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风妈有着样的经历.加油!!不知你今年是否报名,我觉得不妨一试,至少积累点儿考试经验.
如果考电影,重心自然是在电影方面,但是有关电视的基本知识也要有一定的储备.
我觉得人大资料更多的是拓宽视野,能帮你把握学术动态,把自己积累的东西提高,系统一下.至于是跟书同步看还是不同步无所谓,关键是看了之后从中有所收获.
攻克2006年电影、电视考研,现有两门专业课的笔记提供。
(一),《影视艺术历史与理论试题汇编》主要内容:
一 名词解释
1 改编的影视化原则 2 改编影视作品的主要方法 3 导演风格 4 "新中国制片方针" 5 蒙太奇 6 表现蒙太奇 7 叙事蒙太奇8 理性蒙太奇
9杂耍蒙太奇 10 场面调度 11 电视系列剧 12 电视剧 13 《小城之春》 14 中国"30年代电影" 15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
16库里肖夫效应: 17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 18 弗拉哈迪(《北方的纳努克》) 19 旧好莱坞电影 20 类型片 21 新现实主义电影
22 法国"新浪潮"电影 23 新德国电影 24 新好莱坞电影 25 希区柯克 26 费里尼(《八部半》)27声画对位 28 画外空间
29 同期录音 30 视点 31 无声源音乐 32"上镜头性" 33 理性电影 34 电影眼睛派 35 摄影机自来水笔 36 电影作者论 37长镜头
38影像本体论 39电影符号学 40意识流电影 41独立制片 42第五代电影 43 左岸派 44 非自然音响 45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46 电影声音 47 左翼电影运动 48 《电影美学》(巴拉兹)49 跳切 50台湾新电影 51软性电影 52 国防电影 53 第七艺术宣言
54 奥伯豪森宣言 55 法斯宾德与"女性四部曲" 56 <游戏规则> 57 平行式蒙太奇 58对比式蒙太奇
第二部分 简答及论述
1浅谈一下克拉考尔理论:《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2 对比新旧好莱坞。
3 谈一下女性电影的发展4 新时期,电影理论有何重要建树?给5 举一部电影作品为例,说明电影叙事性和造型性之间的关系。
6谈谈对电影艺术民族化的看法。7改革开放20年,中国电影取得哪些成就?8论述电影创作与电影观众的关系
9如何进行商业电影的市场定位?10电影理论、电影史(美学)和电影批评的区别。11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在早期的不同有哪些?
12结合实例浅谈一下数字技术对电影艺术的影响13谈谈你对伊朗电影的认识(也可单问阿巴斯,可做名解)
予概括的说明。14谈谈你对十七年电影的认识15 谈谈你对台湾新生代导演的认识16 简述二十年代中国电影的不同风格、流派。
17 简述田汉早期的电影主张。18 简述夏衍剧作特点。19为什么说三十年代摄制的《姊妹花》是郑正秋的一大进步和影戏电影的一个创作高峰?20 简述孙瑜创作风格和吴永刚的创作风格及蔡楚生创作风格(左翼时期)21 为什么说《神女》是中国无声电影的一个创作高峰?
22为什么说:"《马路天使》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先驱(萨杜尔语)"?23 简述费穆电影特点
24 为什么说《小城之春》的特征,为什么说它是一个优秀的心理剧?25 宏观看改革后中国新时期电影的成就
26 应如何看待第四代电影?27 如何看待新生代?28入世后,对中国电影状况、出路你有什么看法?29先进文化与中国电影
30 格里菲斯再电影史上的贡献 31 强盗片的基本特点? 32 雷诺阿的贡献?33 如何看待卓别林的戏剧电影34 音乐与画面的关系:
35 什么是长镜头理论?36 关于巴赞和"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 (常考)37 试述场面调度的理论
38"新浪潮"在创作上的主要特征39"左岸派"在创作上的主要特征40"新浪潮"与"左岸派"的大致比较:
41 简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与布莱希特戏剧体系的不同42 简述"双百方针"指导下的我国电影的状况
43 简述新中国电影的创建阶段的基本情况44试比较第五代与第六代(也可单问谈谈你对第五代或第六代的看法)
45谈谈你对中国西部电影的认识46谈谈你对冯小刚电影的认识47谈谈你对台湾新生代导演的认识
48后殖民与中国当代电影的出路49台湾新电影、香港新浪潮、大陆第五代之比较50 你对电影分级制怎么看?
