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男人那样去战斗》我的读书笔记
听说毛泽东读书时候特别喜欢做笔记,把书上圈圈画画的乱七八糟。我当然没法和伟人比,而且我是个很爱书的人,我舍不得在书上画,当然更多情况是我也舍不得买书,所以也没有什么书可让我画,但是我的确很喜欢老毛的这个读书习惯。不才效仿一下。
喜欢足球不是很久,刚10年。印象最深、最早的是98年的世界杯,最后一场是老爸把我们全家半夜4点叫起来,一起看得最后决赛。老爸不是球迷,我很坚信,因为很少看到他看足球报道或者看比赛,我在那场比赛之前别说球迷了,仅仅知道足球是在地上滚的,初中高中都喜欢和伙伴们踢球,但更多的是乱踢,没有人教我们这些小孩。但是那天凌晨被“特别反常”的老爸叫起来,而且是全家一起看球,那天天还没有全亮,我们四口人围在电视机前,一边看、一边欢呼。从此之后我喜欢上了足球,而且很热爱。从那天开始我认识了谁是罗纳尔多,齐达内,懂了什么叫阵形和站位,有了自己喜欢支持的球队,每天都会上新浪网看意甲报道,把很多喜欢球星的情况背的滚瓜烂熟。似乎应当感谢老爸,让我有了这个很大的兴趣爱好,我很喜欢。
看了这么多年足球比赛,黄健翔这个人名早就很熟悉。他的激情解说给我留下很深印象。但是只是知道他是一个解说员,没有想过会有一天想了解他,看看他的书。前几天,国家男足又被淘汰了,我面带微笑的上网看大家怎么谩骂,似乎是个很邪恶的想法。但是我真的不喜欢现在中国足球,或许之前喜欢过,不过太乱太多黑幕让我已经对它彻底失望了。我知道黄健翔是一个敢于讲真话的人,我就特别欣赏这样的人,他看起来很内向,个性不张扬,但是在很多时候只有他敢站出来说话,说真话。黄健翔的博客我是经常看的,每每看到一些中国足球事件的真实故事,就很气愤。我因为黄健翔离开的cctv-5将没有机会听到他的激情解说了,还好这届欧洲杯他在CSPN复出了。(关于黄健翔复出的更多报道可以看这里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06/7394589.html)
《像男人那样去战斗》这本书出来已经很多年了,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去看。这次我打算真正拜读一下。因为我已经不仅喜欢他的解说,而且喜欢上他的为人做派。想看看书中的他的故事。
通常最初欣赏一个人都只是他表面的职业和地位吸引你,但是如果能够长久欣赏一个人,那肯定是当你了解到他的人品和身后故事之后,就像很多追星的fans那样,所以这事挺可怕的,或许哪天我会参加他的签书会,呵呵。
今天我的废话太多了。(破折号后为我的笔记,以下开始)
黄:《像男人那样去战斗》原本只是我写过的一篇足球评论的标题。书稿未成之前,我把它作为暂时的书名。但它却在我的朋友圈中流传开来。他们用这个标题写了不少评论。既然大家都喜欢这样的题目,我就把它当做书名和勉励我的话吧。其实,经历了真正的战斗的人才能理解,在生活这个战场上,并非只需要舞刀弄枪或赤膊上阵,"战斗"也包含着隐忍、克制、宽容与从容不迫,有时,微笑着面对一切,也是一种战斗。随着年龄的增加,我更喜欢后者。
其实,和平年代哪有什么真正的战斗。一个人,只要战胜自己,做好自己,他就是胜利的。
——和平年代哪有什么真正的战斗,但是我相信很多人一样还在战斗,他们把每一个理想、每一天的工作都当作一场战斗,或者更严格的说是保持那种战斗的精神去体验生活,我相信这样的人很多,因为我是,虽然我的这种心境不强烈,(外人是很难看出来的)但是我知道自己是一个喜欢追寻战斗的人。估计写这个很少有人相信,因为我长得的确很书生文雅的一个人。很多人把生活当作日子,也有人把生活当作人生的体验舞台。
黄:连败使米卢经受信任危机。国家体育总局一位领导说,外国人来中国执教,就应该按照中国人的训练习惯办,过什么圣诞节呀。这种来自上级的批评,或许会让这位洋帅更加体会到中国体育机制的特殊性。早在2000年亚洲杯上,米卢就曾经这样抱怨:"中国人好像很容易陷入恐慌,然后他们就要来干涉你,希望你按照他们说的行事。他们为什么从来不能乐观一点,用正常的心态来看待比赛呢?赢球了大家相安无事,输球了立刻各自为政,脱了干系再说,然后再来告诉我应该怎么做。为什么就不能多一些合作,多干些实事呢?"米卢可以学着夹上一个小本去参加领导召开的中国式会议,聆听女排精神、乒乓精神,但是听到观众喊他"下课"的声音恐怕才真正能触动他。
——“女排精神”“乒乓精神”,读到这里会心一笑。中国式的会议,中国式的办事或许以前对我只是已知的笑话,之前我还嘲讽在国企的哥们,但是没想到现在我已经不得不经常面对它。我发现有时候真的很怀念在北京外企的工作日子,那是工作的太开心了,一群年轻人因为一个理想汇在一起,既是同事又是朋友,那些日子玩的太疯,相对现在工作太压抑了。
