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一:由来
大三的时候因为宿舍搬迁,激动之余鼓捣了一篇宿舍纪念文章,大四那年也曾在华大文学报(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这个玩意儿)上大肆感慨自己三年多的大学生活。刚刚滚出华大的那一刻蠢蠢欲动地想,以后好好地写本怀念自己大学生活的书,没准出版还能抽点版税。
突然有一天看到土豆兄弟的《大学的落叶》后热泪盈眶才恍然大悟:三年过去了,我竟然蠢蠢欲动到现在一字都没动。真对不起中文系的列祖列宗啊!不过凭我现在的智商要能写出一本书母猪都会上树就算母猪真上树我也写不出。一
本不行咱就一篇吧,谨以此篇纪念1997年到2001年我生活过的华大。
名词二:97年9月11日
那天是97新生报到的日子。那年本来想考个好点的学校没得逞,被调剂到华大很不情愿,而且还是中文系,传说中男生都娘娘腔的那个系!我很担心上学以后会不会慢慢变态。后来才发现还有比我更惨的——那天在回咤馆注册的时候碰到一个高中同一学校补习班的哥们。问他读什么系,这厮象个娘们似的扭捏半天不肯说,追问,他抛下一句话让我丈二和尚几天摸不着头脑:"咳!别问啦,我们系很不好听,机电的。"
交费时钱没带够,校内又没有取款机,只好打车回泉州取钱,到仕公岭目睹了一场车祸,心想:今天不是什么好日子。果然,四年后的纽约被我不幸言中。
交完钱该找地方住了,接待处的师兄给我一把钥匙又让我郁闷半天,贴在钥匙柄的胶布上写着:1#407.5。问是不是写错了,答:没错,四楼最大间就是你的宿舍。到了一看,1号楼407宿舍旁边还真有一间与后座1号楼后座拼接的畸形房
间,里边摆着满满七张上下铺,门楣上赫然印着四点五个大字:407.5!我猜这个肯定是以前人少时用来作活动室的。晕,俗话说的先来后到就是这样?先到的住8个人的标准间,最后来的就得一股脑挤总统套房。
还有句俗话怎么说来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由于中文系男丁不旺,有几个逃兵转系到法律和国经,本来要住14个人的宿舍结果只来了6个:王二、旺才、武大、坤哥、鸡丝和我。几个人当晚就动手把剩下的床拆了,以表达劫后余生的激动心情并顺便向安排我们住这里的人示威。
名词三:16号楼
我不得不承认大学四年里北区16号楼一直是我最想进去的楼之一,为了能轻松进那个楼我几年来对那位楼管阿姨威逼利诱坑蒙拐骗声东击西暗渡陈仓什么手段都尝试过了,但每每进得侥幸,进得艰难。
新生报到那天晚上女生楼可以随便进去,在某位师兄的鼓动和带领下(当时我们并不知道这位师兄其实是自己想去看我们班的女生),王二、旺才、武大和我急不可耐地去航空母舰(16号楼的别称,谁最早想出来的?经典)三楼,当晚我们总共向5个宿舍传达了新扎学友的问候和祝福,并邀约美女相对集中的两个宿舍第二天到我们宿舍共进晚餐,这也为后来一场场爱情故事和感情纠葛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名词四:小茅屋
这个地方现在已经没几个人记得了,校友聚会的时候偶尔提起还会引来男生们一阵会心的奸笑。但在当年,它可排得上华大校园十大流行语前三名。新南小区没有建成前,这个位于教工食堂西南方向约100米的小茅屋是很多情窦初开(对不起,应该是性窦初开)的男大学生接受性教育的传统场所。
我唯一一次去是97年深秋的一个晚上,哥们几个打升级,百无聊赖之际,我们班一个叫棒棒的帅哥说带大家去一个神秘的地方。路还挺不好走,从附小那个小门出去还要绕过很多养狗的人家,让我想起一个不太恰当的成语:鸡鸣狗盗 。进去一看傻眼了,一间不过20平米的小录象厅竟然有不下50名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在里边秩序井然危襟正坐。好象在放一部早看过了的武打片,我转身欲走,这时传来一阵有节奏的鼓掌声,夹杂着"老板,换片"的吼声。恐怖的一幕出现了,一个失去了双臂的中年男子进来,脖子上挂着一个书包,在屋子里的每个人面前走过,经过我的时候我和别人一样往里边投了三块钱——接下来录象里就开始放地球人都知道的片子了。
我们几个好象接受教育比较早,加上三块钱实在有点贵,不如去北门华龙看两块钱四片的盗版大片,后来就没有再去。
传说那家是一个参加抗美援越的伤残老兵开的大家应该多捧场,传说那家有派出所人罩着大家放心看,传说那时侯至少一半华大的男生光顾过,传说后来生意不好老板改行算命去了,传说后来被一个中文系毕业的记者暴光于是就关门了……
传说而已。
名词五:武大
武大是我的舍友,大学上了一半踏着方鸿渐的足迹去了欧洲。
基本上他是一个帅哥,白净、魁梧、懒惰。有一次来我家,我爸用闽南话跟我嘟哝了一句:你这位同学很大条嘛!你们为什么叫人家武大?
他的懒惰,当时华大六千多学生中没有出其右者,我想他应该在华大四十年校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看过《啸傲英雄传》的人应该记得里边有一个主要人物名王动——实际上经常躺在床上一动不动——武大亦如此。大一我们宿舍卫生评比得过无数次全系倒数第一——都是他的功劳。
他似乎和早晨的阳光井水不患河水,正常情况下他早上是不起床不去上课的(我会帮他点名),我们中午下课回宿舍后的喧闹声会把他的美梦吵醒,于是起来拿起桌上随便谁的口杯用手沾点隔夜茶理理自己贴在脑袋上的乱发,再用剩下的那点液体冲一遍昨晚吃完泡面来不及洗的饭缸,懒洋洋地抽一支南洋双喜,然后复又软绵绵底躺进馊味熏天的床上,白胖的手握着饭盆向众人道:
"哪位兄弟帮忙打盆饭呗,请喝可乐!"
最后四个字说得掷地有声,于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他往往可以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解决有点昂贵的午餐。
吃完饭照例是一根双喜,烟足饭饱后也照例很快进入梦乡。下午勉强和大家一块上课去——按他的话说:实在是无聊到要去上课的地步了。
夜晚来临是武大生命迹象显现的最好注释,北门外原法发美村委会二楼"华龙录象厅"是他的最爱。当然,也是很多1号楼2号楼3号楼6号楼兄弟们的最爱,只是不如武大爱得深切,爱得疯狂。他每天晚上六点前录象未开演的时候第一个进去占视角最佳的座位,并且无一例外地能够在十点五十九分楼下铁门快封的那一刻回到宿舍。接下来我们的日子就不好过了,爱讲故事的武大手脚虽懒嘴巴可比张仪苏秦罗家英勤快多了——不管你爱不爱听,他会雷打不动地把那天晚上看过的录象的所有细节向全体舍员绘声绘色慷慨激昂复述一遍。有一次我白天想女生想得太累没等他讲完就匆匆睡去,半夜不知什么时候内急要去趟厕所,迷迷糊糊中赫然一惊——大家鼾声四起,他正讲《鹿鼎记》给自己听呢!
后来知道他要去欧洲读书的事,临行前我们都拼命为他祈祷一定要活下去。几年不见了,你在他乡还懒吗?
