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多伦路记

      鸡毛蒜皮 2005-10-22 17:25
周末,两个同事回家去了,寝室里就显得空荡安静了。上网到了中午,突然想出去走走,于是乘了轻轨去多伦路。上海以他的繁华都市而著称,新世纪的上海,琳琅满足的是摩天大厦,只有很少的地方还保留着上世纪初的十里洋场的风貌,多伦路算是一处。在虹口体育馆下了车,看了地图向前走,有黄牛凑上来问我要不要票。抬头看了巨大的广告牌,晚上是“五月天”的演出,已经有小贩在那里摆开摊子兜售望远镜 。在路边买了点吃的,沿着四川北路边吃边走,不久就望见了一个牌坊,网上说,看到了牌坊,多伦路就到了。

走近后,发现那牌坊造得实在不怎么样,灰底金字,故意想搞的旧兮兮的,却没有做足功夫。路口停了一辆献血车,遮住了大部分的介绍铜匾。进去不远,左手边就是白公馆,当然,现在你不看门口的介绍牌是不会知道的,因为,在门口挂着的更大的牌子是“体检中心”。看到“白公馆”三个字,脑子里浮现出,漂亮端庄一脸正气的女地下党(最后牺牲了),穿着笔挺的墨绿色制服的国民党年轻军官(后来被争取到人民这一边了),压舌头帽子的特务(代表人民代表党,毙了),这些都是电视剧给印象。再往前,都是西洋建筑,形态各异,一座挨着一座,因为不懂建筑,也说不出道道来。沿街的房子都开了店,卖着各种和文化沾边的玩意儿,也有几家颇有情致的咖吧和饭店。有不少是逛了两三家,里面成列着各色旧的上海物什,座式的立式的自鸣钟,八十年代还常见的铁皮饼干箱,外面的油漆已经斑驳,老式收音机唱机,小人书和毛主席像章等等。再往前走,就是这个遗址那个遗址了,记得的有左联成立大会遗址(在街边的小巷里,没进去看),赵世炎故居等。走过赵世炎故居的时候,还上下仔细观望了一下,因为以前看过《邓xiaoping在1928》的电影,里面就有赵世炎被捕的场面。我仔细看的目的就是看看电影里的场景是不是和这里一样。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沿着多伦路的右侧,走马观花一路过去,看到一幢现代建筑,大片连续的灰蓝色的外墙,火红色的门,和刚才一路走来的建筑在风格上大相径庭。走近看,是个美术馆,看馆外的广告,正在举行一个摄影展,售票处无人,就把头探到美术馆的门里,也没有检票的,就进去了。刚看了一张照片,免费的侥幸就被打破了,里屋出来个人,问我买票没。于是,跟他出去买票,然后再进来。照片照得当然好,但是也不是特别吸引人的那种,而且都是注明用柯达某型号相机拍的,商业味道太浓。

出来后,前行几十米,就到尽头了,那一头也临着四川北路,路口也是个同样的牌坊。于是,折转回来,看另一边的街。因为相机没有带到上海来,没得拍,一路上看到不少人拿着相机在那儿拍,心里有点痒痒的,不时在某些认为可以取景的地方停顿下来,看看如何构图为好,也算过过干瘾。路边的长座椅上,有的走累的人,也有好像专门来这里坐着,感受些什么的人,一个老伯坐在椅子上,边上停放着自行车,安详宁静。想来,这样坐着感觉不错,如果风小些,再有些许阳光,那就更好了。

整条路约摸几百米长,这样停停看看,看看走走也过去了将近两个小时了,再加上来时的路,走了快3个钟头。本来,想再到虬江路的音像市场淘淘CD的,觉着有点累了,于是就回来了。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