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金融市场是不讲“价值观”的,它只认市场,只认市场给出的价格,哪怕这个价格已经远远地背离了它的价值。房地产完全由市场定价的现实就是三部曲:排着队追涨——一起观望——然后疯狂抛售。
中国住宅市场很怪,一个个没有土地所有权的住房居然能在短短几年间上涨几倍。北京良多真正的穷人这两年都“被百万富翁”了,原因就是屋子。一套房改时作价两万多元的屋子,现在价值200万。住宅性商品房能够被市场爆炒,原因良多,但最基本的原因TI 开发板可能有三条,一是活动性泛滥,负利率时代过长;二是土地使用权变革预期——绝大多数炒房人都以为,住宅建筑的土地使用权会在到期后延期;三是全世界主要国家的房地产市场都具有金融属性,尤其是美国,不仅可以炒屋子,还可以炒房地产债券。这股恶炒风感染了中国。
金融研究员何志成先生以为当住宅被赋予金融商品属性之后,当巨大的活动性无处宣泄时,房地产市场必定成为爆炒的对象,假如货泉政策信贷政策一起向房地产市场倾斜,房地产的金融属性会施展的淋漓尽致。
虚拟金融市场是不讲“价值观”的,它只认市场,只认市场给出的价格,哪怕这个价格已经远远地背离了它的价值。房地产完全由市场定价的现实就是三部曲:排着队追涨——一起观望——然后疯狂抛售。
有人到今天仍旧不明白房地产是什么。它是消费品仍是特殊商品,它是社会保障仍是投资品?众说纷纭,谁都有理。
郎咸平说,1998年开始考虑住房轨制改革时制定的房地产政策是:商品房占10%,分配性住房占90%,结果到2002年大面积推行房改时突然变成商品房占90%,分配性住房占10%,这个倒置是房地产乱象的祸根。实在他错了。假如按商品房占10%,分配性住房占90%来设计房改,根本不可能有房地产市场,更不可能TI MCU有今天中国人的财富观。原因很简朴,假如仅仅10%的富人拥有自己的住房,90%的屋子都没有产权,房地产市场的活动性将极差,甚至不会泛起市场,老庶民也不会将住房与养老储蓄相连。
由于房价高涨,老庶民怨声载道,于是,主张打压房地产的声音一定会占据优势。打压不奏效,还要打压,直到将经济彻底歇火。于是可以判定,短线房地产市场将极度降温,并且很可能导致中国经济整体降温。但中长期导致房地产市场火爆的本质性原因很难解决。当经济降温导致良多行业都不景气时,另一方面的声音又将越来越响。于是,房价又归来了。如斯轮回往复。
但房价终将暴跌,可能根本等不到中国人口数目下降。原因是什么?物业税。地方政府在这个事情上一定会从消极变为积极,原因就是吴杨奖土地越来越少了,政府的“财神爷”用不了多久就不会是土地。当土地越来越少时,征收物业税就成为独一的选项。
中国的住宅没有土地的产权,这是硬伤,一定会有人拿这个硬伤做文章。因此我告诫大家:炒房地产,也要短线,可不能指望住房能够养老。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