。。。。。。
名词六:学生会
小时侯的梦想是当大官赚大钱讨漂亮老婆住高档房子,4岁的时候觉得居委会大妈是大官我在自己家门口撒尿她都管,10岁的时候觉得老师是大官拽把尺子谁不乖打谁,大一的时候长得歪瓜裂枣的师兄来检查卫生小样儿还趾高气扬的: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二很不屑,他先修的时候当过学生会主席。
"彼可取而代之。"旺才对自己很有信心,于是报名参加班委竞选。
"大丈夫生当如此。"我想也该去弄个官儿当当,搞不好以后还能贪污受贿以权谋私最次也可以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虚荣了四年以后蓦然回首发现自己除了学会了打官腔自娱自乐积攒了一堆所谓"荣誉"的破铜烂铁之外,竟然一无所有,包括那张宝贵的四级证书。
名词七:爱情(之王二篇)
多年前我爱听孟庭苇一首叫《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如果孟大美女碰到王二她一定会唱成《大咧咧的野百合乱哄哄地开》。
王二的爱情故事总是纠缠于甩与被甩之间。作为舍友一起吃喝拉撒睡了四年我最后竟然记不清他那四年究竟被甩几次甩了别几次?是逆差还是顺差?比较典型并被宿舍日志载入的有这么几个:
漂亮的X小姐和王二认识不到一个礼拜开始形影不离如胶似漆,另我们班很多男生嫉妒之余开始憧憬起自己的不伦之恋,他们的结束同样令人大跌眼睛,短短三个月据说因为"感情不和"闪电般反目成仇,生意不成情义不在了。
健康可爱的J MM在被王二在刚刚开通的桑梓园BBS里花言巧语不久就投怀送抱,俩人感情最好的那个夏天,MM每个早晨不到7点就端着热乎乎的银耳汤到鄙寝室,揣开房门拉把凳子站在王二床前俩人旁若无人地共享琼浆玉液。当时我们好几次被他俩惊醒后一时内急无奈只着三角裤衩不敢出去XUXU差点集体小便失禁。
同样是好梦易醒,不到一个学期,王嫂改旗易帜,王二也投入了另一段泡面爱情。
。。。。。。
(涉及隐私,不便多言,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名词八:光协
光协,也就是"中国光棍协会华侨大学中文系分会"的简称,其他系有没有建立革命根据地我不知道。反正我进去的时候,这个伟大的革命组织在我们系已经带领革命群众为实现全系光棍的泡妞事业奋斗了几个年头了。
那时的会长叫竹哥,中文94一个胖得有点变形的家伙,据说他因为有猪的长相却没有猪的气质,在情场上屡战屡败始终没能摆脱形单影只的悲惨命运,一度看破红尘想钵依佛门。后来和一位同样是形影相吊的光棍兄弟借酒浇愁的时候,谈到伤心处,共同的悲惨遭遇使两位伟人紧紧拥抱在一起,那场景就像当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那一次伟大会面。
第二天,他们联名向全系发表了著名了《姿本论》,号召全体孤苦伶仃的光棍们武装起来,向单身宣战,拯救千千万万华大劳动妇女于水火之中。在大批不明真相的群众的自觉拥护下,"光协"很快成立了。他们起草了章程:(由于年代久远,只记得那么几条了)
第一条 中文系光棍协会是中文系光棍汗的自治组织,接受系党总支的领导和团总支的指导,在法律和学校规章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活动。
第二条 中文系光棍协会参加中华全国光棍联合会、福建省光棍联合会和泉州市光棍联合会,为团体棍员。
第三条 本会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棍员。
第四条 本会的宗旨和任务是:
(一)代表和维护广大会员的正当权益和要求,热情为光棍服务,沟通单身女性与广大光棍的联系,协助和促进学校的性教育和管理工作;
(二)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提高会员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发展与兄弟院校女生的友好关系;
(四)开展多种自我管理、自我安慰和自我服务活动,为会员提高泡妞素质、树立死缠精神、全面诱骗女生创造良好条件。
第六条 聘请有经验的泡妞高手对屡战屡败不得要领的光棍进行指导和帮助。
第七条 凡取得中文系学籍、没有女朋友或失去女朋友的男生均为本会会员。
。。。。。。
第十一条 第一次约会女生的会员的费用(餐费、车费,被泡除外)有本协会提供。
。。。。。。
第十八条 本会的经费来源:
1、 自动离会(泡到女生)的会员交纳会费人民币一百元整。
2、 钻石王老五的赞助。
3、 开展光棍俱乐部活动收入所得。
。。。。。。
但由于97级新生在王二的带领下,在拐骗女生事业上取得重大突破,"光协"势力日微,最后完成历史使命解散了。
名词九 四大酷刑
(得罪了,各位主人公,哈哈,权当美好回忆,不要打我)
第四大酷刑:和皮皮一起洗澡
看到皮皮我就想起《大话西游》中暗恋至尊宝的三当家,他的嗓音好象只有高八度没有低八度,讲话比韩红JJ唱歌的音调有过之无不及,如果你一个人去澡房,正好皮皮也在里边洗澡,他准用标准的"女"高音大叫"哟,你也来。。。"听到声音让你毛骨悚然先,然后他因为冷水浇在身上发出痛苦的银铃般的呻吟会陪伴你整个洗澡过程。。。。。不要啊。
第三大酷刑:听钟主席做报告
钟主席生来就带有领袖气质,作为学生会干部,每个星期二下午系里开学生干部会他上台的时候,一番:"下面,我简单讲两句。"的开场白会让你明白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今天的晚饭又要和夜宵一块儿吃了。
第二大酷刑:听成才子唱歌
成才子是华大绝对的风云人物,有机会我一定要专门为他树碑立传。但这里要说的是他的歌声,其实并非唱得不好,只是他经常在意外的时间意外的场所用意外的方式高唱意外的歌曲,举个例子,他可能会在早上六点多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的情况下,高唱《小白杨》等主旋律歌曲去上厕所,几分钟后唱着更加高亢的《珠穆朗玛》从厕所里出来!在这个"不幸"的时刻,我就龟缩在被子里,心情就象野原美牙因为小新屡屡赶不上幼儿园的接送车后发出的感叹:"早晨的阳光好刺眼。"
第一大酷刑:和西西安打牌
安安,看到后一定要冷静不要冲动啊,我不是故意的,可是我的手太贱了收不住笔。
安安也是华大当年的风云人物之一,但种种光环并不能掩盖他打牌技术超级烂的严酷事实,如果打牌的时候不幸和他打对家,那滋味简直,,,这么说吧,再有修养,再绅士的人最后都会喷血而死。
名词十 四大牛人
其实华大牛B的人很多,但在我当时幼小的心灵分辨力尚缺乏的情况下,有四个人因为各做了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件差点没成为我的偶像,要不是后来组织上信任让我混进了革命队伍当了学生干部,我想我一定会追随他们在通往牛B的道路上一路狂奔的!——
牛人一 禽兽
禽兽在中文系酒王中排名第二,而且一度有觊觎冠军宝座的机会——我生病回家那几天。但他酒品很好,有一次他一个人在四食喝闷酒从下午一直喝到熄灯,期间我们班有7个女生先后到四食买夜宵碰到他,每个人都以为他失恋想去安慰安慰他结果拗不过就跟他喝了几杯最后反过来在他的安慰下才一个个依依不舍回去。次日从16号楼传来八卦,听人说有7个女生那天晚上先后从一楼吐到三楼,还据说是都追同一个男生结果被拒绝了云云。
我之所以崇拜禽兽不是因为他灌女生喝酒的能力和技巧,而是我不能理解那天晚上他灌醉那么多健康可爱的小姑娘,竟然,没有对他们怎么样。
牛人二 左冷禅
左冷禅是一个异类,对同学一片赤胆忠心随时准备两肋插刀,对老师和领导却横眉冷对爱理不理。大二时和我一个宿舍,一天早上师兄来检查卫生,他赖床上不起来,带队的学生会头头说:
"你怎么不起来?"
他用脚动了动床沿,回答:
"自己有眼睛不会看啊!"
呵呵,那儿挂着一张小纸片,上面工整地写着几个字:"我病了,请勿打扰。"
那位师兄有没有当场晕过去我给忘了,反正后来我们宿舍成了检查卫生的重点对象几年没动摇过。
牛人三 恶棍
恶棍基本上也是一个问题青年,之所以被人叫恶棍是因为他在广大人民心目中确实是恶棍,从来不参加民主生活,从来不参加班级活动,系会从不去开,还敢和师兄打架,后来辅导员终于忍不住想找他谈谈把他拉回精神文明大家庭,问他为什么不参加活动,他回答说:一,我不想入党;二,把表现机会让给他人。
牛人四 大少
在99年酷热的夏天的某个黄昏,大少从三楼左侧的澡房洗完澡出来,站在303门口凭栏远眺作豪迈状,一分钟后楼下传来一个女生杀猪班的嚎叫:"啊?流氓。"——大少一丝不挂的胴体被他一览无余。
另一次也是在303门口,下午一群无聊透顶的人倚着栏杆在看一个似乎挺漂亮女生楼下对面溜冰场学溜冰,溜得不好老摔倒,大少从宿舍出来突然一声大吼:"姑娘,别怕,我来教你!"吼完大概三秒钟后现场突然一阵寂静——大少的吼声引起"漂亮女生"的注意,他回头看了,哦!呃!!!竟然是教我们现当代文学的朱老师!!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宿舍也分别做了一件牛事件:
我们系在争创校园文明社区的时候,系里叫我们给自己宿舍取了名,比如名古屋思君斋什么的,303在接到通知第二天就把寝室大名挂了出来:无聊斋。系领导气得要吐血要他们换名字,说此名不上进,他们很配合,当天就改了名:聊斋!系领导再次吐血,从此303再也没出过学生干部没有人入党。
307.5宿舍面积和我们一样大但住了10个心怀鬼胎而又不幸的人,大二下开学第一天他们突然集体买了10辆漂亮的自行车,上课下课10个人一阵风驰电掣让人好生羡慕。三天后,10辆新车在1号楼下集体失窃!!直到毕业,他们连车毛都没有再见过。
名词十一:《华大周报》(《最后的宣言》)
如果要评选华大有史以来文采最好的人,很多人会有很多种看法(估计很多人会暗爽地认为是自己),但当我那年在学通社(华侨大学学生通讯社的简称)办公室的一个很旧的柜子里发现了一张旧报纸后,我有了答案。
那是一张1996年6月13日出版的《华大周报》,《华大周报》是华新社(华侨大学学生新闻社,学通社的前身)出版的报纸,可惜我来华大的时候,这张报纸因为种种不可能为我们后来人所知的缘故停刊了。
这期《华大周报》的头版有一篇社论,名为《最后的宣言》,没有作者署名,文中多涉及一些当时华新社和某学生组织的是是非非,虽然我不能理解作者为何如此愤慨,当然好象也不关俺的事,但文章中体现出来作者的文字表达、语言组织、引经据典、成语运用等等各方面的能力才华让晚辈折服。原文照搬如下:(转载他人巨著,原文中言辞可能较为激烈,如超越论坛容忍范围,请斑竹删贴,谢谢。)
最后的宣言
"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华新社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面对着周遭阴沉的脸,贪婪的目光,我们还有理由再保持缄默吗?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们毫无退路,我们只有背水一战,只有抗争呐喊,只有这——最后的宣言。
"良禽择木而栖",此话自古已然,似乎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所谓人各有志,有人要弃"暗"投"明"(对其所谓"前途"来说),移情别恋,也只好"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了",毕竟强扭的瓜不甜。然而某些人却未免太泾渭分明了,为讨得新主子的欢心,谋得重职,在其人生履历中添上"辉煌"一笔,竟昧着良心,添油加醋地将所谓华新社"内幕"和盘托出,正中某些居心叵测的人之下怀。
"山雨欲来风满楼",前阵子,有人放出风来,说华新社如何不民主,财政不明,管理混乱云云。且不论他们是怎样贼喊捉贼,要学山姆大叔当世界警察,令笔者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他们何以对本社之事如此热衷呢?谁不知道华新社是个清水衙门?然而不,有人发话了:"拉了好几万赞助",但"不知用到哪里去了"。言外之意分明:"定是被某些人中饱私囊了"。哗,原来我社竟是块金山,是唐僧肉,油水很足的,难怪有人眼放金光,要兼并公关部,还有编辑部要划入其宣传部,华新社一些笔杆子就可以为他们歌功颂德了。原来如此,司马昭之心,昭然天下了。兼并华新社竟有这诸多好处,"心动不如行动",但又要名正言顺,师出有名,故有以上一手炮制,谣言四起。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就算不讲以上所谓。。。。。。谁又能担保他们不再给你个"莫须有"的罪名?
话说回来,以上莫非是笔者神经过敏,精神错乱而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竟将人家一片好心当作狗咬呢?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了。不然,相似的老例,是古而有之的。《**通讯》以往是如何激浊扬清,畅所欲言,然而一被兼并,就锐气渐失,如今是什么状况,也是有目共睹。大家心知肚明。"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一张报纸若不能有一家之言,而只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看脸色行事,写些无关痛痒、无病呻吟的狗屁文章,岂不有违宗旨,那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就地散伙算了。故,与其将来重蹈覆辙,落到同等地步,不如现在就未雨绸缪。何况是早有征兆的呢!中国的文人向来是"多愁善感"的,文人的通病似乎不便口诛笔伐,横加指责吧!
