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种心情'BOLG
 Calendar
 New Comment
 Link
 Counter
返回幸福是种心情
天蝎之吻(转) [2005-8-20] 发表在
《大长今》,温暖与感悟从这里萌生

作者: 天蝎之吻

——引言——

2004年的9月,一段难忘的时光,《大长今》带来的生命感动和领悟将伴随我,成为心灵深处恒久的珍藏……

2003年9月15日至2004年3月23日,韩国MBC电视台播出了由李秉勋执导的长篇历史剧集《大长今》。该片一经播出,迅速刷新了多项记录,收视率高达近60%,观众反响空前热烈。剧集的拍摄与播出同步进行,随着剧情的发展,媒体展开了积极报道,众多观众也纷纷热情参与讨论,《大长今》成为了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韩国国民电视剧。在有着相似文化背景的日本、台湾、香港等地,《大长今》的播放引发了一轮又一轮与之相关的风潮,一时遂有风靡席卷之势!

佳作流芳,美好的记忆历久而弥新,“看时欲罢不能,曲终意犹未尽”,万千思绪时时萦绕心间,于是重新整理了数月前初看《大长今》的观感。作为当时真情实感的记录,也许和我有着相似感受的朋友,将会重拾感动,心中再次漾起涟漪……


——艺术创作篇——

《大长今》之剧情设置与立意

《大长今》原声音乐的第十五首曲名为“The legend becomes history”,这令我立刻想起《THE LORD OF THE RINGS》首部曲序幕中的“history became legend,legend became myth”,两种说法极为相似,却又形同而质异:前者所暗示的,是神话与传奇中,也许就蕴涵着历史的真实;而《大长今》,则是在真实的历史中寻找传奇的事迹。

李秉勋导演在几年前拍摄电视剧《神医》的过程中,对古代朝鲜独一无二的医女制度产生了兴趣,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挖掘的很好的创作题材。在寻找史料的过程中,“长今”这个名字不断进入了李秉勋的视线——长今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朝鲜历史上第一位担任国王主治医官的女性,不仅《朝鲜王朝实录》中有明确的记载,现代学者也就此发表了很多研究文章。在古代的朝鲜有这样一段史实,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其中必然还埋藏有不为人知的故事,于是李秉勋确定了以长今为主题进行创作的计划。在选择编剧的问题上,李秉勋力排众议,认定有着出色的写作才华和非凡剧情控制能力的女作家金英贤是最佳的人选。经过长达半年时间的反复思考和创作,《大长今》的剧情框架才基本定型。

《大长今》故事定位可谓匠心独运:主要情节展开于宫廷,但王室生活和朝野政治斗争风云,却隐含于长今先后供职的御膳房和内医院之内;叙事的重点,不再是帝王将相,而是生活在王宫中的宫女、尚宫、医女们;情节的主线,则是长今的成长历程。这就摆脱了过去所有历史剧题材的窠臼,趣旨也远高于“红叶御沟”这样的典故,显得异常新颖。恐怕以前很少有人能够想到,离开了纯粹的宫廷政治斗争戏、武侠戏、公案戏、才子佳人戏、神怪戏,历史剧创作还有这样一片崭新天地——剧情的铺陈和控制固然有模式可循,但不凡的立意足可令境界之高下判然!这就是《大长今》获得成功的基石吧?

韩尚宫和申教授的几番话更让我意识到,有一种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贯穿《大长今》一剧始终:“以前我教你的只是料理的技术。如果你超越不了技术的范畴,就永远达不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就算你成为最高尚宫,也不过是个才华出众的人。出神入化何其不易!它取决于心术,从现在开始,你要战胜的对手就是你自己”;“医生永远不能自满,自满造成的断定将给病人带来莫大的危害。有了对病人的敬畏,才能够更好地了解病情;有了对天地的敬畏,才能更好地了解自然。所以医术之道即是‘敬畏’!医生不是给‘聪明’的人当的,而是给‘深奥’的人当的,让自己变得深奥吧!”——饮食之道、医术之道,最紧要的都不是技艺的出众,要想达到至高的境界,必须在修养和见解上超越凡俗。东方哲学思维在全剧中随处可见,后文还将谈及。通过很好地结合于剧情的表达方式,由一部电视剧来传递这样的思想,非但丝毫不让人感到突兀生硬,反觉亲切自然,这也是不容易做到的。

通过精心构思,长今的御膳房宫女和内医院医女生活历历如在目前。方今无论中外,对于庞大的中产阶层,本剧所涉及的饮食与健康内容皆属最受欢迎的话题之列。剧中对饮食厨艺与医道的展示,更充满了趣味性:不但呈现了很多料理的制作过程,食物的色、形和所用器具都十分精美,而对每一道菜疗效的解释和充满哲理的寓意更令人兴致浓厚;原本认为也许会觉得艰涩的医术,通过一个个巧妙设置的情节和深入浅出的说明,也让人感觉兴味十足——这也是《大长今》充满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越是深入了解和品味《大长今》,我越发清晰地感觉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综合考虑,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以来,中国电视荧屏上从未出现过任何一部能与《大长今》积极意义之大、受众范围之广、观众喜爱之深相比肩的电视剧(请不要简单理解为一个发烧FANS的溢美之词),由于从来没有过狂热的追星心理,让我一向自矜于自己的“冷静”,但自接触《大长今》之日起,我就被其深深打动、感触良多。

