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同样吃也要有吃相。从某种意义上讲,懂不懂吃的礼仪能 反映出一个人的教养程度。
进餐时,应由主人举杯示意开始,客人不能抢在主人的前面。用餐时不要胳膊横放在餐桌上 ,也不要在餐桌上服药,这会引起同桌客人的不快。如果端上餐旧的是民族饭菜,或者是你 从未尝过的食物,你不知道从何下手,那么你可以看主人是怎样食用这种食品的,也可以向 主人询问,这道菜是什么原料制作的。不能排除这种情况:这道菜是主人特意为来宾准备的 ,以便使客人了解他们民族饭菜的特色,在这种情况下,你的询问恰到好处。
夹菜时要文明,要等菜肴转到自己面前时再动筷子,不要抢在别人前面,夹菜时最忌翻来翻 去,寻寻觅觅,也不要吮舔筷子。夹菜一次不能夹得太多,要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利于消化 ,也是餐桌上的礼仪要求;也不要大块大块地往嘴里塞,狼吞虎咽,会给人留下贪婪的印象 。口含食物时,最好不要与人交谈。如别人提问,要咽下食物,用餐巾擦净嘴再说。说话时 ,要放下手中的餐具,不能拿着餐巾指指点,吃的时候不要发出不必要的声音,如喝汤 时“咕噜咕噜”,吃菜时嘴里“叭叭”作响,这都是粗俗的表现。上菜时也不能老盯着一样 好菜猛吃。
食间若想吐痰、抹鼻涕等,要到洗手间去,遇上打饱嗝、打喷嚏、咳嗽最好用餐巾或手帕捂 住嘴角头向后方转。用餐时要抽烟,必须征得同桌其他人的同意。饭间敬酒不能强人所难。 或自己不能控制,非一醉方休不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作家福克纳如是说:“酒是蒸馏 的艺术,但这种蒸馏的艺术常常会使许多人酒后失态。酒可以保存东西,但不能保存秘密” 。喝酒既不能强人所难,也不要自己滥喝。
用餐完毕,一般要等主人站起来表示用餐结束,宾客才能起身。而且不应吃完站起来就走, 应该在分手时向主人的盛情表示感谢,或第二天打一个电话去,表示感谢。
进中餐
一个知书识礼的人,“吃相”一定是温文尔雅的。入座后,坐姿要端正,不可用手托肋或将双臂肘部放在桌上,坐时双脚应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随意伸出,影响他人。开始用餐前,不可玩弄桌上酒杯、盘碗、刀叉、筷子等餐具,也有要用餐巾擦拭餐具,这都是失礼的行为。等主人招呼后,方可以开始进餐。
进餐时举止要文雅大方,取菜一次不要太多,如不够,可以再取。吃东西要闭嘴咀嚼,不要舔嘴唇或咂嘴发出声响;喝汤时不要啜吸,如汤菜太热,可待稍凉后再食用,切勿用嘴吹。口内有食物切勿说话;吃剩的菜、用过的餐具、牙签及骨刺等要放入骨盘内,勿放在盘外;剔牙时要用手或餐巾遮口。用餐时咳嗽、打喷嚏时应侧身掩口,关向周围的人道歉。进餐时擤鼻涕、打嗝等都是不礼貌的行为。
在宴席上,有时上鸡、虾、蟹时,会送上一个漂有花瓣或柠檬片的小水孟供洗手用。洗手时,两手轮流沾湿指头,轻轻涮洗,然后用餐巾或小毛巾擦干。
使用筷子要注意礼仪上的忌讳:一忌敲筷,如用筷子敲打碗盏或杯子;二忌掷筷,用餐前发放筷子,不能随后向人掷云;三忌叉筷,筷子不能一横一竖交叉摆放,还不能搁在碗上;四忌插筷,不能将筷插在饭碗里;五忌挥筷,夹菜时不能用筷子在菜碗里乱翻,甚至与别人的筷子“打架”;六忌舞筷,不能把筷子作为道具,在说话时乱舞。
进西餐
西餐的餐具主要有刀、叉、匙、盘子。吃西餐时要按刀叉顺序由外向里取用。
最大的匙是汤匙,最大的刀叉是吃肉用的。
用刀叉切食物时应右手持刀,左手持叉,每次切一片或一块,不能同时全部切开。
每道菜吃完后,将刀叉并拢并排放在盘内,以示吃完。如未吃完,则刀口向内摆成八字或交叉摆放。
除喝汤以外,不要用匙取食。汤用深盘或小碗盛放,喝时用汤匙由内向外舀起送入口内,不能把汤盘或碗端起来喝。汤匙可以入口,但喝完后应放在盘中间,与桌边平行,匙柄在右,匙心向上。
中国人初次吃西餐时可能不太习惯,所以应注意不要用力过猛,撞击盘子而发出违章。切割带骨头或硬壳的食物时,叉子一定要把食物叉牢,刀紧贴在叉边切割,以免滑开。
进自助餐在公共聚会中,常以自助餐待客。吃自助餐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进入用餐场所后不要抢先发起“冲锋”。只有在主人宣告开始之后,方可随大家一起排队取食。二是取用自助餐应了解其取菜的顺序,然后依次而行。取用自助餐的正确顺序依次应为冷菜、汤、热菜、点心、甜品、水果。三是在取食菜肴的具体数量上,讲究“多次少取”,即每次少取一些,用完再取,不宜“让我一次取个够”,甚至弃而不食。将菜肴外带,也不许可。四是允许边吃边谈,可见这是一个交际机会,所以不要只管埋头大吃,不理旁人。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