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杯观感(下)

      后感 2005-11-22 20:30

2005.11.19     星期六 阴有时有雨
郁闷


郁闷!极郁闷!巨郁闷!
冈萨雷斯竟然输掉了比赛!
这位智利重炮手居然在大比分领先、第一盘仅用24分钟的情况下输掉了比赛!
郁闷!极郁闷!巨郁闷!

冈萨雷斯近看、远看长得都很可爱,难怪智利球迷私下叫他“泰迪熊”。我还很满意他的球衣:颜色是我喜欢的蓝色;虽同为阿迪达斯,式样却不似科里亚的蝙蝠侠装夸张,很清爽的打扮。正手不用说了,原来他的反手也不差。打球也蛮有幽默感的,当他被调出镜头、球拍飞掷入场企图救球时(就算救到了也不算分),我还以为有一只小鸟飞入球场呢(因为给的是中景)。他也是电视镜头第一个被拍到吃香蕉的球员。
但最后,这个可爱的“傻瓜”却输了。他不是输在高迪奥的进攻,而是输给了自己的性格。他一开局的确情绪高昂,兵不血刃地拿下第一盘,但在第二局领先的情况下还穷追猛打,实为不智。尤其是三个高压球的处理,极为的情绪化,何况其中两个还是关键球。我一直认为,如果一名球员连续错过赛点,那这场比赛不会属于他。结果,冈萨雷斯真的输了。
哼,煮熟的鸭子飞了。本来人家还期待他和费德勒这两大正手的对决呢。郁闷啊!

冈萨雷斯的性格不会让他进入到最高级别的比赛,遗憾是遗憾了点,但,我依然喜欢他这样的真性情。所以,请随意吧,“泰迪熊”。
People laugh and people cry. Some give up some always try. Some say hi while some say bye. Others may forget you but never I.
Good luck !



2005.11.20     星期日 晴
神奇之夜


这是一个“IMPOSSIBLE IS NOTHING”的夜晚。

费德勒今天是奔着记录而来的,但他似乎并没有做好创记录的准备。他似乎没有料到会打满五盘。反观纳尔班迪安,从心理到体能,从战术到意识,他都做到万全。判罚是今天比赛的焦点,似乎八天份的误判都集中到了今天的决赛。全场五次有争议的判罚,有四次吧,不利于纳班(两次出现在抢七)。但他真的做得很好,好到不可思议。在多次误判面前,他一如既往;比赛最后阶段,空气中弥漫着“罗杰”,在迷失之后,又能反破,顽强地把比赛拖入抢七。我虽不是他的球迷,也为之感动。(如果这样都不赢,那他也太背了!)
纳尔班迪安曾多次参加中网,静静地来,静静地走,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所以,当他替补参赛时没有多少上海球迷知道他的名字。就连最后的颁奖礼,得胜的虽然是他,但电视镜头、颁奖嘉宾的溢美之词更多的还是给了费德勒。
也正是在颁奖礼上,纳尔班迪安现出了不尽如人意的一面。在这样的大比赛中夺冠且对手是费德勒,他有资本得意,但他太得意,以至于得意忘形了。别人站着,他坐着,还坐得很“舒展”。而一边的费德勒,输了球,明显的很失落,却仍能温文而雅,尽显绅士气派。看来纳班离“大师”还差了一个档次,现在的他看起来更像一个暴发户。

不管怎么说,今夜无人入眠。与02年大师杯相似的绝地大逆转,而这次是反击者笑到了最后。
这是一个替补成为冠军的神奇之夜。

PS:纳尔班迪安一定没有看过02年上海网球大师杯的决赛,对观众反复的一边倒极为的迷茫,并在此后连丢四局。其实除了人浪,同情弱者也是上海大师杯的一大特色。也许正是由于上海的网球历史还短,观众没有自己的固定喜好或单纯只是追星,才会出现这样的特色吧。费德勒显然要比纳班适应得多,如果说第五盘费德勒把比赛拖入抢七是因为他的状态回升,我更愿意相信是观众齐声加油的功劳。显然,纳班是给喊蒙了嘛。



2005.11.21     星期一 晴
落幕


随着纳尔班迪安的得意微笑淡出镜头,2005年上海网球大师杯赛落幕了,整个2005赛季落幕了。看过激情四溢的大师杯,真为剩下两个月没有比赛可看而哀叹,毕竟上海是不转播戴维斯杯的。

说来惭愧,05大师杯是我05赛季看的唯一一场比赛。毕业后刚开始工作的这一年,对于是网球观众的我来说是极为尴尬的一年。工作了便没有了寒、暑假,放弃了澳网、蒙特利尔、辛辛纳提及美网,其他的比赛也因时间较晚而无法观看。没办法,工作重要啊。好在今年的年终总决赛是在上海,否则恐怕也看不到了。但即使是在上海,刚开始工作的我既曩中羞涩又不能为看球而请假;即使下班后赶去看单打,两场下来至少也要超过十点,回到家更晚,第二天便无精打采了;只看一场又觉难以割舍。所以,最无奈的明智之举,就是守在电视机前了。
大师杯的一周,大概是我生活最规律的一周。七点起床,八点上班,五点到家,六点吃饭,七点看球,看完后倒头就睡。不外出,不看书,不上网,不开机。组委会倒也很照顾上班族,把受欢迎的单打安排在了晚上,又把决赛放在下午开打,真的非常感谢。

而这一周的费德勒不是规律的费德勒。因此,有人说,罗迪克们一定后悔没来参赛。不见得吧?胜利不会靠施舍,努力了,准备了,才能赢得比赛,赢得掌声,赢得尊敬,如柳比西奇、如达维登科、如纳尔班迪安、如费德勒。
就算罗迪克们来了又能怎样?背伤是一个理由,但听说,真正使罗迪克望而却步的是飞到上海的15个小时。换作这样一个孩子一般的人,比赛未必会比柳费之战精彩,还不算上他对费德勒的六连败。休伊特与其在比赛中分心于老婆孩子,还不如在家安心待产。而萨芬,则是明显的心不在焉。
本届大师杯缺少大师,但决不缺少精彩。柳比西奇与费德勒的对决,达维登科对阿加西的阻击,半决赛的三个6:0,决赛4小时35分的惊天大翻盘……他们的顽强、振奋、努力与激情,带给我们的惊奇与惊喜还不够多吗?大师们相继退出固然可惜,但也不用太可惜,不一样的精彩属于本届大师杯。
若真要遗憾,应该只有安德鲁•阿加西。看到一段传奇变得如此无奈实在神伤,也许不久之后,老阿也将落幕了。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