从我的观察来看,面对《大长今》,除本身对韩国抱有极深成见的人士,我几乎没有见过任何一个人提出过有力的反面意见。绝大多数观众对本剧表示非常喜欢,而且认为是自己很长时间以来看过的最出色的电视剧。女性观众本是对韩剧接受度最高的传统优势群体,但对《大长今》而言恐不尽然:我见到太多男士对《大长今》前所未见的投入,乃至彻底改变了他们对韩剧一向所持的偏见;相对而言,老年观众应该是韩剧观众群中较为薄弱的一环,但对《大长今》而言又不尽然:我父亲母亲过去一向很少看DVD,更不用说听原声看字幕了,可看《大长今》时是那样让我意想不到地专注。当后来听到台湾版本的《大长今》国语配音以后,我妈妈的评价是“比韩语难听多了,还是原声好听”。从剧集本身分析,《大长今》惊人成功地糅合了太多的成功元素:历史剧本来就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况且本剧又非一般呆板的历史故事流水帐可比,长今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经历引人入胜;剧本编写和导演创作过程中,不拘泥于固有模式,融入了很多现代的思维和意识,创作者切中具有核心价值的精髓加以升华,遂至形成影响世人欣赏体验的文化风潮,游走于传统与现实之间达至和谐统一;对于青少年而言,《大长今》也具有参照指标性质的励志效果。跨越了年龄的界限,超越了个人人生阅历和知识背景的差异,《大长今》积极健康的价值取向和充满吸引力的精彩剧情对观众的影响力可以想见,这是一部难得一见的真正“适合全家观看的剧集”。不同观众对本剧认识理解的方向和深度或有不同,但普遍的好评则属必然。



《大长今》之人物群像

作为一部以个人成长经历为主线的剧集,人物刻画的成功与否是成败的关键。令人欣喜的是,《大长今》一剧不仅异常成功地塑造了长今这位第一主角,而且全剧所创造的一系列人物都堪称出色,几乎没有明显的薄弱环节。毫不夸张地说,多年以来我很少看到一部电视剧拥有如此生动成功的人物群像:或正角,或反派,居于不同身份地位的人物都闪耀光彩,而主次分明的布局安排又使得这一切显得那么恰如其分。


~长今~

看完《大长今》全剧,我们跟随主人公长今历经了她人生路上的坎坎坷坷,一起体味了她的喜怒哀乐,歌哭与之共,终不免令人感慨系之:

长今之生也有幸,得到了世间最好父母的慈爱;长今命途也多舛,幼小年纪一家离散,经历了父亲被捕生死难料,母亲为保护自己而弃世的惨痛。承受了无数磨难,长今用她的执着告诉了我们什么是任何情况下永不放弃希望和追求的信念,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做“淡定从容”,什么叫做“择善而从”,什么叫做“襟怀如海”,长今更用她的爱心,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做“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长今继承了父母身上所有的优点:心地善良、聪明颖悟、澄澈明达、坚韧执着、勤奋刻苦。长今的成长道路一直是在为人所不能为之事,她的这些优点和童年时代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预示了未来的成功。

母亲明伊给予了长今人生的启蒙,临终时希望她能够进宫,成为御膳房最高尚宫,以洗清母亲的冤屈。但也告诉她,应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要勉强。年仅十岁的长今选择了进宫,也就为自己选择了一条难以想像的艰辛道路。进宫以后,韩尚宫成为长今最重要的导师,她不仅悉心传授给长今人所难及的技艺,更告诉了长今为料理者必备的道德: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做对饮食者有害的食物。韩尚宫的言传身教,长今都深深体悟到了。在长今认识自我、战胜自我的过程中,有两件事不能不提及:韩尚宫和崔尚宫的第一场比赛,长今为了买到最好的牛肉,耽搁了整天的时间,却试图用绵纸吸油并在汤中加入驼酪的便捷方法来缩短最为重要的熬汤过程,最后导致输掉了比赛;在典医监的学习过程中,长今不明白申教授为什么始终说自己没有具备为医者的基本素养,回答得非常准确的药材辨认考试却得了不通,长今认为他对自己抱有成见。直到临床诊断时,信非对患者的细心观察和记录才让长今豁然开朗,明白了天赋出众所造成的骄傲正是为医者的大敌。这两次经历对长今的成长至为重要,具备了出众的天赋,正确认识了自身,懂得了必须抱有谦退之心勤勉踏实地努力,长今真正成长了。

崔氏家族与长今母女两代人真是有“生死不解之缘”,如果说了解长今身世之前为争夺权利已是正邪不两立的天然对抗,发现长今生世之后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但一切的阴谋陷害,最后对长今来说不过都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人生考验,甚至反而成为了促使长今成长的重要原因。长今作为普通医女一回到宫中,拥有宫廷内外莫大权势的崔尚宫一家立刻如芒刺在背,中夜难寐,这就是所谓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了。郑云白终究境界不到,非要长今放弃复仇之念。善良并不表示宽恕一切,宽恕并不表示容忍一切。仁爱思想的创立者孔子两千多年前就阐述了自己的意见: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是呀,如果以德报怨的话,又如何报德呢?我虽于彼有私怨,我以公平直道报之,不因怨而加刻,亦不因怨而反有所加厚,是即直。有怨当以直报,有德以德报。长今所求的,绝不是睚眦必报的一时快意,而是作恶者内心真诚的忏悔。真正的宽恕,也正是源于为恶者认识自身的罪恶。长今说得好:自己拥有的,一样也不愿意放弃,这算是真正的忏悔吗?为了等待崔尚宫等人发自内心的真诚忏悔,长今不止一次给了她们机会。这样的“复仇”,境界甚至超越了夫子的“直报”,几可称为“至仁”,足以令人景仰。

