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安琪,源于我是安琪母亲安云老师的学生。
安老师是大学的文学教师,同时也是小有名气的侦探小说作家。她的作品内容常是生活中的犯罪,开局平淡但结局出人意料;其中的主人公并不是穷凶极恶的大盗,大多都是平凡人,其犯罪原因有时甚至让人同情。所以,当罪犯被抓获时,无法让人恨,只让人觉得无奈。
我对这样的叙事方法有些不解,安老师用福尔摩斯的话回答道:“‘生活的奇特远远超过人的想象。’”
安琪本来不姓安,原因显而易见。据说在她14岁时,父亲因饮酒过度而从楼顶失足坠落身亡,她便跟着母亲姓了。也许你会认为这很奇怪,但凡知道的人都说,她的父亲是个酒鬼,喝醉了就动手打妻子,而他清醒的时候几乎没有。谁愿意拥有这种人的姓氏?更有甚者,还表示:这样的人,死了最好。
安琪只是笑笑,“你不觉得这名字很好听吗?”
“对哦,像是故事中天使的发音。”我也笑着说。
安琪的确有些像天使。人长得甜美,颇有大家闺秀之风,为人大方,待人友善,让人一见便觉得亲切。同时,她也是大学里的高材生。老师们喜欢她,同学们信任她,邻居们爱护她。而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她成了你的朋友,你不会觉得自卑或是嫉妒,反而引以为荣——因为她对朋友够坦诚。是啊,“有些像”是保守的说法,她应该够得上人们所说的天使的标准了。
而我和她是因为对古诺的音乐的喜爱成了朋友。
安琪现在的父亲是她们的邻居,听说一直追求着安琪的母亲,在安琪父亲去世的第二年便和心仪的人结了婚,目前他们全家生活美满。
“你母亲那么快就结婚了啊?虽然以前的丈夫是那么糟糕的人。”我疑惑。
“是我劝母亲的。” 安琪不理会我的惊异,继续说下去,“当时母亲考虑过我的想法,也认为丈夫刚去世不宜那么急促地再婚。我说:‘既然那人爱你,你也认为那人不错,就结婚吧。’母亲当时的身体不好,写作事业也刚起步,需要一个比我更强大的支持。”
我总算缓过来了,“你才14岁,就如此成熟了啊!”
“14岁也会有自己的思想,何况我那时已经是15岁了。”
“安琪,你知道这不是问题的重点。”
“我爱我的母亲。是她给了我生命,是她代替父亲照顾我,是她尽了既是母亲又是父亲的责任。我只是希望她能过得好一点。”
我无语。这是人类感情中最伟大、最感人的一种。面对这样的感情,即使是罪,也会被原谅的吧?
“哎呀,现在的小孩子真是早熟啊。”因为是安琪的好朋友,我进出安家的机会也多了,和安老师更熟稔了,“当年,我们家琪琪可是天真烂漫,想象力很丰富的。记得住在以前的地方时,她老是嚷着自己有通往不同世界的通道;她经常和我一起讨论故事情节,有些还真的被用到书里了。”安老师站了起来,在她的作品堆前翻找了一阵,“这本,里面那个让爆炸成为意外的主意的雏形是她提供的;还有这本,伪装凶案现场的方法里也有她的想法;这里……”
我看着看着,不禁佩服起安琪来。虽然算不上什么奇思妙招,有些甚至还很幼稚,但以她当时的年龄……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女啊。
“只可惜现在这种机会少了。”安老师叹了口气。
“因为您是大作家了嘛。” 安琪端着茶水走进客厅,“况且我学的是法律,似乎帮不上您的忙吧。”
“那是借口吧。该不是你现在变笨了吧?”我揶揄道。
换来的是安琪的哈哈大笑。
生活过得安稳又平静,我为此抱怨,而安琪则欣然。“‘相信这点没错,那就是没有什么比平平常常的事更千变万化的了。’”我叹气,这一对福尔摩斯迷母女啊。
生活本身似乎感觉到了我的不耐,突然的事件总是很突然地发生。的确,“生活本身更具有冒险性,即使绞尽脑汁的想象也无法和它比美。”但谁会想到一个美满的家庭会在一个夜晚便分崩离析了?
