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日历
 
最新评论
 
访问统计
 
我找日志
 
获取RRS
我的 Blog:
wonjun 最新的 20 条日志
[每天的风]
[心情的风]
[风里的歌声]
全站 Blog:
全站最新的 20 条日志
 
友情连接

 您的ip

{<img src='http://www.law999.net/whocome?from=http://blog.5d.cn/user4/wonjun/&u=wonjun&w=600 &h=430&t=20&c=5'>}

 
今天看到一个让自己认清自己的帖子
111作者:wonjun  发表时间:2005-6-1

今天看到一个让自己认清自己的帖子
发信人: shrEk (月表篆刻), 信区: WeiHaiCampus
标 题: [原创]我在哈工大(威海)的4年半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Wed May 18 08:52:41 2005)

最近考研的尘埃落定。调节一下疲惫了一年的身体,整理了一下自己闪烁的思绪,忽
然发现好多事情是那么只值得我去回忆,值得我为自己记录下来。因为在哈工大(威海)
的四年多中的点点滴滴,见证了我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转折,它注定是我一生的财富。

记得2000年,一个酷热的夏天,哈工大(威海),我来到了我高考憧憬过的地方,但
是现实和儿时梦想过的哈工大是两个不同的世界。我承认了现实,甚至有点认了命,也许
我和哈工大是没有缘分的吧!回想起高考的前后,我是那样的自信,认为自己肯定能实现
梦想,未来是多么多么的光明,可是现实终究是残酷的,我以高出辽宁重点线50分的成绩
来到了威海。高考报志愿的战略中我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年工大正赶上80周年校庆
,国内各大媒体争相报道,频频见诸报端我感到了自豪,回想起来,那是一种少年的感性
冲动而已。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工大的分数线高出了重点线70多分。现在我仍然记得几个重
要的数据,招118人,报考336人,最低线582(实际上是585)。冰冷的数字寒透了我的心
。我在不停的自责,为什么不报考哈建大,合并了不就是一家了(后来也知道了没有那么
简单的),就可以到哈尔滨读书了,也许进工大的机会就有了,走一条曲线救国的道路终
究我是错开了。不过给我最大的安慰算是二志愿威海,当时的心情就是能混个工大的毕业
证就行了。

进了威海的校门,空旷,有点失落,师哥的鼓励下,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决定考研。回
想起来有点可笑。但是我没有想到,这样的一个信念成全了我的愿望。大一的生活草草展
开了。回想当时的顽皮与年少:踢球把腿扭伤了,考试还挂了门体育;不锁自行车就上楼
,720元的车丢了;100多的坎肩洗完后,大风天吹到楼下丢了;花钱没有节制...

也许是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要付出一点学费的。渐渐的我开始注意生活中的细节,
知道怎么去处理遇到的困难。在上大二的时候当了个学生会的部长,结交了挺多人,但是
没几个能算得上朋友,甚至有的人利用我的怜悯骗了我几百元钱,认识了一个漂亮女生,
向她说了,她没有同意。成长的学费在继续花着...
一个五一的时候,家里人来看我了,发现了学校的好多处变化,家里人很高兴,我也
在高兴:威海好的发展阶段我们赶上了。00级和01级应当算是见证了威海从空旷到花园的
整个转折过程的两届学生,也是威海硬件大批上马,软件系统不断升级的转折年份。从02
级开始,威海这边基本上就有一定基础了。他们也许有所体会,但是没有我们深。学校在
发展,我们学生的知识也应该相应的提高了。到大三的时候我学了很多我喜欢的专业课,
数电,模电,电力电子,自控理论等等,至今,仍然对张秀珍老师讲课的风范,许承斌老
师的严谨所感染。看见信控这边上马了很多新的实验室,我们同学都很感谢系里的领导,
我们都用上了,对动手的能力还是有很大帮助的。这些都是系里帮我们同学争取到的。虽
然,信控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人要向前看吗,方向是好的。后来信控扩大了,成院
了,下辖的系也多了,这时真的体会到了什么是发展了,师资也在加强了。这些都是好事
,虽然现在表面上和老信控没什么关系了,但是我还是为咱们的发展感到光荣,自豪。信
控是一个缩影,汽车,计算机,材料,海洋等等,都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未来肯定是好的


