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47个
信息资源 |
情报检索 |
XMLS |
复分表 |
规范控制 |
知识 |
博客(Blog) |
RDFS |
OAI |
组配 |
元数据 |
知识管理 |
Z39.50 |
OWLS |
后控 |
知识本体(本体论/Ontology) |
元搜索(Metasearch) |
编码体系EncodingScheme |
万维网服务
(Web Services) |
元数据收割(Harvesting) |
叙词表 |
数字图书馆 |
FRBR |
互操作 |
检索语言 |
语义万维网 |
元数据登记系统 |
MODS |
Topic Map |
全文检索 |
因特网 |
内容管理 |
MARC |
元数据应用纲要 |
OpenURL |
搜索引擎 |
DC(Dublin Core)元数据 |
METS |
分面分类 |
相关反馈 |
KOS |
数字对象 |
HTML |
万维网WWW |
倒排档inverted file |
HTTP |
|
|
|
|
<!--[if !supportLists]-->1. <!--[endif]-->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即"作为资源的信息",可以理解为有价值的信息。然而信息的价值是体现在使用中的,对于不同的使用者,信息可以有不同的价值,而且信息的不同组合、不同的关联也能使信息具有不同的价值。这反映了信息的特性:信息是具有语境(context,也译成"上下文")的数据。从计算机操作的意义上说,信息资源可以是任何具有标识的东西,在互联网上,标识通常为由命名域给出的URI。
<!--[if !supportLists]-->2. <!--[endif]-->知识
知识是能够指导思考、行为和交流的正确和真实的观察、经验和过程的总结。知识包含真理和信念,观点和概念,判断和预期,方法和诀窍等内容,也可以理解为用于解决问题的结构化信息。
<!--[if !supportLists]-->3. <!--[endif]-->元数据
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结构化数据,或者定义和描述其它数据的数据(data that defines and describes other data (ISO/IEC 11179-3:2003(E))
<!--[if !supportLists]-->4. <!--[endif]-->知识本体(本体论/Ontology)
知识本体是领域概念及概念之间关系的规范化描述,这种描述是规范的、明确的、形式化的,可共享的。"明确"意味着所采用概念的类型和它们应用的约束实行明确的定义。"形式化" 指知识本体是计算机可读的(即能被计算机处理);"共享"反映知识本体应捕捉该领域中一致公认的知识,反映的是相关领域中公认的概念集,即知识本体针对的是团体而非个体的共识。知识本体的目标是捕获相关领域的知识,提供对该领域知识的共同理解,确定该领域内共同认可的词汇,并从不同层次的形式化模式上给出这些词汇和词汇间相互关系的明确定义。
<!--[if !supportLists]-->5. <!--[endif]-->叙词表
又称主题词表(Thesaurus),指以规范化的自然语言语词作为文献主题的标识,通过叙词的概念组配表达主题概念。能够多向成族、多检索途径、多因素组配、灵活扩检/缩检/改变检索范围,具有专指度好,同时具有一定可扩展性的优点。
<!--[if !supportLists]-->6. <!--[endif]-->语义万维网
语义万维网(Semantic Web)是万维网的发明人Tim-Burners Lee倡导的下一代万维网,致力于开发"以计算机可处理形式表示信息含义的语言",以在资源之间建立起机器可处理的语义联系。
<!--[if !supportLists]-->7. <!--[endif]-->因特网Internet
采用TCP/IP协议和共享命名系统的全球性网络,由一些独立管理的网络互联组成。是在ARPAnet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使用"因特网"常指网络的物理结构,包括以TCP/IP协议连接在一起的所有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使用"万维网"常指因特网上的内容信息,包括所有网站、网页、电子邮件以及通过其他各种协议和技术能够获取的信息。
<!--[if !supportLists]-->8. <!--[endif]-->搜索引擎Search engine
搜索引擎(Search Engines)是对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主要是网页)进行搜集整理,然后提供查询服务的系统,通常包括信息搜集、信息整理和用户查询三部分,但提供给用户的往往只是一个查询界面。
<!--[if !supportLists]-->9. <!--[endif]-->KOS(knowledge Organization Systems/Structures/Service)
可以指三个相关的概念:知识组织体系(这里system翻译成"体系"比较好)/知识组织服务/知识组织结构。知识组织体系指用于组织知识的各类规范方法,如分类法、叙词表、知识本体等等;知识组织服务指利用知识组织体系实现的具体的应用系统所提供的服务,不同的知识组织体系的服务特点和能力是不同的;知识组织结构指各知识组织体系对于知识关系的表达、揭示时达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形式。
<!--[if !supportLists]-->10. <!--[endif]-->HTTP
超文本信息传输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万维网的基本协议,用于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通信。
<!--[if !supportLists]-->11. <!--[endif]-->情报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