51走中国人自己的电影之路,谈谈我们如何发展自己的本土电影。52"好莱坞"是否需要抵御?——从一些学者的"文化马其诺防线"谈起(北京师范大学桂青山教授)(相关题:05年复试题): 结合世界电影的走向,对于高科技和低成本制作,好莱坞文化侵略和保持本土民族特色说出自己的看法。54中国电影生存现状的忧思──中国电影世纪之交策略的批评(北京师范大学 周星教授)
53谈谈娱乐文化的到来与文化娱乐的危机(北京师范大学周星教授最新文章)55 试对转型期中国电影的艺术文化作分析。
56 谈谈中国早期电影中来自美国影响(北京师范大学 王宜文教授)57 谈谈"第五代"电影20年来的文化态势
个案分析:
1《孔雀》:找回电影中的文学气质
——兼评当代中国电影的缺失
2寻的母题与枪的隐喻(北京师范大学 李稚田教授)
——解读影片《寻枪》
附:近几年考研真题
A4纸5号字打印 75页
(二)《文艺理论试题汇编》
第一部分 名词解释
1.物质生产 2.艺术生产 3. 文学活动构成要素 4. 灵感与直觉 5. 变形与陌生化 6. 艺术真实 7. 象征型文学 8. 艺术风格 9. 艺术流派
10. 艺术思潮 11. 典型 12. 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 13. 意境 14. 意象 15. 文学产品的本文层次 16. "一切景语皆情语"?
17. 共鸣 18. 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 19. 叙事的构成 20. 移情说 21. 伦理道德批评 22. 社会历史批评 23. 审美批评 24. 精神分析法(心理批评)25. 语言批评(结构主义批评)26. 悲喜剧 27. 表现说 28. 模仿说 29. 游戏说 30. 荒诞派戏剧 3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32.超现实主义。33. 造型艺术 34. 王国维 35. 席勒 36. 艺术形象 37. 艺术想象 38.创作个性。39. 艺术鉴赏。
第二部分 简答题
1.谈谈你对艺术起源说的看法。2.简述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特征。3.结合适当的文艺现象,谈谈你对文艺评论的认识。
4.通过适当作品,简述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区别。5."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基本要点及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
6.如何正确理解文学形象的典型性? 7.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异同。
8. 简论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异同。9. 简述叙事的构成,并结合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说明。
10. 结合例证说明艺术批评的几种形态(不少于3种)。历史上主要的几种批评形态分别是:
第三部分 论述题
1.结合中外文学史,从社会文化与艺术审美两个层面,论述艺术创作中"自我表现"的得失成败原因。
2.试论当代中国文学创作的总体态势及在"全球化语境"中应有的未来趋向。
3. 就当前中国文学评论的状况,发表一家之言。
4. 结合我国80年代以来电影发展的状况,谈谈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的关系。
5. 谈谈怎样平衡艺术与市场的关系。
6 对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创作文化,做出自己的评价。
7. 如何看待新世纪中国影视的民族化问题?