违背救命恩人文定王妃的旨意,即令付出生命代价也绝不以医术害人;不计个人安危救治危害百姓的恶性传染病天花……几经磨难,长今的智慧、毅力、学识、人品已是超凡绝俗。“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长今超越了她的时代,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依靠的正是千回百折而不改其志的坚定和出众的天赋及能力。她的才华,她的宽广胸襟,她的人格魅力,她的人性光辉,足可令天下须眉汗颜!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尽管如此,我们在长今身上看不到丝毫“女强人”的盛气凌人、剑拔弩张,而只有恬淡平和、宠辱不惊。中宗加之以“大长今”封号,其意也许正在于此。长今也有着和所有普通女子一样的迷惘、困惑、哀愁、痛苦,失落、期待,这更使人感到亲切真实。

长今的故事不以幽怨伤感动人,而予人以奋发砥砺的激励。她战胜敌人、战胜痛苦、战胜自我的勇气和智慧,带给了我更多的感悟。

~闵政浩~

闵政浩的形象,充满了智慧和刚毅。十六岁通过司马试,而以文科及第的儒生充任武职,可谓文武全才。无论效力于国家,还是与长今的爱情,闵政浩对自己信念的坚持都让人钦佩。吴兼护集团的为所欲为,对国家构成了重大危害,所以多年以来,闵政浩的主要工作就是全面揭露其罪行并与之斗争。吴兼护和崔氏家族覆灭后,原来一直支持闵政浩的左议政等人成为新的保守势力代表,开始了新一轮的权利争夺。此时的闵政浩虽已身居同副承旨显职,但丝毫没有为自身的前途和安危考虑而盲目效忠于某个集团,真正实践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人生信条。闵政浩身上具备了作为一个男人可以拥有的几乎全部优点和男性魅力,这也使之成为了一位最具吸引力的男主角。

闵政浩这一人物,具有超乎寻常的理想主义色彩,这种理想化人性的构建和刻划,对我们今天的社会风尚却具有前所未见、足以振风矫俗的积极价值,如果忽视了这一点,我们对《大长今》剧集的体验,可谓所失者多矣!当今的时代对男子的成功如何界定?女性对一位“出色”男士又有什么样的期许和要求?此类疑问迥非三言两语所能解,但我们倒是可以看看眼前众多的国内影视作品提供的参照:或轻慢不羁浮躁浅陋,此之谓“率性本色”;或昂藏七尺却纠缠于琐碎末节,乃至心胸狭隘不能容物,此之谓“细腻温柔”;惯看哭哭闹闹死乞白赖的“深情男儿”、遍识浅薄无聊胸无大志的“时尚英才”,乍见闵政浩这样的男性形象,才真有了耳目一新的舒爽感觉。

心思细密中蕴藉恢弘气度、坚守理想且又情深一往、博学多识兼有高洁志趣、明断果决不减满怀柔情——如此气质风仪,臻于至刚与至柔的完美平衡。对待理想、对待人生、对待爱情,他为世间男儿提供了一种可以追求的标准,一个可以仰视的高度:这是绝大多数男子无法企及的境界,这应当成为更多男子不懈努力自我完善的方向!

~韩尚宫~

作为明伊生平唯一的挚交好友,韩尚宫的聪慧不在明伊之下,所以她也是御膳房中最有才气的尚宫。这样几件事在我心中难以忘怀:明伊因发现崔氏家族的阴谋而被陷害,在附子汤中加入解毒的细草叶已是时为内人的韩尚宫所能做的全部,这已经是为朋友而不顾自身安危了,但对于自己的无力相救,韩尚宫始终充满了自责,这几乎成为了她一生念兹在兹的痛苦心结;长今跟随韩尚宫第一天,就开始了不断地打水,起初长今一直不明白其中的寓意,后来终于了解到,韩尚宫这种独特的授业方式只是为了让她细心体察饮食者的需要,这样才能做出对他们最有益的食物;和崔尚宫的第一次比赛后,韩尚宫坚决不再用长今做她的上馔内人,而是命其出宫,所有人都认为她的惩罚过于严厉,其实这绝非因失利而迁怒长今,而是真正的“爱之深,责之切”,“我从你身上唤醒了才华,却变成了害你的毒药”——这是要长今永远怀着真诚虔敬之心经营料理。没有这位明师,天赋出众的长今不会发掘出自身“描绘美味”的能力,也不会成为御膳房中最出色的料理师;在最后“做饭”的比赛中,韩尚宫由于了解了宫中每一位尚宫的饮食习惯,根据每个人的需要和喜好呈上了各不相同的米饭而最终胜出;韩尚宫努力争取最高尚宫的位置,丝毫不存争名逐利之心,只是为了继承郑尚宫的遗志:“不让饮食成为某些人牟取财富和权势的工具”;当郑尚宫决定出任最高尚宫的时候,韩尚宫曾直言这个位置不适合郑尚宫,复杂的斗争会让她做得很辛苦。其实她没有意识到也许自己更不适合这个位置,在和权势极盛的崔尚宫的斗争中她终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通过剧中的点点滴滴,一位善良、温柔、聪慧、慈爱、端丽、宽容,充满亲和力的韩尚宫跃然而出。这样的一位人物,赢得那样高的人气,如此让人牵挂,也就不足为奇了。

