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旅游--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2)——伊斯坦布尔

      纸上的风景 2006-1-4 11:9

伊斯坦布尔
   
    几十年来魅力不减的邦德曾在The World is not Enough里说,“我总是希望能在伊斯坦布尔过圣诞节。”也只有伊斯坦布尔这个世界上唯一横跨欧亚两大洲的城市才能让邦德向往,让他愿意在这里度过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在这个有2700年历史的城市里,有东方与西方的交汇,有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结合,还有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也只有在这里,你是谁已经不再重要,“只要你在伊斯坦布尔住上一个月,你可能就会变成诗人,画家,情人,更重要的是你就会变成一个伊斯坦布尔人。”在伊斯坦布尔经营着一个有300年历史的浴室的老板这样说。对于在世界各地执行任务,不断变化自己身份的邦德来说,这种最终的归属感是不是就是他最后追寻的目标呢?

    博斯普鲁斯海峡把伊斯坦布尔分成新城和旧城两个区,欧洲和亚洲在这里隔海相望,隔着六小时轮渡往返的距离,而博斯普鲁斯吊桥这座全世界最长的吊桥又让欧洲和亚洲贯通起来,从欧洲到亚洲也不过就是走过一座桥的功夫。欧亚两洲的距离不仅在空间上缩小到极点,而且因为伊斯坦布尔特殊的地理位置,东西方两种文化在这里也接近于零距离,融合多于对立。

    这里有清真寺,基督教教堂,还有犹太教教堂。最著名的当然是现在已经被称为阿亚索菲亚博物馆(Ayasofya Muzesi)的圣索非亚大教堂。它最初(公元326年)由君士坦丁(Constantine)大帝兴建,当时堪称世界最大的教堂,6世纪查士丁尼(Justinian)大帝将它改建成拜占庭式的建筑,并且把它作为基督教教堂,到了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又把它改成清真寺。不过教堂顶部的基督教壁画还在,拜占庭式的马赛克画也保留了。

    宗教的变迁和建筑风格的变迁,让圣索非亚大教堂呈现出多元融合的魅力,这个火红色的清真寺,以及周围四个尖塔的形象,是整个伊斯坦布尔,乃至全世界最精美的建筑之一。从这里,你可以读出伊斯坦布尔1600年来作为罗马、拜占庭、奥斯曼土耳其三大帝国首都的辉煌和沧桑。

    圣索非亚大教堂对面就是全市最大的清真寺苏丹·艾哈麦德清真寺(Sultan Ahmet Camii),因为寺内装饰了2万多块蓝色瓷砖,阳光照射进来的时候,蓝色瓷砖反射出奇幻的蓝色光芒,所以人们都叫它“蓝色清真寺”。这里能容纳3万多教徒同时祈祷,即使不去做礼拜,也能听到通过清真寺的大喇叭里传出来的祈祷歌声,每天早上5点15分准时开始放送,一天播放5遍。

    虽然宗教气氛浓郁,但等到夜晚,伊斯坦布尔市中心的灯红酒绿与世界其他现代大都市也没有什么分别。保守的妇女裹着伊斯兰式头巾,但也有开放的姑娘大胆地穿着露脐装。

    伊斯坦布尔市中心有一个被誉为全世界最大最古老的室内集市(Kapali Carsi),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说它是个城市也不过分,因为这里有大大小小四千家店铺,出售的物品从地毯、皮革、金银器具到、珠宝玉器、时装香料不一而足。在迷宫般的走廊里,看着店铺交错,听着人声嘈杂,真让人又回到当年丝绸之路尽头的集市的幻觉。


地理方位:

    土耳其西北,博斯普鲁斯海峡(Bosporus)与马尔马拉海(Marmara)交界的地方,也是欧亚两洲交界的地方

面积 :5773平方公里


人口 :超过九百万

   
历史

    伊斯坦布尔有2600多年的历史。公元前660年,希腊人在此建都,史称拜占庭。公元330年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重建该城,并迁都至此,将城市名称改为君士坦丁堡(意思是“君士坦丁之都”)。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罗马和西罗马,君士坦丁堡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首都,此后数百年里,这里一直是地中海东部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历史上称公元7世纪以后的东罗马帝国为拜占庭帝国,这里就是拜占庭帝国的首都。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攻占君士坦丁堡,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奥斯曼帝国,并定都于此,改名为伊斯坦布尔。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定都安卡拉,伊斯坦布尔结束了作为王朝首都1600多年的历史。

金角湾:金角湾把伊斯坦布尔的欧洲部分又一分为二,这里有美丽的海岸线,滨海大道,和海滨公园。坐在金角湾的露天餐厅里,你可以领略到伊斯坦布尔这个依山傍海的城市的美丽。

托普卡普宮殿(TopkapSaray):15世纪到19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中心,各代的苏丹在这里接受拜见,治理国事,过着穷奢极侈的生活。

埃及市场:一个香料和调味品市场,一走近就可以闻到弥漫在空气中的各种香料混合的味道,看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鲜艳的香料色彩。从前,香料生意曾经是很重要的大宗买卖,一些稀有的香料卖到欧洲市场上,价格会和黄金一样昂贵。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