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25 多云
2006年2月25日,我同好友T及B来到上海科技馆。这是我们自它建成后的第一次踏足。
很多人都说,科技馆一天玩不够。T说:正确的说法是因为要排队,所以一天不够。昨天下了半天的大雨,今天早上天色仍阴沉,大概就是因为这个,我们不用看到拥挤的售票大厅了。最有意思的是,科技馆6号口窄窄的大门终端是一个安检仪器,用以透视行李中是否有可疑物品。机场、火车站采取此类安保措施可以理解,但在这样的科技馆……真有点哭笑不得。既然同是保护国家财产与人民生命安全,为什么上海博物馆不也装一个?人类的历史文化遗产相对于这里的机械,更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啊!
到了售票窗口,我们惊喜地发现这里可以刷信用卡。这也是科技馆的先进之一吧,但同时也表明,科技馆的票价比较高。
地下一层:
售票大厅即在地下一层,外面便是下沉式广场。
除了休闲就餐处、恐龙化石临时展馆外,最应注目的就是IMAX立体巨幕影院及IMAX球幕影院。有人抱怨,价值60元的科技馆门票很没气质,至少也应该做成像地铁票那样的硬卡,不知道他看到地下一层影院的电影票能说什么。我们选择了IMAX球幕影院(因为B说要看巨幕还不如去和平影都)。当我们随着《深海火山》的"阿文号"潜入深海,才发现不知何时,自己已"置身"船内,最前排的扶手就好像是舱前的栏杆,摆动的不是镜头而是我们。六个声道及超低音效果更使我们浑然忘我,随着潜艇的移动,完全沉浸于那些海底奇观之中。
走出影院,我和朋友们相约,以后有了新片还会再来。(两大IMAX影院在科技馆剪票处外,可独立买票。)
推荐地点:IMAX球幕影院。
地面一层:
这里有五个展馆、一个电影院,APEC主会场,外加剪票及外出盖章处。
我们先到了地壳探秘处。大部分空间都陈列着单纯的图片,电脑屏幕上滚动播出科教片,类似《国家地理杂志》或Discovery这种的。稍微带点震撼的火山爆发模拟也只是在火山图片上打点红光,作喷火星状;而令站在一片黑暗中的人们颤抖的,是音响。我们匆匆而过,不屑一顾。因为我们的目标是地震历险。
游客们被请进了一间大容量的电梯,"时光隧道"四字赫然印在荧光屏上。电梯启动,标高不断下降,四周、头顶的荧光屏上不断有岩壁飞快移动的画面。虽然我们都认为电梯根本没动,但那种错觉的真实感非常让人受用。电梯终于"停"了,我们来到"地底"。宣传单上极具诱惑地写着"地震历险:体验紧张而逼真、富有震动的动感地带"。当脚底真的开始摇动,闪光灯模拟地光时,我发现我正和B"很配合"地聊起了初中时经历过的"黄海大地震",争论着当时有没有纵波发生。整个演示过程只持续了几分钟。走出来,看到入口处写着有心脏病、闪光过敏等的请不要入内的标牌时,T耸了耸肩: 不过尔尔。
接着,我们来到视听乐园。在科技馆的宣传网页上,视听乐园是全五星评价的展馆。飞机模拟室外排着长队——忽略;我们都已过了自我表现的年纪,而且那背景真的很傻——模拟演播室,忽略;只做一个动作,再给你配上惊险的背景,这样的电脑合成实在太假了——影视合成项目,忽略;满怀希望地坐上"海上航行器",随着眼前的画面,听着解说进出"悉尼海域",却连一点该有的海船航行时的晃动都没有。记得曾乘船到长兴岛学农,脚下骑着的是起伏的波涛,虽只是江水但仍有一种豪迈的惬意感。现在比之,真的对这个项目很失望。"要撞了!"一声童语让我们精神集中,准备感受撞上一艘海上轮船的冲击,但……撞就要有撞的感觉,别说是冲击了,竟连视觉感受都没有!
出了门,直奔对面的全息音响室。进去一看,就是俗称的鬼屋。戴上耳机,与七个人围着桌子坐一圈。电灯突然熄灭,风、雨、雷及各种人声物声在耳边响起,真实得没有一点瑕疵,就像在你耳边一样。唯一的缺点是,大人们的说话速度太慢,一句话只说了个开头,你就知道结尾了,"恐吓"的效果明显没达到;倒是其中小孩子们的声音及物器的碰撞声更有恐怖感。我是闭着眼睛感受全过程的,后来T说中途有个小女孩夺门而出,大概是受不了了,让她觉得好笑——看来最好不要和小孩同屋;B说自己虽不会像那小孩一样逃走,但如果有人在那中间碰她一下,她绝对会尖叫——这倒是个好主意,当时能想到就好了,呵呵。想来恐怖一般分两种:视觉恐怖和心理恐怖。视觉恐怖只会让人觉得恶心,害怕过后就没什么印象了;心理恐怖在害怕过后还会引人想象,那才是真的恐怖呢。至少全息音响沾到了一点心理恐怖的边,虽然我认为她的本意只是炫耀立体音响。
智慧之光展馆只有几样有趣:一是一间感受重力倾斜的奇异屋,二是一个空悬着的吐着自来水的水笼头(名为"天上之水何处来"),三是天桥上的画廊,四是测试你反应速度的游戏机器,五是个让你置身其中时可调节旋转速度的圆盘,六是靠人力让球浮起的自行车。偌大的展厅就这六样吸引我们的。不是说其他的不好,只是原理太一目了然了而懒得去玩,而且有些照着说明去玩却没有说明所说的效果。最可笑的是,一个让小球做垂直、圆周、抛物、变速等运动的装置在过圆周时大概是因为初速度不够,结果只能靠工作人员手动过圆周顶点,我们真的无话可说。本来还很期待网上所说的"脑电波比试",但转了半天没找到。
智慧之光局部

