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当然
可以把这一切压成一枚小卡片
夹在爱情小说的第32页
男主人公吻了一个女孩子的脸
10页之后他们再无联系
在50页他稀里糊涂的和一个女子做了一次爱
这本书也只有薄薄的348页
他想老老实实的结婚
作者却不耐烦了
或者夹进一本历史书里
皇帝开始倦怠 出了一个美女 两个很坏的大臣
有一个将军总打胜仗 可惜死的太早
夺权者悄无声息的来到世间
有一双手推他到了幕前
开始他还诚惶诚恐 很快就觉得心安理得
这本书该如此结束
帝国的大厦正在从内部一点一点坍塌
夹进一本诗集
这页一定有一首好诗
一首好诗应该有一两句话让人过目不忘
常常从你得脑袋里蹦出来
在不恰当的时候
要把这句话写在卡片背后
等女孩来借书
就漫不经心的递给她
书还回来时卡片已经不在
有一天被搬家公司的工人丢在楼道
夹进一本推理小说 凶手总是出人意料
夹进一本人物传记 伟大的灵魂在某一刻开始成熟
夹进一本外语词典 想必异乡人也会聊天至一半感觉无话可说
夹进一本时装杂志 女模特保持微笑待你随时参观
你在你的日记里写下初恋
她的她的新家中布置房间
你吻了她
也就再无联系
你已经被推到幕前
你需要对一切装作心安理得
(07.7.18)
下
刚才上了一下校友录。
诧异这个世界总有比我还可笑的人。
别人的躲躲闪闪总是让我无所适从。这不是一两次了。
挺纯洁的事,就在推诿遮掩中变得暧昧低俗了。
大概暧昧低俗要比光明高尚吸引人。
生物都是来自海洋的么,人肯定是来自深海。
我也是犯贱。
就好像上学的时候做习题集,肯定自己做对了,和人争的时候脸红脖子粗的,却还是要私下偷偷翻答案看。
有时候人的行事让人诧异,不遑是别人,自己做的事也能把自己吓一跳。
这也算是个悖论了。
按理说,大家都是人,应该挺明白相互想的什么的,要么也应该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
但现实却不是如此。
从这点上说,大家都没谱,都在做没谱的事,就看谁运气好了。
他怎么能那么做?他肯定会那么做?
相反的两个想法总是同时出现。
我以前特别害怕过冬天。因为冬天没好事。
在这方面,人挺可悲的,善于罗列出很多不相关的事情,推演出一个貌似规律的玩意,自己哄自己玩。
我相信我认识的人大部分都是成功的伊壁鸠鲁主义者,懂得趋利避害的真髓,洞彻何为真正的欢乐,明白有些欢乐后面潜伏着灾祸,而有些一时的痛苦才是通往幸福的大路。
但是,这究竟是他们的运气呢,还是他们的伟大意志的战利品。
和他们比,我是个悲观主义的乐观者,喜欢干饮鸠止渴的事,惯于在毒龙与猛虎间,舔一下蜜糖,且引以为乐。
赵汀阳在《论可能生活》里给“可能生活”下了定义:如果一种生活是人类行动能力所能够实现的,那么就是一种可能生活。他说,实现更多的可能生活意味着丰富的生活,但是人并不需要穷尽生活的各种可能,当然,一些基本的可能生活几乎是人人必需的。
人需要那些基本的可能生活,同时人必然努力使自己生活更加的丰富。
什么是必需的?标准是什么?
赵给出了这样一个标准:如果所欠缺的某种可能生活使我们念念不忘,不能释怀,或者感觉到有某种永远热切的期望没有实现,那么所欠缺的就是某种必要的可能生活。
问题在于,我们常常搞错让自己念念不忘的对象。
本来是向往美好的爱情,却偏执的纠缠在某个人身上。
我想什么,我就去追求什么,但是我想的到底是什么呢?
