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明:母亲轶事拾零

      人物 2010-11-7 18:57
“觉来落笔不经意,神妙独到秋毫巅”
                           
---- 母亲轶事拾零

向  明

(2008年3月7日香港”大公报”发表)

先慈跨鹤西游一年之后,《白石女弟子----郭秀仪画册》终于面世了。这部画册凝聚了她半生的心血与眷恋,也寄托了我们无限的哀思与怀念……

几年前,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刘延东女士探望家母时,真诚地对我说:“令堂是一位传奇人物,她的一生可以写成一本很厚的书。”接着,她对随行人员介绍道:“郭老年轻的时候是一位遐迩闻名的美人,花容月貌、秀外慧中,风靡了整个上海。现在她已经九十多岁了,又是那样慈眉善目、仙风道骨,使人倍感亲切而又肃然起敬。她还是国画大师白石老人的高足、一位杰出的画家,毛主席和中南海都珍藏着她的作品呢。”

这绝非一般客套的赞誉,而是她发自肺腑的由衷之言。

年轻时,母亲虽是众口同声的美女,却不是任人摆布的“花瓶”。她慧眼识英雄,对于百般追求的王孙公子、富家子弟,不屑一顾,却偏偏爱上了黄琪翔----我的父亲。尽管父亲是二十九岁就晋升为“铁军”军长的北伐名将,然而由于他主张革命,坚决反蒋,被当局通缉,正处于阮囊羞涩、无处藏身的危难境地。然而天公作美,母亲与他竟是一见钟情,相见恨晚。落难英雄巧遇红颜知己,也可算是父亲人生悲壮征途中不幸中之万幸,不经意中的神妙独到了吧。

1934年,流亡德国的父亲写信向母亲求婚。她毫不犹豫,抛下一切,只身奔赴万里之外的柏林。二人终于在异国一间简陋的阁楼里,结成了永志不渝的夫妻。父亲龙眉凤目、气宇轩昂,北伐时被誉为中国四大美男子之一(其余三人为:周恩来、叶剑英、汪精卫);母亲国色天香、风华绝代,是众所周知的江南佳丽。他们共结连理的喜讯,轰动了国内政军界,成为一时之美谈,世人誉之为“英雄美女”的天作之合。父亲一心为国的伟大抱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使母亲逐渐由一位初出茅庐的天真少女变成了抗日救国的热血青年。从此,她不仅成为父亲梦寐以求的贤内助,更是他不可替代的亲密战友。

1938年,年仅二十七岁的母亲与宋美龄、邓颖超、李德全等妇女界领袖共同组织了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会长宋美龄。名誉理事有:毛泽东、周恩来、蒋中正……黄琪翔等知名人士二百余人)她被选为总会常务理事兼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在献金台的劝募活动中,母亲筹得的捐款仅次于宋美龄,名列第二。“保育会”利用各地捐献的善款,收养、培育了三万余名烈士子弟和战争孤儿。这些难童不少人后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因此,它被人们誉为“战火中的摇篮”。七十年后,当年的保育生们都已成了年逾古稀的老人。然而,他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些用青春和母爱把他们从日寇的铁蹄下拯救出来,并在万般艰难的环境中把他们抚育成人的阿姨们。他们当中不少人还常来看望母亲,亲切地叫她“郭妈妈”。

1939年秋,父亲调任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母亲随父转战南北,与日寇浴血奋战,并担任集团军妇女工作队队长。她飒爽英姿,跃马扬鞭,冒着枪林弹雨,奔赴前线抢救伤员。同时,她还组织随军家属,创办医疗队,为百姓赠医施药,为抗日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抗战胜利后,她与父亲同获“抗日战争胜利勋章”。父亲还荣获中国最高奖励:“青天白日勋章”和美国最高奖章“自由勋章”。

