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风情总离不开“水”,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她就好像一个漂浮在酽酽碧波上浪漫的梦,诗情画意久久挥之不去。
这个不到8平方公里的城市,却被一百多条蛛网般密布的运河割成一百多座小岛,岛与岛之间只凭各式桥梁错落连接,初来乍到很快便会迷失在这座“水城”中。好在有大运河(Grand Canal)呈S形贯穿整个城市,沿着这条号称“威尼斯最长的街道”,可以饱览威尼斯的精华而不用担心迷路。沿岸的近200栋宫殿豪宅和七座教堂,多半建于14至16世纪,有拜占庭风格、哥特风格、巴洛克风格、威尼斯式等等,所有的建筑地基都淹没在水中,看起来就像水中升起的一座艺术长廊。平日里大运河真的像一条熙熙攘攘的大街一样,各式船只往来穿梭其上,最别致的当然还是贡多拉(Gondola)。
虽说威尼斯的守护神和城市象征是圣马克广场上那头带翅膀的狮子,可在人们心中,说到威尼斯就自然会想到穿梭于水巷中的贡多拉。这是一种月牙形的黑色平底小船,几百年前,威尼斯贵族们喜欢乘坐雕刻精美,装饰着绫罗绸缎的贡多拉互相斗富。为了刹住这种奢靡的风气,威尼斯政府颁布了一条发令,禁止把贡多拉漆成彩色,于是,曾经争奇斗艳的贡多拉都变成了今天人们看到的黑色小船。
晚上乘一小时贡多拉的花费可以乘“水上公交”(Vaporetto)绕威尼斯30圈,可是即便昂贵,你又怎么舍得放弃夜游威尼斯的终极浪漫?夜晚的水面倒影着月色,经过一天的喧嚣,此时的河面重归平静,贡多拉在如丝般的碧波上静静前行。两岸爬满青苔的古老墙根发出特殊的潮湿气味,仿佛伸手可触。河水汩汩,船儿荡漾,让人忍不住幻想自己回到几百年前艺术辉煌一时的威尼斯,自己是王公贵族,正乘坐贡多拉,赴一场假面舞会。只有撑船的威尼斯小伙儿在狭窄水巷拐弯处的一声吆喝,才把人又带回到现实世界中来。
船行之处,处处有桥。威尼斯的桥有350座之多,最有名的莫过于叹息桥。它是连接总督府和监狱的一座封闭式的巴洛克风格的桥。至于为什么这座桥有这么个无奈的名字,说法很多。有个说法是一名死囚走过叹息桥时,透过桥上的窗户看到对面房子里自己的女友拥抱着新情人,不禁深深叹息。叹息桥因此得名。不管这个传说是不是有来由,至少现在的叹息桥已经成了恋人见证爱情的地方,据说只要在桥下拥吻,爱情就能天长地久。无数情侣在这里上演深情一幕,也算得是威尼斯的一景。
威尼斯的浪漫中多少掺杂一些凄美,地下水抽取过多,造成威尼斯的陆地不断下沉,再加上周期性的潮水,因水而美丽的威尼斯正在被洪水慢慢侵蚀。她还会为我们的世界美丽多久?这已经不是我们能够左右得了的事情。我们能做的仅仅靠近她,欣赏她,把心盛满浪漫的感受再离开。
地理位置:
意大利东北部
城市概况:
威尼斯外形像海豚,城市面积不到7.8平方公里,却由118个小岛组成,177条运河蛛网一样密布期间,这些小岛和运河由大约350座桥相连。整个城市只靠一条长堤与意大利大陆半岛连接。
人口:
将近7万人
气候:
潮湿
城市经济:
半数以上的人口从事旅游业或相关产业
最佳旅游季节:
黄金季节:7、8月;9月一年一度的贡多拉节以及和2、3月的冬季狂欢节前后
历史:
威尼斯城有七百年历史。最初由一群逃荒的人在一座小岛上建成。十三世纪十字军东征的时候,威尼斯人贡献了君士坦丁堡,成了地中海的霸主,后来威尼斯的繁荣富贵,艺术、回话、建筑、音乐的登峰造极都来源于此后三四百年间威尼斯在地中海的称霸和敛财。
艺术:
威尼斯画派代表人物:提香,乔尔乔纳,贝里尼,丁托列托,委罗内塞
最佳景点:
大运河,圣马克广场,圣马克大教堂,圣马克钟楼,总督府,叹息桥
圣马克广场(Piazza San Marco):威尼斯市中心,最热闹繁华的地方,大约有四个足球场大小,被拿破仑称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广场分别被圣马可教堂、钟楼、新市政厅、克雷尔(Correr)博物馆和总督府环绕。广场边就是几家著名的咖啡馆,拜伦,狄更斯都曾经在这里的露天咖啡座品咖啡。广场上纷飞的鸽子是广场的另一特色。
圣马克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Marco):建于公元九世纪,为纪念圣徒圣马克而建,融合了拜占庭,哥特,伊斯兰、文艺复兴等各种建筑风格。教堂装饰极尽奢华之能势,陈列了许多威尼斯的十字军从君士坦丁堡掠夺来到战利品。
钟楼(Campanile):乘电梯上钟楼眺望,整个威尼斯的迷人景色尽收眼底。当年伽利略曾在这里向总督展示自己的望远镜。
狂欢节:
威尼斯每年2、3月都有狂欢节,人们戴上夸张的面具,穿着华丽的复古装束,聚在河边或者乘船夜游。面具掩盖了大家的真实身份,所以人们可以毫无顾忌,恣意狂欢。整晚的音乐,整晚的欢庆。这是一场不散的夜宴。狂欢节的习俗最初起源于那些喜欢隐姓埋名到赌场厮混的威尼斯贵族。后来演变成为欧洲最具有异国情调,多姿多彩的节日。
相关书籍:
朱自清的《威尼斯》,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歌德《意大利之旅》等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