前一阵子,学校的学籍划归山东管理,一时间激起不小的波澜,其实也应当肯定学生
的反应的,说明他们爱这个学校,领导的工作也是好的,理顺了关系,得到山东的大力支
持,山东缺工科,我们恰恰工科比较强,合乎山东的口味。但是有一个原则是对的,工大
的隶属不能变,工大的牌子不能换,关系到学生前途的证件不能改。威海的学生敏感一点
这是正常的,因为多数人都是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的。威海这边,学校是工大的牌子
,地方在山东,考虑到社会上有些分校,分部的都是民办的,口碑都不是很好,办学也不
尽正规,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做为一个威海校区人,难免时而有些尴尬。前辈也讨论过
创造名牌和享受名牌的辨证关系,不过说归说做归做,做就要靠很多届学生的努力,大家
对自己的学校产生认同感,在自己的岗位上给威海这边增辉而不是抱怨,人要承认现实,
但是要有梦想,有目标,并且要有为实现梦想而去奋斗的坚定意志,大家都知道王健和他
姐姐王伟的故事,他们是威海出去的,他们的结果都很好。很多人看到了王健的成功,但
是也多数没有看到王健的付出。我对王健很了解,我们考研的时候都是在一起复习的,他
学习认真,工作努力,这些都不用我多说了。可是王健有一种精神,敢想敢拼,并且毅力
超强。他当年是以598分进的分校。差6分去中科大,梦想同样是没有实现,我问他是不是高考没有考
好,他笑着说考的很好,我说科大没进去挺遗憾,他说幸好来到威海。我当时很惊讶,来
威海有什么好的。他说出了种种原因,分校的前途好,环境好,学生被外面的琐事烦扰的
少,本科就应该扎实学习等等。我当时很佩服他,但是没有认真的向人家学习,如果早点
学到人家的一点精神,我也不至于要重新考一次研究生。这样的对话就发生在我们刚刚上
大二开始迎新的一个晚上,我对这段对话记忆犹新。回想起来真的是很有道理,他没有埋
怨现实,他对未来有向往。要知道,他准备考清华自动化系,是整整的准备了4年,402的
总成绩,尤其是清华的电路
148分(清华的专业课没有辅导),复试时自动控制理论99(100满),都是真刀真枪的上
。方向能不好吗,导师能不牛吗。我有一个中科大的同学说他准备考清华也是准备了4年,
可是4年里有放松,没能坚持好,总是觉得考清华费劲,留科大也很好。最后,哪里也没有
他的安身之地,于是就找了个比较一般的工作了。看看吧,失败者和成功者就是这样的颠
倒了角色。而且它就发生在我的身边。有些同学过分的看重了高考的成绩,丢掉了向前看
的目光和勇气。我也听说过很多学弟学妹说自己高考如何如何,本来能考上这考上那,可
是倒霉来到这里。我想说路是自己走的,不要在意过去,人是活在现在时,要走到将来时
的。我也有过这样的先例,和别人谈起学校的时候支支吾吾然后拿着工大的牌子又和别人
大吹特吹,甚至说我们学校是用卫星信号和总校的同学一起上课的等等。现在回想起来有
这个必要吗,自己得到心里安慰了,别人也不傻,当然知道你在干什么。人重要的在于踏
实。当初的成绩我也只有十几所学校去不了,甚至还能侥幸去同济,人大,北师大等等,
不想了,没用啊。时间没有能倒流的。活的太虚伪了,象范德彪一样,那有多累啊。还有
一些同学,准备拿着工大的毕业证去忽悠别人,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当你毕业的时候
就能明白,天下乌鸦一般黑是什么意思了,只要是没有什么特点专长的,工作的待遇基本上都一?br /> >鸵档氖谐∠衷谇饔诶硇粤耍钠臼且桓觯歉⒅啬芰α恕N冶笔Υ蟮耐У蹦暌
埠芊绻猓潜弦岛缶腿ケ本┑囊桓鲋醒У崩鲜α耍ぷ室话恪N乙桓龉醣静康耐
В蹦暌卜绻猓墒潜弦岛?级都没过,在哈尔滨东安混着,而且还是我们分校同学的属
下。高考的成绩不能说明以后的任何问题,就像中考的,小学的期末考试一样。虽然重要
,但是它是有时效性的。过期无效。甚至考研的成绩也只是一个门槛而已,你的未来要靠
每一天的努力与思考来实现。你要是有那个志向,就别沉溺于过去,马上把握好现在,终
究会有一天你自己会证明你自己的。