~崔尚宫~

崔尚宫是《大长今》中恶势力的代表。当年在姑妈的胁迫下陷害明伊,她也曾挣扎抗争,也曾痛哭流涕,但仍旧无法摆脱家族的宿命。崔氏家族几代人垄断了御膳房最高尚宫职位,晋献给王室的饮食真正成为了她们提高家族地位,获取财富和权势的最佳武器。巧妙周旋于朝野各种政治势力之间,运用非凡的处世哲学,以饮食为生存之道。所以尽管政局变幻莫测,崔氏家族却始终屹立不倒。崔尚宫们的饮食是有益还是有害,完全根据自身的利益和权势集团的需要而定。朝廷政治斗争的风云激荡,在崔尚宫的御膳房中即可一览无遗。谋害明伊以后,崔尚宫也完全进入了永无止境的恶行轮迴,做坏事越来越得心应手,越来越心狠手辣,越来越心安理得。众人当场对质一场戏,崔尚宫假话居然说得如此振振有辞,如此面不改色,真是让人惊讶。最后一次到明伊墓前,应该说她是真诚希望得到明伊的宽恕和谅解了。崔尚宫虽然曾经拥有了她所向往的权势和财富,但无法摆脱家族的她,内心其实充满了孤寂。她对韩尚宫和长今一次又一次的陷害,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善良光辉照耀下自惭形秽的虚弱表现。对今英的关爱,是她身上难得的真挚情感。

~今英~

和姑妈相比,今英有着更多的不同。童年时代的今英,还是善良而单纯的。促使今英渐行渐远的,有三个重要原因:首先遭遇的,和崔尚宫一样,是无法摆脱的家族宿命;今英也是一个聪明异常的女子,又有着得自于遗传的出色料理天赋,但没想到在宫中遇到了一个处处胜她一筹的长今,今英失去了对于绝对味觉的自信,在长今无形压力之下由自卑而生忌妒,埋下了她内心最初的“恶”;如果说长今的才能胜过自己还不至于让她放弃善良理性的话,当长今得到自己多年苦恋的闵政浩的全部爱意,意识到自己无论在料理还是爱情上都无法战胜长今,这就足以激发今英内心所有的怨毒了。在因与韩尚宫和长今当年同样的原因入狱之后,长今前来探视,希望今英和崔尚宫能够自己悔悟,今英坚决的拒绝也是为此——尽管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罪恶,但强烈的自尊令她绝不愿意在长今面前低头。今英曾立誓要在自己手中结束家族利用食物和阴谋谋取财势的历史,但当她设置陷阱害人的时候,显示出了更超出于崔尚宫的心机。然而今英的善念终究没有完全泯灭,她试图在内心保留一块纯净的空间,所以她的为恶,终不能彻底,对闵政浩,她也施不出最狠辣的手段。在最后向长今转交明伊书信的时候,今英道出了自己一生的矛盾和痛苦。尽管对她和姑妈一起所做的种种坏事十分痛恨,但看到她离宫和闵政浩道别时,还是有些黯然。

~郑尚宫~

郑尚宫随和的天性和诗人的气质让韩尚宫认为由她担任御膳房最高尚宫会是非常辛苦而不堪繁巨的。但郑尚宫在这个位置上显示了她非凡的管理才能,同时用她洞察人心的睿智和不顾自身安危的勇气与整个权势集团进行斗争。“决不能容忍利用饮食来取得财富和权势的人”——这句话成为了韩尚宫和长今奉行不渝的理念,也是她支持韩尚宫接任最高上宫的原因。郑尚宫以她的智慧和人品才能指引了韩尚宫以下御膳房中所有真诚善良的人。长今和连生遵照郑尚宫的遗愿将她的骨灰抛洒四方,以了却她终生居于深宫而不得自由的遗憾,这也是剧中非常感人的一个段落。

