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觉做到尊重网络上的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
《现代信息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资源篇资料2 网上教育信息资源的参引格式
来自《因特网教育资源的利用》第四章 怎样合法引用Internet教育资源
(1). 网上资源的知识产权问题
(2). 网络信息用户相关的电子知识版权问题
(3). 合理利用网上教育资源的方法
(4). 我国关于教育信息资源利用的法律
目前信息大国美国比较认同的是美国现代语言学会(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提出的MLA格式和美国心理学会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提出的APA格式。MLA格式一般用于文学作品,而APA格式则被广泛用于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及医学界等。
在电子文献中罗列参考文献从格式上讲和印刷文献没有很大不同,只是改动或增加了一些内容,其基本格式如下(以APA格式为参考):
作者姓名(姓可用首字母)
文献在网时间或最新版本在网时间[如果网页上未显示,略去]
参考文献名称
文献全称[如果确定]
文献版本或文献编号[如果确定,用斜体]
协议、网址、进入路径或登录方法([Online] Available:可以省略)
浏览使用日期
下面以万维网(www)的格式要求举例说明:
1.书籍
Matsumura.M.(1995) , “Voices forl Evolution”, [Online] Available: www.natcenscied.org/voicont.htm (April 17,2000)
季羡林:《牛棚杂忆》,(1998-2000)http://www.goldnets.com/book/55/105428.htmll (2000/4/17)
2.期刊或电子期刊
Anna C. McFadden, ( February 18, 1999), “Collegel Students' Use of the Internet”. Education Policy Analysis Archives. Volume 7 Number 6. [Online] Available: epaa.asu.edu/epaa/v7n6.html (April 17,2000)
符福桓:“关于信息管理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思考(一)”,《中国信息导报》(数字化期刊),1999年l 第10期,http://www.chinainfo.gov.cn/periodical/zgxxdb/zgxxdb99/zgxx9910/991002.htm (2000/4/17)
3.报纸
Samuel R. Dismond, Jr.,M.D.,and Leigh Mckinney (Aprill 14,2000), “Fostering the Beginnings of Literacy”, Newsweek. [Online] Available: www.newsweek.com/nw-adv/parenting/earlychild/fostering.html (April 17,2000)
l 苗青:“让电脑拥有美丽(IT时评)”,《人民日报》2000年04月07日第8版,http://www.peopledaily.com.cn/zdxw/8/20000407/2000040786.html (2000/4/17)
4.独立网页(有作者姓名)
Wanda Pratt.(March 5, 1997)”Graduate Schooll Survival Guide”.[Online] Available: www-smi.stanford.edu/people/pratt/smi/advice.html (April 17,2000)
龚l 灿:“知识产权”, gzcan.163.net/ (2000/4/17)
5.独立网页(无作者姓名)
“Embark.coml Lifelong Learning”(1996-2000),[Online]Available: www.embark.com/learning/online_guide.asp?link_id=8 (April 17,2000)
l “成功之旅”, home.baoding.cn.net/~cg/index1.htm (2000/4/17)
6.E-mail
David Ross., “Re: List policy on copyrighted quotation” .
kqSrVMwVd@computerauthor.com (April 17,2000)
对于引文的注释,如果网页上标明了页码,则需注明具体页码。
通过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在罗列参考文献时比较重要的信息是文献题目、网址以及浏览使用时间,因为这一方面有助于阅读者追根溯源,确认参考文献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自己作品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现代信息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资源篇资料2 网上教育信息资源的参引格式
来自《因特网教育资源的利用》第四章 怎样合法引用Internet教育资源
(1). 网上资源的知识产权问题
(2). 网络信息用户相关的电子知识版权问题
(3). 合理利用网上教育资源的方法
(4). 我国关于教育信息资源利用的法律
目前信息大国美国比较认同的是美国现代语言学会(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提出的MLA格式和美国心理学会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提出的APA格式。MLA格式一般用于文学作品,而APA格式则被广泛用于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及医学界等。
在电子文献中罗列参考文献从格式上讲和印刷文献没有很大不同,只是改动或增加了一些内容,其基本格式如下(以APA格式为参考):
作者姓名(姓可用首字母)
文献在网时间或最新版本在网时间[如果网页上未显示,略去]
参考文献名称
文献全称[如果确定]
文献版本或文献编号[如果确定,用斜体]
协议、网址、进入路径或登录方法([Online] Available:可以省略)
浏览使用日期
下面以万维网(www)的格式要求举例说明:
1.书籍
Matsumura.M.(1995) , “Voices forl Evolution”, [Online] Available: www.natcenscied.org/voicont.htm (April 17,2000)
季羡林:《牛棚杂忆》,(1998-2000)http://www.goldnets.com/book/55/105428.htmll (2000/4/17)
2.期刊或电子期刊
Anna C. McFadden, ( February 18, 1999), “Collegel Students' Use of the Internet”. Education Policy Analysis Archives. Volume 7 Number 6. [Online] Available: epaa.asu.edu/epaa/v7n6.html (April 17,2000)
符福桓:“关于信息管理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思考(一)”,《中国信息导报》(数字化期刊),1999年l 第10期,http://www.chinainfo.gov.cn/periodical/zgxxdb/zgxxdb99/zgxx9910/991002.htm (2000/4/17)
3.报纸
Samuel R. Dismond, Jr.,M.D.,and Leigh Mckinney (Aprill 14,2000), “Fostering the Beginnings of Literacy”, Newsweek. [Online] Available: www.newsweek.com/nw-adv/parenting/earlychild/fostering.html (April 17,2000)
l 苗青:“让电脑拥有美丽(IT时评)”,《人民日报》2000年04月07日第8版,http://www.peopledaily.com.cn/zdxw/8/20000407/2000040786.html (2000/4/17)
4.独立网页(有作者姓名)
Wanda Pratt.(March 5, 1997)”Graduate Schooll Survival Guide”.[Online] Available: www-smi.stanford.edu/people/pratt/smi/advice.html (April 17,2000)
龚l 灿:“知识产权”, gzcan.163.net/ (2000/4/17)
5.独立网页(无作者姓名)
“Embark.coml Lifelong Learning”(1996-2000),[Online]Available: www.embark.com/learning/online_guide.asp?link_id=8 (April 17,2000)
l “成功之旅”, home.baoding.cn.net/~cg/index1.htm (2000/4/17)
6.E-mail
David Ross., “Re: List policy on copyrighted quotation” .
kqSrVMwVd@computerauthor.com (April 17,2000)
对于引文的注释,如果网页上标明了页码,则需注明具体页码。
通过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在罗列参考文献时比较重要的信息是文献题目、网址以及浏览使用时间,因为这一方面有助于阅读者追根溯源,确认参考文献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自己作品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