米卢一直是我很欣赏的主教练,我认为他也是中国历届最好洋教练之一。可能是当时中国队赛事踢得太好了,后来02年冲进世界杯,那时候和大多数人一样竟把米卢信奉为中国队的真神,把他的战术用人当作真理。其实时隔1年后了,冷静下来想想才知道米卢没有什么魔力,他带给中国队是一种足球文化,他知道怎么团结中国队,怎么踢快乐足球。
黄:几天之后到体育中心上班,会上我被点名批评。原因是有位观众给台里发来了传真,领导转过来了。我仔细看了这封传真的观众意见,满纸毫无根据的谩骂和人身攻击,最可笑的是这位老兄自己在传真的一开始就声明自己很少看足球比赛,却大肆批评我这个解说员"一向"的"无赖混账"、"素质低下"--天啊!领导在传真上的批示:"要有大台风范!"接着体育中心开会,领导传达说要注意个人情绪,不要把自己当成球迷。我的想法是:把自己当成球迷有什么不对?可我并不是简单的把自己当成普通球迷随便乱说。我是满怀着对中国足球一片赤诚之心和必要的专业标准为观众服务。难道一个中国球迷看着自己的球队能赢却不赢,可以无动于衷吗?!很多媒体采访我,希望我说点什么。当时我觉得没什么好说的,说了也没什么用。自己又没做错什么,没有什么可辩解的,至少在当时那种气候下辩解不如沉默有力。也许这就是我理解的大台风范吧。
——大台风范,我喜欢这个词。延伸出大公司风范,大院风范,都是一些很有意思的,而且也很有意义。记得欧洲杯揭幕战开始时,我坐在电视机看中央五的直播,刚开始我并没有意识到今天解说员不是黄健翔。但是随后比赛解说让我很气愤,记得我在之前博客还提到过,我相信解说员如果不把自己当作球迷融入到比赛中,怎么能带动电视机前的观众,我们是在看到电视图像,不是在现场,需要有一种声音去引导我们,加入到现场的感觉。
黄:于是,我就忘记了"我的2001",忘记了所有是是非非,甚至忘记了上天给我安排的种种折磨与不安。我想起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里说的一句话:世界上本没有快乐与痛苦的区别,有的只是一种状态和另一种状态的比较。
因此,我是快乐的。
——太深奥的哲学我一般都想不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一套哲学。但是哲学最根本的是让自己快乐起来。
听说毛泽东读书时候特别喜欢做笔记,把书上圈圈画画的乱七八糟。我当然没法和伟人比,而且我是个很爱书的人,我舍不得在书上画,当然更多情况是我也舍不得买书,所以也没有什么书可让我画,但是我的确很喜欢老毛的这个读书习惯。不才效仿一下。
喜欢足球不是很久,刚10年。印象最深、最早的是98年的世界杯,最后一场是老爸把我们全家半夜4点叫起来,一起看得最后决赛。老爸不是球迷,我很坚信,因为很少看到他看足球报道或者看比赛,我在那场比赛之前别说球迷了,仅仅知道足球是在地上滚的,初中高中都喜欢和伙伴们踢球,但更多的是乱踢,没有人教我们这些小孩。但是那天凌晨被“特别反常”的老爸叫起来,而且是全家一起看球,那天天还没有全亮,我们四口人围在电视机前,一边看、一边欢呼。从此之后我喜欢上了足球,而且很热爱。从那天开始我认识了谁是罗纳尔多,齐达内,懂了什么叫阵形和站位,有了自己喜欢支持的球队,每天都会上新浪网看意甲报道,把很多喜欢球星的情况背的滚瓜烂熟。似乎应当感谢老爸,让我有了这个很大的兴趣爱好,我很喜欢。
看了这么多年足球比赛,黄健翔这个人名早就很熟悉。他的激情解说给我留下很深印象。但是只是知道他是一个解说员,没有想过会有一天想了解他,看看他的书。前几天,国家男足又被淘汰了,我面带微笑的上网看大家怎么谩骂,似乎是个很邪恶的想法。但是我真的不喜欢现在中国足球,或许之前喜欢过,不过太乱太多黑幕让我已经对它彻底失望了。我知道黄健翔是一个敢于讲真话的人,我就特别欣赏这样的人,他看起来很内向,个性不张扬,但是在很多时候只有他敢站出来说话,说真话。黄健翔的博客我是经常看的,每每看到一些中国足球事件的真实故事,就很气愤。我因为黄健翔离开的cctv-5将没有机会听到他的激情解说了,还好这届欧洲杯他在CSPN复出了。(关于黄健翔复出的更多报道可以看这里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06/7394589.html)
《像男人那样去战斗》这本书出来已经很多年了,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去看。这次我打算真正拜读一下。因为我已经不仅喜欢他的解说,而且喜欢上他的为人做派。想看看书中的他的故事。
