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有过很多很多梦想。
每一个都是我自肺腑深处疼痛地渴望的。然而我却放弃了他们所有。
自那以后,我变得冷血、薄情,还唯利是图。
因为,这世界上只有两件事最让人痛苦:一个是想要的东西得不到;
另一个,即是得到。
记不清什么时候了,爸爸那样宠溺的笑着看着我,说,现在这个时候是你最轻松的时候了,虽然学习压力大,但当你真正工作后,回忆起现在才会知道有多幸福。
我笑着点头。我知道自己现在很幸福,却总是不知足,非要等到再也得不到时才扼腕叹息。就如同,假若今年暑假我没有去杭州穿高跟鞋,就永远不知愧疚年少时拉着妈妈跑时,穿高跟鞋的她的痛楚。
常言寂寞会使人发狂,然而我在这深深的寂寞中却一点点的安静下来了。心思沉淀着,织成一匹素娟,可以一缕缕拆出来看了。又像是春末学校花墙下那一大片一大片的白色蔷薇,似是纷乱的攀爬着,其实是在安静地开到荼蘼。寂寞而决绝。
原来寂寞是一种让人绝望的毒。唯一的解药是遗忘。
Forgetfulness is a form of freedom.
还有6天,真短。我想,那不妨放松一下吧。于是抛却了所有的不安,踏实地坐在桌旁,伴着夕阳余晖淡淡的,柔柔的,恹恹的洒在书页上,安静地把一本《追风筝的人》看完。已经不记得上次这么安心,这么沉静,这么清明的看一本书是在什么时候了。或许自打上学来就从没有过。又一次体会到自己对书,对纸页上那些排列着的文字,以及文字下隐藏着的岸涌的情感的眷恋,竟是一种真切的闪耀的愉快和满足。
说到《追风筝的人》,这书买得意外,本是从杭州受了刺激回来去书店翻找英文原版书的,结果顺手捞了本中文书,便是它了。也许以后可能,会去找找它的英文看看。故事写的很不错,关于命运,民族,战争,爱,背叛,悔恨和救赎。里面有两段话让我记忆最为深刻。
“我想起他所做的一切,施舍街头上的穷人,建了那所恤孤院,把钱给有需要的朋友,这些统统是他自我救赎的方式。而我认为,亲爱的阿米尔,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救赎。”
“‘为你,千千万万遍。’我听见自己说。
然后我转过身,我追。
它只是一个微笑,没有别的了。它没有让所有的事情恢复正常。它没有让任何事情恢复正常。只是一个微笑,一件小小的事情,像是树林里的一片叶子,在飞鸟的惊起中晃动着。
但我会迎接它,张开双臂。因为每逢春天的到来,它总是每次融化一片雪花;而也许我刚刚看到的,正是第一片雪花的融化。
我追。一个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乎。我追,风拂过我的脸庞,我唇上挂着一个像潘杰希尔峡谷那样大大的微笑。
我追。”
神说,每个人都是有罪的。梦里我看见自己跪在一片幻象和虚无中,沉默地祈求宽恕与救赎。并不是原谅,而是希望我曾伤害过的人能在直接或间接中接受我的补偿。并因了这补偿,能让他们过得更幸福。
想起他,她,他们。祝你们,幸福。
至于我自己,我并不认为自己可以得到真正的救赎,或者幸福。我并不适合拥有那些,这样固执的人还是适合生存在
但正如作者最后所言,“我追。”放弃幸福并不等同于绝望。我仍然相信有幸福,但这并非我所追寻;我仍然相信有希望,但这希望并不针对于爱情。人,总是在追寻自己也不了解的东西。然而我以为,这追寻虽盲目,却并不是错误。人生的意义也许在于“追”的道路上,你所失去和你所得到的。而且我愈发笃定的相信,失去也是一种得到。所以我们无论遭遇什么,都是一种赠与。
夜了,如水深沉中,我静静地想着那些我真正想去追寻的东西。为了那些,我会拼尽全力。
夜了,倦了。好生休息,我对自己说,明天还要继续那“追”的旅程。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