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自习室坐到九点,收到一条短信。发信人是几年没见面的一个朋友,他说你一定吃粽子了吧——我才恍然发现自己今天还没吃过粽子。 其实又何止是今天,上次吃粽子的时间,应该也是去年的今天,为了节日,或者说为了自己那一点小小的思念,这一天必得吃粽子。 想找个安静的地方,骑着车绕来绕去还是停在了留食门口。那里平时卖两种粽子,一种两块钱的豆沙粽子,一种两块五的肉粽。数出两张一块一张五毛三张票子捏在手里,还没排到我,就听说肉粽已经没有了。排在前边的阿姨要了三个小枣粽,那是菜单上没有的一种粽子,但是听起来很像我小时候在奶奶家吃的那种,于是递过去两张钱,说“给我来一个小枣粽”。服务员看了我一眼“就一个么?”退给我一张钱,又塞给我两毛。 原来如此便宜。就像孤独唾手可得。 坐在靠墙的小桌,桌旁只两把椅子,我坐了一张,看着那张空椅子,大厅内的喧闹就全然不见了,只有桌上爬的那只小蚂蚁还在努力的爬啊爬,它能听见周围的声音么?它能闻见粽子的香气么?估计不能。 没有动那双筷子,直接用手扒开粽子的绿叶,粽子上仿佛能看见家里的艾蒿,童年的五彩线,咬上一口,没有糖,毕竟这里是北京,不是奶奶家的厨房,没有熟悉的白糖放在亲切的白色碟子里。 孤独和异乡感,在吃完粽子的一刹那油然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