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总有一种力量让人泪流满面——记感动我的过往

      轉載 2006-4-14 15:7
文/小蛮子

记忆就是历史,记忆就是灵魂! ——题记

思想如同野草缠绕,记忆也如同野草,尽情蔓延,孤独荣衰。趁着火光冲天的喧嚣还未开始,趁着时空的流矢正在稀疏,趁着大地尚有残余的正气,在这个瞬间,走进历史,走进灵魂,寻觅感动。

(一)上将张自忠

有这样的一句话:中国人的国耻日不是"九·一八",而是袁督师罹难,市人分食其肉的那一天。活着被人生吃了肉的袁崇焕,被那些自己殚精竭虑、一心保护的人食尽的袁崇焕,彼时彼刻,不知道他的道德体系是否已经崩溃?人世间凡属于上帝的一切也可以属于魔鬼。当社会上人人感情热烈的时候,他们自以为天经地义的盲动,往往失了理性,做出自己不能认识的罪恶。袁督师的遭遇如是,张自忠将军亦如是。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将军奉命留在北平与日寇周旋。其后北平沦陷,将军所受之非议,今人实难想象。路人皆骂将军为: "华北特号汉奸",报纸亦以"张逆自忠"称之。幼时曾看过一部记张将军生平的电影,有个片段印象极深:将军回家,其妻领几个子女将他堵在门外,令孩子们唾自己的父亲,称:我们家没有卖国贼,你不是我们家人。时逢天降大雨,将军脸上雨水纵横,终一言未发,转身离去。

事实上,日军侵占北平后曾多次要求将军通电反蒋,皆被将军严词拒绝。之后,将军几经艰险才得以逃离北平。后接任第59军军长。回返部队当天,将军当众立誓: "今日回军,出共同杀敌报国外,是和大家一同寻找死的地方。"以死明志之意,与阮玲玉遗言异曲而同工。

40年5月,将军写下最后两封书信,道: "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慷慨激昂。周总理誉之为:忠义之志,壮烈之气!

随后将军以集团军总司令之高位,亲自率部渡河抗敌,于1940年5月16日战死沙场。是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最高将领,亦是二战中盟军牺牲的五十位高级将领之一。当时,将军身中数弹,为不让日军俘获,举枪自戕。一代名将,壮烈殉国,所率官兵亦全部牺牲。草木含悲,风云变色,天地无语,万众共泣。即使那凶残暴虐的日寇也不得不佩服将军的忠勇,列队脱帽向将军遗体敬军礼。

千秋功过任人评。刀笔之吏苛责"汉奸"张自忠的轻浮之音终湮没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之中。沉淀下来的,是将军的满腔热血,爱国壮志。

张自忠将军,永垂不朽!

(二)刺客聂政

燕赵多侠士,自古多悲歌。

刺客豫让行事不成,事主赵襄子应其所求,脱下衣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伏剑自杀。是为"击衣"。与典故同样名传千古的是刺客最响亮的口号:"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其后约二百五十年,美名震撼天下的英雄荆轲诞生。他使为人鄙弃的刺杀事业绽放出无比的光芒。亦留下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豪迈悲壮的歌声。

在他们之间的,是聂政,深井里的聂政。

聂政不及荆轲悲壮豪迈,不及豫让惊心动魄。但他比豫让深沉,比荆轲多情。处在社会底层的聂政,不能与文人说书,不能与武士论剑。在这样的境遇下,遇到严仲子,受到意外的尊重与礼遇,引为知己,接受了严仲子的委托。

聂政重"义",亦重"孝",重"情"。他以母亲的晚年为行动与否的条件。终于,聂母以天年逝世,聂政开始行动。此时,他才知目标为韩相侠累,

聂政来到韩国,接近目标。仗剑冲上台阶,纵横厮杀,挡者披靡。众护卫无不胆战心惊,一时之间,竟无人敢上前与之相抗。包括韩相侠累在内,聂政共击杀数十人,终力尽而亡。

令人不解的是,杀场上,聂政"皮面决眼,自屠出场",相貌已无法辨认。本来两人谋事,一人牺牲,严仲子已无危险。聂政应该和豫让一样有殉义成名的权利,何以要自毁容貌?

