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

      我的日志 2008-11-19 16:42

            都说助人为乐,这句话是不假,但是当我们不是发自内心的助人为乐时,看看周围的脸孔就会觉得这个世界是那么的不真实,尽管我们总是喜欢在嘴里唱着这个世界是多么的温暖,但我们的心灵很多时候都是孤独无助的,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相聚而欢呼,因为这个时候我们不是孤单的一个,有很多人陪你一起度过,意识到这时候的你还是这个世界不曾遗忘的一员,这时候的你还是真实的。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学生拿助学金的问题,某某企业家因为大学生一个学期不曾给他们写信,因此很不爽,由此取消了对这些大学生的资助,还说什么这是大学生的素质不好。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话是没错,大学生既然受了人家的恩惠,不管你是不是真心的对他胸怀感恩之心,你都应该向人家表示谢意,即使是因为他们不是出于真心的捐助!我想,第一个想到捐助别人的人绝不是为了名誉,只是发自内心的想帮助别人,但是当捐助变成一种形式的时候,我就开始怀疑他们的真心了,不是我多疑,是这个真实的世界向你展现的就是这一面。我想没有哪个人喜欢在自己潦倒的时候被别人看到,默默的对别人的帮助才是最好的帮助,即使那不是物资的,看过这样一个画面:一个乞丐向行人乞讨,别人给了他钱,他一直低着头说谢谢,当一个行人很遗憾的拍着口袋,对他说,对不起,朋友,今天没带钱。这时候乞丐的内心是最感动的,因为只有这个人是尊重他的。这个是他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不管什么样的人,都希望可以受到别人的尊重,当我们在接受别人的好意时,希望自己是 不伤自尊的。现在的企业家喜欢在媒体的大量宣传中轰轰烈烈的把钱或其他物资交到受助者手中,然后我们看到的是受助者热泪盈眶的场景,画面一转,就是对企业家的赞美之词,这个时候我们看到主角并不是受助者,而是企业家的助人为乐的一面在大众的眼中定格,也许没有人会注意到受助者眼中的尴尬!

       有一天我们会发现乐于助人的人都是富人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觉得悲哀呢?也许这时候我们会想是不是真的应该向他们致敬呢!不错,商人的形象是不做无用功,不做无利可图的事情!利用别人可怜的自尊心来提高他们的形象,当我们接受时,我们得到了自己需要的物资,但是商人却用微小的一部分,获得了最大的收益,众所周知,形象是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良好的形象更是无价的!这时的我们确实是应该佩服企业家的精打细算。

        企业家因为学生不写感谢信而取消捐助,让我很怀疑他们捐助的动机是什么,学生一叠叠的感谢信可以让他们有成功感,为什么就不应该感到歉意呢?既然这是双赢的,为什么就不能容忍别人的一次错误呢?

       学校突然说叫学生捐钱修路,特别是拿到了学校助学金的同学更应该捐助多一点。关键是那条路是根本就不知道在哪个地方的,不是学校附近的。学生拿了助学金就应该捐款吗?我们都还是消费者,靠着家里的生活费过日子。如果说512同学都很踊跃的捐款这不假,不是因为我们有钱,而是我们真的很想帮助别人,设身处地的。但我们就是因为得到了助学金就应该为一条不知名的路捐款,这似乎太牵强了。这个学年有很多同学都得到了国家助学金,这是不假,在感激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想到助学金是国家纳税人的钱,任何有纳税能力的公民都是资助人。本来这个是无可或非的。本来应该是遵循自愿原则的,但是规定了每个人至少要捐助多少,觉得这个太假了,我们都不知道钱的去处。

        什么时候学校也变成了一个搞形象工程的地方呢,都说

学校是最后一块纯洁的天地,失去了它的纯洁我们岂不是太悲哀了?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