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人生---生 命 似 风——悼友李永程、李国程

      窗口人生 2008-3-25 4:47

生 命 似 风
——悼友李永程、李国程


是谁 在三月
一个阴云沉沉的夜晚
将我一声又一声呼唤
是谁 在三月
一个阴云沉沉的黎明
如星般坠落
(李国程,1998年3月25日9时许病逝)

又是谁 在八月
一个洪水泛滥的傍晚
将我扯入苦痛的泥沼
又是谁 在八月
一个没有预言的夜晚
让我心片片碎裂
(李永程,1998年8月24日21时许病逝)

我挚爱的二位兄长呵
您们可知道 此刻
我有多么的彷徨多么的无助
您们可知道 您们
临去的那一刻
我的心飘向了何方

或许 是上苍有意安排
我们
在您们生命的最后一瞬
相识相知再相别
你们一个释解了人生之谜
安然而去 一个
难暝双目心犹依恋
无语问苍天
而我呢——

此刻 我真的不知道
风 在往那一个方向吹
也不知道 雨
什么时候 在今夜
悄然而落
我惟有的思绪呵
已随二位兄长升入了天堂

落寞之夜孤独之我
在您们遗下的影子里
刻意追寻 追寻
二哥已经破解的谜题 追寻
大哥临去前那无声的嘱托
我无法相信 一年之间
仅仅是一年之间
我们就阴阳相隔
我追寻的梦呵 一直
走不进您们所在的那一个空间
唯有点燃一束火的光焰
在您们的墓前 深深地
祷念

这别后的时光 一天
又一天与您们遥远
您们的窗口呵 却再
也看不见那春回的乳燕
我 还能说些什么
这可恶的世界
博大的一点
惟有您们的英灵
和无言的蓝天

一年之前我
为二哥写下了
《逝者如斯夫》
永程大哥泪洒双眼
而大哥去后的今天
我却写不出只语片言
还有什么话要说呢——
逝者已逝-----生者偷生
我恨不能翅生双肩
恨不能今生再无语言
我无法相信也不能相信
这世间竟会有这样的无耻之徒
将您们的“人生”无情的篡夺
我曾渴望您们的在天之灵
睁开双眼
但我又知
生前您们也不曾
将无耻诅咒
此刻
我又怎敢乞求
苍天有眼

(<窗口人生>出版过程中,一些人为的阻挠以至于出版推迟,无法圆满二位兄长的心愿----- 一睹自己的作品出版……)

您们就在欣慰和不安的等待中倒下了
倒在了一生追逐的笔下
倒在赖以支撑写作的桌旁
您们早已不能站立
在二十年以前 您们就
开始 “坐井观天”
追逐梦想
苦难太久
二十年的马拉松
您们在沉默中呐喊
又在沉默中思索
您们没有辉煌的篇章
只有一支笔的良知与希望

那天边的鹰在飞翔
偷日子的人却已走进天堂
寂寞窗口再也没有遐思脚印
问候命运的那天
期待 活着
梦幻
挡不住的诱惑这一小丛绿荫
寻一份孤独的美丽
等待风景日子
我独向西而行
村头虎虎 偷摘了 王二爷 桑葚儿
年轻我站在天地之间
走向田野 走进 三月春希望
为自己干杯
荠菜村的英雄 却在
罂粟花的诱惑下 丧尽了
良心

(以上部分为<窗口人生>的部分作品)

这是您们一生留下的篇章呵
二位兄长
您们可曾看到
那墓前袅渺的轻烟中无尽的思念
您们可曾看见

雨儿缓缓地滑下我的脸旁
风儿却悄悄从我身边走过
二位兄长
请 您们 安息

姜桂玉

1999年8月25日夜
2005年11月修改

逝者如斯夫
               ——悼李国程


“永程,永程,谜解开了!”

1998年3月24日深夜李永程被一向称呼自己二哥的三弟李国程叫醒。睡意朦胧中,永程不曾理会为什么国程这样称呼自己,而不是叫自己“二哥”。

“谜?什么谜?”

国程没有回答,却叫挚友李正明扶起来坐了一会,然后躺下,之后就再也不曾麻烦以往要数次照顾自己的挚友了。

3月25日上午9时许,我们的朋友李国程便永远停止了呼吸而明天就是他36岁的生日!

痛哉!悲哉!国程,愿您在天之灵能得到安息。

谜,解开了。国程,您是解开了您36年的人生之谜吗?
没有回答,风在呜咽,友在悲泣!

经历了多少痛苦和磨难之后,好不容易走到今天即将阳光明媚的日子,您怎么就悄然离去了呢?是真的解开了人生之谜遁世而去嘛!

走好,国程,走好!别人用脚走的路您用心走完,也可以说是人生无憾了。〈〈窗口人生〉〉,您人生写真的篇章即将出版;会友社也在您的关心下日益壮大;您没有什么遗憾了,您的人生使命已经完成,您的痛苦磨难也已经结束。谜,解开了,所以您就走了,不留余憾的走了。是这样吧,国程 !!!

逝者长已矣,但愿他生我们仍是朋友,仍是相知的文朋诗友。

相识遂相知,相聚恨日短,相别何匆匆!国程 ,请您放心,您未竞的事业我们将一如既往;您未了的心愿我们也铭记心间。我们会尽此生之力来完成,请您的在天之灵放心,也请您的在天之灵为我们鼓劲!走吧,放心的走吧!

人生如谜,但您却没有把谜底留下。您解开了人生之谜,所以您安然的去了。俗世的磨难,因您这一去而解脱;俗世的痛苦因您这一去而释然。您留下了您的〈〈窗口人生〉〉,留下了念着您的亲朋好友,一无反顾地去了,没有留下一句话。该说的您已说完,还是留待异日再说?

长歌当哭!
逝者如斯夫。
姜桂玉泣作于1998年4月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