~张德~

济州医女张德是《大长今》中一位卓尔不群、魅力非凡的人物。长今的这位老师医术之精湛固然令人敬佩,但最可贵的,却是她的博爱之心和超越时代的非凡见解。长今艰难的成长过程中最大的幸事就是遇到了两位最出色的老师:韩尚宫和张德。张德的医术驰誉朝鲜,早就被征召为内医女,但无法接受宫廷生活的她还是回到了济州为百姓治病。从第一眼看到起,长今的倔强和执着就打动了张德,长今的遭遇让她产生了惺惺相惜的同情,长今的天资更让张德觉得她是学医的良材美质。在教长今医术时她竭尽全力倾囊以授,传授针灸时亲身让长今试针,长今因失手差点给她带来生命危险后她非但没有丝毫的责怪,反而想尽办法帮助长今克服不能针灸的心理障碍。当郑云白质疑长今学医的动机时,张德表明了自己因愤怒而学医的惨痛心路,希望长今能够战胜自己内心的愤怒,最终成就医术,长今也终于不负所望地做到了两全其美。张德不仅是长今学医的启蒙者,更是给予长今勇气、点亮长今心灵之光的思想领路人。《大长今》全剧中,最能理解、支持且绝对信赖长今的人,除了闵政浩,就是张德!食物中毒事件中,冒险前来与长今共同救治患者的是张德;天花肆虐时,提前为百姓预防并和长今一起看护病人研究诊疗方法的还是张德。中宗任命长今为主治医官之初,张德是除了闵政浩外唯一坚决支持长今担当的人,对长今说的一番话更显示了她特立独行的超凡识见:“当主治医官吧,哪怕一天也要做!我为报仇而成为医女,但从未违背医女的原则,为治病救人而一直努力。但不管怎样努力,我终究还是女人,得不到患者的信任,只能研究医术。就算治好了病,陪我睡觉就当作了赏赐。所以我越来越粗俗,越来越厌恶这个世道。我不需要任何奖赏和荣誉,我需要的是像男人一样通过自身实力得到大家的认同。医女要为医术努力,在医术领域体现自身的能力,向人们展示女人也可以下处方。你具备了相应的才能和品格,哪怕一天也要当,哪怕死也要当!”——“愤世嫉俗”的医女张德岂止是长今的老师,如此才华、如此卓见,足以为世人之明师。

~中宗~

中宗君王形象的塑造也非常出色。天性柔弱的中宗因功臣扶助反正为王,施政常常不得不顺从反正功臣们的意愿,同时受制于朝野内外的各种政治势力,王权始终无法确立。然而内心充满对一代明主世宗大王景仰之情的中宗始终力图振作:重用以赵光祖为代表的士林派儒士、进一步提高儒学地位、废除燕山朝苛政、抑制门阀、消弭党争,意气勃发的中宗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试图实现理想化的王道政治;尽管朝中有权臣当道,但他对时局了然于胸;下臣的报告往往充满了蒙蔽不实之词,但他总能从中发现问题的关键,作出合乎情理、有利于百姓的决定。任命长今为主治医官,加“大长今”封号和正三品堂上官衔,这种遭到满朝文武反对的惊人决定就是中宗最景仰的世宗也没有作过。然而中宗的宏愿终究没有实现,政治改革几乎完全失败,受制于朝臣的局面也没有得到任何改观。在这种情形下,历史上的中宗给后世留下的是一个书生意气十足而又优柔寡断的君王形象。剧集前半部分的中宗似乎就是一位不断品尝美味料理、懂得享受的国君,而随着剧情渐次推进展开,对身处权利斗争漩涡中心的中宗复杂矛盾心理冲突的刻划使观众的原有认识完全改观。剧中最让我们感到可贵和感动的是,经过内心的痛苦挣扎,中宗克制了自己的爱意,身为一国之君而体会到了最深的爱慕就是成全,临终前密令心腹送长今和闵政浩相见,命他们一起到明朝去。中宗没有让长今做手术并不是不信任她,而是怕有任何的闪失,一旦他薨逝在这种险恶环境中再没有一个人能保护长今周全。

~文定王妃~

几乎与缺乏定见的中宗完全相反,具有浓厚女丈夫气概的文定王妃却是异常明决果断。从一开始文定王妃雍容大度的气质和明辨事理的智慧就显示了她足以母仪天下。文定王妃不止一次充当了长今的保护人,尽管后宫有大妃在上,但她还是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和决断。到了后来,文定王妃居然要长今以医术谋害世子,这一出人意料的剧情使人物更加生动,宫廷权利斗争的险恶与残酷也显得更加真实。仁宗李峼的母亲章敬王妃在生下仁宗七日后因产后血崩去世,仁宗由继母文定王妃抚养长大,五岁时被封为世子。聪颖宽厚的仁宗事继母至孝,但在中宗去世后,仁宗继位仅八个月即以三十岁壮盛之年薨毙,成为李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一位国君,而仁宗的继位者明宗,正是文定王妃的亲子,年仅十二岁的庆原大君!这样的史实不免显得疑云密布而给后人留下了无限遐想和猜测的空间。明宗继位,文定王妃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垂帘听政,完全掌握了王权,直至明宗二十年文定王妃去世,对国政的影响力无出其右者。文定王妃垂帘听政的八年中,引发了惨痛的政治悲剧“乙巳士祸”,开李朝后世党争之源,政治格局的混乱还导致国库空虚、民生凋敝、盗贼四起。关于文定王妃一生经历,另一部韩剧《女人天下》中有更为细致的描绘。尽管中宗和文定王妃夫妻间明枪暗箭的角力也是《大长今》情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但显然围绕文定王妃的团团疑云并非本剧着力的重点。所以我们看到,在长今医治好了文定王妃亲生儿子庆原大君的痘症后,她的自我反省、感激和钦佩之情还是发乎至诚的。

~姜德久夫妇~

作为全剧最重要的谐趣人物,心地善良而爱贪小便宜的姜德久夫妇被塑造得活灵活现:夫妻俩热情、富有幽默感、充满中下层百姓的天然机智。两个儿子都因病故去的姜氏夫妇其实早就把长今当成了亲生女儿看待,长今的安危和幸福是夫妻俩最牵挂的事,他们的家也是长今所有朋友往来联系之地。姜德久夫妇身边不断的笑料为全剧增添了轻快的气息。