第四部分专题讨论
1.电影的民族化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影的生存问题和发展方向。
2.在现代、后现代文艺思潮中,中国文艺的现状及应有走向。
3.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的艺术将何去何从。
4.文艺现状及文艺研究的现状,要求考生对此作出评价。(大众文化是审视当下文艺现状不可忽视的方面)
5.怎样看待好莱坞的"文化殖民""文化霸权"
A4纸5号字打印 66页
每本定价50元(含邮寄费)有兴趣的请加qq:593031688 553799918(请注明:考研)
或者登陆一下网站:55.shop.iky.cn
其次,谈谈电影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这个问题应该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因为考研的目的,除了学习感兴趣的知识之外,最重要的为了一个相对较好的职业前景。没错的话,报考电影学的很多人其实是在对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报考的(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如果只是出于对电影的爱好,对知识的渴望,那么这种有些"无知"的做法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是为了一个更好的工作前景,那么在不了解这个专业的就业形势的情况下就贸然报考,就有些盲目了。因此,建议那些准备报考电影学的师弟师妹,最好对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进行一些了解之后,再作最后的决定。
现在根据我自己的了解,把师大电影学的就业形势大致向大家介绍一下。
电影学在学科划分上,属于文学学科,所以毕业后我们获得的学位也是文学硕士,也正因为如此,每年的考研才会有"中国文学"这一门必考科目。从就业角度来将,电影学和中文的就业范围相差不大,具体来说,大致有以下几个就业方向:
1、大中专院校。现在几乎所有的高校在招聘教师时,条件最少都要求具有博士学位,但因为影视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因此,在一些北京之外的地方院校,影视专业的门槛相对较低,电影学硕士还有少许的就业机会,这两年每年也都有师兄师姐到地方高校就职。
2、新闻出版机构。这包括报社、杂志社和出版社等单位。就这两年来看,到新闻出版行业的师兄师姐似乎是最多的,象高教出版社、新华社等比较牛的地方都有师兄师姐的身影。(高教社是全国最大的出版社,每年的销售码洋达20亿元。新华社就不用介绍了。)
3、相关国家机关和行政单位。这主要是指国家广电总局、中影公司、地方广电集团(局)以及文联等单位。进入这些机构一般都需要参加国家或地方的公务员考试。
4、影视传媒行业。主要是指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以及各种影视传媒公司等。能以正式编制进入这些单位的人很少很少,因此,毕业后直接进入电视台或是影视公司的师兄师姐不是很多,当然,也有很多人不在乎什么户口、编制,只是为了能够从事影视行业,所以选择了此道。
5、企业、公司宣传部门。在三年的研究生生涯中,许多人都会有到电视台、杂志、报纸实习的机会,能够积累一些媒体工作经验,所以,毕业时,大企业、大公司的宣传部门(主要是媒体宣传岗位)也就成了我们的一个就业方向。前两年,好像就有师姐到了中石化作宣传工作,中石化可是人人羡慕的大型国企。
6、其他就业方向。
从上面的分析(仅代表个人观点,无权威数据支持)来看,电影学专业的毕业生真正能从事电影制作相关的职业者少之又少,如果有师弟师妹纯粹了为了自己的电影梦想,梦想未来当一名导演什么的,那肯定要大失所望的了。据我了解,现在电影业虽然有起色,但从业人员依然有限,学电影而又能拍电影的人少之又少,这个行业的门槛毕竟不是太低。今年北京某区法院招聘一个做庭审录像的应届毕业生,结果一大批电影学院摄影系的研究生前去应聘,最后招了其中一个。可见电影专业的就业何等之难,很多不愿"屈尊"的电影学院的毕业生要么去电影剧组打工,要么飘在北京,等待机会,稍好的,能去拍拍电视剧或者广告。连电影学院的毕业生都这么难进入电影行业,更不用说师大了。(当然了,研究生毕竟是偏学术的,实践性的东西本科生就足够了)
从我们现在找工作的情况来看,除了少数高校之外,几乎没有用人单位在招聘公告中标明要电影学的毕业生,于是,只要看到人家要中文、新闻、传播或者不限专业,我们便一窝蜂而上,寻求一线希望(听上去好像有点惨烈,呵呵),有些同学甚至在简历中把专业改成中文或传播,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当然,这也是近年来总体的就业形势紧张造成的,但电影学专业自身的局限性以及外人对这个专业的不了解使得我们的就业难度似乎要大很多。就总的情况来看,随着电影学的逐年扩招(这两年稳定在30人左右,之前也就10来人),毕业生的就业也越来越不容乐观,03年之前的毕业生,大多有不错的归属,但从03年之后,就不是那么乐观了,去年就有好几个师兄师姐没有找到正式工作,最后选择了去电视台或其它地方"飘零"。当然,还算欣慰的是,大部分电影学的毕业生都还能找到工作,很多人甚至还有三五个可选择的用人单位,如果不计较户口什么的话,找份收入不错的工作是没什么问题的。