搜索信息体,查找与查询请求能够匹配的对象的过程。作为一个信息技术领域它可以指建立情报检索系统所必需的情报存储和查询两个互逆的过程,传统上的"情报"多指二次文献,因此情报检索系统也就是二次文献数据库的建立和用户查询过程。
<!--[if !supportLists]-->12. <!--[endif]-->博客(Blog)
Blog或Weblog,中文称网志或博客,是一种包含RSS元数据描述(RDF Site Summary或者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一种描述网页的元数据方案)的动态网页,使用者可以在万维网上发表自己的日记、文章等。由于使用了RSS,因而能够支持语义链接、聚类功能。
<!--[if !supportLists]-->13. <!--[endif]-->知识管理
机构、组织或个人通过有关知识的评估、获取、学习、传播、整合、保存、创新等活动,将知识视为资产而进行管理,目的是为了有效增进知识资产的价值。
<!--[if !supportLists]-->14. <!--[endif]-->元搜索(Metasearch)
同时利用资源站点自身的检索功能搜索多个站点,并且进行实时动态整理、排序等服务的搜索。
<!--[if !supportLists]-->15. <!--[endif]-->数字图书馆
对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保存、发布和利用的实体,其形式可以是具体的社会机构或组织,也可以是虚拟的网站或者任何数字信息资源集合。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if !supportLists]-->- <!--[endif]-->数字对象的集合所构成的资源库;
<!--[if !supportLists]-->- <!--[endif]-->描述这些数字对象的元数据库;
<!--[if !supportLists]-->- <!--[endif]-->实用这些数字对象的目标用户;
<!--[if !supportLists]-->- <!--[endif]-->提供各种服务(捕捉、标引、编目、查询、浏览、检索、传递、存档、长期保存等)的系统
<!--[if !supportLists]-->16. <!--[endif]-->元数据登记系统
元数据登记系统(Metadata Registry)是对元数据的定义信息、置标方案、转换规则、著录规则、应用指南等规范进行发布登记管理和检索的系统。
<!--[if !supportLists]-->17. <!--[endif]-->内容管理
内容管理是指对组织机构内部多种格式和媒体类型的信息资源(通常称为信息资产)的组织、分类、管理等有序化过程,常常作为数字图书馆或企业知识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
<!--[if !supportLists]-->18. <!--[endif]-->DC(Dublin Core)元数据
数字图书馆中使用的一组简单的包括15个"核心元素"的元数据元素集合,主要用于描述数字对象、馆藏管理和元数据交换。1994年提出,目前由DCMI维护,已成为ISO15836-2003、IETF RFC2413和NISO Z39.85-2001等国际国家标准。
<!--[if !supportLists]-->19. <!--[endif]-->数字对象
存储于数字图书馆中的一个条目,通常由数据、元数据和标识符组成。
<!--[if !supportLists]-->20. <!--[endif]-->XMLS
XML是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即可扩展标记语言,由SGML简化而来,是许多置标语言(例如XMLs/RDF/RDFs/OWL等)的元语言。
XMLS指XML Schema,即XML模式,用于定义XML词表和结构用于机器识别和共享信息的定义语言。
<!--[if !supportLists]-->21. <!--[endif]-->RDFS
RDF: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即资源描述框架。采用"资源-属性-属性值"的"主谓宾"结构(或称三元组),提供一种框架容器,并通过XML定义了一套形式化的方法,为机器语义理解的结构基础。
RDFS即RDF Schema,用于定义元数据属性元素(例如"创建者"),以描述资源的一种定义语言。
<!--[if !supportLists]-->22. <!--[endif]-->Z39.50
允许计算机搜索远程系统上馆藏信息的一种协议,产生可进一步处理的检索结果和检索信息,主要用于检索书目信息。
<!--[if !supportLists]-->23. <!--[endif]-->编码体系Encoding Scheme
元数据修饰的一种方式,用来规定元素取值范围或取值意义的受控词表或规范名称。
<!--[if !supportLists]-->24. <!--[endif]-->复分表
复分表就是将一组可适用于多个类别的子目结构,单独制表。在分类时,若有需要用到這个复分结构时,可以自行组合运用。常见的复分表有形式复分表、时代、国别、语言复分表等
<!--[if !supportLists]-->25. <!--[endif]-->FRBR
书目记录的功能需求(Functional Requirements of Bibliographic Records)的简称,是IFLA1998年出版的一份研究报告,对书目记录描述的对象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不同实体类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这些资源的描述、定位提供了完整的思考框架。
<!--[if !supportLists]-->26. <!--[endif]-->MODS
Metadata Object Description Schema是提取MARC记录中的部分内容,用XML模式定义为一个新的元数据对象。
<!--[if !supportLists]-->27. <!--[endif]-->MARC
图书馆用于存储和交换书目记录的一种格式。
<!--[if !supportLists]-->28. <!--[endif]-->METS