《大长今》一剧中成功塑造的人物还有很多:心地纯善重情重义的长今最好的姐妹连生、不愿同流合污却又胆小怕事的闵尚宫、老谋深算招权纳贿的权臣吴兼护、贪图权势用心歹毒的崔尚宫兄长崔判述、明达世事却又刻板保守的大妃夫人、利用权势助纣为虐的提调尚宫、温恂和善的尚膳大人、治学严谨为人坦荡的申医官、内心怯懦的内医正郑允寿、温柔自信心思细腻信任长今的医女信非、心机极深的双面间谍医女烈伊……

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将赋予《大长今》长久的生命力。



《大长今》写情堪称一绝!本剧不但描绘了一段死生不渝、感人肺腑的爱情,充溢全剧的亲情、友情都让人体会了真切的共鸣并为之深深打动……

长今和闵政浩的爱情描写着力甚重,效果也极佳。

初次邂逅,长今不顾时间紧迫冒着重大风险救治闵政浩是出于善良的天性,我认为这更多的是一种机缘;长今被流配济州发为官婢,闵政浩的毅然弃官相随我觉得也远不能显示闵的用情之深。这样的几件事更深地体现了闵政浩的真情:长今热切盼望成为内医院医女再次进宫,郑云白找到闵政浩,希望他能够劝说长今放弃复仇之念,闵政浩非常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我相信长今绝不是会在愤怒中迷失而影响学医的人,即使有所改变,那也是在她判断是非后作出的正确决定”;中宗因患罕见的狐惑病而双目失明病情危急时,在忧心忡忡的文定王妃面前,当长今还在忐忑不安之际,闵政浩用自己的生命担保,以不容置疑的坚定口吻让王妃相信,“医女长今一定能够治好殿下的病”;在文定王妃和中宗双重压力下苦痛不堪的长今找到了闵政浩,希望他陪自己一起逃亡,闵政浩没有询问长今原因,立即递上了辞呈。为此他将放弃政治前途、放弃地位身份、改变未来的命运,但是“为了长今”,这一个理由就足够了,不需要长今的任何解释,只因为信任、只因为他对长今心意感同身受的了解和体会。中宗命长今为自己的主治医官,闵政浩义无返顾坚定支持长今出任,不惜因此孤身一人与左议政等满朝文武和强大的社会歧见相对抗。他向中宗力陈,国家应该让合适的人处于合适的位置,凭藉自身的实力而胜任职位,胜过了大人们的明争暗斗百倍。由一个女人出任国王的主治医官也许是史无前例的,但发生在长今身上却是再自然不过。具备了这种能力和品质的长今,理应成为辉映朝鲜史册的人物——这不是为了个人的荣誉,而是为了昭示后人。为支持长今出任主治医官,闵政浩宁可彻底牺牲自己的前程——用情如斯,可谓情中圣者!

恢复味觉后,长今精心制作了点心送给闵政浩,并告诉他:“希望品尝佳肴的人脸上,常常挂着微笑;希望将自己的心意,通过菜肴传递给对方。”,闵政浩也深深感受到了这种情意;在因食物中毒事件而隔离的小村,长今为让闵政浩脱离危险故意让他到已经人去一空的村落取药,然而闵政浩不会因为拿不到药就置长今于险地,匆匆赶回了小村,从熊熊烈火中救出了长今,两人相拥,为劫后重逢而泣;“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在活人署工作期间,长今向闵政浩表露爱意时的羞涩和娇憨;一起逃亡时两人在无垠雪地中携手同行,雪深之处闵政浩背负长今走过——这一幕幕都成为难以忘怀的温馨时刻。

“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长今和闵政浩情感的发展,是在不断接触和了解中的相知相契,患难与共生死相守的莫逆于心,这点点滴滴不断累积而终成铭心刻骨的相思。长今的所有伤痛和困难,闵政浩都与她共同分担,竭尽全力为长今提供一切帮助。闵政浩不仅是孤独无助的长今最重要的依靠,他平静沉稳中给予的绝对信赖和不断勉励更使在绝望时刻的长今得到信心和力量而终于成就了非常功业。闵政浩的人品、才华、正直刚毅的个性以及细致入微的体贴和关爱,让长今萌生了坚贞不渝的爱意;聪慧异常的长今锲而不舍的拚争和努力,更使闵正浩对之充满了无限的怜爱和仰慕。这是一种充满了含蓄内敛气质和典雅东方之美的爱情,而这种心心相知的真挚爱情又足可令人为之迴肠荡气。这是一种达到最佳理想境界的爱情,这种爱情境界之高远,足可令今天仍孜孜于描写缠绵悱恻、负气任性式爱情;或数十年不变耽耽于哭天抢地、纠缠于区区琐事、口若悬河不断表白式爱情的众多中国影视作品创作者惶愧无地!