谜底是聂政姐姐揭开的。那个时代,人知己,姐知弟。聂姐听说韩国出事,猜出是弟弟所为。日夜兼程赶至韩国,伏尸痛哭:这是深井里的聂政。原来聂家仅剩下聂政这个姐姐,聂政所以毁容弃名是不愿聂姐受到牵连。聂姐哭曰:我怎能因为惧死,而灭了贤弟之名!自尽于聂政尸旁。

刺杀,在漫长的岁月中更多的属于弱者。在人类血腥的历史中,它是弱者在绝境之中,无可奈何之下唯一可能制胜的决死拼斗,使得公义不致沦丧,强权不致遮天蔽日,呈现着异样的美。

(三)直笔太史

历史的真实只有一个,纵使强权只手可以遮天,也不能湮灭历史,湮灭真实。

这是一个所有人都能体验的世界,也是一个无人能体验完全的世界。在我们生前身后存在的都是无限。生前,无限的光阴已经流逝;身后,还有无限的时光静静漂淌。身后之事会将如何,我们无从得知。生前之事,却可以感受。感受箕山之阴,颖水之阳;感受厚厚黄土掩埋的,王朝遗址覆盖的,一代又一代太史记载的逝水与辉煌。

太史,历朝历代都是一项特殊而极具危险的职业。因为他们的存在,多少忠肝义胆、侠骨仁心得以流芳百世;多少奸诈宵小、无道残虐终得大白天下。却也正因如此,多少暴王权臣对其视若仇敌。

即使那奏响"史家绝唱"的司马太史亦没能逃脱悲惨的命运,遭受世人无法忍受的刑罚,承受着锥心刺骨的羞辱,却因身负重任,只能忍辱偷生。直笔书写历史,内不避亲,外不避仇,亦不为尊者讳,终成千年最伟大之史书,名垂千秋。而其书就的千年历史之中,不畏强权,直笔书写的同行亦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可歌可泣可敬可叹之处,比之太史公亦不遑多让。

《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有这样一段故事:权臣崔杼纵容门客杀死君主庄公,齐太史直书:"崔杼弑庄公。"彼时,崔杼权倾天下,即君王亦畏之三分,闻一小小史官竟敢与己作对,怎不恼羞成怒?命人将太史杀害。虎父尚且无犬子,龙兄何曾有鼠弟?太史有弟,继兄遗志,亦据实续记。权臣更怒,欲杀一而儆百,又将太史之弟杀害。然有二兄在前为楷,幼弟又怎肯屈于权贵阶下?太史之幼弟亦如二兄。即使权倾天下的崔杼,也终于无法可施。齐国太史,一门英烈,感天动地。正义战胜强权,公道得以伸张。历史没有记下三兄弟的姓名家世,他们却记下了历史的真实。齐之太史不畏强权,用自己的鲜血与生命捍卫了历史的尊严,捍卫了历史的真实,其自身也为历史演绎了一段豪迈悲壮的故事。

泱泱中华,数千年文明。二十四史,字里行间,记载着过往的真实。我们不应忘记,那是用鲜血书就的过往,用生命捍卫的真实。

(四)结语

回忆着他们的事迹,我激动,又怅然若失。

我喜欢阅读史书,一页一页,仿佛看见,夕阳映照下,指挥若定的张自忠将军;看见,杀场上"皮面决眼"、纵横披靡的刺客聂政;看见,剑刃加身仍坚如磐石,毫不动摇的齐国太史;更看见,中华文明诞生之初,最高洁的精神便已蕴含其中。舍生取义,一诺千金,以命承诺。中华文化中最有力的格言,经志士鲜血浇灌,终如淬火之铁,沉水之石,铸入中华精神。一经现世,定以惊世之美引举世震撼。那种力量,清冽、洁净,使人神勇,又使人泪流满面。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