说了这么多,得出一点小小的建议:如果你十分喜欢电影,十分向往轻松的研究生生活,不那么在乎工作前景,那你就义无反顾的报考吧,三年的电影学研究生生活是很幸福的(特别是研一和研二,会很开心),电影学的研究生课程(和广播电视艺术学一摸一样)虽然不尽合理,老师也不是那么理想,但至少学习的过程是很轻松而快乐的,如果你足够努力,也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东西的,师大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术气氛(可惜艺术学院不太浓厚)也能给你带来不少的收获,艺术学院主办的每年一届的大学生电影节也会给喜欢电影的同学带来不少的狂欢和惊喜,还算丰富的实习机会也会为你提供良好的锻炼平台......如果你想实现自己的电影梦想,或者只是为了获取一个学位证书,那建议你三思而行,师大电影学很难将你带入电影生产领域,把你培养成电影大师(倒是师大艺术学院的大专班培养了不少电影导演和演员),而这两年电影学入学考试的竞争程度之惨烈有目共睹,如果只是为了拿个文凭的话不如报考其他学校。
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想说,大家在选择自己报考的学校和专业的时候,最好冷静、理性一些,师大电影学是很不错,但未必是最理想的目标,我很希望每个想报考电影学的师弟师妹都能真正成为我的师弟师妹,但同时又不忍看到很多盲目的报考者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尴尬处境。人生有很多选择,最理想的未必就是最好的,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这一点在找配偶时同样适用)。所以,今年考得不太理想的师弟师妹,可以静下心来,好好考虑一下,是从头再来一次,还是另谋新的出路。准备明年考的师弟师妹,也应该考虑清楚,只要考虑清楚了,作出了决定,就安下心来,好好复习,只好足够用功,肯定会有好的结果。对于进入复试的师弟师妹,看了我的这些介绍,也不好灰心,能进入复试的,就是强者,就是牛人,现在能做的就是啥也别想,全力复习。如果考上了,别忘了回到论坛,给大家介绍介绍经验,分享成功的喜悦。
北京师范大学
200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复试)
院系所名称:艺术与传媒学院 专业名称: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
方向名称:所有方向 考试科目:中外文学写作
一、任选下列题目中的两题回答(每题25分,共50分)1、 如何理解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请举例说明。2、 以《红楼梦》的一个主要角色(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人物造型为例,分析《红楼梦人物创造的特色。3、 简述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4、 如何理解曹禺剧作的艺术魅力(举例)5、 试述托尔斯泰创作的艺术特色。二、分析下述诗歌的情感内涵和艺术特色(50分)【石身与观音】 冰川 前世我好象,是一个无言的石匠,我用心,去开凿一个很美的观音,我喜欢,就这样,在石屑纷飞后,看到她的眼睛,还有她美丽的唇。她的美,有些来自我的心……我沉醉那锤子的声音……好象过去了许多世代,我仍醉心甚至她的衣服那柔和的纹……有一天,那观音落泪,打湿了我的衣襟……而我却成了一座佛,一个石身。那石身远望着很美的观音……
共1页,第1页
今天来看看,看到有问问题的,决定继续传递玫瑰~
希望回答的有帮助~
初试之前要复习要怎么样比较好? 考研真的是很奇怪的事情,不是很认真的刻苦学习就一定有结果,身边的例子比比皆是,首先应该好好把英语学好,尤其是现在,背单词作阅读之类的,可能一下子不会有明显的感觉,甚至觉得越来越烂,那是你觉得而已。
专业课等你考完之后才会发现原来自己看了那么多没有用的东西阿,甚至列出的参考数目也是有没用的,所以把你手中有的参考书筛选一下,分出影史,分析,理论的几部分,一种有一本比较好的书就可以了,最好不要重复,尤其是做笔记不要重复,要不浪费时间。谁都知道看指定书不够,但是我个人觉得看学术杂志比看一本推介的书要有效率的多 ,当然有对学习怀着很大的热情的人有也有时间来学,是越多越好。
然后其实比较讨巧的就是掌握一定的系统叙述,发现身边有同学记笔记是记知识点,到最后自己在想如何成题,我觉得在一开始复习专业课就形成对相关问题的系统论述比较好吧,在真正考试时时间紧张,每个人都想多写,很容易就失去系统性的,也比较费时间。
如果今年没变的话,中国文学就先不看了吧,涉及不到基本上,如果要看得话,一定要大处着眼,比如李白阿曹雪芹阿这种谁都知道会考的,如果不是主要内容的话,谁都考到的有限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