有较为喜欢本剧中中宗形象的朋友对“另辟蹊径”的长今与中宗的“爱情”发展也有所期待,这种想法不难理解,但这些朋友也许没有真正明了本剧爱情描写的卓超之处。中宗对长今的情感当然出乎自然:一生受制于权臣斗争的中宗即令在爱情上也从来没有得到过自由,一众功臣们都在其身边安插女儿或亲信心腹为妃嫔,废立皆不得自主。所爱者不断离去,相守者情意渐希,中宗内心之寂寞可想而知。当遇到长今这样品貌出众、惠质兰心、才华惊世的女子,一见倾心固可想见;而面对最有能力惩奸锄恶,为母亲和韩尚宫昭雪冤屈,而且能够欣赏重用自己的中宗,长今更多的还是尊重、感激和报效之心。依照李朝礼制,一朝成为宫女,从此是国王的女人,内人试对宫女而言,也就意味着婚礼,此后终生不能婚嫁。五百年前的李氏朝鲜,身份高低之别,男女内外之别,不啻为横亘在长今和政浩间的天人之隔,长今冲破礼制与定规束缚一往无前的勇气从何而来?只因为长今与闵政浩之间的爱,是彼此间真正灵魂层次的尊重、理解与信赖,心灵最深处的沟通与共鸣与他们的情感历程相始终,这恐怕才是他们之间的爱情能够让人无限向往并且感人至深的原因吧?!


长今和韩尚宫,既是师徒,又是母女,同时还有朋友间的守望相助。韩尚宫指点长今厨艺的过程,长今固然是终生受益,韩尚宫也领悟良多。长今母亲去世后,韩尚宫代替明伊给予了长今全部的母爱,对长今的疼惜和关心是长今最珍视的亲情,长今也用同样的体贴和不懈的努力来回报,对韩尚宫充满了对母亲般的尊重和依恋。在深宫中,面对荆棘密布的险恶环境,长今和韩尚宫相互鼓励,成为了彼此最重要的依靠。看到长今因失去味觉而痛苦不堪,韩尚宫潸然泪下;失去味觉的长今不想因此拖累比赛而不愿担任韩尚宫的助手,韩尚宫百般安慰,并肯定地告诉长今:“需要你!”;接待明朝使臣时长今为解救韩尚宫而勇敢担当主持料理的重任;长今对因受到崔尚宫鼓动的一群尚宫们联合反对而心灰意冷的韩尚宫的热情鼓励;韩尚宫和长今了解到彼此渊源后相见的悲欣交集;韩尚宫最后为保护长今而承担全部罪责,以致付出生命代价的饱含慈爱的自我牺牲;韩尚宫去世后,长今的深深思念终于转化为继承韩尚宫遗志并为她昭雪的勇气和力量——这样的情感真正具有了动人心魄的感染力。


连生与长今的友爱,是世间最可宝贵的情谊。起之于童年时代的友谊,历岁月风雨而弥深。连生对长今的牵挂,远胜于她对自身安危幸福的考虑;长今每逢危难,都让连生感到揪心之痛;温柔腼腆的连生每一次对抗众议、大胆进言,都是为了长今——这一切也是源于长今从小对连生情逾姐妹的爱护。长今失去味觉,当完全康复后连生才了解了一切,这本是长今不愿让连生担心难过,但连生为此十分嗔怪长今,为无力给长今提供帮助而自怨自艾,直至长今告诉她“只要有你一直在我身边,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连生充满感动和羞涩地钻进了被窝;已经数年未得中宗宠幸的连生每天到酱库虔诚焚香祈祷,所有人都以为她是祈求再次得蒙圣恩,却不知她其实是在为远在济州的长今平安而祈祷,并渴望两人能够再次相见。而酱库,正是如同连生祖母般的郑尚宫生活过多年的地方——当看到这个段落,我已是不可抑制地热泪盈眶。深宫之中相依为命,与长今的感情几乎已是连生的全部情感寄托。连生因受到大妃和王妃的质问而早产,生命垂危,长今竭尽全力挽救倘若没有成功的话,那么这必将成为长今一生的伤痛。


《大长今》之歌声琴韵

出色的音乐创作为《大长今》增色不少,是本剧成功的又一闪光点。

导演和作曲家达成了共识:《大长今》的音乐不宜采用纯粹的传统风格,而应融入更符合现代人欣赏需要的流行元素。准确的定位确定了创作的方向,我们可以听到,全剧的配乐整体风格鲜明一致,异常动听。音乐中钢琴演奏的地位很重要,然而这种纯粹的西洋乐器在这样一部东方古装剧集中使用却完全没有不相宜、不和谐的感觉。在对传统音乐风格吸收借鉴基础上的全新创作由于把握了观众心理,与电视剧情节结合度又极高,所以极好地烘托了氛围,显示了打动人心的力量。本片对音乐创作的重视和最终达到的效果不在很多电影大片之下,《大长今》的原声音乐,使我对韩国音乐有了全新的认识。

《大长今》的电视原声带,除了由韩国第一交响乐团欧亚交响乐团演奏气势磅礴的配乐外,还特别邀请到意大利男高音沙费纳(Safina)以双语演唱了主题曲《何茫然》的韩文版及国际英文版。沙费纳特别下功夫反复练习韩语歌词的正确发音,力求完美。在剧中出现频率极高的,由三位韩国小女孩金智贤、白宝贤、金露姬所演唱的《呼唤》也大受欢迎,在天真童稚嗓音的诠释下,成为专辑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动人歌曲。在一开始听《大长今》原声时,原想选定几首心水曲目,但反复听下来,却无从取舍:无论童声、吟唱、和声、独唱;无论钢琴、小提琴演奏,还是传统乐器、交响乐,都是各擅胜场,并臻佳妙,形式固多样,精神实质则如一,与剧情结合,乐自天成,交融无间,余音绕梁,确实是首首动听啊!《不可不信缘》和《大长今》的原声,是我今年听过的韩国原声中最出色的,而我还是更喜欢《大长今》一些。这些乐曲带我们一次又一次重新体会那难忘的感动。此种印象既深,张信哲、张韶涵、KELLY所唱中文版歌曲,总让人觉得与韩文原声歌曲大异其趣,感动之情较之原版相去甚远。


