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N还是打不过QQ,我把这句话写上了MSN签名上面。有关于MSN和QQ的争论不是一两天,经常有人说MSN如何好,MSN进到中国来,把QQ怎么样怎么样,在我看来,正如打游戏的小孩子们的盛大收购了所谓精英人士看的新浪一样,MSN注定打不过QQ,当然,MSN也给我带来了很多朋友,但是用的最多的还是QQ,一台电脑没有windows是不可想像的,一台联网的电脑没有QQ同样几乎没有价值。前些天看了几个MSN和QQ的争论文章,感觉一般,没有说到正事上,也写个文章来讨论下。
MSN堕落了。以前的MSN还界面简洁,好看不好用,现在的MSN,打开对话窗就是广告,还有家居的广告,还有什么性感之类的,MSN越来越娱乐了,里面集成了一大片纯娱乐的东西,我看不出那些东西和商业有任何关系,反正像是生活娱乐的越来越多了。特别是MOP生活社区这些地方,思维有跳跃性是好的,有情感生活也是好的,可是未必有一定要有这些东西才吸引人吧,里面很大一部分是什么情感,风花雪月的地方,我还是未婚青年的,总是吸引着我要么想做点违反道德的事,要么违法的事,哪样都不好搞。
MSN和QQ的功能不是一个级别的。做为一个软件而言,首先要保证的就是易用性,喜欢用MS的软件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软件都很简洁,美观和实用,不过MSN从5.0到7.2,版本升级了不少,功能也增加了不少,可是还是不好用。比如在MSN上,加人用邮件地址,一加就可以加上,至于是谁,做什么的,我怎么知道呢,加我做什么呢,也不知道,上到MSN上,第一句就是问,你是谁呀,那么,还加我做什么啊,想看一下资料,不知道在哪里看,哪里有QQ一点就看得到的。还有离线留言,查看聊天资料,软件设置,MSN哪一项也比不上QQ啊,就是QQ还没有集成BLOG服务,其它的,要什么有什么了。
MSN倒是越来越像QQ了,QQ的商务版本TM倒是越来越像MSN了。没有用过QQ的那帮人,不会用QQ的那帮人,估计是互联网的老一代,因为他们可能有些是需要和老外们沟通,老外们用MSN,要么就是不会使用QQ那么繁杂的功能,可能以前QQ的定位也有问题,QQ的大部分用户都是30岁以下的,可是用户们都会长大的,现在QQ上见到的30岁以上的也越来越多了,而且在不断的上升,没有用过QQ,经常用MSN的那些人,他们都不知道,现在的TM,功能比MSN功能强大的多了,企业名片,个人名片,地址本,商务秘书,企业管理器,黄页,外加也没有什么广告,无论是哪项功能,都要比MSN功能强大,QQ学MSN学到倒很快,MSN学QQ越学越差。
SN们的真正劲敌。现在的web2.0炒上天,SN还有SNS们也是火热一片,而SN网站们的真正劲敌不是彼此,也不是国外的什么likedin之类的网站,google的,MS的社会性网络发展到中国,早没有他们的份了,国内SN们的真正对手就是QQ,QQ一转身,什么联络家,什么人际中国,他们全部玩完。SN被称为第二代交友网络,QQ是什么,QQ是第一代交友网络,好在QQ上市了,功能也太强大了,他们一时半会转不过身来,这也是SN们的喘息的时候,QQ要是把手腾出来,现在再大的的SN网站全部得死光光。国内的SN们倒是可以学习学习QQ,学习QQ对于人群的解释,对于组的分类,以及怎么通过QQ来做企业。
QQ的实力没有真正的显现。韩国有个叫什么赛我网的,媒体上吵的也很厉害,说在韩国有多少多少的占有率,有多么多么的市场领先技术,大张旗鼓的要进军中国,好像狼来了一样,等注册进去一看,这不就是QQ小屋吗,有多大奇怪和厉害的地方,这东西我们中国不早就有了。也不知道谁抄谁,也不知道谁模仿谁,这说点题外话,关于创意,IDEAR的,有个叫做群体创新的概念,也就是说,如果有一天,你的大脑里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主意,谁也没有想过的主意,你一定要相信,地球上某一个人一定想过这个问题。这被称为历史上的群体意识创新。像微积分这样高级的东西,两个人都是独立算出来的,这个定律的原理就是大家都在考虑以后的事,有些人先知先觉,有些人后知后觉,有些人不知不觉,而拥有先知先觉能力的人也是不少的,未来的技术发展,那么先知先觉的人一定会去想这些问题,而且肯定不会只有一个人想到。所以,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想到的那些人,谁有能力把想法转换成现实的生产力,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不能这样做,就那么就只有等下一个人来把他实现,但一定是能够实现的。
QQ现在的商务版本最大的问题,不是他的程序不好,不是不好用,而且市场形象和用户认知的问题,只是大家都认为他们是有些娱乐性质的,这点QQ又不是没钱,找两家4A广告公司,来场市场形象重塑,MSN的日子恐怕就难过了,QQ估计是做技术做的久了,商业的操作不多,就他自己的网络广告而言,设计也都很一般。不过MSN也没有什么,因为大家都在有WINDOWS的系统,MSN永远都是在WINDOWS里面的,树大总是好乘凉的,但是QQ他们也没有办法,我的结论是他们不了解中国人。当然了,我的QQ版本一直用的都是去广告显IP版的,一直是不用看广告的。