说到考研,我,一把辛酸泪啊。从大三的下半年,时而的整理一点基础课,更确切的
说是数学,后来又到北京文登学校上了数学和政治的辅导,数学还感觉有点用,政治什么
的就感觉用处不大了。平生第一次来北京,见到了北京好的一面,才知道原来梦想可以这
样的。在一个简陋的,时而可以看见蟑螂的招待所住下,条件一般,但是价格便宜才19元
一天。结识了全国很多地方的考研大军,他们有的有妻儿了,有的都工作好几年了,有的
以前考过,但是要重考的。象我这样的菜鸟也不少,大家都为了一个梦想,就是上研究生
,将来找一个好一点的工作,尽快实现自己的生活梦想。总之,都很不容易。一个人就有
说不完的故事。有一个浙江的老哥,现在我还保持着和他的联系,他说他在的公司不是效
益不好,而是领导有些奢侈,公司的效益也在下滑,但是远没有要倒闭的程度,他认为自
己在那里的工作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没有压力,同样也没有了动力,眼看着自己的憧憬
就要变泡影了,他决定辞职,考研,要争取到高一点层次的公司工作。就是这样简单的想
法,促成了他后来的成功。社会上现在有些人,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在网上发表着自己的
大作,仿佛高屋建瓴般的痛批考研学生的思想歪曲,痛陈考研无用论,他们偶尔也有对的
地方,但是不经过认真仔细的调查,没有有说服力的数据,干吗总拿我们学生开刀,我们就是弱势?br /> 禾澹阋膊荒芎窗 ?纯碨INA和SOHU上的报道吧。有很多是一些所谓的社会学家的人,
在说着花边新闻一样的话。批着大学生考研的,骂着大学生婚姻观的,唾着大学生贞操观
的。我认为我们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我们也有向社会表达我们的想法的权利。有人说考
研就是为了将来的钱途,可是我相信,大多数同学还是很理性的,更多的是为了前途。年
轻人贵在有理想,不错我们也有很多人为了钱,更多的也是为了将来家里的生活条件能够
通过我们的努力来得到改善,父母在老的时候,我们给他们的回报能多一点,他们的晚年
能够不那么拮据。这有什么错啊。社会现在就是承认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智力也是生产
要素,这是很正常的。很多所谓学者都批评学生好高骛远,都愿意到钱多的地方,不爱吃
苦,不爱受累,可是我们在考学的过程中,我们受的苦累还少吗,我们将来结婚生子,在
家里两个年轻人面对四个老人和一个孩子的时候,那是多大的压力,你们知道吗?出现了
一些问题没有钱来解决是不行的,话虽直白,但是我认为还是有我们学生的道理的。用以
前的眼光衡量现在的人是不是有点过时了,时光的前进,终究要淘汰不适合他的事物的,
这是自然规律。学生都不傻,社会上出现的整体的考研形势真的是太正常了。谁的家里也不是腰缠
万贯的,靠努力,靠智力来吃饭,顺应社会的潮流。很多人说我们学生不爱国了,价值观
被西化了,我求求你们,放过我们吧,别站着说话了。前有“五四”,现在有“抵制日货
”,虽然抵制的激进了一点,盲目了一点,但是他反映了中国大学生对国家的热情,现在
通过国家的教育,我们知道了我们的做法激进了一点,我们会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爱国
有前提,要在一定的基础上爱国,不能无条件的爱国啊。我们不是在讲条件,而是连你自
己的温饱都解决不了,那谈爱国还有什么意义啊,解决了自己的事情,才能更好的服务社
会,才有为国家效力的基础。无条件的谈爱国本身就丢掉了人存在的价值的先决条件。至
于婚姻观,贞操观,我想,我们学生都不傻,谁也不会在没有任何生活基础的条件下去结
婚的,多数人也不会到了乱搞男女关系的份上,谁也不会拿婚姻大事来开玩笑。大师们,
你们省省吧。