《大长今》之创作团体

《大长今》的拍摄自2003年8月起,历时7个月,跨越了韩国整个严寒的冬季。由于同步在MBC电视台播放,所以完全是按照剧情发展来进行拍摄。这种方式虽然更便于演员酝酿情感和把握剧情,以达到渐入佳境的效果,但频繁辗转遍布全国外景地的行程又对整个剧组形成了新的考验,拍摄工作多是夜以继日。即令拍摄进度是如此紧张,演员们仍然坚持预先阅读剧本并共同排练。DVD花絮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由于严寒的天气,演员们经常因为面部肌肉冻僵而无法准确说出台词。但剧组全体人员还是克服了艰苦的外部环境和身体的劳累,创作出了一部深受观众喜爱的艺术佳作。

以长今的奋斗历程作为创作主题的思路来源于导演李秉勋,经过数年认真筹备后才开始了拍摄。《大长今》的成功源于李秉勋对全剧的驾驭控制和出众的专业能力,在强烈使命感的召唤下,让李秉勋以更加认真细致的态度来对待拍摄的每一个环节。对摄制组每一个人的亲切关怀更是让大家难以忘怀。但在访谈中李秉勋表示,编剧是《大长今》成功的核心因素,而拍摄工作的顺利进行,大部分应归功于以李英爱领衔的演员们的出色表现。李秉勋多次提及,尽管《大长今》得到了众多观众的喜爱,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拍摄中经意不经意间,都犯下了很多错误,留下了不少的遗憾。观众中很多人非常有见解,也有不少专家,相互的交流有益于自己今后的改进。这样一位有着谦和真诚君子之风的导演和《大长今》的精神真是相得益彰。也正因为这种非同寻常的创作心态,才形成了庸常与伟大之间遥不可及的距离。

《大长今》是李英爱复出后的第一部作品,并为她赢得了生平第一个最高演技大奖。由李英爱出演长今真是一个异常敏锐的选择:李英爱的聪慧、恬静、淑丽、坚韧和长今是那么相似,事实也证明,她对长今的演绎堪称完美!李英爱从艺多年从没有半条关于她的负面新闻;持续7个月的紧张艰苦拍摄,作为戏份最重的第一主角,李英爱没有请过一次病假,没有因为个人原因对拍摄进度造成影响;凭借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所有剧组同仁相处融洽,营造了良好的拍摄氛围,这一点更是让李秉勋导演赞不绝口——李英爱身上的这些闪光点就是使她成为理想恋人代名词最重要的原因吧?

无论是剧本本身的深刻内涵和寓意,还是拍摄过程的锻炼,都让《大长今》剧组的每个人受益终生。众多优秀演员汇聚一堂也使大家增添了宝贵的交流和借鉴的机会。通过参与《大长今》的拍摄演出,李英爱、池珍熙等所有演员都受到了心灵的熏陶并得以成长,这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THE LORD OF THE RINGS》拍摄过程对演员的巨大影响颇多共通,这次非凡的创作体验对电视剧发展也必然是影响深远。

韩国收视率调查机构TNS对《大长今》结束之后的收视率状况进行的调查中发现,韩国30%左右的观众在《大长今》结束之后周一到周二不再观看电视。调查表明,《大长今》结束之后从MBC电视台消失的观众有35.5%,30岁以上女性观众中50%左右的观众开始收看其他的频道,50岁以上的男性观众一半以上干脆不收看电视。TNS称这种现象为《大长今》后遗症,是因为《大长今》在创下高收视率之后还没有一部电视剧可以和《大长今》媲美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暂时的收视率滑坡现象。一部优秀电视剧对观众的影响力原来可以达到这种地步,这还是有些出人意料。


——结语——

面对一部能够温暖慰藉每个心灵的佳作,写作的冲动不可抑制。自少年时代起,由于缺乏刻苦的专业学习和练笔,所以每当为文,终不免如刘勰所言: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但作为一段真实的感受和记忆,用文字呈现出来仍是我可以选择的最佳方式。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多年以来,我一直期待的东方文化亲和力和归属感却是在一部韩国电视剧集中找到了。而国内的影视剧,离这样的境界却越来越远。作为同样有着非凡励志意义的影视剧,由于文化心理的相近,《大长今》在我心目中的地位超越了《阿甘》。“所有人都放弃了,只有长今还在坚持” ——温雅坚定的长今不懈奋斗的形象,激励起了我内心的自信和勇气。


谨此纪念我的2004年最深感动!








≡≡≡≡≡ 评论(共  条) 我要评论
{CommentAuthor}{CommentTime} 发表评论 |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

 返回顶部


Powered by 5DBLog  根据JKF_5度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