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微笑---蓝色电影诗人Derek Jarman(鱼的作业1)

      *缪斯玄关* 2005-8-15 11:40
大哭Ing~~Jarman,虽然你挂掉很多年,你仍然是鱼最爱的Queer导演~~~

慢慢微笑 Smiling in Slow Motion —— 蓝色电影诗人Derek Jarman
Derek Jarman's 11 Feature Films
1.    Sebastiane / 塞巴斯蒂安 1976
2.    Jubilee / 庆典1977
3.    The Tempest /暴风雨 1979
4.    The Angelic Conversation / 天使对话 1985
5.    Caravaggio / 卡拉瓦乔 1986
6.    The Last of England / 英伦余烬1987
7.    War Requiem / 战地挽歌 1988
8.    The Garden / 花园 1990
9.    Edward II /爱德华二世 1991
10、Wittgenstein / 维特根斯坦 1992
11、Blue / 蓝色 1993

Books
    Dancing Ledge 1984
    The Last Of England 1987
    Modern Nature1991
    At Your Own Risk 1992
    Chroma 1994
    Derek Jarman's Garden 1995
    Up In The Air: collected film scripts 1996
    Smiling In Slow Motion 2000

……爱琴海中的珍珠鱼,深深的海水,冲洗着死亡之岛……在轻柔的风中,丢失的男孩子,永远睡熟了。深深的拥抱,咸咸的嘴唇相吻……我们的名字将被忘记,没有人再会记住……在你的墓上,我放下一株飞燕草,一片蓝色……这是我的死和英国的死。
——『Blue』 1993

我希望有一天,所有的男孩爱上男孩,所有的女孩爱女孩,永不改变…

——Derek Jarman

一直以来都觉得The Smith MTV中,闪烁跳跃的黑白影像,孤独的不停前行的背影就是Jarman人生最好的写照。他是少数把世界看得很清楚的人之一,无论是对同性恋的执著,或是对社会现况的疏离和嘲讽,庄严深邃的宗教意象,乃至整套冰冷抽象的末世哲学与尖锐人生观,Jarman爆发性的艺术创造力和敏锐的智慧,总是令我赞叹不已。想了很久如何用尽量简洁的词汇来形容Jarman的电影,结果涌现出的是连自己都觉得的:诗意,偏执,浪漫,混乱,粗俗,知性,理智,古典,乐观,激进,挑战,欢乐,嬉戏,优雅,激情……而又该如何形Jarman?导演,画家,诗人,园艺家……把这些矛盾却又统一的词汇付诸于笔端之后,明明知道无法一言蔽之,却仍想用简单的话语来勾勒心目中的Jarman —— 忽然想到了他失明后拍摄的最后一部电影『Blue』,看不见缤纷的色彩,整个世界浸润在一片一望无际的蓝色中——而这个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蓝色电影诗人,则在这一片蕴含着他最后才华和智慧的色彩中慢慢的微笑着……



