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与幸福
——西西弗斯或一个不屈的灵魂
最早接触哲学,大概是为了更好的了解文化的变迁而通读诸子百家了。但它们很快就像其后选读的杜威一样,成为了书斋中的得意收藏。我一本一本的数着,知道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读本,书柜中已经是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思想著作。
而最终让我停止寻觅的是存在主义哲学。顾名思义,我们都在考虑:人为何而存在?抱着这个问题开始阅读,却并没有找到答案。大概哲学,抑或文学,教给人的都是“怎么做”,而非“为什么”。在接触存在主义哲学的一年多时间里,由《西西弗斯的神话》开始,围绕萨特、加缪的哲学、文学著作阅读后又回到了原点:《西西弗斯的神话》。在关于他的若干版本的神话故事中,唯一确定的是他最终被判为永罚,将一块巨石推到山顶,等巨石由山的另一边滚下,然后重复劳动。而被判为永罚的原因则众说纷纭:希腊神话的简短介绍中,以“西西弗斯,希腊神话中科林斯国王,生前贪婪,死后被罚推巨石上山,登顶后巨石滚下,继续推上,永不停息”来介绍这个蔑视神的权威的君王。然而加缪选择了一个向往自由的西西弗斯:他是因为重返人间后不愿回到冰冷的地底而遭受的刑罚。我时常闭目想象加缪笔下的美好世界:随清风吹来的是田野的气息与芬芳的花瓣;海湾绵延至远山渐变成美丽的弧线;日出时金色的阳光华丽的令人眩晕。向往自由的西西弗斯宁愿选择日后的永罚也不放弃现在拥抱阳光亲吻大地的自由。于是他被判在没有日光的地狱中徘徊。这使我想起了儿时第一次听到这个神话故事时的心情,那也似乎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近乎绝望的沮丧。而西西弗斯,平静面对一切,微笑走向失败。蒙田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也许诸神认为他会失去希望,而加缪却说:“失去希望并不就是绝望。地上的火焰抵得上天上的芬芳。”因此,西西弗斯用轻蔑的目光看待失败,因为“没有轻蔑战胜不了的命运。”
掩卷长叹,我想人不断寻求自我的过程正是充实心灵的过程。其中的喜怒哀乐,都是幸福。西西弗斯用实践——哪怕是苦难来证实自己的存在,用乐观来抵抗诸神的权威。所以,加缪说西西弗斯是幸福的。
所以,像西西弗斯那样敢于用反抗叫板权威,用微笑战胜苦难,用轻蔑克服命运的人,都是幸福的吧。
9月9日草稿,10月5日修改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