通常最初欣赏一个人都只是他表面的职业和地位吸引你,但是如果能够长久欣赏一个人,那肯定是当你了解到他的人品和身后故事之后,就像很多追星的fans那样,所以这事挺可怕的,或许哪天我会参加他的签书会,呵呵。
今天我的废话太多了。(破折号后为我的笔记,以下开始)
黄:《像男人那样去战斗》原本只是我写过的一篇足球评论的标题。书稿未成之前,我把它作为暂时的书名。但它却在我的朋友圈中流传开来。他们用这个标题写了不少评论。既然大家都喜欢这样的题目,我就把它当做书名和勉励我的话吧。其实,经历了真正的战斗的人才能理解,在生活这个战场上,并非只需要舞刀弄枪或赤膊上阵,"战斗"也包含着隐忍、克制、宽容与从容不迫,有时,微笑着面对一切,也是一种战斗。随着年龄的增加,我更喜欢后者。
其实,和平年代哪有什么真正的战斗。一个人,只要战胜自己,做好自己,他就是胜利的。
——和平年代哪有什么真正的战斗,但是我相信很多人一样还在战斗,他们把每一个理想、每一天的工作都当作一场战斗,或者更严格的说是保持那种战斗的精神去体验生活,我相信这样的人很多,因为我是,虽然我的这种心境不强烈,(外人是很难看出来的)但是我知道自己是一个喜欢追寻战斗的人。估计写这个很少有人相信,因为我长得的确很书生文雅的一个人。很多人把生活当作日子,也有人把生活当作人生的体验舞台。
黄:连败使米卢经受信任危机。国家体育总局一位领导说,外国人来中国执教,就应该按照中国人的训练习惯办,过什么圣诞节呀。这种来自上级的批评,或许会让这位洋帅更加体会到中国体育机制的特殊性。早在2000年亚洲杯上,米卢就曾经这样抱怨:"中国人好像很容易陷入恐慌,然后他们就要来干涉你,希望你按照他们说的行事。他们为什么从来不能乐观一点,用正常的心态来看待比赛呢?赢球了大家相安无事,输球了立刻各自为政,脱了干系再说,然后再来告诉我应该怎么做。为什么就不能多一些合作,多干些实事呢?"米卢可以学着夹上一个小本去参加领导召开的中国式会议,聆听女排精神、乒乓精神,但是听到观众喊他"下课"的声音恐怕才真正能触动他。
——“女排精神”“乒乓精神”,读到这里会心一笑。中国式的会议,中国式的办事或许以前对我只是已知的笑话,之前我还嘲讽在国企的哥们,但是没想到现在我已经不得不经常面对它。我发现有时候真的很怀念在北京外企的工作日子,那是工作的太开心了,一群年轻人因为一个理想汇在一起,既是同事又是朋友,那些日子玩的太疯,相对现在工作太压抑了。
米卢一直是我很欣赏的主教练,我认为他也是中国历届最好洋教练之一。可能是当时中国队赛事踢得太好了,后来02年冲进世界杯,那时候和大多数人一样竟把米卢信奉为中国队的真神,把他的战术用人当作真理。其实时隔1年后了,冷静下来想想才知道米卢没有什么魔力,他带给中国队是一种足球文化,他知道怎么团结中国队,怎么踢快乐足球。
黄:几天之后到体育中心上班,会上我被点名批评。原因是有位观众给台里发来了传真,领导转过来了。我仔细看了这封传真的观众意见,满纸毫无根据的谩骂和人身攻击,最可笑的是这位老兄自己在传真的一开始就声明自己很少看足球比赛,却大肆批评我这个解说员"一向"的"无赖混账"、"素质低下"--天啊!领导在传真上的批示:"要有大台风范!"接着体育中心开会,领导传达说要注意个人情绪,不要把自己当成球迷。我的想法是:把自己当成球迷有什么不对?可我并不是简单的把自己当成普通球迷随便乱说。我是满怀着对中国足球一片赤诚之心和必要的专业标准为观众服务。难道一个中国球迷看着自己的球队能赢却不赢,可以无动于衷吗?!很多媒体采访我,希望我说点什么。当时我觉得没什么好说的,说了也没什么用。自己又没做错什么,没有什么可辩解的,至少在当时那种气候下辩解不如沉默有力。也许这就是我理解的大台风范吧。
——大台风范,我喜欢这个词。延伸出大公司风范,大院风范,都是一些很有意思的,而且也很有意义。记得欧洲杯揭幕战开始时,我坐在电视机看中央五的直播,刚开始我并没有意识到今天解说员不是黄健翔。但是随后比赛解说让我很气愤,记得我在之前博客还提到过,我相信解说员如果不把自己当作球迷融入到比赛中,怎么能带动电视机前的观众,我们是在看到电视图像,不是在现场,需要有一种声音去引导我们,加入到现场的感觉。
黄:于是,我就忘记了"我的2001",忘记了所有是是非非,甚至忘记了上天给我安排的种种折磨与不安。我想起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里说的一句话:世界上本没有快乐与痛苦的区别,有的只是一种状态和另一种状态的比较。
因此,我是快乐的。
——太深奥的哲学我一般都想不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一套哲学。但是哲学最根本的是让自己快乐起来。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