Part 1. 同性恋者/英国人
Jarman是英国人,是同性恋者——这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两个事实,也是始终纠缠在他的艺术中的两个主题。Jarman成长于二次大战后,深受60-70年代「反文化」(counter-culture)及各种解放运动的影响,Jarman的作品包括绘画、装置艺术、歌剧舞台设计及v8短片、音乐录影带与其他实验性强的影片。Jarman作品及本人皆极具争议性,除了身为同性恋等性少数团体的一名积极战将,其影片所处理的议题亦皆以同性情欲的表达及对文化传统的眷恋/批判有关。
1975年,他开始正式拍摄电影,拍摄了第一部公开放映的电影『塞巴斯蒂安』(Sebastine)。三年后,他又拍了『庆典』(Jubilee);1979年,Jarman拍摄了根据莎士比亚剧作改编的『暴风雨』,同样是现实、神话与历史的交融。同时,他也开始酝酿拍摄『卡拉瓦乔』(Caravaggio),然而经费和计划落实,却要在七年以后。1986年圣诞节前夕,『卡拉瓦乔』公映之后,Jarman去医院做了艾滋病检查,结果不出他所料,是阳性。一个月后,他公开宣布了他的病情。八年之前,很少有人有勇气公开承认自己是同性恋者,更少有人有勇气承认自己得了艾滋病,Jarman似乎成了第一个公开站出来道出真相的人。以后,有人问他为何当初要这样做,他说:“我这样做是为我自己,为我的自尊。我一生都在力争活得坦白、明了、被人接受,有时,竟发现自己周围的人都那么恐惧、不幸福,他们害怕告诉别人他们生活的真相。所以,我这样做是为我自己,并不是为别人,如果我的作法无意中帮助了一些人,那我会很高兴。”“我不是一个代言人,我只谈我自己。”
于是,死亡每时每刻都会降临,Jarman的时间紧迫起来,病情在恶化,但他的创作却进入了旺盛时期。1987年『最后的英格兰』(The Last of England),1988年『战地挽歌』(War Requien),1990年『花园』(The Garden),1991年『爱德华二世』(Edward Ⅱ),1993年『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直到最后一部影片,他去世前不久拍摄的『蓝色』(Blue)。在拍摄电影的同时,他也不断地有书出版,自传,日记,电影脚本兼拍摄札记,都是些流畅的散文,笔调很有诗意,也很干净。同时,他又提起画笔作画,在曼城,在伦敦,在日本都举行过画展。
80年代末,他的父亲去世了,他便用父亲留下的钱在海边买了一栋渔民的小屋,于是,作为英国人的爱田园、爱园艺的痴性迸发,小屋虽在核电站边,然而它毕竟面临大海,Jarman命名之为“希望之屋”,每日锄地拔草,竟将荒地土屋变成了最美丽的花园。他又去海边采集了无数大大小小的石子、石块,精心布置,Jarman的花园便不仅有花草,而且也是独具匠心的现代雕塑馆了。如此的乐观,如此的雅兴,很难想象到他是位面对死亡的人,在这个花园中,他不仅制作了电影『花园』,而且出版了厚厚一本1989、1990两年间日记,题为『现代自然』(Modern Nature)。“园艺原本就该是我生活的中心,也许我根本不该闯入电影世界。”花园拂平了他心中的许多骚动,Jarman以一种乐观而博大的胸怀面对死亡,“坐在帆布椅上,看着太阳落下,又看着灯塔后晚霞中一轮满月升起,花园中的石头反射着月光,他们能听到我在厨房中轻声歌唱。”
他的日记中,毫不掩饰自己对死亡的恐惧,但最温柔的部分,全是和HB有关。在他的最后一本日记『慢慢微笑』(Smiling in Slow Motion,二000)中,Jarman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想念HB在屋里来回走动的沙沙声,劈里啪啦的打字声,老爷洗衣机叽里嘎拉地把肥皂水甩到厨房地板上……他帮我熨衣服,在他到来之前,我的衣服还从没见过熨斗;他吸尘,之前我不曾拥有过吸尘器;我抱膝坐着,他吼叫着在我面前晃来晃去,他做饭,他洗衣服,他把柠檬洁厕净冲入下水道…在他生命快要走到尽头的时候,所用的描写爱情的笔触从来是诙谐直率的。最后,除了他的电影陪伴他左右,剩下的就只有爱情。
他是主动要求医生对他停止用药的,他的双目已完全失明,皮肤、肌肉都在脱落,然而他却死得极有尊严,表现出超人的耐心、毅力和勇气。一九九四年二月,Jarman死于伦敦。而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他的同性情人HB陪伴他度过了最后的岁月。


Part 2. 电影——绚烂的先锋
1、对圣经的改写:Sebastiane / 塞巴斯蒂安 1976
Jarman的早期创作即展现出他对宗教、文学及历史传统的高度兴趣。Sebastiane是Jarman和Paul Humfress共同打造的一部改写历史的历史性电影——一部在同性恋电影史上带有标志性的作品。影片中那个最后成为循道者的罗马士兵,后来被称为圣徒Sebastiane倍受推崇。Jarman和Humfress赋予了Sebastian一些特有的权利——没有被流放的记录,甚至被假想并非死于那次王朝的早已计划好的暗杀。当然,严格的遵循历史是不可能的
,这也不是Jarman的意图,更何况历史往往成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后,已然面目模糊了。而经过重新诠释的Sebastiane给人的冲击又是多方面的——来自影片本身的,生理上的,精神上的,审美的,甚至来自于政治本身——但它带给我最大的震动则是来自于它所蕴含的那种欢乐和明亮——属于古代的那种特质,几乎是没有影片能与之媲美。