建国初期母亲在家相夫教子,扮演贤妻良母的角色。直到1951年,她生命中才又出现了一次巨大的转折。

父亲和作家老舍是莫逆之交,二人志同道合,过从甚密。一日,父母前往舒宅作客,恰好老舍与夫人胡絜青正在欣赏白石老人的一幅妙笔丹青。条幅上画的是一群虾,款识:“水趣”。然而,母亲看到的不是白纸上一只只僵硬死板的虾干,而是一群活虾,一群在山溪中戏水、充满了生命力的青虾。她依稀看到它们柔软、劲挺的触须,在水流中不断张合;灵活、细长的躯体也随着水势节节蠕动。屈伸多姿,美不胜收。她完全被吸引住了,仿佛自己也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坐到了“水满清江花满山”的溪流之畔,赏玩那“小溪清水平如镜,“‘群虾游’( 原文:‘一叶飞’ )来细浪生”的曼妙美景。渐渐地,她竟感到那群虾在她心里游,在她心里跳。这时,潜藏在她灵府深处、连她自己也从未察觉的艺术精灵突然被唤醒了。她仿佛听到了几声呼唤----遥远、清亮、柔美、悠扬。那是从玉宇苍穹传来的天音,她循声而去,不觉日月之清辉,不知自身之所为。最后终于和挚友胡絜青一起,来到了国画泰斗齐白石(注)的身旁……  

大师听完母亲不胜钦仰,慕名而来的表白,并不言语,却欣欣然即兴挥毫,在绵软的宣纸上错落点染。转瞬之间,寥寥数笔,几只栩栩如生、浓淡有致的河虾已跃然纸上。

“来,你也画一只。”老人把画笔递给母亲,含笑说道。

母亲乍闻,不觉一惊,但马上意识到这是入门的测试。

她阅历广博,处变不惊,所以很快就静下心来,提笔勾勒。初时还稍感忐忑,不久便放开手脚,随意涂抹。十几分钟之后,居然也画出了几只怪模怪样的草虾。

老人看毕,轻捋长髯,点头笑道:“初次捉笔,自难入流,能够如此,倒也不易。孺子可教。”

母亲一听,心领神会,马上双手合十,欣然郑重说道:“感谢恩师教诲,请受弟子一拜。”言毕,即行拜师大礼。

“果然是性情中人,深解吾意。哈哈哈哈……”老人开怀大笑道, “你我大概前世已有师生之缘罢。今日相逢,可喜可贺……”多少人匍匐在北京跨车胡同13号院内、大师亲手镌刻的“白石画屋”(因屋前装有铁栅栏,又称“铁栅屋”)横匾之前,也难获一诺。如今母亲却能一语动人,就马到成功,这大抵也是天意难违,不经意中的神妙独到了吧……

从此,母亲和胡絜青便成为不离恩师左右的两位关门弟子。

老师对她说:“秀仪,你可千万别小看这些草虾,我下了几十年的苦功,才抓住了它们的神韵。我十几岁就开始画虾,到了六十岁还未如理想。我于是在画案上的玻璃缸里长期养着几只长臂虾。朝夕揣摩,凝眸谛视。研究它们的体态;注视它们的泳姿;还不时用笔杆挑逗它们,观察它们跳跃的架势。然后再挥毫作画,孜孜不倦,废寝忘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虾儿们便活跃在我的心中,畅游于我的笔下了。你看我像是一时兴起,信手点豛,其实这一笔下去,凝聚了我五六十年的功力啊。这就是苏东坡所谓:‘觉来落笔不经意,神妙独到秋毫巅’的境界。”

    老人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从作画的基础开始,教授母亲如何巧妙地把粗、细,浓、淡,软、硬不同的笔墨线条配合起来;如何充分利用纸、笔、墨的性能,掌握水墨在宣纸上的自然渗化作用,使虾充分表现出阴、阳,向、背,轻、重,厚、薄的貭感等等,才能画出跟在水里一样透明、游动的活虾。

    尔后,大师又将一生所学毫无保留,倾囊相授,并谆谆教导说:“作画的诀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更郑重告戒她:“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母亲得其道,记于心,笔耕不怠,砚牛不歇,将她全部潜在的绘画天赋都充分发挥了出来,逐渐达到了老师所说“气韵生动,形神兼备”的要求。

