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介绍

康尔福穴位治疗仪
MP3专区  IP所在地 
  站内音乐
  巴乌
 
 
    
全球最大拍卖网站。从电脑手机到流行精品应有尽有     
网易logo    
    
 
 
中国民族医药网
Race medicine of China
  
 用户: 密码: 防时   注册

铃声首页 藏医理论健康之窗 药品介绍购买方式我要留言我要联系百度帖吧

鼻前庭炎治疗说明 [2006-3-18]
guoguo1980 发表在 中国民族医药网
1.肺经蕴热,邪毒外袭 主证 初起鼻前孔灼热干焮、微痒微痛,皮肤出现粟粒状小丘,继而表浅糜烂、溢出少许黄色脂水或结有黄痂皮,周围皮肤潮红,甚致皲裂,久则鼻毛脱落,全身一般无明显症状。偶有头痛、发热、便秘,舌质红、苔黄,脉数。小儿可见啼哭躁扰,搔抓鼻部,以至血水淋漓。 证候分析:肺经蕴热,风热外袭,瘀滞于鼻,熏灼鼻孔处肌肤,则出现粟粒状小丘、微红。热盛则肿而痛、灼热干焮、结痂。热毒腐灼肌肤溃破,则糜烂溢出脂水,风盛则痒而燥裂。风热湿邪久郁,肌肤受伤,则皲裂甚而鼻毛脱落。 治疗 (1)内治:宜清热泻肺、疏风解毒,可选用黄芩汤加减。方中以黄芩、栀子、桑白皮、甘草清肺热而解毒,连翘、薄荷疏散风热外邪,取桔梗的升提入肺、载药直达病处。若焮热痛甚者,加黄连、丹皮以助清热毒凉血止痛之力,亦可选用银翘散合泻白散加减。 (2)外治: ①用内服中药渣再煎,湿热敷局部。 ②用漆大姑、苦楝树叶、桉树叶各30g煎水洗患处。 ③黄连膏、玉露膏外涂,以润燥止痛,消肿解毒。 ④杏仁捣烂,人乳调敷患处。或用桃叶嫩心,捣烂外敷。 ⑤灼热焮痛者,可用辰砂定痛散,以生地汁或麻油调涂患处,以清热止痛。 2.脾胃失调,湿热郁蒸 主证 鼻前孔肌肤糜烂、潮红焮肿,常溢脂水或结黄浊厚痂,痒痛,偶见皲裂出血,甚者可侵及鼻翼及口唇,鼻窍不通,言谈不爽。鼻毛脱落,病情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小儿可兼有腹胀,大便溏薄,啼哭易怒,舌苔厚黄腻,脉滑数。 证候分析:脾胃失调,湿浊内生,蕴而生热,湿热循经上蒸,壅结鼻窍,腐蚀肌肤,则鼻窍肌肤糜烂潮红,湿浊不清,则脂液溢出,积成黄浊厚痂。湿热久蒸,灼伤脉络,肌肤失养则皲裂出血,鼻毛脱落。因糜烂、红肿、脂出结成痂块,以致鼻窍通气不畅,言谈不爽。湿性粘滞不易速去,湿热蕴伏不散,故病情缠绵,或反复发作。小儿脏腑娇嫩,易因脾虚湿滞久郁而出现食少、腹胀,大便溏薄等症。苔黄腻、脉滑数皆为脾有湿滞之证。 治疗 (1)内治:宜清热燥湿,解毒和中,可选用萆薢渗湿汤加减,方中以黄柏、萆薢、滑石、泽泻、通草清热去湿而解毒,茯苓、薏苡仁除湿和中,丹皮清热凉血。若湿热壅盛者,加黄连、苦参、土茯苓以助清热燥湿之力;痒甚者,加荆芥、防风、白藓皮、地肤子以祛风除湿止痒;病情缠绵,反复发作者,加黄芪、白术、金银花以扶正解毒。小儿脾弱,腹胀便溏者,合用参苓白术散以健脾消积除湿,虫积者,加使君子、槟榔、榧子以祛虫解毒。 (2)外治: ①参考"肺经蕴热,邪毒外袭"型。 ②湿盛黄脂多者,可用明矾3g、生甘草10g煎水洗涤,以清洁、消毒、敛水。 ③湿热盛,红肿、糜烂、脂水多,可用青蛤散调涂患处。方中以青黛、石膏、黄柏清热解毒,轻粉、蛤粉收敛去湿。 ④苦参、枯矾各15g,研末,生地黄汁适量,调匀涂敷,有清热燥湿敛疮止痒之功。 ⑤糜烂久不愈者,用瓦松适量,烧灰存性,研末,撒布患处,以燥湿敛疮。
≡≡≡≡≡ 评论(共 条)

 

 

 
@ 2005 中国民族医药网 版权所有
   ICP备案证号:鲁ICP备05036102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复制/镜像 
CMAP网络信息中心开发维护

                              不在线,点击这里,跟秘书聊聊       Music : on _ off

信箱:zgmzyy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