2、毁灭的爱:EdwardⅡ/爱德华二世 1991主演:Kevin Collins、Jerome Flynn、Jody Graber、Annie Lennox
⑴ 电影和文本
这是我最喜欢的他的一部电影,文本是16世纪的克利斯托弗·马龙(Christopher Marlowe)的戏剧。这应该是Jarman叙事性最强的一部电影,Jarman为这出古典戏剧注入了现代元素,与其说象一部电影不如说更像一部先锋派的戏剧——强烈的仪式化,几乎所有的元素都在为形式服务,现代的服装用具(如手电筒),包括有时几乎难以忍受的简陋场景。而所有的这些无非只是形式,通过这械所传达出来的是Jarman试图探寻对同性恋厌恶排斥的历史传统以及现代的性政治。他充分挖掘了原剧本中潜藏的同性恋文本,并将其置于中心,使这部影片表现出同性恋者受到压迫以及他们为对抗这种压迫展开的行动。Marlowe关于毁灭的爱、复仇、谋杀的传奇在Jarman的手中更多地突出了强迫性的爱与极端狭隘的世俗偏见所制造的悲剧。而正因为如此,这部影片与历史划清了界线——日日与EdwardⅡ颈项缠绵的Peter Gaveston,虽然贵为爵士,但历史上却是查无此人,所以其是否真的与EdwardⅡ有过如此浪漫的情史也就无从证明了。

⑵ 含蓄和外化—-同性之爱
与电影比较,Marlowe的戏剧在表现两人的暧昧关系上更加含蓄,语言上极具诗意:“可爱的王子……我来了,眼见这些,这些多情的诗句……你的嘴角对我绽开笑容,拉我入你的怀抱……” (Gaveston, Act I, Scene i, lines 6- 9)而两人的关系的另一面则更多的体现在Gaveston 与Isabella 皇后的矛盾上。戏剧里,Isabella 皇后质问Gaveston 剥夺了她原有的地位,而Gaveston 则反驳道是皇后夺走了他原有的地位。在Jarman的电影里,三人的关系则外化为了皇帝和Gaveston赤裸裸的躯体纠缠及对皇后的冷淡,无论是情爱还是性爱都变的直接——而事实上,这也是Jarman电影里首要的元素。

⑶ 并行线——权力的腐蚀
与同性之爱并行的是由权力带来的腐败和堕落——这一点紧密的将Jarman的电影和Marlowe的戏剧联系在一起,两者是相当一致的。无论是喜剧还是电影,都对角色仅残存一点悲恸和同情(如皇后对背弃的悲恸,Edward对Gaveston被流放的悲伤),剩下的就是被权力浸淫的所有人——任何人都有被权力泯灭的时刻,无论是处心积虑的夺权还是计划多年
复仇……纵观全片,仅有影片一开始出现的EdwardⅢ是唯一清白的,然却无时无刻不在堕落中耳熏目染:他成长在父母无休止的争吵中,借助手中故意设计的手电筒昏暗的光线,窥视到了深宫里群交的淫乱…他甚至目睹了母亲的谋杀。在他每迈出的每一步稚气犹存的无知脚步,就会发现更多的污秽,直到原有的清白天真如碎片般剥落…这个孩子必将和电影中所有的角色一样,蜕变成一个同样被权力腐蚀的人。