    母亲笔下的鱼虾、走兽、禽鸟、花卉、人物、山水、无不活龙活现,栩栩如生,既有灵气,又富创意,极具动感,充满生机。

一代宗师老怀大慰,欣欣然在自己得意门生的画幅上频添妙笔,并作题记:“秀仪女弟子画小鸡七只,老人多事,再添五只。”;“秀仪弟子画猫之墨色为白石所添。”云云。

大师晚年极少为他人的画作题词,惟独对母亲另眼相待,短短几年之中竟为她题辞近百幅之多,委实令人惊羡。今择其四,以飨读者:

    “海棠结子又秋风,秀仪女弟大易进步,同门只此人也。”

    “秀仪画手老辣,同侪羡之,吾不得不喜,因书数字记之。”

    “画人物之衣纹与白石无别。不怪京华人,怪杀白石作伪也。予亦不可分别真与伪耶。”

    “秀仪弟子作画已大成。”

母亲可谓大器晚成矣!

白石诗云:

    轻描淡写各劳神,受得师承见本真。

    八十老翁先论定,半如儿女半风云。

“半如儿女半风云”一句道出了他自己绘画的风格与特色:赤忱儿女的情致与风采,九霄风云的灵动与气概。

正是这种水乳交融,合而为一的惊人造诣,方才成就了这位世界大师万古千秋的艺术天地。

母亲继承了恩师的技法与意境,衍续了老人的匠心与精神,她的作品清新、活泼,含蓄、祥和,健康、风趣,明快、鲜活,跳荡着生命的活力,燃烧着青春的烈火。给予人们美感的享受,激励人们去拥抱生活。

这部画册是她艺术光辉的延续,也是她生命永恒的赞歌……


(注)齐白石(1863一1957),湖南省湘潭县人,国画大师。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别号借山吟馆主人、寄萍老人等。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他从一名雕花木匠成长为举世闻名的国画宗师。老人诗、书、画、印均堪称绝。故有”南吴(昌硕)北齐(白石)”之称。

    建国后,曾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等职。1953年文化部授予他”人民艺术家”家称号。1955年荣获国际和平奖金,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人。1963年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1957年9月16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7岁。周恩来总理亲自出席了盛大的公祭仪式,

郭秀仪誕辰百年展本周三开展
2010-10-25 14:27:02      来源:中国日报北京版


郭秀仪誕辰百年展本周三开展

纪念齐白石晚年最得意的著名女弟子之一、齐派绘画的代表人物郭秀仪的“郭秀仪诞辰一百周年珍藏精品展”将于10月27日本周三在北京开展。

作为我国知名爱国民主人士、社会活动家,中国妇女运动的先行者,以及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之一黄琪翔先生的夫人,在抗日战争时期,郭秀仪与当时妇女 界和其他各界知名人士发起组织了“妇女抗日救国委员会”和“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慰劳伤员,组织募捐,累计救助难童三万余名。她还慷慨捐出自己多年积 蓄,负担了400多名难童的常年生活费用。由于功绩卓著,她于1945年荣获抗日战争勋章。

1951年郭秀仪执弟子礼拜于白石老人门下, 追随齐师杖履 , 侍奉笔砚达六年之久。除专注领悟齐派精髓,苦练大师技法外,还善于博采名家之长,向溥雪斋学兰石,从王雪涛习花卉,跟随黄养辉学习素描,并常与胡洁青,娄 师白等艺术家切磋研讨画技,多有合绘之作。她笔下的人物 、山水、禽鸟、走兽、鱼虾、花卉能得齐翁之奥妙,深得恩师之喜爱赞赏。郭秀仪在拜齐白石门下学艺后,受周恩来总理委托,在生活上多方妥帖照顾齐白石,几乎 无微不至,深得齐氏嘉许。

2011年是郭秀仪先生诞辰100周年,北京保利拍卖特借秋拍开拍之际设展保利艺术博物馆,展出包括郭秀仪作品及其收藏齐白石书画等其他名家精品在内的作品逾百件,也是对齐白石流派的齐派绘画进行回顾性的梳理。

此次展览将持续到11月1日。

来源:中国日报北京版  记者:秦仲维   编辑:杨鑫

标签集:TAGS:美术家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