(看到那个"天上之水何处来"的水龙头了吗?)
隔壁的设计师摇篮展出的东西虽然不多,但很精巧。手工制的各种桌椅及装饰品有种让人想拿回去装饰房间的冲动。

四维动感影院看似在地面一层,实则主体在地面二层,目前只放映一部影片:《极速赛车手》,据说为迪士尼作品,片长15分钟。特制眼镜使得图像立体感极强,宛若就在眼前,我都忍不住向那可爱的小飞行摄像机招了招手了。赛车过程中,时有寒风吹来;过弯时,可感受向心力;坠崖时,车体震动猛烈;冲出积雪时,满脸都是水滴(现在知道干嘛要发餐巾纸了);当小机器人在主人公脚旁穿梭时,脚边有静电的感觉。好像我们不是旁观者而是选手本身,这实在是种享受。还要提一下电影票,这次是硬卡了,绘着《海盗》的图样。当然不是Johnny Deep的海盗,而是即将上映的新片《海盗》。
出了四维电影院就是地面二层了,可以很清楚地看见东方艺术中心。听说它的屋顶是鲜花造型,我们所在的高度只能见其外墙。但为什么要用这样的绿色呢?越看越像未竣工房子外的绞手架。
从科技馆看东方艺术中心

生物万象本是我们打算放弃的展馆,因为它的名字实在引不起兴趣。然而,正是它给我们最大的吃惊。石阶连着石阶,山涧挨着山涧。其中的花花草草都是真实的生物,不是摆设品;吊桥也是可以晃动的;不过当然,里面的动物都是展品。迷宫啊!我们惊呼,走不出去了!这里面的展馆都很有特色,是个值得慢慢游览与拍照的地方。我觉得,就算在里面泡半天也值得。
蝴蝶群(生物万象中)

一楼展馆局部(可看到"生物万象")

推荐地点:"时光隧道"(地壳探密处)、设计师摇篮、四维动感影院、生物万象、全息音响室(视听乐园内)[建议在适当的时候碰一下同桌,说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你还有多余注意力的话。 :)
地面二层:
地面二层有四个展区。
我们先来到地球家园。一进门便是满眼的绿色,微暗的灯光让人疲惫尽消。在内设的皮椅上等待片刻,热情周到的志愿者引我们进入生态灾变剧场。那是一个小地方。与一般的剧场不同,它没有座位,取而代之的是木制小桥与森林般的环境。屏幕上描绘着远山与天空,而观众就像乘着时光飞船旁观生态的演变:清澈的河水变得浑浊、泛滥、干涸;翠绿的山壁被烧、崩塌、裸露;碧蓝的天空烟尘密布……正如片中解说,人类的活动带来了生态的灾难。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全部的画面都是通过光影变化与投影完成的(至少本人是这么认为),极尽真实,我仔细观察都没看出什么破绽。而展馆的其他基本都是图片介绍。
地球家园局部

