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要注入人文关怀 作者:陈燕侠孟晓

      雪糕新闻研究 2005-9-16 12:50

  人文主义是以人为本位的世界观,集中体现为对人本身的关注、尊重和重视,它着眼于生命关怀、着眼于人性,注重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的意义尤其是人的心灵、精神和情感。人既是社会的主体、历史的主体,又是自身存在的价值主体,人不同于一般的“物”,它的根本是“内在”而非“外在”,文明建设的根本是精神。人文精神倡导把情感看作人的基本存在方式,社会要关注人的精神状态和内在需求,避免人的异化。

  新闻报道要进入真正的人文视野,需要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化地渗透人文关怀:不仅应从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角度、从物质的层面上体现对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关怀,还要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从道德与知识的层面上体现对人的关怀,更应从文化的角度、从思想和情感的层面体现出深刻的人文关怀。

  一是关注人的存在,报道内容能够由物到人、由事到人、从无情到有情,写出新闻事实中人的活动、人的感受。尤其是在新闻中占重要地位的经济报道,要注重增加人情味和亲和力,体现出深刻的人文关怀。由于经济报道主要反映许多经济活动过程及成果,所以不少经济报道比较注重经济新闻事实中的经济因素的“物化”,把生产要素的组合和物质资源的开发配置、生产过程的措施及生产成果的指标等作为经济新闻的主体内容,这当然是正确的。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因为这样的经济新闻报道无论怎么写,也只是经济现象,生产过程和经济成果演绎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似曾相识的报道,难以摆脱呆板、枯燥的通病。诚然,经济新闻还要通过“物”来传递信息,但任何经济活动无不是集合着相关人物的活动,“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经济报道的生命与精神所在,离开了人,经济新闻活动将荡然无存,也难以呈现个性与活力。因此,经济报道尤其要体现人文关怀,注重处理人和事的关系,善于融入人的形象,把“物化”与“人化”结合起来,把人与物的相互作用过程作为经济新闻的主题,使人的生命与精神成为新闻作品的生命与精神,使经济报道立起来、活起来。

  二是直面人性之真,由真走向美。人性是和人的自然性相对而言的,它指的是一个人具有的正常感性和理性,包括人情。新闻报道既然不能忽视人的存在,也就不能回避人性的真实;既要以真情颂扬人性的美好,也不能回避人性深处的脆弱。如曲志红采写的稿子《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曹荣飞获悉妻子邵云环牺牲消息的前前后后》,对曹荣飞失去亲人的痛楚,作者从真正的人文角度进行了阐释:“我真的从中感到一种令人颤栗而肃然起敬的东西———脆弱。我知道,坚强才是我们一直宣扬、一直追求的品质,每个人都在为自己和别人的坚强喝彩。但其实脆弱也是人心灵中独有的质地。若非曾经拥有过别人没有的美好,也就不会感到这种无法承受的脆弱。”这里作者没有提供给读者一种虚假的坚强,而是在挥之不去的悲痛中,展开了对个体生命的沉重思考,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使新闻超越感性层面、获得了深刻而丰富的内涵。

  三是揭露假丑恶,启迪读者心灵。直面人性之真能够因其深刻的人文关怀而走向美,揭露现实社会中的虚假与丑恶同样需要人文精神,同样需要立足于对人的关注。这种对虚假与丑恶的无情揭示,不同于那些地摊报纸的猎奇、凶杀和淫秽,而应以一种有厚度的庄重感和有内涵的严肃吸引读者,带给读者以人文的思考和抚慰。

  《南方周末》在以人文精神揭露丑恶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可贵的经验。正如有的评述所言:在其大量的对社会腐败现象的报道中,“人们感受到的是人间的正义、社会的公正;人们对不正之风包括对权力腐败的不满和愤慨,在对丑恶的无情揭示和鞭挞中得到了渲泄和缓解。”这些报道,“不仅没有让人们消极悲观,相反让读者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光明前途。人们在痛心和流泪的同时,得到的是心灵的震撼和净化。其批判的触角是犀利的,在犀利中透露出对丑恶的藐视,对弱者的同情。”所以,即使是反面报道,也要体现出人文关怀,这种关怀能“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带给人以力量、带给人希望,具有深刻而非浅薄的可读性。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