然而华新社面临的并不仅仅是这些,更有一些人对《华大周报》上恨之入骨、欲取之而后快的。原因不外乎是曾戳到他们的痛处,恼羞成怒罢了。**老师就曾指着华新社一负责人的鼻子骂道:"华新社是什么东西?"华新社什么也不是,就是会有病呻吟,写些让"正人君子"深恶痛绝的文字,让某些心里有鬼又道貌岸然的"人物"露出"麒麟皮下的马脚"。而那个口吐狂言的所谓师者,更是践踏了所有为师者的尊严。"丑态倒没有什么丢人,丑态而蒙着公正的皮这才催人呕吐",诚哉。"亚波理奈尔咏孔雀,说它翘起尾巴,光辉灿烂,但后面的屁股眼也露出来了。"所以批评家的指摘是要的,不过批评家这是也就翘起尾巴,露出他的屁眼。但为什么还要呢,就因为它正面还有光辉灿烂的羽毛。不过倘使并非孔雀,仅仅是鹅鸭之流,它应该想想,翘起尾巴来,露出的只有些什么!
再看看那些朝秦暮楚之徒,当初加入华新社,何尝是想干一番事业,叶公好龙罢了。只不过想镀镀金,谋个什么部长秘书之类的,自然身价倍增。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部长秘书的牌子一亮,人见之皆蹬蹬蹬后退三步,倒吸一口冷气:哗,了不起。怀揣这头衔,犹如美国绿卡,何处不畅通无阻?要谋个一官半职还不是易如反掌。况且有人放风:"华新社社长不过相当于学生会一名部长罢了。"(过奖过奖,其实何尝如此,华新社系民间组织,其社长更"不过"是一介草夫,这"相当于部长"的高帽,哪里受得起。**长龙心大悦,竟将区区华新社长抬到如此高度,真是如沐皇恩,生封少保,死谥"文忠"一般,我等"诚惶诚恐,特别脱帽鞠躬,敬谢不敏之至了。")一句话却听得人怦然心动,打起了如意算盘:那么当上学生会的部长,就可以与华新社长平起平坐了,此时不动,更待何时?于是纷纷作鸟兽散,用韦小宝的话说:"那个马难追。真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啊!"古今往来,人们对各种犯罪似乎都可以找到开脱的借口,惟独卖国贼是千夫所指,万人唾骂。同样,对那些为一己之私,出卖本社利益谋取资本的人,笔者将毫不吝啬地奉献上我的轻蔑。
华新社从此元气大伤?才不呢,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白色恐怖下,投机者纷纷脱党,纯洁了党的队伍,剩下的中坚力量团结一致,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同样,经过危机,功利主义者原形毕露,谁能说这不是一件好事,华新社又有何损哉?(当然笔者在此并非自诩"精英",否则,岂不是有王婆之嫌?)
那么,华新社可以大展宏图了?答曰:心有余而力不足。**组织正气势汹汹来着不善,狮子大开口,要吞掉华新社,而华新社身单力薄,一无天线二无靠山,凭以慰籍的是多年来广大师生对《华大周报》的支持与厚爱,否则,岂不是死不瞑目,呜呼!
救救华新社!
声明:某些"内部消息"未经授权,擅自出版,望有关人士务必息怒,保重贵体安康为盼。
另:请勿对号入座,但愿这不是"最后的疯狂"。
不知道该文作者是哪位,且不管他写的东西对与错,反正在他之后,华大出了一大帮无病呻吟志大才疏的家伙,却没再能有人写出这么洋洋洒洒淋漓尽致的东东了。
名词十二华盛顿学院
不知道泉州的自助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98年前后,身上钱比较多的时候,华大的学生(特别是侨生)到泉州吃饭首选文化宫旁一家叫"华盛顿"的自助火锅餐厅,49元随便吃。
先修97有个大胖子老王,和俺们宿舍玩得不错,和我们一样都是暴殄天物的混蛋,那会儿大家都比较穷,肚子里永远一片空白大脑里永远一片饥饿。有一次他在城里玩得太尽兴忘了吃饭差点饿死在文化宫的游戏机店里,奄奄一息之间看到了华盛顿餐厅闪烁的霓虹灯,就进去饱餐了一顿,结果钱不够,打电话告诉我们说他在吃螃蟹(我们是螃蟹的天敌,属于那种如果有螃蟹就会把命豁出去的饕餮之徒)。
二话不说,我们立即打面的奔赴事发地点。到了之后知道他TMD是让我们去赎他正想打他个鼻青脸肿,发现这家餐厅确实和别家不一样,螃蟹河虾猪腰一应俱全,虽然贵了点。但我们还是美美地享受了一顿有生以来最饱的晚餐。那天我大概吃了半斤螃蟹半斤鸡肉六个冰激凌四碗猪肚汤灌了八杯可乐,直到大家算算好象把49块全吃回来了才腆着肚子互相搀扶着回到华大。
后来这家餐厅成了我们心目中的圣地,做梦都在那些所谓的美食世界里游荡。家里给我们每个月的生活费基本都在五六百之间,每个月初汇到卡里。由于有了这家餐厅,我们每个月的生活被分为三个阶段:上旬比较有钱,动不动就坐7路车去把49块钱吃回来;中旬银根吃紧食堂泡面,想喝酒就买榨菜配一块三一瓶的清源啤酒;下旬弹尽粮绝借个五十一百,弄点馒头开水咸菜鼻屎苟且度日,借钱对象包括班里女生楼下阿姨甚至辅导员。每个月第一天取钱第二天还钱第三天赶赴华盛顿餐厅成了我们的习惯。
再后来我们就成了吃自助餐的专家,每次我们第一桌到最后一桌走,吃到一半还轮流到文化宫打电动看书回来继续战斗,目的就是要"把49块钱吃回来"!由于去得勤吃法又粗暴再加上武大王二都是不折不扣的肥膘一族,餐厅的所有服务员都知道我们是哪路货色了,特别是那个领班每次看到王二就怒目圆睁似乎怀有血海深仇。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将近一年,直到有一次,我们去吃到力不从心要结帐时,桌上还堆满包子烧卖炸糕酱猪肘,餐厅有个规定,桌上没吃完的东西超过100克要罚款十倍!怎么办?猜拳!输一次就挑一种解决掉。我不知道那天晚上是怎么离开餐厅的,只知道几个人在车上边吐边发毒誓再也不暴殄天物了。
期间我们发展了不少"华盛顿爱好者",包括王二的前几任情人、武大的未遂情人、我曾经的梦中情人以及众多407.5的粉丝。一部分人在我们的培养下变成了胖子,一部分人在我们调教下变成自助餐厅不欢迎的人,一部分人后来听到"自助餐"三个字就毛骨悚然。出于才子的本能,旺财把我们这些人进行了归类,创造性地把能在自助餐厅把本吃回来的人统称为"华盛顿学院"毕业生。
虽然有惨痛的教训,但我和王二旺才毕业的时候还是商定在第一次去那家餐厅十周年,也就是2007年12月的时候把那些曾经和我们一起战斗的同志从世界各地召集到华盛顿餐厅举行一次隆重的"华盛顿学院十周年校庆",重温当年的烽火岁月。
这家餐厅好象还在,希望它三年以内不要倒闭。
名词十三 98世界杯
我一直认为没有足球的大学就象没有沼气的茅坑一样缺乏真实感,幸好华大不缺乏喜欢足球的疯子。王二曾经告诉我一个听来的故事:96年国奥队兵败吉隆坡那天晚上男生砸在校道上的酒瓶子从北门一直延伸到专家招待所。这件事的真实性无从考证,但98年夏天放暑假前后万人空巷看法国世界杯电视转播的盛况绝不亚于96年的疯狂。
开幕式好象是午夜一点开始的,国内生宿舍没有电视,我们事先成功巴结了一个侨生,得以十一点半的时候从11号楼铁门旁一个小洞(感觉有点象狗洞)爬进去他宿舍看。出来的时候王二喝了太多啤酒肚子搞得有点大,钻到一半卡在洞里出不来,不得不退回去倚着墙角抬起右脚使劲撒了一泡尿才勉强挤了出来。
第二天想故伎重演,丫的那位侨生有洁癖的马来西亚光棍室友嫌我们脚臭不让去了。还好广大劳动人民懂得在劳动中积累智慧并学会了使用工具,我们去了原派出所旁的那家校办工厂偷了一节木梯藏在足球场东头的灌木丛里,联系了后门一家生意粉不好但有电视看的餐厅,每天半夜用那节木梯翻出围墙去餐厅花15块钱点一荤一素三瓶啤酒换来整夜看球赛的待遇(当时后门在改造增高,80公斤以上的同志只能望门兴叹)。但只看到小组赛结束就因为喧闹声太大影响了店主女儿睡觉再次被扫地出门。(——后来那把梯子成了我们宿舍半夜出去喝酒的首选交通工具,直到被哪个挨千刀的弄坏)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隔壁宿舍96的师兄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一台行将就木的14寸珊瑚黑白电视机。可是熄灯后宿舍连电源都没有,兄弟们熄灯当口敲锣打鼓大叫"开灯、开灯"抗议了两天发现学校TM一点都不理解闹也没用,于是恶从胆边生,有人提议接厕所水房里的电源看看,虽然危险却是唯一的办法——而且是省钱的办法。接下来1号楼4楼臭烘烘的水房就成了中文96和97级男生的深夜狂欢的场所,只要是中央一套转播球赛的时刻,狭小的水房里便拥堵着二十几条活生生的一丝不挂的安海土笋冻,夹杂着沉重的呼吸声、水箱的放水声、进球后的嚎叫声、久不进球的骂娘声、夜尿频多的人的梦呓声、放屁声、蚊子的翁翁声以及拍打蚊子的"啪啪"声交织在一起,混淆着男生身上的酸臭和茅坑散发出来的恶丑。一直到凌晨将近五点,才一个个顶着熊猫眼拖着被蚊子咬得体无完肤的行尸走肉鱼贯而出。有人已经在猜拳决定谁去上课帮忙点名谁睡觉了。
还有一场重播是中午在四食看的,看到一半很多人不知不觉就站到桌子上,招来了徐娘半老却一点没有风韵的老板娘和她一脸杀猪相的弟弟,双方一番对峙后电视被关闭,后果是四食一个中午没营业一分钱——好几张桌子凳子被砸了不说,有人还站食堂门口堵住来吃饭的同学号召大家抵制黑心老板。
决赛半决赛的时候已经放假了,但在家躺沙发喝啤酒看彩电就是没有那种疯狂的感觉了。
名词十四 王博导语录
307.5的王博导原名阿金,泉州地区人氏,所以普通话口音免不了地瓜腔,但执著又自信的他却为我们留下了不少豪地瓜言壮地瓜语,我们都崇拜他创造语言的能力和胆量,于是大家为他取了一个外号:王博导。一来表彰他对提高中文系闽南人的口语自信的贡献,二来在我们这个鸟系从来没见过博导,聊以自慰。
摘抄几则王博导语录,怀念怀念我几年不曾一块"港梯俩红迭"(博导语)的阿金兄弟:(感谢原307.5的刘兄提供的大量第一手珍贵史料)
1、绵绵江水,悠悠乡情!