当我听到安琪的父亲去世的消息时,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当然不是那个酒鬼父亲,而是以前是邻居现在是安老师丈夫的那个。我见过那人几次,不太说话,不常笑,似乎是和安老师母女性格大相径庭的人。“但他待母亲很好。” 安琪在一次闲聊中提及。
这样的一个人被烧死在自己的车里,而且是在深夜——是夜安琪与她的母亲外出探友未归。警察调查的结果是油缸中的汽油泄漏,挥发到空气中变成蒸汽,一遇火星就像煤气爆炸般起火燃烧。毁了整部车子,也毁了车中人。
只是,在那个时间,在那个地点,在所有人都不在的情况下,他要干什么?还有那死时的姿势:趴在汽车后座垫上,一手拿着打火机,另一只手臂弯曲着。
疑团浮出水面,而答案则更让人吃惊。
安琪的现任父亲近来迷上了赌博,欠了债又无力偿还,他的所有财产都抵押进去了。一个解释自然就应运而生了——自杀。
“我不知道他在赌,只是奇怪他最近总是心事重重。我现在真后悔为了赶稿而没多留意他……”安云老师伤心地说,“那天夜里本来是要回来的,琪琪有些不舒服才……没想到……”说着,又泣不成声了。
我赶忙安慰:“不必自责,老师,也别怪安琪。虽说有些迷信,但这也许是上天注定的劫数吧。请节哀。”
“我没怪琪琪,只是……只是以后又要一个人了……”
“不会的,妈妈。” 安琪打断了她母亲的话,有教养的她在平日里很少这样做,“我会陪着您的。再过两年我就可以找工作了,相信那时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更好。我会孝顺您,保护您——把两个爸爸的份一起补回来。”
仰躺在床上,我的思绪全被这起事件占领了。意外?自杀?警察似乎就想这么结案,虽没找到遗书,但也没他杀的迹象。当时就他一人在车里,不是么?
说到遗书,哼,还被那个警察说我是侦探小说看多了,不愧是侦探小说家的学生……侦探小说?
我猛地坐了起来。这情节似曾相识啊,汽油的人为泄漏,让受害者点灯而引起爆炸——只是是游艇燃烧而非汽车,把谋杀伪装成意外,然后凶手拿到巨额保险金,与家人到国外过着全新的生活。在哪里看到的?是不是这次的情况和它类似呢?是不是凶手模仿那本书的犯罪手法呢?……可是这里没有保险金,也没有小说中说的仇恨与压迫。我真的是看侦探小说看多了?
我摇着头笑了笑,起床来到书架前。书架里收藏着我所欣赏的侦探小说家的著作,像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弘沟正史的,当然,也有安云老师的。一看到安老师的名字,我想起来了,那个故事出现在安老师前两星期和我讨论过的一本书中。
连忙翻了出来,不错,和我记的一样。难道是安老师……
我真要笑自己杯弓蛇影了,是她的书就一定是她做的?她和丈夫的婚姻很美满吧,从安琪的话里就可以听出来……我把自己荒唐的想法抛在一边。这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事,不是文学上的。警察都说这是起意外,不是吗?
接下来的日子又恢复了平静。生活依然走着老调子。安琪看不出有什么变化,只是在放学后找了份替人补习的工作。虽说她现在的家境与她真正父亲去世时不可同日而喻,她的母亲有足够的资金来供她读完大学直至工作,安琪还是坚持要“贴补家用”。“何必造成母亲额外的负担?”每次有人提起,她都这么说。
日子真的很平静,直到有一天我再也压制不了我的奇怪想法。
起因还是安老师的作品,一日我无意间翻到这样的一个犯罪故事:男孩把他深爱的女孩的后母推下楼,因为女孩的后母企图杀死女孩谋夺家产。别人都以为是意外,而那男孩最后娶了女孩并守护着她及这个秘密一辈子。
安老师的两位丈夫都死了,死于意外,死时的情景在安老师的书里都有出现。我看了看出版日期:一本是在三年前,一本是在一年半前。也就是说,一本出版于酒鬼丈夫死之后,一本出版于邻居丈夫死之前。
