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xiang和43things的差异

      分享 2005-7-23 9:19
  感谢43things,提供了U箱可以仿效的思路,这样一种形式,为我内心中奔涌已久的激情终于找到了出口。


  大约两周前,我偶然遇到了一个中文版的43thing.com——爱米网AIMI.CN。觉得很是惊讶。我写了个邮件给AIMI:
  仿43thing.com,就是这个思路,不过任何事情要有一个持续的创新,包括在中文市场中的创新。内部的东西可以一致,因为43THING一定是非常关注UI的东西。但是VI部分我感觉还是要重新设计过。完全的VI模仿,这样太糟糕了。但是其实“What do you want to do with your life?” 这个里面的LIFE包含了两个中文的意思,一个是“人生”,这个东西定义的指向是一个长远的东西,其中包括了人的未来体验、梦想理想,而在现实中90%的人是会感受到目标带来挫折感;一个是“生活”,这个可能更加具体,更为短期,更为细小,这个“生活”可能可以满足更广泛网民的需求,也更加容易感受到成就感,同时也更加可能产生依赖感,而“生活”则意味着更广泛的商业运用空间。不过从另一个意义上讲“人生”定义着“生活”,这个“生活”包含着“工作”。为什么取名字叫www.aimi.cn 爱米,我感觉取另外的名字可能更好,“爱米”太女性化(和内容的品牌联想不是很一致),取一个国际域名更好。

  AIMI回复给我:

  aimi.cn是我五一期间看到国外的一个网站(43things.com)模仿做的,当时也感觉这是一个新东西。国外的那个网站才推出几个月,国内还没有,就开发了这个网站。

  爱米(aimi)是从英文的"目标(aim)" 演变而来的。取个拼音,方便普通网友记忆。国际域名太难找到好的了,只能注册个.cn的,我也一向不喜欢.cn的。

  后来我还向AIMI推荐我注册的“U箱”和国际域名www.uxiang.com 和另外一个尚未注册的域名,并告诉AIMI可以用这两个域名。不过AIMI觉得U箱让人感觉是“邮箱”。

  但是事实上,我看中了43things呈现的形式,但是无论是原版的43things还是模仿的AIMI都无法承载我内心中那些暗藏已久的奔涌,无法展现我内心中的想法。

  我的内心逻辑:

  基本看法:我们身边的许多人的生活并不幸福,人生之花无法充分打开。

  解决方案:人可以通过个性化的追求来感受自我价值,享受幸福感。

  具体执行:每一个人都要静心思考自己的人生愿望,然后去实践这些愿望。

  这就是我在给AIMI的信中提到的:LIFE不仅意味着“生活”,还包含“人生”的解释,这个东西定义的指向是一个长远的东西,其中包括了人的未来体验、梦想和理想。

  而U箱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工具,可以来帮助大家具体执行,U箱应该帮助人们清晰最核心的东西——人生愿望。

  U箱要专注于此,鼓励大家管理人生的目标或愿望,而不鼓励大家填写一些琐碎日程计划,U箱不想让那些金子淹没在铺天盖地的石头中。

  U箱要做好这个事情,所以U箱开设了博客来推广自己,U箱还要尽可能去做一些演讲,去和别人沟通U箱的思索。

  U箱不追求访问量,U箱并不追求大家天天来访问这个网站,但是追求大家永远不会忘记这个网站,哪怕一年访问一次。

  U箱是一个有自己价值观、有自己个性品行的网站,在U箱里面你一定会体会到人文和真诚的流动。

  因此,我连续想了几天,决定也仿43things,重新做一个网站,来实现我的愿望。然后连续几天撰写文案,连续几天内心激动不已。然后让伊行帮助我做出来。

  因此,U箱和43things形式相似,但有本质的差异,而这种差异的背后是策划者内心的差异,这种差异要借助技术来呈现,但永远不是技术可以补平的。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