大一第一学期《基础写作》课,黄老师带我们去秋中湖"采风",来到湖边,一阵秋风拂过,王博导突然旁若无人诗性大发一顿感慨:"绵绵江水,悠悠乡情!"外地同学集体惊愕:他不是本地人吗?江在哪里?
2、不要少废话!不要少罗嗦! 不要少恶心!
王博导喜欢化学系一PP女生阿达,有天晚上其舍友老梁惊爆博导在5号楼下给阿达送茶叶,博导回来后面对大家的起哄非常生气,声色俱厉地宣布以后大家对他的私人生活:"不要少废话!不要少罗嗦! 不要少恶心!"
3、区区冷,简直就是不冷嘛!
1号楼寝室内没有卫生间,冬天半夜上厕所要经过长长的开放走廊,小学课文里写道:冷风像刀割一样吹过裤裆,引得众多膀胱男孩经常是一边上演生死时速一边鬼哭狼嚎恨不得就在梦中解决算了。博导长在农村,习惯了"寒夜客来尿当酒"的生活,他每次都从从容容去慢慢腾腾来,回来还安抚大家:"区区冷,简直就是不冷嘛!"
4、 Mis di Caso
博导是个好孩子,读书很勤奋,勤奋到梦中也在诵读邓论和英语,大部分梦话还是可以听得懂,但大二有好几个晚上博导一直重复 "Mis di Caso"这个词,大家问过英语老师古文老师邓论老师日语老师以及博导本人,至今不得其解。
5、小小驿站,明天直接过二级
博导读的中学条件比较差,计算机学起来很吃力,大一下的省一级考试上机没过关,成绩出来大家安慰他,他满不在乎的说:"小小驿站,明天直接过二级!"
6、 你这只黑不溜秋的黑狗,我像狗一样把你踢出去!
有一次不知道和谁吵架,情急之下骂道:"你这只黑不溜秋的黑狗,我像狗一样把你踢出去!"
7、今晚的月光非常的柔和。
一天晚自修回来,博导一进宿舍又是一番感慨:"今晚的夜(月)光挥藏(非常)的罗(柔)和。"追问的结果是:晚上和阿达一起自修了。
8、博导喜欢打篮球,遇到篮球比他打得好的人他会给予极高的评价:"非常壮,非常壮。更壮,更壮,最壮,最壮。"
9、 好,现在进入睡觉状态。
他们宿舍人多,卧谈会常常要进行到下半夜,爱读书的博导总能在适当的时候用这句话掐断意犹未尽的关于女人的谈话。
10、祝大家福气多多,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
这句话不知道是哪个寒假过后开学来博导逢人必用的祝辞。
11、色欲泛滥
这是博导对307.5那帮夜夜卧谈女人和性的登徒子的精辟总结。
12、 哇!飞机!这么大!
晋江机场的飞机偶尔会飞过华大上空,博导偶尔看到后倒吸一口凉气发出一声惊呼!
13、找女人,请带上你的鞭子。
看过《鹿鼎记》后,博导奉劝大家。
14、小嘘一下!
每次打牌打到激烈的时候他经常扔下这句话直奔厕所。
15、吃咸饭兮喝肉汤。 好!明天吃咸饭。
我们的英语听力都是在数学楼四楼上的,上完课去南区教工食堂"吃咸饭兮喝肉汤"是博导的幸福生活,如果第二天三四节有听力课,博导的第一反应就是:"好!明天吃咸饭。"
名词十五 抽烟
大一的时候全宿舍就一个人抽烟,毕业的时候全宿舍就一个人不抽烟。
现在那个不抽烟的人比谁抽得都凶。
我染上抽烟陋习完全拜武大所赐。武大高中就是一烟鬼,他每次只买一包烟,抽完了懒得买就到处讨烟抽,经常从1号楼四楼讨到一楼,实在要不到才不得不再买一包。艰辛的讨烟生活让他总结出了一句至理名言:独乐乐,与人乐乐,熟乐?我不幸成了第一个受害者,在武大"烟中自有黄金屋,烟中自有颜如玉"的强大诱惑下,不久我就唯他烟头是瞻。刚开始尝到抽烟的乐趣,我还不买烟,武大一根一根地施舍我,等我渐渐不能自拔后,他把烟藏了起来,循循善诱让我自己买,我不买,跟他要,不给,我就偷,藏在哪里都不好使——小时候奶奶知道我嘴馋,家里能吃的东西都要藏在各个房间各个角落里,但我每次挖地三尺都能找出来——别说在区区一个宿舍里藏包烟了。
最后武大使了阴招,每次刚买来的烟都当我的面一根一根拿出来在嘴里狠狠舔上一口再装回去,甚至装进裤裆里再拿出来。这下我才开始在每个月伙食费里省出烟钱来。武大得以不用到处要烟,开始反过来抽我的烟了。
发展完第一个下线后,武大开始把魔爪伸向每一个人,两年内,除了旺才以广播台播音事业为重独善其身外,全宿舍其余各色人等纷纷落马。
大一的时候我们楼下307.5全宿舍没一个人抽烟,毕业的时候全宿舍就两个人不抽烟。
现在那两个不抽烟的有一个在烟草公司工作。
他们染上抽烟陋习完全拜我所赐。第一个为烟草事业做出贡献的是鸟龙,他不幸失恋的当晚不幸碰上我,我给了他几支红双喜,抽完后他"心情好多了"。此后他又在他们宿舍打牌的过程中让很多人也"心情好多了"。
听说中文95有个漂亮的师姐喜欢坐在16号楼的护栏上抽烟,我们都很崇拜。
听说毕业典礼那天晚上有个女生宿舍全部都学会了喝酒抽烟,我们都很不屑。
我们系我最欣赏的老师刘头喜欢抽烟,每次他来学生宿舍只要我们烟阵以待,准能免费听一个晚上的精彩演讲。
我最早学抽的烟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双喜香烟,烟盒上有醒目的大字:香港政府忠告市民,吸烟有害健康!
华大名词十七 游行
印象最深的是1999年5月的那次抗议美国轰炸我驻南使馆的游行。从此以后,我就不再参加所谓的游行了!
美国轰炸的消息传来,全国群情激愤,华大亦然,当天晚上校园各路"愤青"开始互传校方和泉州市公安局同意华大学生第二天上街游行的消息,作为学生会干部,我们也到办公室研究了一个晚上的游行方案,但更多的是讨论如何避免游行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半夜回来的路上发现惊奇的一幕:平时行人寥寥的路上骤然熙熙攘攘,那样子又不像是因为愤怒而睡不着的样子,大多数人似乎在闲庭信步准备去HAPPY——因为大家都知道了晚上学校为了照顾同学们的情绪不断电不关门而且次日又不上课(忘了是不是周末)——过节了?SHIT!事实证明我的猜测是对的,两点多了,宿舍楼下净是一些饮酒过度的人的喧闹。
第二天一早,工商系法律系几十位爱国青年在陈嘉庚纪念堂组织了1000多人参加抗议集会,观众厅一片人山人海,一群头缠白布的"领袖"在台上慷慨激昂地演讲,台下则是彩旗飘扬,虽然没有完全听清楚他们的怒吼,当时的气氛让人由不得激动万分,恨不得当即就去把刚开业一年的中山路上的麦当劳砸了顺便饱餐一顿!!!可是接下来所发生的事情却让我们很多人始料未及哭笑不得。
开完抗议集会,在警车开道下,约2000多人扛着国旗、校旗、标语,喊着震耳欲聋的口号冒着雨向市区方向进发。11点多,人群经过侨乡体育中心,戏剧性的一幕又出现了:队伍从少了一截,当时侨乡体育馆如火如荼地举行即开型体育彩票销售,特等奖是奥迪轿车呢好象,那"一截人"估计是去碰运气去了,原来如比!
元气大伤的队伍继续前进,街上看热闹的人多了起来,这些人可不比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市民的觉悟,没有人加入游行队伍不说,他们的眼光里充满的更多是迷惑(又是哪位前辈过往了?)和好奇(这些小孩是发烧了还是怎么地?)以及不屑(别他妈影响了俺小店的生意!)。最后同志们终于在九一路口全体沦陷了,警察在那里挡住了去路,想象中的"冲破防线"、"冲突"、"催泪瓦斯"什么的非但没有上演,连最起码的学生与警察的对峙都没有发生,大家乖得像实验室里的白鼠秩序井然地上了市政府从各地调集来的大巴车"得胜而归"!!
"完啦?就这样结束啦?"很多人意犹未尽。我不知道他们是为没有吃到免费的麦当劳还是为没有在路上成功地与漂亮MM搭讪而抱怨。反正回来后大家都得到了好处——学校在纪念堂台阶上为每位"凯旋归来"、为学校争足了面子的英雄们发了矿泉水、面包还有蛋糕。而这次发放战利品的过程却没有了出去时的慷慨激昂,简直是抢劫大战,不少人为了多拿俩蛋糕左右开弓左突右冲早已把爱国热情和绅士风度抛到九霄云外,巴不得把这几天的伙食全挣回来!害得发食品的老师一个劲地焦急地大声安慰:"东西很多,大家不要挤,别挤!"。。。。。。
从此以后,我就不再参加什么所谓的游行了!