⑷ 荒诞的先锋——拼贴(Pastiche)
拼贴是后现代主义的重要表征,而后现代主义的种种策略则是为了解构或推翻电影(及其他传播媒介)固有的规则模式或文本,从而开创新的表现手法。Jarman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层面上的努力——他反对传统的电影表现手法和语言,轻视叙事,反对传统的审美观念,而运用自己的一套体系拍摄。
拼贴在Edward Ⅱ里大量存在,最突出的例子莫过于一场外化的政治冲突的戏——
大臣Mortimer(Edward最主要的政敌,皇后的情人)的“防暴警察”和维护同性恋权益的激进分子。这场戏看起来更像是一场现代化的冲突,不但如此,Jarman还将其中的角色根据不同的职业和时代分成六三六九等,穿着不同的衣物,把冲突上升的更加复杂化。
Jarman运用拼贴的另一个方面是片中时代的错位。仅片中服装的跨越就从包容了13世纪的传统服装、最流行的商业制服或是晚装。场景从城堡古老的走廊和密室到现代化的行政会议室。Jarman打破了Elizabethan式戏剧的中正和审美观念,转而为一种怪诞而失衡的先锋主义,但同时又不舍弃传统的平衡—-这种双重的状态往往用更为显而易见的形式传达出来。比如Mortimer和其他贵族在类似董事会般的执行委员会中相互传送请求流放Gaveston的请愿书——绿色的记事簿和眼镜,而在场的大臣和贵族均作现代社会英国上层首脑人物的打扮。这种形式使得讽刺和批判的有了双重的效果。
片中一个很著名的的场景是尚未成年的Edward Ⅲ 带着母亲的耳饰,穿着高跟鞋,涂着口红,用Walkman听着『The Dance of the Sugar Plum Fairies』(他甚至在之前场景里中喝Cocacola)——一方面很明显这是他传承他父亲的特质,另一方面也预示了他原本纯真品格的瓦解。另外,Edward Ⅲ 拥有大量带有暴力倾向的玩具(同样也是时代错位)——Jarman本人是个痛恨暴力的人,连一个孩子也被无意识的灌输进暴力的思想,这是他在片中用特殊手法控诉现代社会宣扬暴力的唯一手段。

⑸ 自反性
Jarman在影片中故意运用了自反性的手法,让观众意识到了自身的存在。在Edward 和面临流放的 Gaveston告别的整场戏是在Annie Lennox唱的"Every Time We Say Goodbye."中进行的,整场戏非常像一个音乐录影。Jarman用了一个聚光灯把正在跳舞的两人照得通体透亮。光线无疑制造了很美的影像,但同样也把观众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这场戏本身的表现手法上,从而意识到自己是在看电影。短暂的一场戏,Jarman用美丽的影像打破了电影制造的幻像。

⑹ Queer及其他
绝大多数的反传统审美观念的思想都是质疑和企图革新旧有的模式,探究新的表现手法的。而往往这些思想都会质疑艺术与政治间的分裂(特别是在电影中)。Jarman也不例外。这这个层面上Jarman远远突破了Marlowe原作原有的主题。Marlowe的文本只是说明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权力所带来的堕落和腐败。而Jarman在保持这个主题的基础上又阐述了很多错位的现代观念:资本主义社会,对暴力的迷恋,儿童在社会角色中的位置和认同,
性别政治……电影并不单单是Queer,也许同性之爱永远是主题,Jarman所要说的东西不仅仅是Queer主要所要呐喊的“唾弃性别”(“要求Queer权力”)。