元数据编码与传输标准(Metadata Encoding and Transmission Standard)是一套XML模式,用以编码有关资源对象的描述型、管理型、结构型元数据方案。由美国国会图书馆维护。
<!--[if !supportLists]-->29. <!--[endif]-->HTML
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一种简单的文本置标和排版语言,带有指向其他对象的链接,用于万维网。
<!--[if !supportLists]-->30. <!--[endif]-->Markup language
一种嵌入文档中、表示文档结构和/或格式的代码。
<!--[if !supportLists]-->31. <!--[endif]-->OAI
全称为Open Archives Initiative Protocol for Metadata Harvesting,简称OAI协议,是一种独立于应用的、能够提高Web上资源共享范围和能力的互操作协议标准。
<!--[if !supportLists]-->32. <!--[endif]-->OWLS
万维网本体语言(Web Ontology Language)是描述互联网上信息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人工语言,是对RDF模式语言的进一步扩充,从本质上是为了计算机处理而设计,而不是为了人理解用的。
<!--[if !supportLists]-->33. <!--[endif]-->万维网服务(Web Services)
Web服务是通过标准的描述性界面(Web Services Description Language) 与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来设计,开发,管理可编程访问的Web组件的技术 与标准的总称,
是独立的、模块化的应用,能够通过互联网来描述、发布、定位以及调用。
<!--[if !supportLists]-->34. <!--[endif]-->互操作
资源的结构或组件存在技术上或/和语义上差异,但在独立的管理环境中为用户建立一致性服务的工作。
<!--[if !supportLists]-->35. <!--[endif]-->Topic Map
主题地图(Topic Maps)是一种类似于语义语意网络的知识表示模式,结合了传统索引、图书馆学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优点,可以有效的组织知识以利于探索、推理,解决大量无序信息所带来的问题。
<!--[if !supportLists]-->36. <!--[endif]-->元数据应用纲要
元数据应用纲要是一种元数据标准规范的应用形式,也可以看成是一种规范的元数据方案(metadata schema)。允许在应用中采用组合来自多个不同的元数据标准中的数据元素,并对"混合型"元数据方案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规范。
<!--[if !supportLists]-->37. <!--[endif]-->分面分类
经过描述对象的概念的分析与综合,可以把复杂主题概念分析为若干简单的主题概念或概念因素,简单的主题概念可以综合表达复杂的主题。简单主题属性即构成"面"。
<!--[if !supportLists]-->38. <!--[endif]-->万维网(WWW)
World Wide Web的缩写,常指利用因特网可访问的所有网站及其信息内容,也指因特网上用于信息互联的技术,如HTML、HTTP、URL和MIME等。
<!--[if !supportLists]-->39. <!--[endif]-->规范控制
对用于标引的标识(例如主题词、类名、人名或其他名称)进行规范的方法。规范控制是为了完善信息系统的汇集功能和查询功能,保证信息资源组织的整体性、有效性和查询的一致性而进行的工作。也称"权威控制"。
<!--[if !supportLists]-->40. <!--[endif]-->组配
在标引或查询中采用多个标识单元组合成新的概念进行检索的方式。例如利用多个单元词、多个类号,应用一定的语法(例如冒号";"),组合成表达信息资源的概念,或提问式。
<!--[if !supportLists]-->41. <!--[endif]-->后控
与标引中的规范控制类似,对于情报检索系统的查询提问进行规范的一种方法,以提高查全率和查准率。
<!--[if !supportLists]-->42. <!--[endif]-->元数据收割(Harvesting)
在因特网上分布式检索不同的资源库(repositories),获取元数据在本地集中式建库的一种做法。常常包括对于协议和数据格式的规定。
<!--[if !supportLists]-->43. <!--[endif]-->检索语言
即情报检索语言,是根据信息检索的需要创造出来的一种人工语言。检索语言是一种受控语言,它依据一定的规则对自然语言进行规范,将其编制成表,供信息标引以及检索时使用。
<!--[if !supportLists]-->44. <!--[endif]-->全文检索
一种将文件中所有文本与检索项匹配的文字资料检索方法。
<!--[if !supportLists]-->45. <!--[endif]-->OpenURL
即"开放链接",一种解决不同的数字资源系统互操作、进行资源整合的方法,也是一项的技术标准。开放链接(OpenURL)是一种附带有元数据信息和资源地址信息的"可运行"的URL。可用来解决二次文献数据库到原文服务的动态链接问题,服务提供方(通常是图书馆)维护的链接解析器能够在相关服务网页上动态生成开放链接。
<!--[if !supportLists]-->46. <!--[endif]-->相关反馈(Relevance Feedback)
通过与用户交互的方式(包括实时交互或通过用户兴趣文档特征值交互),改善查询效果、提供个性化查询的方法。
<!--[if !supportLists]-->47. <!--[endif]-->倒排档(inverted file)
按文档中出现的单词及其在文档中位置的列表。倒排表能为给定词汇给出它在文档中所有出现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