版权声明:本文由王兆献原创作品,如果您有任何的问题和建议请电邮到whe97@sohu.com,作者欢迎与您交流讨论,您可以在互联网上转载此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MSN堕落了。以前的MSN还界面简洁,好看不好用,现在的MSN,打开对话窗就是广告,还有家居的广告,还有什么性感之类的,MSN越来越娱乐了,里面集成了一大片纯娱乐的东西,我看不出那些东西和商业有任何关系,反正像是生活娱乐的越来越多了。特别是MOP生活社区这些地方,思维有跳跃性是好的,有情感生活也是好的,可是未必有一定要有这些东西才吸引人吧,里面很大一部分是什么情感,风花雪月的地方,我还是未婚青年的,总是吸引着我要么想做点违反道德的事,要么违法的事,哪样都不好搞。
MSN和QQ的功能不是一个级别的。做为一个软件而言,首先要保证的就是易用性,喜欢用MS的软件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软件都很简洁,美观和实用,不过MSN从5.0到7.2,版本升级了不少,功能也增加了不少,可是还是不好用。比如在MSN上,加人用邮件地址,一加就可以加上,至于是谁,做什么的,我怎么知道呢,加我做什么呢,也不知道,上到MSN上,第一句就是问,你是谁呀,那么,还加我做什么啊,想看一下资料,不知道在哪里看,哪里有QQ一点就看得到的。还有离线留言,查看聊天资料,软件设置,MSN哪一项也比不上QQ啊,就是QQ还没有集成BLOG服务,其它的,要什么有什么了。
MSN倒是越来越像QQ了,QQ的商务版本TM倒是越来越像MSN了。没有用过QQ的那帮人,不会用QQ的那帮人,估计是互联网的老一代,因为他们可能有些是需要和老外们沟通,老外们用MSN,要么就是不会使用QQ那么繁杂的功能,可能以前QQ的定位也有问题,QQ的大部分用户都是30岁以下的,可是用户们都会长大的,现在QQ上见到的30岁以上的也越来越多了,而且在不断的上升,没有用过QQ,经常用MSN的那些人,他们都不知道,现在的TM,功能比MSN功能强大的多了,企业名片,个人名片,地址本,商务秘书,企业管理器,黄页,外加也没有什么广告,无论是哪项功能,都要比MSN功能强大,QQ学MSN学到倒很快,MSN学QQ越学越差。
SN们的真正劲敌。现在的web2.0炒上天,SN还有SNS们也是火热一片,而SN网站们的真正劲敌不是彼此,也不是国外的什么likedin之类的网站,google的,MS的社会性网络发展到中国,早没有他们的份了,国内SN们的真正对手就是QQ,QQ一转身,什么联络家,什么人际中国,他们全部玩完。SN被称为第二代交友网络,QQ是什么,QQ是第一代交友网络,好在QQ上市了,功能也太强大了,他们一时半会转不过身来,这也是SN们的喘息的时候,QQ要是把手腾出来,现在再大的的SN网站全部得死光光。国内的SN们倒是可以学习学习QQ,学习QQ对于人群的解释,对于组的分类,以及怎么通过QQ来做企业。
QQ的实力没有真正的显现。韩国有个叫什么赛我网的,媒体上吵的也很厉害,说在韩国有多少多少的占有率,有多么多么的市场领先技术,大张旗鼓的要进军中国,好像狼来了一样,等注册进去一看,这不就是QQ小屋吗,有多大奇怪和厉害的地方,这东西我们中国不早就有了。也不知道谁抄谁,也不知道谁模仿谁,这说点题外话,关于创意,IDEAR的,有个叫做群体创新的概念,也就是说,如果有一天,你的大脑里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主意,谁也没有想过的主意,你一定要相信,地球上某一个人一定想过这个问题。这被称为历史上的群体意识创新。像微积分这样高级的东西,两个人都是独立算出来的,这个定律的原理就是大家都在考虑以后的事,有些人先知先觉,有些人后知后觉,有些人不知不觉,而拥有先知先觉能力的人也是不少的,未来的技术发展,那么先知先觉的人一定会去想这些问题,而且肯定不会只有一个人想到。所以,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想到的那些人,谁有能力把想法转换成现实的生产力,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不能这样做,就那么就只有等下一个人来把他实现,但一定是能够实现的。
QQ现在的商务版本最大的问题,不是他的程序不好,不是不好用,而且市场形象和用户认知的问题,只是大家都认为他们是有些娱乐性质的,这点QQ又不是没钱,找两家4A广告公司,来场市场形象重塑,MSN的日子恐怕就难过了,QQ估计是做技术做的久了,商业的操作不多,就他自己的网络广告而言,设计也都很一般。不过MSN也没有什么,因为大家都在有WINDOWS的系统,MSN永远都是在WINDOWS里面的,树大总是好乘凉的,但是QQ他们也没有办法,我的结论是他们不了解中国人。当然了,我的QQ版本一直用的都是去广告显IP版的,一直是不用看广告的。
版权声明:本文由王兆献原创作品,如果您有任何的问题和建议请电邮到whe97@sohu.com,作者欢迎与您交流讨论,您可以在互联网上转载此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