3、颓废疯狂的亚文化:Jubilee / 庆典1977 The Last Of England /英伦余烬 1988
把历史引入现实,表现了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在她的魔术师陪同下共游了70年代朋克(Punk)的伦敦城,真实地纪录了那个时代颓废疯狂的亚文化。伦敦呈毁坏、衰败的景象,戴着墨镜的女王也成了后现代主义的形象。
Jarman把这部影片定位为“无政府主义和绚丽”的——而这两种元素有互相作用,相互渗透,使影片呈现出惊人的
Jubilee长久以来被很多人误称为所谓的Punk电影。而事实上,电影所涵盖的远不止此,虽然影片里的音乐和气氛都是Punk的风格。电影中所表现的正是Punk的全盛时期:75-80年代,这个时期有两张重要的标志性专辑The Sex Pistol的『 Never Mind the Bollocks 』and The Clash的『The Clash』——两张专辑都放行与77年,而影片也是这一年拍摄的。尽管处处都披着Punk的外衣,但这仅仅是Jarman所运用的手段。Crab初识Kid就夸他是“耀眼夺目”的——少许狂野但又稚气尤存,留着“可爱的鬓角”—-这无疑是加入了Jarman自己个人的喜好的。Kid在舞台上是不羁的,舞台下却是消极的。最令人难忘的景象应该是Kid亲吻电视TV上的自己(后来他甚至极具挑逗的去舔)——这分明是另一个Narcissus(希腊神话中自恋的美少年)。
除了奢华的Punk之外,Jarman还在电影里加进了很多元素:历史,政治,神话,诗,文化,甚至是俱乐部文化。Jarman受到诗歌化风格和神话的影响,并在Jean Cocteau的电影中找到了共鸣——Jean Cocteau和Jarman有着惊人的相似,同样都是同性恋,并且在诸如诗歌,小说,舞台戏剧许多方面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我们最初在Jubilee中看到的精灵的灵感来自于Cocteau 在1930年拍摄的的一部超现实主义的电影The Blood of a Poet(诗人之血)。
对Jubilee了解的并不是很多,也只看过录像带,只能尽量回忆;而Cocteau是我相当喜欢的,仿佛Jarman就是另一个Cocteau。
反对对同性恋的压迫和对英国传统的践踏燃烧着Jarman的艺术。这两个主题交织在也许是他最个人化的电影『英国余烬』,这部影片就在他查明自己是艾滋病患者后创作的。影片用Super 8 拍摄,剪辑后转成35MM的胶片。Jarman利用了很多元素诸如rock & roll,同性恋的作品和书籍创造了一个用影像来传达的80年代的英国——被贪婪,暴力,环境污染所践踏的家园。
影片是根据Madox Brown的名画"Last of England"命名的,而影片也以卡拉瓦乔的名画"Profane Love"开场(是否因为影片的灵感来自于此所以定下了整个电影的的基调?)影片的前三分之一描绘的是真实的环境和场景, Jarman用Super 8拍摄了三个月。
5、慢慢微笑:Blue/ 蓝 1994
Jarman生钱的最后一部影片,在死亡和失明梦魇般纠缠他的时候,他退回到了最原始的状态。
Jarmn从来都无意票房,他淡然一笑:“我是我们这一代中最幸运的导演,我只拍我想拍的电影。”『蓝』把他标志性的艰深推到了极限,或者说,他完全放弃了艰深,在这部电影里,所有的电影手段都被摈弃了,没有故事,没有人物,没有画面,银幕上只是蓝,向单色 画家Yves Klein致敬的蓝,只是光影和画外音。夺人心魂的七十七分钟的蓝,说不清是清晨还是黄昏。连Jarman的画外音都可以被忽略,我们自动进入子宫般的静谧国度,一个因完美的持续而造成的神秘产生了巨大的美感,先锋电影装模作样的自大在这里石沉蓝海。『蓝色』是Jarman去医院治病的经过,描述了他与艾滋病共存的最后岁月,是不同寻常的对病情的艺术性解释。拍摄这部电影时,Jarman几乎已完全失明,他自知,这将是他的最后一部电影,他要“给人们一种感觉,最起码让人们感觉到死亡是怎么回事。”同时,这也是他在艺术上的最后一次创新,他拒绝表现物象、景致和人体,把电影的形式推到极致。蓝色,是裹尸布的颜色,是沉没、受难的颜色,却也是天空、大海和飞燕草的颜色。『蓝色』是对恐惧和绝望的拒绝,是在死亡的利齿之间那种公然不服从的自由之态。“我献给你们这宇宙的蓝色,蓝色,是通往灵魂的一道门,无尽的可能将变为现实。”我们的名字将被忘记,没有人再会记住……在你的墓上,我放下一株飞燕草,一片蓝色。”
自然,『蓝』是电影史上的一个重要文本,我们也很容易向它馈赠各种前卫的标签,但是,关于电影的主题,Jarman却说得老实又古典:这是我的死和英国的死。


Part 3. 用音乐诉说
除却他特有的冷艳诡谲舞台风格之外,也经常会觉得Jarman其实也是一个非常MTV的导演;音乐似乎总是贯穿了他的意念和影像的情境,如果把声音元素从他的电影中抽离,剩下的影像,可能会益显晦涩。音乐在他的电影中实在扮演了太重要的角色,也因此,他的电影配乐,几乎每片都极为精采,在聆听的同时,便可相当完整地回想起那些丰富的影像……他的电影一向是极缺叙事性的;音乐诉说的东西,成为我感受Jarman的重要依据。因此,对于一个沉溺于Jarman的人来说,电影原声带似乎也是必备的,救赎的途径之一。
然而,Jarman自己却在『花园』原声带内页写道:「所有你听到的声音都和影片有关。……你一定要看影片。这不是一张『原』声带 LP ,而是一张『非原』声带。」或许吧,影像创作之余,他和配乐者在录音室中布置出的「花园」,更是一片崭新的天地……。

