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 A

- ◆地震重灾区高考推迟约1个月〓推迟的40个县▲

      高考讯息 2008-6-5 10:14

四川地震重灾区高考日期推迟约1个月

  为保证灾区群众的参考子女能够弥补地震灾害给高考复习带来的损失,国家有关部门决定,四川地震重灾区的高考日期向后推迟约一个月。

  绵阳市是地震的重灾区之一。据绵阳市招生办负责同志介绍,地震发生前,绵阳市9个县区设有24个考点,地震发生以后,大部分的学校被损坏。北川中学校舍全部废弃,平武县95%的学校和考点成为危房。地震灾害,对保密室、考点、电力等都造成巨大损害。北川羌族自治县招生办4位工作人员,仅一人幸存。此外,灾区余震不断,如果如期考试,余震必然影响考场秩序。从招生的组织工作层面上看,推迟考试也是很有必要的。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登录官网免费查询高考成绩

      高考讯息 2008-6-4 15:44

6月23日中午12点以后,考生可登录市教育考试院网站(www.bjeea.cn)免费查询高考成绩。或者通过声讯电话或手机定制短信等方式查询自己的考试成绩,各区县将采取不同的方式把成绩条发放到考生手中。这比原计划提前了3天。

考试院特别提醒,考生成绩以发放到手中的考生成绩条为准,其他查询方式仅供参考,录取工作将于7月6日到8月5日进行。

3920个考场明开始布置

记者了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今年考生不得携带手表 高考考场配备石英钟

      高考讯息 2008-6-4 9:51
        从教育部门获悉,今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考生守则》已经出台。与往年不同的是,每个考场将配备一台石英钟,考生不准携带手表等任何计时工具进考场。

  据了解,考生需凭《准考证》和市级考试机构规定的其他证件,按规定时间参加考试。考生入场,除2B铅笔、书写蓝(黑)字迹的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直尺、圆规、三角板、橡皮外(其它科目有特殊规定的除外),其他任何物品不准带入考场。严禁携带各种通讯工具(如寻呼机、移动电话及其他无线接收、传送设备等)、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以及涂改液、修正带等物品进入考场。考场内不得自行传递文具、用品等。

        考生入场后,对号入座,将《准考证》等证件放在课桌左上角以便核验。考生领到答题卡(纸)和试卷后,应在指定位置和规定的时间内准确清楚地填涂姓名、准考证号、座号等栏目,并在答题卡姓名处按手印。凡漏填、错填或字迹不清的答卷、答题卡(纸)无效。在考场内须保持安静,不准吸烟,不准喧哗,不准交头接耳、左顾右盼、打手势、做暗号,不准夹带、旁窥、抄袭或有意让他人抄袭,不准传抄答案或交换试卷、答题卡(纸),不准将试卷、答卷、答题卡(纸)或草稿纸带出考场。遇试卷分发错误及试题字迹不清等问题,可举手询问;涉及试题内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今年高考试卷“绝密期”延长至交卷

      高考讯息 2008-6-3 14:49
 

       汉网消息今年高考试卷的绝密时间将延长至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高考考场新规解读

      高考讯息 2008-6-2 11:32

为什么要使用规定的考试用笔?对严重作弊考生加大处罚力度的背景是什么?考生在高考前和高考中还要注意哪些事项?带着高考生关注的问题,本报记者昨天采访了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主任高福勤。

使用规定用笔 减少卷面失分

记者:为什么高考要规定考生的考试用笔?如果考生的笔墨水用完了怎么办?

高福勤:对考生的高考用笔提出要求,从根本上讲,也是为了维护考试公平。北京高考各科试卷基本分为两卷,其中Ⅰ卷为客观试题卷,考生答题时要答在答题卡上,方法是用2B铅笔在答题卡对应的题号位置将认为正确的答案方框涂黑。答题卡直接由读卡器评阅,为了保证机器顺利读卡,希望考生按要求将信息点涂满、涂黑。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2008年高考时间和科目

      高考讯息 2008-5-28 21:49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时间不变

近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时间,仍为6月7日、8日。具体考试科目时间安排为:6月7日上午考语文,下午考数学;6月8日上午考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下午考英语!