纯粹的哲学并不能让我平静啊。
那里面没有任何一件东西是有定数的。有时候,两个持相反意见的人,说的竟是同一件事情,有时候,抱相同看法的人最后却打的不可开交。
倒是《坛经》里一些似是而非的话,让我觉得心有戚戚焉。比如这段,“人我是须弥,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瞋是地狱,愚痴是畜生, ……除人我,须弥到。去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忘,鱼龙绝。”
现代思想的薰染,让我总想去找一个最高最好的东西,但是在哲学上却是根本行不通的。
最近常有些奇怪的想法,说一些和大家探讨,出发点都是有点问题的。
一个是把“性价比”引到恋爱婚姻上去,就是越早恋爱结婚,婚姻感情的性价比也就越高。
一个是觉得,女人处处都是和男人反着来的,男人讲感情的时候女人讲生活,男人讲生活了女人又讲感情了。
大概有相同见闻的人会比较赞同吧。
赵汀阳在《论可能生活》的序言里,说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都是一些“俗科学”。
可是,我们就在一个俗世里啊,怎么雅的起来。
最近写的三片博客,标题开头的三个字恰好是“你、我、他”,希望大家能够连起来看。
我中学的时候误打误撞买过一盘温兆伦的磁带,说来也没什么好歌,不过那些歌词我现在也能背下来个八九,看来实在没什么更好更高,重要的是在合适的时间地点遇到合适的人,他或者对你件好事或者对你是件坏事,由得你好像也由不得你。
当然
可以把这一切压成一枚小卡片
夹在爱情小说的第32页
男主人公吻了一个女孩子的脸
10页之后他们再无联系
在50页他稀里糊涂的和一个女子做了一次爱
这本书也只有薄薄的348页
他想老老实实的结婚
作者却不耐烦了
或者夹进一本历史书里
皇帝开始倦怠 出了一个美女 两个很坏的大臣
有一个将军总打胜仗 可惜死的太早
夺权者悄无声息的来到世间
有一双手推他到了幕前
开始他还诚惶诚恐 很快就觉得心安理得
这本书该如此结束
帝国的大厦正在从内部一点一点坍塌
夹进一本诗集
这页一定有一首好诗
一首好诗应该有一两句话让人过目不忘
常常从你得脑袋里蹦出来
在不恰当的时候
要把这句话写在卡片背后
等女孩来借书
就漫不经心的递给她
书还回来时卡片已经不在
有一天被搬家公司的工人丢在楼道
夹进一本推理小说 凶手总是出人意料
夹进一本人物传记 伟大的灵魂在某一刻开始成熟
夹进一本外语词典 想必异乡人也会聊天至一半感觉无话可说
夹进一本时装杂志 女模特保持微笑待你随时参观
你在你的日记里写下初恋
她的她的新家中布置房间
你吻了她
也就再无联系
你已经被推到幕前
你需要对一切装作心安理得
(07.7.18)
下
刚才上了一下校友录。
诧异这个世界总有比我还可笑的人。
别人的躲躲闪闪总是让我无所适从。这不是一两次了。
挺纯洁的事,就在推诿遮掩中变得暧昧低俗了。
大概暧昧低俗要比光明高尚吸引人。
生物都是来自海洋的么,人肯定是来自深海。
我也是犯贱。
就好像上学的时候做习题集,肯定自己做对了,和人争的时候脸红脖子粗的,却还是要私下偷偷翻答案看。
有时候人的行事让人诧异,不遑是别人,自己做的事也能把自己吓一跳。
这也算是个悖论了。
按理说,大家都是人,应该挺明白相互想的什么的,要么也应该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
但现实却不是如此。
从这点上说,大家都没谱,都在做没谱的事,就看谁运气好了。
他怎么能那么做?他肯定会那么做?
相反的两个想法总是同时出现。
我以前特别害怕过冬天。因为冬天没好事。
在这方面,人挺可悲的,善于罗列出很多不相关的事情,推演出一个貌似规律的玩意,自己哄自己玩。
我相信我认识的人大部分都是成功的伊壁鸠鲁主义者,懂得趋利避害的真髓,洞彻何为真正的欢乐,明白有些欢乐后面潜伏着灾祸,而有些一时的痛苦才是通往幸福的大路。
但是,这究竟是他们的运气呢,还是他们的伟大意志的战利品。
和他们比,我是个悲观主义的乐观者,喜欢干饮鸠止渴的事,惯于在毒龙与猛虎间,舔一下蜜糖,且引以为乐。
赵汀阳在《论可能生活》里给“可能生活”下了定义:如果一种生活是人类行动能力所能够实现的,那么就是一种可能生活。他说,实现更多的可能生活意味着丰富的生活,但是人并不需要穷尽生活的各种可能,当然,一些基本的可能生活几乎是人人必需的。
人需要那些基本的可能生活,同时人必然努力使自己生活更加的丰富。
什么是必需的?标准是什么?
赵给出了这样一个标准:如果所欠缺的某种可能生活使我们念念不忘,不能释怀,或者感觉到有某种永远热切的期望没有实现,那么所欠缺的就是某种必要的可能生活。
问题在于,我们常常搞错让自己念念不忘的对象。
本来是向往美好的爱情,却偏执的纠缠在某个人身上。
我想什么,我就去追求什么,但是我想的到底是什么呢?
纯粹的哲学并不能让我平静啊。
那里面没有任何一件东西是有定数的。有时候,两个持相反意见的人,说的竟是同一件事情,有时候,抱相同看法的人最后却打的不可开交。
倒是《坛经》里一些似是而非的话,让我觉得心有戚戚焉。比如这段,“人我是须弥,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瞋是地狱,愚痴是畜生, ……除人我,须弥到。去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忘,鱼龙绝。”
现代思想的薰染,让我总想去找一个最高最好的东西,但是在哲学上却是根本行不通的。
最近常有些奇怪的想法,说一些和大家探讨,出发点都是有点问题的。
一个是把“性价比”引到恋爱婚姻上去,就是越早恋爱结婚,婚姻感情的性价比也就越高。
一个是觉得,女人处处都是和男人反着来的,男人讲感情的时候女人讲生活,男人讲生活了女人又讲感情了。
大概有相同见闻的人会比较赞同吧。
赵汀阳在《论可能生活》的序言里,说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都是一些“俗科学”。
可是,我们就在一个俗世里啊,怎么雅的起来。
最近写的三片博客,标题开头的三个字恰好是“你、我、他”,希望大家能够连起来看。
我中学的时候误打误撞买过一盘温兆伦的磁带,说来也没什么好歌,不过那些歌词我现在也能背下来个八九,看来实在没什么更好更高,重要的是在合适的时间地点遇到合适的人,他或者对你件好事或者对你是件坏事,由得你好像也由不得你。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