据读仰恩的同学讲,他们某些班级也到马甲(马甲???)游了一下,遭来村民一阵莫名其妙。
后来的申奥成功、华大CUBA夺冠,好事者在校内也颇折腾了一番,每当我把这些事和99年的游行联系起来就感到一阵晕厥。
大三的时候因为宿舍搬迁,激动之余鼓捣了一篇宿舍纪念文章,大四那年也曾在华大文学报(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这个玩意儿)上大肆感慨自己三年多的大学生活。刚刚滚出华大的那一刻蠢蠢欲动地想,以后好好地写本怀念自己大学生活的书,没准出版还能抽点版税。
突然有一天看到土豆兄弟的《大学的落叶》后热泪盈眶才恍然大悟:三年过去了,我竟然蠢蠢欲动到现在一字都没动。真对不起中文系的列祖列宗啊!不过凭我现在的智商要能写出一本书母猪都会上树就算母猪真上树我也写不出。一
本不行咱就一篇吧,谨以此篇纪念1997年到2001年我生活过的华大。
名词二:97年9月11日
那天是97新生报到的日子。那年本来想考个好点的学校没得逞,被调剂到华大很不情愿,而且还是中文系,传说中男生都娘娘腔的那个系!我很担心上学以后会不会慢慢变态。后来才发现还有比我更惨的——那天在回咤馆注册的时候碰到一个高中同一学校补习班的哥们。问他读什么系,这厮象个娘们似的扭捏半天不肯说,追问,他抛下一句话让我丈二和尚几天摸不着头脑:"咳!别问啦,我们系很不好听,机电的。"
交费时钱没带够,校内又没有取款机,只好打车回泉州取钱,到仕公岭目睹了一场车祸,心想:今天不是什么好日子。果然,四年后的纽约被我不幸言中。
交完钱该找地方住了,接待处的师兄给我一把钥匙又让我郁闷半天,贴在钥匙柄的胶布上写着:1#407.5。问是不是写错了,答:没错,四楼最大间就是你的宿舍。到了一看,1号楼407宿舍旁边还真有一间与后座1号楼后座拼接的畸形房
间,里边摆着满满七张上下铺,门楣上赫然印着四点五个大字:407.5!我猜这个肯定是以前人少时用来作活动室的。晕,俗话说的先来后到就是这样?先到的住8个人的标准间,最后来的就得一股脑挤总统套房。
还有句俗话怎么说来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由于中文系男丁不旺,有几个逃兵转系到法律和国经,本来要住14个人的宿舍结果只来了6个:王二、旺才、武大、坤哥、鸡丝和我。几个人当晚就动手把剩下的床拆了,以表达劫后余生的激动心情并顺便向安排我们住这里的人示威。
名词三:16号楼
我不得不承认大学四年里北区16号楼一直是我最想进去的楼之一,为了能轻松进那个楼我几年来对那位楼管阿姨威逼利诱坑蒙拐骗声东击西暗渡陈仓什么手段都尝试过了,但每每进得侥幸,进得艰难。
新生报到那天晚上女生楼可以随便进去,在某位师兄的鼓动和带领下(当时我们并不知道这位师兄其实是自己想去看我们班的女生),王二、旺才、武大和我急不可耐地去航空母舰(16号楼的别称,谁最早想出来的?经典)三楼,当晚我们总共向5个宿舍传达了新扎学友的问候和祝福,并邀约美女相对集中的两个宿舍第二天到我们宿舍共进晚餐,这也为后来一场场爱情故事和感情纠葛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名词四:小茅屋
这个地方现在已经没几个人记得了,校友聚会的时候偶尔提起还会引来男生们一阵会心的奸笑。但在当年,它可排得上华大校园十大流行语前三名。新南小区没有建成前,这个位于教工食堂西南方向约100米的小茅屋是很多情窦初开(对不起,应该是性窦初开)的男大学生接受性教育的传统场所。
我唯一一次去是97年深秋的一个晚上,哥们几个打升级,百无聊赖之际,我们班一个叫棒棒的帅哥说带大家去一个神秘的地方。路还挺不好走,从附小那个小门出去还要绕过很多养狗的人家,让我想起一个不太恰当的成语:鸡鸣狗盗 。进去一看傻眼了,一间不过20平米的小录象厅竟然有不下50名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在里边秩序井然危襟正坐。好象在放一部早看过了的武打片,我转身欲走,这时传来一阵有节奏的鼓掌声,夹杂着"老板,换片"的吼声。恐怖的一幕出现了,一个失去了双臂的中年男子进来,脖子上挂着一个书包,在屋子里的每个人面前走过,经过我的时候我和别人一样往里边投了三块钱——接下来录象里就开始放地球人都知道的片子了。
我们几个好象接受教育比较早,加上三块钱实在有点贵,不如去北门华龙看两块钱四片的盗版大片,后来就没有再去。
传说那家是一个参加抗美援越的伤残老兵开的大家应该多捧场,传说那家有派出所人罩着大家放心看,传说那时侯至少一半华大的男生光顾过,传说后来生意不好老板改行算命去了,传说后来被一个中文系毕业的记者暴光于是就关门了……
传说而已。
名词五:武大
武大是我的舍友,大学上了一半踏着方鸿渐的足迹去了欧洲。
基本上他是一个帅哥,白净、魁梧、懒惰。有一次来我家,我爸用闽南话跟我嘟哝了一句:你这位同学很大条嘛!你们为什么叫人家武大?
他的懒惰,当时华大六千多学生中没有出其右者,我想他应该在华大四十年校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看过《啸傲英雄传》的人应该记得里边有一个主要人物名王动——实际上经常躺在床上一动不动——武大亦如此。大一我们宿舍卫生评比得过无数次全系倒数第一——都是他的功劳。
他似乎和早晨的阳光井水不患河水,正常情况下他早上是不起床不去上课的(我会帮他点名),我们中午下课回宿舍后的喧闹声会把他的美梦吵醒,于是起来拿起桌上随便谁的口杯用手沾点隔夜茶理理自己贴在脑袋上的乱发,再用剩下的那点液体冲一遍昨晚吃完泡面来不及洗的饭缸,懒洋洋地抽一支南洋双喜,然后复又软绵绵底躺进馊味熏天的床上,白胖的手握着饭盆向众人道:
"哪位兄弟帮忙打盆饭呗,请喝可乐!"
最后四个字说得掷地有声,于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他往往可以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解决有点昂贵的午餐。
吃完饭照例是一根双喜,烟足饭饱后也照例很快进入梦乡。下午勉强和大家一块上课去——按他的话说:实在是无聊到要去上课的地步了。
夜晚来临是武大生命迹象显现的最好注释,北门外原法发美村委会二楼"华龙录象厅"是他的最爱。当然,也是很多1号楼2号楼3号楼6号楼兄弟们的最爱,只是不如武大爱得深切,爱得疯狂。他每天晚上六点前录象未开演的时候第一个进去占视角最佳的座位,并且无一例外地能够在十点五十九分楼下铁门快封的那一刻回到宿舍。接下来我们的日子就不好过了,爱讲故事的武大手脚虽懒嘴巴可比张仪苏秦罗家英勤快多了——不管你爱不爱听,他会雷打不动地把那天晚上看过的录象的所有细节向全体舍员绘声绘色慷慨激昂复述一遍。有一次我白天想女生想得太累没等他讲完就匆匆睡去,半夜不知什么时候内急要去趟厕所,迷迷糊糊中赫然一惊——大家鼾声四起,他正讲《鹿鼎记》给自己听呢!
后来知道他要去欧洲读书的事,临行前我们都拼命为他祈祷一定要活下去。几年不见了,你在他乡还懒吗?