信息时代基本上是图片与实物的展览,观众参与的项目几乎为零。有一棵"树"倒是蔚为壮观,它360度展示了各个时代的电视机。

机器人世界有点缺憾。本该是各种机器人表演的舞台,但有好几样都高挂 "机器维护"的免战牌。进口处有一只机器小狗,趴在玻璃围墙里。可怜的小狗,它能对声音做转头回应,但人们在不同方向拍手,它转向这边,马上又要转到那边;如果不同方向同时拍手,它就不知所措了。也是只可爱的小狗,当你和它说"早安"时,它会拍一拍它的前爪,不过前提是你会说日语(它只听得懂日语)。"与机器人比射箭"的门前拍起了长队,我们在玻璃墙外看了看,觉得基本就是射箭基本技术速成训练。而流水线前的三个机械手最有趣,它们能随着音乐上下飞舞。此外还有"和机器人下围棋","机器人取行李"等展示。总觉得这些机器人只是在执行某一指令,重复着单调、僵硬的动作,一点都不和谐。离智能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啊。不过,我不赞成机器人的智能化。卫斯理的《怪物》曾提出疑问:人们是利用第N代计算机来开发N+1代计算机的,那么到底是人类在研制新的计算机还是计算机在进行自我进化?仔细想想真的可怕,当机械人完全智能化后就能以超越自然不知多少倍的速度推陈出新,那时还要人类做什么!
蜘蛛展区不大,里面有些场景倒让我想到PJ的新作《金刚》(笑)。门口有一个盖纪念章的地方,三枚不同蜘蛛图案的印章供游人自己动手。
推荐地点:生态灾变剧场(地球家园内)、蜘蛛展区
地面三层:
这一层有三个展区、一个影院。
探索之光里的多为模型及文字介绍。其中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展区的桌上放着一本大书,"该不会是孟德尔写的书吧?"朋友B也不奢望会是科学家的手迹,"原来是工作人员写的中文介绍嘛。"翻阅后,失望溢于言表。而我这时正探头看向墙壁一角的"孟德尔的豌豆实验花园"。
看得出这些花是假的吗?

人与健康展区只是穿堂而过。印象最深刻的是体质测试室外长长的队伍。据说测试一次需要20至30分钟,难怪会有那么长的队伍,那些等待的人的耐心也让人印象深刻。
我们只在宇航天地外看了看就直奔"太空影院"。太空影院正在放映两部片子:《神秘的宇宙》、《星空之旅》。我强拉了T与B看了介绍宇宙诞生的《神秘的宇宙》。进去一看,也是球幕的,只是比下面的那个小很多。光线暗下来后,群星在头顶闪烁。影片做得比《深海火山》粗糙,自然难以进入角色。再者,影片的内容我大体了解。说白了,我只是想在球幕下感受一下星空,感受一下银河、星云、星团,在大城市里是不可能看到这些的。不过,这样的享受还是被此起彼伏的"好漂亮啊!""那是什么?"的小孩的喊叫声打扰了。
相对论剧场是个相当值得去的地方。除牛顿、爱因斯坦外的"第三位伟人"穿着银色的宇航服悄然登场,和剧场走廊的装饰很般配。听着"牛顿"与"爱因斯坦"慷慨激昂的辩论,看着各时代的人物齐聚一个时间,感觉好奇妙。其逼真的影象技术与表现手法让人叹为观止。"引力场周围的空间是扭曲的,光线通过时会产生弯曲,因此人们看到的一些星星只是虚象。那么,你们现在所看到的我是实象还是虚象呢?"
推荐地点:相对论剧场(探索之光内)、太空影院
此外,地面二层与三层的走廊墙壁上贴有古色古香的装饰画,描述着人类探索的成果,介绍各个科学家,也是不容错过的景致。
总结:
第一:适合去科技馆的绝对为小学与初中学生(大概因为这一点才只为中小学生打折吧)。
第二:科技馆很大,大到浪费土地资源。也许是因为我们去的时候人较少,感觉展馆外比展馆内大得多。我们在展馆外走的距离大概是展馆内所走的两倍,深切体会到走廊里随处可见的座椅的价值。
第三:展馆内很多设施都在维护或是道具缺失,很让人扫兴,与科技馆的名气极不相称。
第四:科技馆很小气。不仅不能凭大学学生证买到学生票,影院的票都得另付且不设学生票与儿童票,也就是说不管多小的孩子只要想看电影就得买全票。(也许是不鼓励小孩看这些电影的暗示,但带他们来的大人要看怎么办?)
第五:外出盖章给游客休息、就餐提供了方便,而且盖的章只在荧光灯下显形,不管怎么洗都洗不掉。这点值得肯定。只是我和两位朋友都好奇,不知这章可以维持多久,如果能保留到第二天,不是可以蒙混过关了吗?
第六:科技馆的高科技基本上都体现在几个影院与剧场上。
我们的结论是:上海科技馆的性价比不高,不会再去第二次了。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