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通过大量的研究证实,在哮喘发作中,精神因素有其重要作用,并已公认:哮喘是呼吸系统中典型的心身疾病之一。许多精神因素,如焦虑、失望、困扰、愤怒、恐惧、沮丧等皆可诱发哮喘或形成哮喘持续状态:无论是外原性或内原性哮喘莫不如此。从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等方面的现代研究证明,“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各司其职,又相互调节,相互制约,是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基本条件,成为机体自稳的整合和调控系统,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故该网络中任何环节的紊乱均不可避免地影响其他系统的功能,导致相关疾病的产生。显然,此网络学说的提出,为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支气管哮喘发病过程中,精神紧张或心理障碍既可使情绪中枢所处的大脑边缘系统抑制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使脑垂体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减少,因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亦减少;又可通过影响情绪中枢和下丘脑前部从而促使迷走神经兴奋,释放乙酰胆碱增加。上述双重作用均可导致哮喘发作。哮喘患者常见的情绪障碍和精神症状。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和癔症三种状态。其人格特征多表现为依赖性强、焦虑、激动、情绪不稳、幼稚、性格内向等。情绪障碍和性格缺陷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对外界敏感性增强,易诱发和加重哮喘;而哮喘发作时则又可引起患者情绪紧张以及焦虑等症状。如此心身交织,恶性循环,使哮喘反复发作,缠绵不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