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最新评论

友情博客

RSS

我的 Blog:
fzl 最新的 20 条日志
[计算机]
[主机配件]
[外接设备]
[数码]
[网络]
[硬件]
[笔记本]
[黑客]
[相关信息]
全站 Blog:
全站最新的 20 条日志
 
应对网络环境改变的三种方法(1)

近年来,随着各厂商低价笔记本电脑的推出和移动PC的问世,众多计算机用户移动办公的梦想正在成为现实。但随之而来的也有一些烦心事,比如说移动办公需要频繁修改计算机网络配置。像笔者这样,在单位上班使用局域网时的IP地址为192.168.0.166,在家中使用电信宽带时的IP地址是10.122.211.168,每天都要在这两个地址间改来改去,非常不方便。后经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了几种快速更改网络配置的方法,现罗列于此,希望对各位读者有所帮助。


  导出/导入注册表



  下面我们以Windows 98为例介绍如何使用导出/导入注册表的办法快速切换网络参数。首先,确保计算机设置的网络参数可以正常工作,然后选择“开始”菜单中的“运行”,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Regedit”启动“注册表编辑器”。在编辑器窗口的左侧层层打开“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Class\NetTrans”,可以看到此项包含有多个名为0000、0001、0002……的子项,这些子项就是用来记录网络协议的安装状况的。依次点击各个子项,可以找到其中一个在右侧窗口中的名称列表中包含有DriverDesc、DefaultGateway、IPAddress和IPMask项,且对应的值与当前的网络配置相同(如图1所示)。找到以后,保持注册表当前选择的项目不变,执行“注册表→导出注册表文件”,在弹出的“导出注册表文件”对话框中为你的文件选好存放位置,再取个容易识别的名字(如Office),在“导出范围”栏里选中“选择的分支”,最后单击[保存]按钮,计算机当前的网络配置参数就被保存在Office.reg文件中。接下来,把系统的IP地址、子网掩码等网络配置修改为另一网络环境中使用的参数,重复刚才的步骤,把新的网络配置参数也保存下来。至此,注册表的导出工作已经完成。以后需要修改网络配置时,只需直接双击对应的注册表文件,将对应的网络配置参数导入注册表,重新启动计算机即可。上述方法同样适用于Windows 2000/XP,只是在导出注册表时选择的注册表分支不一样。如在Windows 2000中选择的是“\HKEY_LOCAL_ 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Tcpip\Parameters\Interfaces\{2F48709A-B5CA-4BA1-BE1D-1611B9A49686}”(注意不同的计算机MAC地址大括号中的内容不同)。


以前在Windows 98中修改完网络配置参数后,系统都会要求重新启动计算机,以便新的配置生效。使用上述方法切换网络配置后,尽管系统没有提示,同样也需重启。曾经使用过朋友介绍的不重启让网络配置生效的方法,但使用后发现该方法并不比重启节省时间。笔者现在的做法是在系统批处理文件Autoexec.bat中加入以下内容:
choice /c:123 Office,Home,Skip



  if errorlevel 3 goto end



  if errorlevel 2 goto home



  if errorlevel 1 goto office



  :office



  regedit office.reg



  goto end



  :home



  regedit home.reg



  goto end



  :end



  然后,系统每次启动时都会提示用户从“Office,Home,Skip[1,2,3]”中做出选择,之后将用户选择项目对应的注册表备份文件导入系统注册表。这样一来,Windows 98启动后新的网络配置立即生效,从而避免了修改网络配置后的重启。



  说明:批处理文件中Office.reg和Home.reg是按上述方法导出的适用于不同网络环境的注册表备份文件,这两个文件要与Autoexec.bat存放在同一位置,通常为C盘的根目录。



  多IP地址绑定



  Windows操作系统默认为每个网络适配器只分配一个IP地址,但经适当的设置,也可为一个网卡设置多个IP地址,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多IP绑定。


哈哈 发表于 2005-5-15  [所属栏目:网络 | 返回首页]
小字体中字体大字体
评论(共 {Count} 条)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Url}
{CommentEmail}
{CommentIp}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