   『花园』便可说是这样的一个开始。James Mackey 担纲制
作, SimonFisher Turner 总监,集合多达八人的乐手(以 Simon Fisher Turner 为主导),参与吟念或对白的人声也有十二人之多(包括Jarman自己);这样丰盈的模式,成为往后Jarman配乐的基调。低回的背景音乐中不时传来人声,娓娓而诉绝对属于诗的语言;音乐里延展的渺茫空间,或可归类为一种环境音乐,抒的是极度悲怆的情,却又别有一股开朗豁达的莫可奈何……虚逸的音响和凛冽的空间感之外,也不时浮现憾人的摇滚节奏,此外,一首「 Think Pink 」或可算是变调,却提醒了我们,Jarman的影像世界是何等千变万化、令人惊悸的。

   『英伦末路』的配乐是最为凄厉憾人的;音乐里有弹药微焦的气味,世界毁灭之后,残余的人们肩紧靠着肩、在厚厚的冰层上燃火取暖;生命茍延着,在一片似已宣告死亡的大地上;电影使人失温,音乐亦然。这种末世风情,无法讳言其低调与压力,但无可比拟的情绪冲击与激荡,却使人甘愿承受这种抑郁……。

   『爱德华二世』这部片子,除却跨越时空、讥讽皇室与权力结构的创意之外,我宁可用爱情来解读它。这可以说是Jarman影片中最易解读、至为温和的一部吧。其中那首「 Everytime We Say Goodbye 」,也顺水推舟地成了最单纯却也最感人的分手之歌……尤其是在双方都是被迫的情形之下,其中的无奈更显伤怀。

   『蓝』则是更完整的一张影音合一的专辑。七十多分钟的乐音,为整部影片声部的完整呈现;环境音乐大师 Brian Eno 在这张专辑中出力甚多,其它如 Miranda Sex Graden 、Momus 等团亦也为音乐部份注入更多采的效果。唱片中附有所有语言部份的文字,极长的篇幅,做为一名爱滋病患,面对生命尽头时,最晶盈透澈的哲思……整篇文字,便是一首值得鼎礼膜拜的史诗,随着音乐的进展,我们走过白色死亡的医院,走过生命尽头,穿过一片飘邈的开阔空间,来到天堂的入口……

   Jarman时常使用电子合成配乐,来营造他冰冷孤绝的氛围;很奇怪,一向被我认为没什么人味的合成效果,在他的电影配乐中,总是如此令人泫然欲泣,阴郁窒人。或许有人会觉得是在看了Jarman的电影之后,才使得这些音响的意义更为具体;但我自己以为,就算没见识过他光怪陆离的影像、或者看了之后觉得有看没有懂的人,听他的电影音乐,也同样会感受到一种震撼……。来自音乐本身的震撼;音乐所能操控人类心灵的极限,都体现在Jarman的电影音乐中了。Jarman自己虽执着于影像的创作,但他对音乐的选用,却也表现出过人的洞察力;我宁可小小违逆他一下,单独聆听音乐……


他坦率、直言,极有艺术情趣和创造力,又独立于世,桀骜不逊;真诚、勇毅、智慧,为同性恋者寻求正义和公理,是先锋艺术家们和年轻是同性恋者们的偶像、精神支柱和行动楷模,同时也是这个传统保守国度中许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不管人们给他加上多少头衔,冠以多少名号,Jarman始终是Jarman,他只做他自己,做Derek Jarman,一个无可替代的Jarman。

…今晚,我累极了,我的目光无法集中,我的身体逐渐消沉。同性恋的朋友们,在我离你们而去的时候,我会唱着歌离开。作为见证人,我必须写下这个时代的悲伤,但并不是要拂去你的笑容,请读一读我在字里行间所写的这个世界的关怀爱心,然后,把书合上,去爱吧!希望你们有更好的未来,无忧无虑地去爱。也记住我们也曾爱过。夜幕逐渐掩下,星光便会露出!……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