。。。。。。
名词六:学生会
小时侯的梦想是当大官赚大钱讨漂亮老婆住高档房子,4岁的时候觉得居委会大妈是大官我在自己家门口撒尿她都管,10岁的时候觉得老师是大官拽把尺子谁不乖打谁,大一的时候长得歪瓜裂枣的师兄来检查卫生小样儿还趾高气扬的: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二很不屑,他先修的时候当过学生会主席。
"彼可取而代之。"旺才对自己很有信心,于是报名参加班委竞选。
"大丈夫生当如此。"我想也该去弄个官儿当当,搞不好以后还能贪污受贿以权谋私最次也可以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虚荣了四年以后蓦然回首发现自己除了学会了打官腔自娱自乐积攒了一堆所谓"荣誉"的破铜烂铁之外,竟然一无所有,包括那张宝贵的四级证书。
名词七:爱情(之王二篇)
多年前我爱听孟庭苇一首叫《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如果孟大美女碰到王二她一定会唱成《大咧咧的野百合乱哄哄地开》。
王二的爱情故事总是纠缠于甩与被甩之间。作为舍友一起吃喝拉撒睡了四年我最后竟然记不清他那四年究竟被甩几次甩了别几次?是逆差还是顺差?比较典型并被宿舍日志载入的有这么几个:
漂亮的X小姐和王二认识不到一个礼拜开始形影不离如胶似漆,另我们班很多男生嫉妒之余开始憧憬起自己的不伦之恋,他们的结束同样令人大跌眼睛,短短三个月据说因为"感情不和"闪电般反目成仇,生意不成情义不在了。
健康可爱的J MM在被王二在刚刚开通的桑梓园BBS里花言巧语不久就投怀送抱,俩人感情最好的那个夏天,MM每个早晨不到7点就端着热乎乎的银耳汤到鄙寝室,揣开房门拉把凳子站在王二床前俩人旁若无人地共享琼浆玉液。当时我们好几次被他俩惊醒后一时内急无奈只着三角裤衩不敢出去XUXU差点集体小便失禁。
同样是好梦易醒,不到一个学期,王嫂改旗易帜,王二也投入了另一段泡面爱情。
。。。。。。
(涉及隐私,不便多言,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名词八:光协
光协,也就是"中国光棍协会华侨大学中文系分会"的简称,其他系有没有建立革命根据地我不知道。反正我进去的时候,这个伟大的革命组织在我们系已经带领革命群众为实现全系光棍的泡妞事业奋斗了几个年头了。
那时的会长叫竹哥,中文94一个胖得有点变形的家伙,据说他因为有猪的长相却没有猪的气质,在情场上屡战屡败始终没能摆脱形单影只的悲惨命运,一度看破红尘想钵依佛门。后来和一位同样是形影相吊的光棍兄弟借酒浇愁的时候,谈到伤心处,共同的悲惨遭遇使两位伟人紧紧拥抱在一起,那场景就像当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那一次伟大会面。
第二天,他们联名向全系发表了著名了《姿本论》,号召全体孤苦伶仃的光棍们武装起来,向单身宣战,拯救千千万万华大劳动妇女于水火之中。在大批不明真相的群众的自觉拥护下,"光协"很快成立了。他们起草了章程:(由于年代久远,只记得那么几条了)
第一条 中文系光棍协会是中文系光棍汗的自治组织,接受系党总支的领导和团总支的指导,在法律和学校规章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活动。
第二条 中文系光棍协会参加中华全国光棍联合会、福建省光棍联合会和泉州市光棍联合会,为团体棍员。
第三条 本会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棍员。
第四条 本会的宗旨和任务是:
(一)代表和维护广大会员的正当权益和要求,热情为光棍服务,沟通单身女性与广大光棍的联系,协助和促进学校的性教育和管理工作;
(二)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提高会员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发展与兄弟院校女生的友好关系;
(四)开展多种自我管理、自我安慰和自我服务活动,为会员提高泡妞素质、树立死缠精神、全面诱骗女生创造良好条件。
第六条 聘请有经验的泡妞高手对屡战屡败不得要领的光棍进行指导和帮助。
第七条 凡取得中文系学籍、没有女朋友或失去女朋友的男生均为本会会员。
。。。。。。
第十一条 第一次约会女生的会员的费用(餐费、车费,被泡除外)有本协会提供。
。。。。。。
第十八条 本会的经费来源:
1、 自动离会(泡到女生)的会员交纳会费人民币一百元整。
2、 钻石王老五的赞助。
3、 开展光棍俱乐部活动收入所得。
。。。。。。
但由于97级新生在王二的带领下,在拐骗女生事业上取得重大突破,"光协"势力日微,最后完成历史使命解散了。
名词九 四大酷刑
(得罪了,各位主人公,哈哈,权当美好回忆,不要打我)
第四大酷刑:和皮皮一起洗澡
看到皮皮我就想起《大话西游》中暗恋至尊宝的三当家,他的嗓音好象只有高八度没有低八度,讲话比韩红JJ唱歌的音调有过之无不及,如果你一个人去澡房,正好皮皮也在里边洗澡,他准用标准的"女"高音大叫"哟,你也来。。。"听到声音让你毛骨悚然先,然后他因为冷水浇在身上发出痛苦的银铃般的呻吟会陪伴你整个洗澡过程。。。。。不要啊。
第三大酷刑:听钟主席做报告
钟主席生来就带有领袖气质,作为学生会干部,每个星期二下午系里开学生干部会他上台的时候,一番:"下面,我简单讲两句。"的开场白会让你明白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今天的晚饭又要和夜宵一块儿吃了。
第二大酷刑:听成才子唱歌
成才子是华大绝对的风云人物,有机会我一定要专门为他树碑立传。但这里要说的是他的歌声,其实并非唱得不好,只是他经常在意外的时间意外的场所用意外的方式高唱意外的歌曲,举个例子,他可能会在早上六点多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的情况下,高唱《小白杨》等主旋律歌曲去上厕所,几分钟后唱着更加高亢的《珠穆朗玛》从厕所里出来!在这个"不幸"的时刻,我就龟缩在被子里,心情就象野原美牙因为小新屡屡赶不上幼儿园的接送车后发出的感叹:"早晨的阳光好刺眼。"
第一大酷刑:和西西安打牌
安安,看到后一定要冷静不要冲动啊,我不是故意的,可是我的手太贱了收不住笔。
安安也是华大当年的风云人物之一,但种种光环并不能掩盖他打牌技术超级烂的严酷事实,如果打牌的时候不幸和他打对家,那滋味简直,,,这么说吧,再有修养,再绅士的人最后都会喷血而死。
名词十 四大牛人
其实华大牛B的人很多,但在我当时幼小的心灵分辨力尚缺乏的情况下,有四个人因为各做了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件差点没成为我的偶像,要不是后来组织上信任让我混进了革命队伍当了学生干部,我想我一定会追随他们在通往牛B的道路上一路狂奔的!——
牛人一 禽兽
禽兽在中文系酒王中排名第二,而且一度有觊觎冠军宝座的机会——我生病回家那几天。但他酒品很好,有一次他一个人在四食喝闷酒从下午一直喝到熄灯,期间我们班有7个女生先后到四食买夜宵碰到他,每个人都以为他失恋想去安慰安慰他结果拗不过就跟他喝了几杯最后反过来在他的安慰下才一个个依依不舍回去。次日从16号楼传来八卦,听人说有7个女生那天晚上先后从一楼吐到三楼,还据说是都追同一个男生结果被拒绝了云云。
我之所以崇拜禽兽不是因为他灌女生喝酒的能力和技巧,而是我不能理解那天晚上他灌醉那么多健康可爱的小姑娘,竟然,没有对他们怎么样。
牛人二 左冷禅
左冷禅是一个异类,对同学一片赤胆忠心随时准备两肋插刀,对老师和领导却横眉冷对爱理不理。大二时和我一个宿舍,一天早上师兄来检查卫生,他赖床上不起来,带队的学生会头头说:
"你怎么不起来?"
他用脚动了动床沿,回答:
"自己有眼睛不会看啊!"
呵呵,那儿挂着一张小纸片,上面工整地写着几个字:"我病了,请勿打扰。"
那位师兄有没有当场晕过去我给忘了,反正后来我们宿舍成了检查卫生的重点对象几年没动摇过。
牛人三 恶棍
恶棍基本上也是一个问题青年,之所以被人叫恶棍是因为他在广大人民心目中确实是恶棍,从来不参加民主生活,从来不参加班级活动,系会从不去开,还敢和师兄打架,后来辅导员终于忍不住想找他谈谈把他拉回精神文明大家庭,问他为什么不参加活动,他回答说:一,我不想入党;二,把表现机会让给他人。
牛人四 大少
在99年酷热的夏天的某个黄昏,大少从三楼左侧的澡房洗完澡出来,站在303门口凭栏远眺作豪迈状,一分钟后楼下传来一个女生杀猪班的嚎叫:"啊?流氓。"——大少一丝不挂的胴体被他一览无余。
另一次也是在303门口,下午一群无聊透顶的人倚着栏杆在看一个似乎挺漂亮女生楼下对面溜冰场学溜冰,溜得不好老摔倒,大少从宿舍出来突然一声大吼:"姑娘,别怕,我来教你!"吼完大概三秒钟后现场突然一阵寂静——大少的吼声引起"漂亮女生"的注意,他回头看了,哦!呃!!!竟然是教我们现当代文学的朱老师!!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宿舍也分别做了一件牛事件:
我们系在争创校园文明社区的时候,系里叫我们给自己宿舍取了名,比如名古屋思君斋什么的,303在接到通知第二天就把寝室大名挂了出来:无聊斋。系领导气得要吐血要他们换名字,说此名不上进,他们很配合,当天就改了名:聊斋!系领导再次吐血,从此303再也没出过学生干部没有人入党。
307.5宿舍面积和我们一样大但住了10个心怀鬼胎而又不幸的人,大二下开学第一天他们突然集体买了10辆漂亮的自行车,上课下课10个人一阵风驰电掣让人好生羡慕。三天后,10辆新车在1号楼下集体失窃!!直到毕业,他们连车毛都没有再见过。
名词十一:《华大周报》(《最后的宣言》)
如果要评选华大有史以来文采最好的人,很多人会有很多种看法(估计很多人会暗爽地认为是自己),但当我那年在学通社(华侨大学学生通讯社的简称)办公室的一个很旧的柜子里发现了一张旧报纸后,我有了答案。
那是一张1996年6月13日出版的《华大周报》,《华大周报》是华新社(华侨大学学生新闻社,学通社的前身)出版的报纸,可惜我来华大的时候,这张报纸因为种种不可能为我们后来人所知的缘故停刊了。
这期《华大周报》的头版有一篇社论,名为《最后的宣言》,没有作者署名,文中多涉及一些当时华新社和某学生组织的是是非非,虽然我不能理解作者为何如此愤慨,当然好象也不关俺的事,但文章中体现出来作者的文字表达、语言组织、引经据典、成语运用等等各方面的能力才华让晚辈折服。原文照搬如下:(转载他人巨著,原文中言辞可能较为激烈,如超越论坛容忍范围,请斑竹删贴,谢谢。)
最后的宣言
"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华新社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面对着周遭阴沉的脸,贪婪的目光,我们还有理由再保持缄默吗?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们毫无退路,我们只有背水一战,只有抗争呐喊,只有这——最后的宣言。
"良禽择木而栖",此话自古已然,似乎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所谓人各有志,有人要弃"暗"投"明"(对其所谓"前途"来说),移情别恋,也只好"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了",毕竟强扭的瓜不甜。然而某些人却未免太泾渭分明了,为讨得新主子的欢心,谋得重职,在其人生履历中添上"辉煌"一笔,竟昧着良心,添油加醋地将所谓华新社"内幕"和盘托出,正中某些居心叵测的人之下怀。
"山雨欲来风满楼",前阵子,有人放出风来,说华新社如何不民主,财政不明,管理混乱云云。且不论他们是怎样贼喊捉贼,要学山姆大叔当世界警察,令笔者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他们何以对本社之事如此热衷呢?谁不知道华新社是个清水衙门?然而不,有人发话了:"拉了好几万赞助",但"不知用到哪里去了"。言外之意分明:"定是被某些人中饱私囊了"。哗,原来我社竟是块金山,是唐僧肉,油水很足的,难怪有人眼放金光,要兼并公关部,还有编辑部要划入其宣传部,华新社一些笔杆子就可以为他们歌功颂德了。原来如此,司马昭之心,昭然天下了。兼并华新社竟有这诸多好处,"心动不如行动",但又要名正言顺,师出有名,故有以上一手炮制,谣言四起。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就算不讲以上所谓。。。。。。谁又能担保他们不再给你个"莫须有"的罪名?
话说回来,以上莫非是笔者神经过敏,精神错乱而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竟将人家一片好心当作狗咬呢?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了。不然,相似的老例,是古而有之的。《**通讯》以往是如何激浊扬清,畅所欲言,然而一被兼并,就锐气渐失,如今是什么状况,也是有目共睹。大家心知肚明。"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一张报纸若不能有一家之言,而只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看脸色行事,写些无关痛痒、无病呻吟的狗屁文章,岂不有违宗旨,那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就地散伙算了。故,与其将来重蹈覆辙,落到同等地步,不如现在就未雨绸缪。何况是早有征兆的呢!中国的文人向来是"多愁善感"的,文人的通病似乎不便口诛笔伐,横加指责吧!
