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国的名义 国人当前行
去不去家乐福购物,已经成为最近网络上人人要表态的议题。国人相信,是法国媒体极富主观色彩的报道煽动了国外民众,导致奥运火炬在巴黎的传递遭遇空前挫折,并且极大伤害了中国民众的爱国情感。
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考量,包括法国媒体在内的一些海外媒体在最近一系列事件中的表现显失水准,其间体现出的傲慢和偏见无疑是冷战思维的残余,应予摒弃。
但是我们也需要注意,在中国日益融入国际社会的过程中,各利益相关方不同观念和意识的冲突碰撞将不可避免。坚持开放与倾听,才能避免误解和不快——法国少数人士犯的错误我们同样应当避免。
已经有很多网上评论指出,在全球经济日益融合的今天,动辄抵制XXX的行动一定会同时伤害中国供应商和员工的权益。而抵制的效果是否如国人所期,也值得怀疑。比如,上世纪30年代抵制日货中,经济学家千家驹调查发现,抵制之后日货进口反倒增加了。
更重要的是,在表达愤怒的时候,一些重要的细节有时候比愤怒本身更值得国人思考。
比如,一些反对抵制家乐福的人士,他们的言论在网上遭到批评、谩骂乃至人身攻击。更有甚者,一位海外留学生仅仅因为希望保留自己独立思考的权利,拒绝盲从和冲动,竟然被人称为“卖国贼”,个人信息被人在网上统统公布,遭到人身攻击和侮辱,家人受到不明电话的威胁。此类前现代社会的野蛮行为统统以“爱国”的名义堂皇行之。通过游行、示威和集会来表达抗议和意见,这是现代社会中公民的一项权利,但不是义务,没有人可以以任何名义强制公民参与其中,即使是以“爱国”的名义。
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声称爱国的国人需要重思,我们应该怎样爱国?我们爱的国家,不应当只是“想象中的共同体”,我们更应该爱的是具体的“国”:我们的每一寸国土、每一个国人和他们的私人空间以及公民社会营造的公共空间。以此目标匡衡,恐怕每一个国人都应该重新检视自己的爱国行为。
自清季以来,中国人的民主意识勃兴,“爱国”之声从无间断,但是不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这样的事情,从孙中山在演讲中提出以来,到现在仍是我们公共生活中一个让人无奈的现象。
同样,我们是否善待餐馆的服务员,是否在电梯中向陌生人微笑,是否按照交通规则行车,是否在发生私家车剐蹭之后以善意解决问题,是否在网络上面对不同声音愿意倾听,摆事实讲道理而非谩骂、扣帽子。这些都是我们热爱这个国家的表现。我们很难相信,一个对自己生活的公共环境不珍视、对自己的人民疾言令色的人,会真心爱国。
所有这些点滴小事不应当忽视,它是我们通往一个现代文明社会的必由之路。奥运会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展现,这种实力除了GDP和楼台场馆这样的硬实力之外,更包括一国的软实力:政治清明民主、发展道路健康,多民族共和共荣、民众自信和宽容。
因此,向世界表明我们的愤怒和不满情绪之后,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步伐仍将继续,我们每一个热爱祖国的中国人,理应是这场征程中的主体。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