个别省份因高考科目设置有所不同,考试时间将延长至6月9日。

备注:近40个受灾地区高考延迟,具体请随时关注本博客!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高考考前十日四大守则:进入全真模拟状态★▲

      为你支招 2008-5-28 12:25

再度从基础题里“淘分”

  距离高考只剩下最后10天时间,大部分学校也给考生放了假,让他们回家自行复习。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考生们的最后10天该如何度过?记者近日采访了高三一线名师、往届高考达人,他们认为,目前考生的主要任务就是保持平时的学习和生活节奏,保持良好心境。

  十日守则

  守则1: 重点巩固基础

  考前十天,考生复习总的原则是回归基础,查漏补缺,梳理所学过的知识点,在脑中形成网络,把课本再看一遍,熟悉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记住一些基本定理、公式等。还有一种临考前的高效复习法,就是把以前做错的题认真再看一遍,把做错的题分类整理,分析导致出错的原因,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TIPS:也可做些难度适当的题,关键在于积累做题惯性,增强信心。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高考专家应试支招

      高考讯息 2008-5-27 11:9

        高考研究专家王极盛研究表明:考试心态是影响高考成功的主要因素,在所有因素中占50%以上。下面就考生在考试中遇到的十种典型情况,送上十只锦囊,相信对考生的备考一定大有裨益!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最后12天快速提高能力最佳方案■

      为你支招 2008-5-25 22:28
【把握机会,消灭你的薄弱环节】
    这几天,学校一般都把考生们放回家自习了。
    有的同学认为,既然学校放我们回家了,距离高考也仅有七天左右的时间,大概也不会有多大进步,于是就觉得不必再作什么复习了,等着去参加考试吧。
    也有的同学刻意回避那些一直没有彻底解决的问题,不愿正视自己的薄弱环节,似乎看不见就未必能考到。
    那么,为什么在距离高考还有一星期的关键时刻,老师却不安排我们去学校集中学习了呢?其实,老师把最后的这段宝贵时间留给同学,是希望你把握这高考前最后的机会,去消灭属于你自己的、平日里没有彻底解决的问题或薄弱环节。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一个人把握机会的能力与他的其余各项能力总和相比同等重要。一个善于把握机会的人比一个对机会视而不见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如此,高考前夕的这几天是你最后的机会,这完全由你自己支配的七天就是上苍给你的“救命稻草”。此时,你应该静下心来,仔细分析自己在每一门学科里有哪些薄弱环节没有解决,有哪些知识断点没有接上。如果你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运用本文介绍的方法,消灭各学科存在的薄弱环节。那么,你完全可能凤凰涅磐、浴火重生,使自己的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高考落榜?生活一样精彩!!!

      落榜者平台 2008-5-24 0:38


多数家长不愿接受落榜现实专家呼吁家长要关心但不能简单粗暴

教育部官方网站上的数字显示,今年(07)全国参加高考的考生约1010万,而全国普通高校计划招生567万,录取率大约为56%。按此计算,今年高考落榜生大约有400多万。

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既然是选拔,落榜在所难免。现在,本科一、二批分数线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08年高考要复读,注意有变化!

      落榜者平台 2008-5-24 0:32

       2009年新课改高考方案正式出台,不论是考试内容、形式、评价体系甚至志愿填报方式,都紧贴着新课改的要求。虽然离正式考试还有一年,但方案的推出,已让一些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产生一丝忧虑:从没学过新课程,万一今年考得不好或者落榜,还能选择高复吗?

 据了解,由于新高考方案的出台,最近各高复学校已经收到不少家长的咨询电话:“今年是不是就不设置高复班了?”、“如果今年孩子选择高复,胜率有多大?”对此,一些高复学校校长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自选模块并非担心之处

但今年高复时间将提前

 由于明年想报考“一本”院校的考生要增加自选模块考试,所以今年参加高复的学生将比以往提前半个月进入紧张的备考。

 据了解,求是高复学校的报名时间是6月中旬,往年开学是9月。但今年,他们将提前在暑假期间开课。根据不同学科、不同生源,假期必须把新课改后的有些内容先教起来,比如历史课将全部讲授,数学选择一部分新的章节,政治也要增添内容。建人高复也是在7月份暑假开设提高班。

标签集:TAGS: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