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启动文件系统
ntldr 中包含相应的代码,能够帮助Windows XP完成对NTFS或FAT格式的磁盘进行读写。从而能够读取、访问和复制文件。
3、读取boot.ini 文件
在这一步中,ntldr 会分析boot.ini文件,确定操作系统分区所在的位置。
对于单引导的系统来说,ntldr 会通过启动ntdetect.com来初始化硬件检测状态。
对于多引导系统来说,首先由用户在操作系统菜单中选择要启动的操作系统然后而由ntldr进行相应的操作。
如果用户选择启动ntdetect.com来初始化硬件检测状态。
如果选择启动旧式的微软操作系统,如MS-DOS、Windows 9x/ME,ntldr会将从bootsect.dos文件中读取MBR代码,然后将控制权交给bootsect.dos中的MBR。
4、根据需要提供启动菜单
在这一步,如果用户按下F8键,则会显示启动菜单,允许用户选择不同的启动方式,例如使用安全方式启动,或是使用最后一次正确的配置启动等。
5、检测硬件和硬件配置
在这一步中,ntldr 启动ntdetect.com文件进行基本的设备检查,然后将 boot.ini文件中的信息,以及注册表中的硬件和软件信息传递给ntoskrnl.exe 程序。
四、检测和配置硬件过程
在处理完boot.ini文件之后,ntldr会启动ntdetect.com程序。在基于X86的系统中,ntdetect.com会通过调用系统固件程序收集安装的硬件信息,然后由ntdetect.com将这些信息传递送回ntldr。Ntldr获取从ntdetect.com发来的信息后,将这些信息组织成为内部的断气结构形式,然后由ntldr 启动ntoskrnl.exe ,并将这些信息发送给它。
Ntdetect.com 会收集如下类型的硬件信息:
系统固件信息,例如时间和日期等
总线适配器的类型
显卡适配器的类型
键盘
通信端口
磁盘
软盘
输入设备,例如鼠标
并口
安装在ISA槽中的ISA设备
完成信息的检测之后,Windows XP会在屏幕上显示那个著名的Windows XP商标,并显示一个滚动的,告诉用户Windows 的启动进程。
五、内核加载过程
在此过程中,ntldr实施下列一些功能。
1、将内核(ntoskrnl.exe)和硬件抽象层(hal.dll)载入到内存
2、加载控制集信息
在这一过程中,ntldr从注册表中的HKEY_LOCAL_MACHINE\SYSTEM位置加载相应的控制集(Control Set)信息,并确定在启动过程中要加载的设备驱动。
3、加载设备驱动程序和服务
在这一步中,系统会在BIOS的帮助下开始加载设备驱动程序,以及服务。
4、启动会话管理器
完成上面的过程之后,内核会启动会话管理器(Session Manager),这是一个名为smss.exe 的程序,其作用表现如下:
(1)创建系统环境变量
(2)创建虚拟内存页面文件
六、用户登录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Windows 子系统会启动winlogon.exe,这是一个系统服务,用于提供对Windows 用户的登录和注销的支持。Winlogon.exe 可以完成如下一些工作:
启动服务子系统(services.exe),也称服务控制管理器(Service Control Manager, SCM)。
启动本地安全授权(Local Security Authority , LSA)过程(lsass.exe)。
在开始登录提示的时候,对Crtl+Alt+Del组合键进行分析处理。
一个图形化的识别和认证组件收集用户的帐号和密码,然后将这些信息安全地传送给LSA以进行认证处理。如果用户提供的信息是正确的,能够通过认证,就允许用户对系统进行访问。
要注意的是,如果您的计算机中,只有Administrator这一个用户,那么在欢迎屏幕中就会显示Administrator 用户项。如果您的计算机中不仅有Administrator用户,还有别的可以交互登录的用户,那么欢迎屏幕中就只显示出Administrator之外的用户,而不显示Administrator用户。
如果用户希望以Administrator用户登录,该怎么办呢?实际很简单,直接在欢迎屏幕中按下两次Crtl+Alt+Del组合键,即可打开标准的登录窗口,可以再输入Administrator 的用户名和密码,以便用最高管理员的身份登录。
七、即插即用设备的检测过程
对即插即用设备的检测,实际上是和登录过程异步进行的。由系统固件、硬件、设备驱动和系统特性决定了Windows XP如何对新设备进行检测和枚举。当即插即用组件正常工作后,Windows XP会对新设备进行检测,为它们分配系统资源,并在尽量不要用户提供选择的情况下,为新设备安装一个合适版本的驱动程序。
至此,Windows XP已成功启动。
|
|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