“你对这本书感兴趣?”安老师翻着书页,“很怀念啊,那是琪琪第一次给我出的有较完整框架的主意——她以前都是天马行空,我当时惊讶的感觉到现在还记得呢。那时她还开玩笑地说:‘爸爸的去世还是有点贡献的,至少它提供了一个创作框架。’恩……本来的结局是东窗事发,男孩被逮捕,但她强烈要求把结局改成现在的样子……”
安老师再说了什么我已经听不清了,只觉脑子里模糊一片。有一个奇怪的感觉马上要冲破迷雾。它已经在高声呐喊了,只是我拒绝去听。
好吧,我承认,一部分的我极力回避这两起事件,而另一部分的我又对真相极度好奇。
“最平淡无奇的事情往往不是什么障碍,而是一种线索。要解决这类问题最重要的是能够逆向推理。”
经过打听,我知道安琪以前住的地方有一条极少有人走动的通道通往顶楼。少有人用,一是因为位置偏僻,远离进出的大门,非常不方便;二是因为年久失修,很难支撑成年人的体重。
那么14岁时的少女呢?我站在楼顶探头看着那条通道,发现它离那位邻居丈夫的原居处是那么的近。
五年后,在安云老师的婚礼前,我和安琪偷得浮生半日闲,溜到礼堂近旁的咖啡馆。那里正放着古诺的《圣母玛利亚》,我们惬意地坐着。安琪这时已在律师行工作了,她的能干与美丽不仅得到上司的侧目,也得到很多男士的。安琪实现了她第二位父亲死时的诺言,使她和母亲的生活更好,并帮助她母亲找到了真爱。
“我记得安老师曾说,她的故事里有你的功劳。”我不经意地说起。
“那是很早以前的事了。她现在的书大卖特卖可没我的功劳。” 安琪似乎有些惊讶于我忽然提起那些陈年往事。
“……我看过其中的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男孩为保护心爱的女孩而杀人,从此让女孩过着幸福的生活。”我放下咖啡杯,直视安琪的眼睛,“我在想,会不会有一个希望帮助母亲摆脱父亲虐待、过上幸福生活的女孩也从楼顶把父亲推下去呢?”
“哪里来的想法啊?” 安琪笑着,笑容一如既往,“我可是学法律的啊,竟在我面前提犯罪!”
“而当她发现第二位父亲可能因为赌博而给她的母亲带来灾难时,她会怎么做呢?”我不理她,继续说下去,“尤其是那位父亲还以女孩的秘密来要挟她偷母亲的钱还债的时候。”
“哦,那你说她该怎么办?” 安琪甚至还带着点好奇。
“我嘛,会在那父亲封闭的轿车内撒些汽油,告诉他要的存折密码在车的后座垫底下,并说会骗母亲离家。于是那位父亲依约在深夜寻找密码,但车内太黑了,他不得不点燃打火机。然后,“砰”……不用我说了吧?”
“……那女孩冒了那么大的风险杀人,为了什么呢?”
“因为她爱她的母亲。是她的母亲给了她生命,是她的母亲代替父亲照顾她,是她的母亲尽了既是母亲又是父亲的责任。那女孩只是希望她的母亲能过得好一点。她要保护她的母亲——那原是她的两个父亲该做的。”我一字一句地说。
这时,音乐已变为《Divine Redeemer》,古诺的另一首曲子。
“我上星期从画廊买了一幅画,主题是天使。” 安琪换了个话题。
“……很配你啊,你不是经常被叫作天使吗?”我说。
“我买它就是因为它像我。” 安琪忽然很严肃地看着我,“你的认知里,天使是怎样的呢?”
我有些莫名其妙了。“引导善人进入天堂,庇佑好人,为乖孩子讲述睡前故事。美丽、温柔又善良。”
安琪笑了,是大笑,像是听到了什么好笑的笑话。“你应该看过《圣经》吧?昔年硫磺降临索多玛,不仅城里的人,连地上长的都被毁灭;昔年瘟疫降临耶路撒冷,死亡者三日七万;昔年亚速人营中血流成河,一夜间十八万五千人被杀。这些都是天使的杰作啊。天使并不是为表现美丽、温柔、善良而活的,他们的存在只为遵从上帝的旨意。仅此而已。”
她抿了口咖啡,“我是不知道你的那些故事是从何而来的了。但如果给我一个这样的机会,”安琪温柔地微笑着,“我会把那酒鬼父亲推下楼去。”
注: 1、《Divine Redeemer》意为「喔!神圣的救赎者」——用这曲子的中文名字写,偶认为有点傻。
2、所引之言全出自《福尔摩斯探案集》。
3、故事中的那些犯罪手法,各位应该知道在哪里看到过吧?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