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http://www.lvzidan.org/archives/4326.html
绿子弹是由一群关心环境和生态的年轻人建立。我们相信“绿色”不是枯燥乏味政治口号或无聊时分的心血来潮, 它是健康、新鲜、创造性的生活和思考,它是积少成多的生活修行,也是一小步一小步迈向的改变世界的一大步。欢迎来到绿子弹!我们邀你共享“绿活”之乐,用 行动改变世界。 点击访问绿子弹,共享“绿活”之乐!
面对每天产生的大量生活垃圾,或焚烧,或填埋,或堆肥,但是不管哪种处理方法,都是问题多多。好在人们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不,郑州一些市民找到了对付生活垃圾的好帮手——蚯蚓。生活垃圾中有机质含量高,利用蚯蚓分解有机物,既不会臭气冲天,也不会占用太多地方,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以前每天都得扔两三袋生活垃圾,现在家里养了蚯蚓,果皮、菜叶、剩饭菜都被蚯蚓吃掉了,省事又环保。”养了5个月蚯蚓的郑州市民范小红对记者说。像范小红这样养殖蚯蚓分解垃圾的家庭,郑州共有21户。他们是“自然之友”河南小组今年3月发起的“绿社区”项目的试验家庭。
绿社区”项目的创始人是48岁的环保志愿者郭明亮。去年,他在郑州北郊租下了一块地,并从江苏买了400千克蚯蚓,“这些蚯蚓食量大、繁殖快,消解厨余垃圾的能力特别强”。郭明亮说,当初选择租地养蚯蚓,就是想办自己的“有机农场”,寻找循环利用有机垃圾的方式,因为城市产生的有机垃圾很大一部分是厨余垃圾,传统的填埋方式容易使其腐烂,产生臭气,甚至污染水源。用蚯蚓分解有机垃圾是一种循环利用的方式,既没有污染,蚯蚓的粪便又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可以肥沃土壤。
资料显示,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处理,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料。今年3月,“自然之友”河南小组的十几名志愿者先后进入郑州鑫苑名家和铁道家园两个社区,宣传蚯蚓养殖,向居民传递用生态方式解决生活垃圾难题的办法。最终,有21户家庭参与蚯蚓养殖。5月底,志愿者为每户发放了约2000条蚯蚓。在此之前,“绿社区”项目的工作人员对这些家庭进行了蚯蚓养殖的培训。“如果这些家庭养得好,那么他们成功的经验,将会带动更多家庭参与进来,这样我们的城市就会减少很多厨余垃圾”,“绿社区”项目负责人杨晓静告诉记者,她的愿望是在城市的周边建立一个大型用蚯蚓处理厨余垃圾的工厂。
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日益严峻。有媒体报道,郑州市每天产生2800多吨生活垃圾,然而每天只处理1300吨,有 1000吨生活垃圾送去焚烧发电,剩余500吨没有得到有效处理。2009年,中国600多个城市共清理生活垃圾1.6亿吨,其中餐厨垃圾1000万吨左右。
范小红等人的尝试得到了环境学者的肯定。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环境科学系教授王岩说,在环境异常脆弱的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可以先从降低厨余垃圾开始,但这需要每一个公民的参与。
www.lvzidan.org/archives/4326.html
本文转载自:http://www.lvzidan.org/archives/4326.html
绿子弹是由一群关心环境和生态的年轻人建立。我们相信“绿色”不是枯燥乏味政治口号或无聊时分的心血来潮, 它是健康、新鲜、创造性的生活和思考,它是积少成多的生活修行,也是一小步一小步迈向的改变世界的一大步。欢迎来到绿子弹!我们邀你共享“绿活”之乐,用 行动改变世界。 点击访问绿子弹,共享“绿活”之乐!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