气质禀赋、理解能力、自控能力、学习基础各不相同,如果叫他们都去争第一,虽然强化了竞争意识,但对有些同学而言,这是赶鸭子上架,而且过于功利的学习,弱化了学习过程中的审美功能和享受学习的快乐,这种功利化的教育,只是被当成一种达成目的的手段,一旦目的达到,学习就会被弃置一旁,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终身教育”的理念是相悖离的。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并从中得到智力的提升,审美的熏陶,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不断进步,克服自身的弱点,不断完善自我,我想这比考试名次更重要。学习,不是与别人比高下,而是不断的完善自我,超越自己。 三、 语文的三重目标目标。 语文既务虚又务实。第一,接受审美教育,体味美好人生。语文教育是文学教育,从文学里了解世界,感知美好,提升素养,打下人文的底子。第二,是交流表达的教育。语文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学会表达,敢于表达,善于表达。舒婷说:“你表达了自己,你才获得了生命。”我们知道,一个会表达的人,他总是受欢迎的人,我们的成绩我们的成功,甚至我们的尊严,很大程度上与我们会表达有关。表达也是生产力。第三,既然是不能跳出应试教育的旋涡,我们还得发挥好,努一把力在考试中考好语文。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语文是锦上添花;对于形象思维好,抽象思维不好的(偏重文科)同学,语文是雪中送炭。总之,学语文不外乎是让学生成为“五一居士”,能够做到:有“①一手好字、②一张铁嘴、③一肚子名篇佳作、④一笔好文章、⑤一颗永远敏感而诗意的心”。
| |
|
|
我的日历Day |
|
|
分类日志Menu |
|
|
友情链接Link |
|
|
最新评论New |
|
|
搜索日志Search |
|
|
访问计数Counter |
|
|
获取 RSS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