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廷丰志略

      月下听松 2007-12-19 8:59:00

吴廷丰志略

    吴廷丰,男,侗族,1942年9月20日生于贵州省锦屏县丁达村,中共党员,高小文化。原丁达村民委副主任,赤脚医生。
    1957年至1959年任丁达大食堂会计;1961年至1962年,受聘于启蒙区邮政所,负责架设文斗、河口一带电话线路;1963年至1964年,受聘于启蒙区粮管所,负责到河口一带催收公粮;1966年,响应毛泽东主席关于“要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6。26”指示,到区卫生院参加医疗卫生培训学习,回村任赤脚医生。1970年至1980年任丁达大队第四生产队队长;1992年至2004年任丁达村民委员会调解委员、副主任、村党支部委员。199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在任村民委副主任期间,曾到州教育行政部门为腊洞小学争取到学校建设经费1万元。
    为人忠厚朴直,胸怀宽广,办事公允、果决,尽职尽责。在任村民委调解委员和村民委副主任期间,参与了丁达村与巨寨、马鞍等村的边界和山林纠纷协调处理,坚持原则,严格按山林山定方案勘定山界,为捍卫丁达村的山林权属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认真调解村民山林、财产纠纷,积极化解村民家庭矛盾,多方疏导村民情绪,为构建和谐丁达付出了辛勤的努力。热情好客,乐于助人。平时,只要家里来人,不论生客熟客、村里村外,也不论是来求医问药或办事,若逢就餐,必然邀来人欢饮,倾家中所有招待。1974年,曾代替龙怀英到高梅造林2个月,不计任何报酬。
    廷丰虽然只有高小文化,参加医疗卫生培训的时间也很短暂,但他勤学好思,善于钻研。当时村里医疗卫生方面的业务书籍紧缺,他就到区医院找熟人借来医学专业书籍自学,通过手录心记,边学习,边实践,边摸索,不断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通过几十年的学习积累,在医学实践方面不断取得进步。对老年性肠胃疾病和跌打损伤、关节肿痛的诊治,对风湿、小儿痉挛的针灸治疗,对中草药的临床应用,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40多年来,尽管生活条件艰苦、工作环境简陋、工作岗位平凡,吴廷丰凭着执着的救死扶伤精神,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为丁达村的医疗卫生事业竭尽绵力。他每天要和其他村民一样下地干活,还要给村民看病、开药、打针,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的职责。只要有病人需要救治,无论刮风下雨,无论白天黑夜,无论路程远近,他都能做到随时出诊,为病痛中的父老乡亲及时送去医药。即使在收不到药费、买不起药品的情况下,他也要竭尽所能为乡亲们施治。他曾在冰天雪地的严冬深夜,步行10余里山路,到便帽挽救垂危的患者,还村民以健康。归源和邻村的果构、三合等边远山村,都曾经留下过他出诊的身影。廷丰给人治病,用的都是很便宜的药剂,有的是自己从山上采来的草药,收费很低,且允许赊欠。每年,他都有数百元的医药费用收不回来。尽管如此,他也没有放弃对病人的治疗。其良好的医风医德,赢得了村民的信赖和尊敬。

标签集:TAGS:吴廷丰 志略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喜欢就顶一下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