然而华新社面临的并不仅仅是这些,更有一些人对《华大周报》上恨之入骨、欲取之而后快的。原因不外乎是曾戳到他们的痛处,恼羞成怒罢了。**老师就曾指着华新社一负责人的鼻子骂道:"华新社是什么东西?"华新社什么也不是,就是会有病呻吟,写些让"正人君子"深恶痛绝的文字,让某些心里有鬼又道貌岸然的"人物"露出"麒麟皮下的马脚"。而那个口吐狂言的所谓师者,更是践踏了所有为师者的尊严。"丑态倒没有什么丢人,丑态而蒙着公正的皮这才催人呕吐",诚哉。"亚波理奈尔咏孔雀,说它翘起尾巴,光辉灿烂,但后面的屁股眼也露出来了。"所以批评家的指摘是要的,不过批评家这是也就翘起尾巴,露出他的屁眼。但为什么还要呢,就因为它正面还有光辉灿烂的羽毛。不过倘使并非孔雀,仅仅是鹅鸭之流,它应该想想,翘起尾巴来,露出的只有些什么!
再看看那些朝秦暮楚之徒,当初加入华新社,何尝是想干一番事业,叶公好龙罢了。只不过想镀镀金,谋个什么部长秘书之类的,自然身价倍增。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部长秘书的牌子一亮,人见之皆蹬蹬蹬后退三步,倒吸一口冷气:哗,了不起。怀揣这头衔,犹如美国绿卡,何处不畅通无阻?要谋个一官半职还不是易如反掌。况且有人放风:"华新社社长不过相当于学生会一名部长罢了。"(过奖过奖,其实何尝如此,华新社系民间组织,其社长更"不过"是一介草夫,这"相当于部长"的高帽,哪里受得起。**长龙心大悦,竟将区区华新社长抬到如此高度,真是如沐皇恩,生封少保,死谥"文忠"一般,我等"诚惶诚恐,特别脱帽鞠躬,敬谢不敏之至了。")一句话却听得人怦然心动,打起了如意算盘:那么当上学生会的部长,就可以与华新社长平起平坐了,此时不动,更待何时?于是纷纷作鸟兽散,用韦小宝的话说:"那个马难追。真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啊!"古今往来,人们对各种犯罪似乎都可以找到开脱的借口,惟独卖国贼是千夫所指,万人唾骂。同样,对那些为一己之私,出卖本社利益谋取资本的人,笔者将毫不吝啬地奉献上我的轻蔑。
华新社从此元气大伤?才不呢,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白色恐怖下,投机者纷纷脱党,纯洁了党的队伍,剩下的中坚力量团结一致,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同样,经过危机,功利主义者原形毕露,谁能说这不是一件好事,华新社又有何损哉?(当然笔者在此并非自诩"精英",否则,岂不是有王婆之嫌?)
那么,华新社可以大展宏图了?答曰:心有余而力不足。**组织正气势汹汹来着不善,狮子大开口,要吞掉华新社,而华新社身单力薄,一无天线二无靠山,凭以慰籍的是多年来广大师生对《华大周报》的支持与厚爱,否则,岂不是死不瞑目,呜呼!
救救华新社!
声明:某些"内部消息"未经授权,擅自出版,望有关人士务必息怒,保重贵体安康为盼。
另:请勿对号入座,但愿这不是"最后的疯狂"。
不知道该文作者是哪位,且不管他写的东西对与错,反正在他之后,华大出了一大帮无病呻吟志大才疏的家伙,却没再能有人写出这么洋洋洒洒淋漓尽致的东东了。
名词十二华盛顿学院
不知道泉州的自助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98年前后,身上钱比较多的时候,华大的学生(特别是侨生)到泉州吃饭首选文化宫旁一家叫"华盛顿"的自助火锅餐厅,49元随便吃。
先修97有个大胖子老王,和俺们宿舍玩得不错,和我们一样都是暴殄天物的混蛋,那会儿大家都比较穷,肚子里永远一片空白大脑里永远一片饥饿。有一次他在城里玩得太尽兴忘了吃饭差点饿死在文化宫的游戏机店里,奄奄一息之间看到了华盛顿餐厅闪烁的霓虹灯,就进去饱餐了一顿,结果钱不够,打电话告诉我们说他在吃螃蟹(我们是螃蟹的天敌,属于那种如果有螃蟹就会把命豁出去的饕餮之徒)。
二话不说,我们立即打面的奔赴事发地点。到了之后知道他TMD是让我们去赎他正想打他个鼻青脸肿,发现这家餐厅确实和别家不一样,螃蟹河虾猪腰一应俱全,虽然贵了点。但我们还是美美地享受了一顿有生以来最饱的晚餐。那天我大概吃了半斤螃蟹半斤鸡肉六个冰激凌四碗猪肚汤灌了八杯可乐,直到大家算算好象把49块全吃回来了才腆着肚子互相搀扶着回到华大。
后来这家餐厅成了我们心目中的圣地,做梦都在那些所谓的美食世界里游荡。家里给我们每个月的生活费基本都在五六百之间,每个月初汇到卡里。由于有了这家餐厅,我们每个月的生活被分为三个阶段:上旬比较有钱,动不动就坐7路车去把49块钱吃回来;中旬银根吃紧食堂泡面,想喝酒就买榨菜配一块三一瓶的清源啤酒;下旬弹尽粮绝借个五十一百,弄点馒头开水咸菜鼻屎苟且度日,借钱对象包括班里女生楼下阿姨甚至辅导员。每个月第一天取钱第二天还钱第三天赶赴华盛顿餐厅成了我们的习惯。
再后来我们就成了吃自助餐的专家,每次我们第一桌到最后一桌走,吃到一半还轮流到文化宫打电动看书回来继续战斗,目的就是要"把49块钱吃回来"!由于去得勤吃法又粗暴再加上武大王二都是不折不扣的肥膘一族,餐厅的所有服务员都知道我们是哪路货色了,特别是那个领班每次看到王二就怒目圆睁似乎怀有血海深仇。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将近一年,直到有一次,我们去吃到力不从心要结帐时,桌上还堆满包子烧卖炸糕酱猪肘,餐厅有个规定,桌上没吃完的东西超过100克要罚款十倍!怎么办?猜拳!输一次就挑一种解决掉。我不知道那天晚上是怎么离开餐厅的,只知道几个人在车上边吐边发毒誓再也不暴殄天物了。
期间我们发展了不少"华盛顿爱好者",包括王二的前几任情人、武大的未遂情人、我曾经的梦中情人以及众多407.5的粉丝。一部分人在我们的培养下变成了胖子,一部分人在我们调教下变成自助餐厅不欢迎的人,一部分人后来听到"自助餐"三个字就毛骨悚然。出于才子的本能,旺财把我们这些人进行了归类,创造性地把能在自助餐厅把本吃回来的人统称为"华盛顿学院"毕业生。
虽然有惨痛的教训,但我和王二旺才毕业的时候还是商定在第一次去那家餐厅十周年,也就是2007年12月的时候把那些曾经和我们一起战斗的同志从世界各地召集到华盛顿餐厅举行一次隆重的"华盛顿学院十周年校庆",重温当年的烽火岁月。
这家餐厅好象还在,希望它三年以内不要倒闭。
名词十三 98世界杯
我一直认为没有足球的大学就象没有沼气的茅坑一样缺乏真实感,幸好华大不缺乏喜欢足球的疯子。王二曾经告诉我一个听来的故事:96年国奥队兵败吉隆坡那天晚上男生砸在校道上的酒瓶子从北门一直延伸到专家招待所。这件事的真实性无从考证,但98年夏天放暑假前后万人空巷看法国世界杯电视转播的盛况绝不亚于96年的疯狂。
开幕式好象是午夜一点开始的,国内生宿舍没有电视,我们事先成功巴结了一个侨生,得以十一点半的时候从11号楼铁门旁一个小洞(感觉有点象狗洞)爬进去他宿舍看。出来的时候王二喝了太多啤酒肚子搞得有点大,钻到一半卡在洞里出不来,不得不退回去倚着墙角抬起右脚使劲撒了一泡尿才勉强挤了出来。
第二天想故伎重演,丫的那位侨生有洁癖的马来西亚光棍室友嫌我们脚臭不让去了。还好广大劳动人民懂得在劳动中积累智慧并学会了使用工具,我们去了原派出所旁的那家校办工厂偷了一节木梯藏在足球场东头的灌木丛里,联系了后门一家生意粉不好但有电视看的餐厅,每天半夜用那节木梯翻出围墙去餐厅花15块钱点一荤一素三瓶啤酒换来整夜看球赛的待遇(当时后门在改造增高,80公斤以上的同志只能望门兴叹)。但只看到小组赛结束就因为喧闹声太大影响了店主女儿睡觉再次被扫地出门。(——后来那把梯子成了我们宿舍半夜出去喝酒的首选交通工具,直到被哪个挨千刀的弄坏)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隔壁宿舍96的师兄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一台行将就木的14寸珊瑚黑白电视机。可是熄灯后宿舍连电源都没有,兄弟们熄灯当口敲锣打鼓大叫"开灯、开灯"抗议了两天发现学校TM一点都不理解闹也没用,于是恶从胆边生,有人提议接厕所水房里的电源看看,虽然危险却是唯一的办法——而且是省钱的办法。接下来1号楼4楼臭烘烘的水房就成了中文96和97级男生的深夜狂欢的场所,只要是中央一套转播球赛的时刻,狭小的水房里便拥堵着二十几条活生生的一丝不挂的安海土笋冻,夹杂着沉重的呼吸声、水箱的放水声、进球后的嚎叫声、久不进球的骂娘声、夜尿频多的人的梦呓声、放屁声、蚊子的翁翁声以及拍打蚊子的"啪啪"声交织在一起,混淆着男生身上的酸臭和茅坑散发出来的恶丑。一直到凌晨将近五点,才一个个顶着熊猫眼拖着被蚊子咬得体无完肤的行尸走肉鱼贯而出。有人已经在猜拳决定谁去上课帮忙点名谁睡觉了。
还有一场重播是中午在四食看的,看到一半很多人不知不觉就站到桌子上,招来了徐娘半老却一点没有风韵的老板娘和她一脸杀猪相的弟弟,双方一番对峙后电视被关闭,后果是四食一个中午没营业一分钱——好几张桌子凳子被砸了不说,有人还站食堂门口堵住来吃饭的同学号召大家抵制黑心老板。
决赛半决赛的时候已经放假了,但在家躺沙发喝啤酒看彩电就是没有那种疯狂的感觉了。
名词十四 王博导语录
307.5的王博导原名阿金,泉州地区人氏,所以普通话口音免不了地瓜腔,但执著又自信的他却为我们留下了不少豪地瓜言壮地瓜语,我们都崇拜他创造语言的能力和胆量,于是大家为他取了一个外号:王博导。一来表彰他对提高中文系闽南人的口语自信的贡献,二来在我们这个鸟系从来没见过博导,聊以自慰。
摘抄几则王博导语录,怀念怀念我几年不曾一块"港梯俩红迭"(博导语)的阿金兄弟:(感谢原307.5的刘兄提供的大量第一手珍贵史料)
1、绵绵江水,悠悠乡情!
