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穿越千古的寂寞灵魂

      雪落夜读词 2006-1-18 16:22
人物评传

柳永(约971-1053),字耆卿,初名三变,字景庄,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崇安县)人。北宋著名词人。出身于儒宦世家,工部侍郎柳宜少子,景祐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世称柳屯田。柳永为人放荡不羁,仕途更为坎坷。时人将其举荐于仁宗,却只得四字批语:"且去填词"。仕途无涯,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流连于歌楼舞榭,沉迷于声色词曲,潦倒终身,竟由群妓合金而葬。


政治上的抑郁失志,生活上的特殊经历,以及他的博学多才,妙解音律,使这位"浅斟低唱"、"怪胆狂情"的浪子,成为致力于词作的"才子词人"。由于柳永对社会生活有相当广泛的接触,特别是对都市生活、妓女和市民阶层相当熟悉。都市生活的繁华,妓女们的悲欢、愿望及男女恋情,自己的愤恨与颓放、离情别绪和羁旅行股的感受,都是其词的重要内容。此外,也有一些反映劳动者悲苦生活、咏物、咏史、游仙等作品。大大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他接受民间乐曲和民间词的影响,大量制作慢词,使慢词发展成熟、并取得了与小令并驾齐驱的地位。在词的表现手法上,他以白描见长;长于铺叙,描写尽致;善于点染,情景交融,抒情色彩强烈;语言浅易自然,不避俚俗,使其词自成一格,广为流传。


柳永在词的内容和表现手法方面都有新的开拓,标志着宋词的重大变化,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词音律谐婉,平易轻约,更善情景之融。叶梦得《避暑录话》中言称:"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足见其靡盛,而纪昀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倍加推崇:"诗当学杜诗,词当学柳词。"著有《乐章集》,其词中名篇有《雨霖铃》、《凤栖梧》、《八声甘州》、《望海潮》等。柳永生平散见张宗橚《词林纪事》和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等。


传世名篇


雨霖铃


【题解】

见《乐章集》。相传作于作者科场失意、宦游南方,与所欢者离别之时,主写别情。《雨霖铃》,词牌名。唐玄宗时,属教坊大曲,宋代另制新曲,用作词牌。


【原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凤栖梧


【题解】

见《乐章集》。《凤栖梧》为《蝶恋花》之别称。此词系怀人之作。


【原文】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卜算子慢


【题解】

此词写悲秋伤人,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原文】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尽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定风波


【题解】

见《乐章集》。此词以浅俗语言,抒写坦率爱情。闺中少妇独居,闲情难耐,而欲与丈夫厮守。感情浓烈,波澜有折。


【原文】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信无个。


是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阴虚过。



望海潮


【题解】

见《乐章集》。相传此词为求见孙何而作。柳永与孙何为布衣交,孙官居两浙转运史,驻节杭州,门禁甚严。柳永功名失意,流浪江湖,欲见孙何而无由,乃作《望海潮》词,丐歌妓在宴会上献唱以达孙何,孙何即日迎柳永与宴。


【原文】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八声甘州


【题解】

见《乐章集》。此词抒发思乡怀人之情。《八声甘州》,词牌名。《词谱》卷二十五:"按此调前后段八韵,故名八声,乃慢词也。"此词牌又名《甘州》、《萧萧雨》等。


【原文】

对萧萧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翻开宋词鉴赏大辞典,寻找柳永。耳机传来长门怨旷远忧寂的倾诉,眼睛便落在这样一处久久不愿走开:


  梦觉、透窗风一线,寒灯吹息。
 
  那堪酒醒,又闻空阶,夜雨频滴。
 
  嗟因循、久作天涯客。
 
  负佳人、几许盟言,更忍把、从前欢会,陡顿翻成忧戚。
 
  愁极。再三追思,洞房深处,几度饮散歌阕。
 
  香暖鸳鸯被,岂暂时疏散,费伊心力。
 
  殢雨尤云,有万般千种,相怜相惜。
 
  恰到如今、天长漏永,无端自家疏隔。
 
  知何时、却拥秦云态,愿低帏昵枕,轻轻细说与,江乡夜夜,数寒更思忆。


  一阙《浪淘沙慢》倚窗轻叹,欲说还休的愁苦与孤寂便漫溢开来,穿越布满灰尘的时间,缠绕在我的心间。
  "这首词,衍之为一百三十五字之长篇巨制,共三片。第一片写主人公夜半酒醒时的忧戚情思;第二片追思以往相怜相借之情事;第三片写眼下的相思情景。体制扩大,容量增加,主人公全部心理状态及情思活动过程,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这是柳永创制慢词的一个范例。
 
  词作从"梦觉"写起,说窗风吹息寒灯,夜雨频滴空阶,可知并非天亮觉醒,而是夜半酒醒。其间,于"灯"之上着一"寒"字,于"阶"之上着一"空"字,将当时所见、所闻之客观物景,染上了主人公主观情感色彩,体现了主人公凄凉孤寂之心理状态。而"那堪"、"又",又及"频",层层递进,又便得主人公当时的心境,倍觉凄凉孤寂。接着,主人公直接发出感叹:"嗟因循、久作天涯客"。这是造成凄凉孤寂心境的根源。因为久作天涯客,辜负了当时和佳人的山盟海誓,从前的欢会情景,今夜里一下子都变成了忧愁与凄戚。至此,主人公心中之情思,似乎已经吐尽。
 
  词作第二片,由第一片之"忧戚"导入,说"愁极",十分自然地转入对于往事的"追思"。所思佳人,由"饮散歌阕"句来看,可知是一位待宴歌妓。从"再三"、"几度"句中可以体会出来,两人之互相爱恋,已经有了相当长的时期,由此可见,主人公夜半酒醒时为什么这样的忧戚。
 
  第三片由回忆过去的相欢相爱回到眼下"天长漏永",通夜不眠的现实当中来。"无端自家疏隔",悔恨当初不该出游,这疏隔乃自家造成,然而内心却甚感委曲。因此,主人公又设想两人相聚之时,他就要低垂的帏幕下,玉枕上,轻轻地向她详细述说他,一个人此高潮,但作者的笔立刻煞住,就此结束全词。
 
  从谋篇布局上看,第一、二片,花开两枝,分别述说现与过去的情事;至第三片,既由过去回到现,又从现想到将来,设想将来如何回忆现,使情感活动向前推进一层。全词三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多层次、多姿态地展现主人公的心理状态和情思活动,具有一定的立体感。"词评家这样说。
  蹙眉,在袅然轻烟的寒灯之侧,蜷缩出千年不变的凄凉和无奈,将泛着冰冷的浪漫捂在胸口,化作一滴泪。此时,是不是一个人已经不再重要,是不是在思念遥远的梦也已经不再重要,生命最真实的孤独与痛苦或许不是任何人所能排遣的,即使是你在我身边。
  命运总在嘲笑,与卿同行,相互握住的也仅仅是对方的影子,更何况,转身间就已杳无音信。怀念你,还是救赎我自己?我不知道,也不用知道。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