大一第一学期《基础写作》课,黄老师带我们去秋中湖"采风",来到湖边,一阵秋风拂过,王博导突然旁若无人诗性大发一顿感慨:"绵绵江水,悠悠乡情!"外地同学集体惊愕:他不是本地人吗?江在哪里?
2、不要少废话!不要少罗嗦! 不要少恶心!
王博导喜欢化学系一PP女生阿达,有天晚上其舍友老梁惊爆博导在5号楼下给阿达送茶叶,博导回来后面对大家的起哄非常生气,声色俱厉地宣布以后大家对他的私人生活:"不要少废话!不要少罗嗦! 不要少恶心!"
3、区区冷,简直就是不冷嘛!
1号楼寝室内没有卫生间,冬天半夜上厕所要经过长长的开放走廊,小学课文里写道:冷风像刀割一样吹过裤裆,引得众多膀胱男孩经常是一边上演生死时速一边鬼哭狼嚎恨不得就在梦中解决算了。博导长在农村,习惯了"寒夜客来尿当酒"的生活,他每次都从从容容去慢慢腾腾来,回来还安抚大家:"区区冷,简直就是不冷嘛!"
4、 Mis di Caso
博导是个好孩子,读书很勤奋,勤奋到梦中也在诵读邓论和英语,大部分梦话还是可以听得懂,但大二有好几个晚上博导一直重复 "Mis di Caso"这个词,大家问过英语老师古文老师邓论老师日语老师以及博导本人,至今不得其解。
5、小小驿站,明天直接过二级
博导读的中学条件比较差,计算机学起来很吃力,大一下的省一级考试上机没过关,成绩出来大家安慰他,他满不在乎的说:"小小驿站,明天直接过二级!"
6、 你这只黑不溜秋的黑狗,我像狗一样把你踢出去!
有一次不知道和谁吵架,情急之下骂道:"你这只黑不溜秋的黑狗,我像狗一样把你踢出去!"
7、今晚的月光非常的柔和。
一天晚自修回来,博导一进宿舍又是一番感慨:"今晚的夜(月)光挥藏(非常)的罗(柔)和。"追问的结果是:晚上和阿达一起自修了。
8、博导喜欢打篮球,遇到篮球比他打得好的人他会给予极高的评价:"非常壮,非常壮。更壮,更壮,最壮,最壮。"
9、 好,现在进入睡觉状态。
他们宿舍人多,卧谈会常常要进行到下半夜,爱读书的博导总能在适当的时候用这句话掐断意犹未尽的关于女人的谈话。
10、祝大家福气多多,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
这句话不知道是哪个寒假过后开学来博导逢人必用的祝辞。
11、色欲泛滥
这是博导对307.5那帮夜夜卧谈女人和性的登徒子的精辟总结。
12、 哇!飞机!这么大!
晋江机场的飞机偶尔会飞过华大上空,博导偶尔看到后倒吸一口凉气发出一声惊呼!
13、找女人,请带上你的鞭子。
看过《鹿鼎记》后,博导奉劝大家。
14、小嘘一下!
每次打牌打到激烈的时候他经常扔下这句话直奔厕所。
15、吃咸饭兮喝肉汤。 好!明天吃咸饭。
我们的英语听力都是在数学楼四楼上的,上完课去南区教工食堂"吃咸饭兮喝肉汤"是博导的幸福生活,如果第二天三四节有听力课,博导的第一反应就是:"好!明天吃咸饭。"
名词十五 抽烟
大一的时候全宿舍就一个人抽烟,毕业的时候全宿舍就一个人不抽烟。
现在那个不抽烟的人比谁抽得都凶。
我染上抽烟陋习完全拜武大所赐。武大高中就是一烟鬼,他每次只买一包烟,抽完了懒得买就到处讨烟抽,经常从1号楼四楼讨到一楼,实在要不到才不得不再买一包。艰辛的讨烟生活让他总结出了一句至理名言:独乐乐,与人乐乐,熟乐?我不幸成了第一个受害者,在武大"烟中自有黄金屋,烟中自有颜如玉"的强大诱惑下,不久我就唯他烟头是瞻。刚开始尝到抽烟的乐趣,我还不买烟,武大一根一根地施舍我,等我渐渐不能自拔后,他把烟藏了起来,循循善诱让我自己买,我不买,跟他要,不给,我就偷,藏在哪里都不好使——小时候奶奶知道我嘴馋,家里能吃的东西都要藏在各个房间各个角落里,但我每次挖地三尺都能找出来——别说在区区一个宿舍里藏包烟了。
最后武大使了阴招,每次刚买来的烟都当我的面一根一根拿出来在嘴里狠狠舔上一口再装回去,甚至装进裤裆里再拿出来。这下我才开始在每个月伙食费里省出烟钱来。武大得以不用到处要烟,开始反过来抽我的烟了。
发展完第一个下线后,武大开始把魔爪伸向每一个人,两年内,除了旺才以广播台播音事业为重独善其身外,全宿舍其余各色人等纷纷落马。
大一的时候我们楼下307.5全宿舍没一个人抽烟,毕业的时候全宿舍就两个人不抽烟。
现在那两个不抽烟的有一个在烟草公司工作。
他们染上抽烟陋习完全拜我所赐。第一个为烟草事业做出贡献的是鸟龙,他不幸失恋的当晚不幸碰上我,我给了他几支红双喜,抽完后他"心情好多了"。此后他又在他们宿舍打牌的过程中让很多人也"心情好多了"。
听说中文95有个漂亮的师姐喜欢坐在16号楼的护栏上抽烟,我们都很崇拜。
听说毕业典礼那天晚上有个女生宿舍全部都学会了喝酒抽烟,我们都很不屑。
我们系我最欣赏的老师刘头喜欢抽烟,每次他来学生宿舍只要我们烟阵以待,准能免费听一个晚上的精彩演讲。
我最早学抽的烟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双喜香烟,烟盒上有醒目的大字:香港政府忠告市民,吸烟有害健康!
华大名词十七 游行
印象最深的是1999年5月的那次抗议美国轰炸我驻南使馆的游行。从此以后,我就不再参加所谓的游行了!
美国轰炸的消息传来,全国群情激愤,华大亦然,当天晚上校园各路"愤青"开始互传校方和泉州市公安局同意华大学生第二天上街游行的消息,作为学生会干部,我们也到办公室研究了一个晚上的游行方案,但更多的是讨论如何避免游行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半夜回来的路上发现惊奇的一幕:平时行人寥寥的路上骤然熙熙攘攘,那样子又不像是因为愤怒而睡不着的样子,大多数人似乎在闲庭信步准备去HAPPY——因为大家都知道了晚上学校为了照顾同学们的情绪不断电不关门而且次日又不上课(忘了是不是周末)——过节了?SHIT!事实证明我的猜测是对的,两点多了,宿舍楼下净是一些饮酒过度的人的喧闹。
第二天一早,工商系法律系几十位爱国青年在陈嘉庚纪念堂组织了1000多人参加抗议集会,观众厅一片人山人海,一群头缠白布的"领袖"在台上慷慨激昂地演讲,台下则是彩旗飘扬,虽然没有完全听清楚他们的怒吼,当时的气氛让人由不得激动万分,恨不得当即就去把刚开业一年的中山路上的麦当劳砸了顺便饱餐一顿!!!可是接下来所发生的事情却让我们很多人始料未及哭笑不得。
开完抗议集会,在警车开道下,约2000多人扛着国旗、校旗、标语,喊着震耳欲聋的口号冒着雨向市区方向进发。11点多,人群经过侨乡体育中心,戏剧性的一幕又出现了:队伍从少了一截,当时侨乡体育馆如火如荼地举行即开型体育彩票销售,特等奖是奥迪轿车呢好象,那"一截人"估计是去碰运气去了,原来如比!
元气大伤的队伍继续前进,街上看热闹的人多了起来,这些人可不比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市民的觉悟,没有人加入游行队伍不说,他们的眼光里充满的更多是迷惑(又是哪位前辈过往了?)和好奇(这些小孩是发烧了还是怎么地?)以及不屑(别他妈影响了俺小店的生意!)。最后同志们终于在九一路口全体沦陷了,警察在那里挡住了去路,想象中的"冲破防线"、"冲突"、"催泪瓦斯"什么的非但没有上演,连最起码的学生与警察的对峙都没有发生,大家乖得像实验室里的白鼠秩序井然地上了市政府从各地调集来的大巴车"得胜而归"!!
"完啦?就这样结束啦?"很多人意犹未尽。我不知道他们是为没有吃到免费的麦当劳还是为没有在路上成功地与漂亮MM搭讪而抱怨。反正回来后大家都得到了好处——学校在纪念堂台阶上为每位"凯旋归来"、为学校争足了面子的英雄们发了矿泉水、面包还有蛋糕。而这次发放战利品的过程却没有了出去时的慷慨激昂,简直是抢劫大战,不少人为了多拿俩蛋糕左右开弓左突右冲早已把爱国热情和绅士风度抛到九霄云外,巴不得把这几天的伙食全挣回来!害得发食品的老师一个劲地焦急地大声安慰:"东西很多,大家不要挤,别挤!"。。。。。。
从此以后,我就不再参加什么所谓的游行了!
据读仰恩的同学讲,他们某些班级也到马甲(马甲???)游了一下,遭来村民一阵莫名其妙。
后来的申奥成功、华大CUBA夺冠,好事者在校内也颇折腾了一番,每当我把这些事和99年的游行联系起来就感到一阵晕厥。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