对于考研,在同学们中也有争论的,正常。我想说的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考
研确实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很多的时候,他确实是一个比较好的出路。现在社会上的形
势就是承认智力的重要性,我们在大学学习4年,普遍是给自己打理论的基础,大学本科教
会你的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方法,告诉你遇到问题的时候应当怎样去切入问题的要害,给你
打下基础的不一定都是书本,还有你对身边事情的体会。所以有人说,大学里的文化氛围
很重要,说的真的是很有道理。我们都要从别人的失败和成功中得到启发,结合自己的实
际,来为自己服务。这样别人的血和泪也可以帮着我们快速的成长。我们走的弯路也就少
了。但是本科的教育有他的局限性,就是重理论轻实际,虽然我们动手的机会也很多,但
是我们对生产实际的东西了解的并不多,不是教育制度的缺陷,而是本科培养的使命和社
会要求之间是有差距的。在上了硕士,甚至博士的时候,你才有一定的空间,才能把你的
理论的东西和实际的东西结合的比较好。这就是招聘单位愿意要硕士以上学历的人的一个
重要的原因。事情要普遍的去看,而不能拘泥于个体,有很多成功人士都没有研究生学历
,但是都能获得成功。但是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我们多数人还是没有那么超常的吧,
现实就是让我们要多向上攀登的啊,况且你知道那些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有着怎样的坎坷经历的吗,
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蒙蔽,不要为自己的懒惰和怯懦而找借口。就是一句话,人能向上走
,就尽量向上走。
第一次考研的经历我觉得有点难以启齿,准备了大半年,北京也去了,最后还是没有考上
,我至今仍然记得成绩出来那天,我拿着电话,同学告诉我那个难以见人的分数的时候,
我的心在颤抖,整个人僵硬在角落里,我在想怎么通知家里,家里人的表情是什么样子,
身边关心过我的朋友,自己付出的辛苦和财力,我对得起这些吗,我的前途还有光明吗?
想法就是这么简单,得知有几个哥们考的也不是很好,就决定出去借酒浇愁了,当时王健
的成绩还没有出来,我们几个拉上他到南门吃了个饭,席间我们几个哭的很伤心,王健也
是鼓励我,告诉我路很长,我决定重考了,我说我不相信自己的命有那么硬,就是与本部
无缘。我们也谈了自己失败的原因,我说“三七制”害了我,有人不敢苟同,我想想,也
是,人家不是有考上去的吗,为什么不是我,原因在自己身上啊!从那开始,我突然变的
知道上进了,懂得了不要怨天尤人了,一个人的命运不能自己掌握,是很危险的,你要努
力争取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别对任何客观因素报有幻想。

我开始对自己要求的有点残酷了,我知道,我四年来欠下了许多债,应当还上了。后
来,我200多分的成绩虽然也能去C类地区,但是我做了一个别人都不是太理解的决定,放
弃任何工作和
学习的机会,再来半年,向自己的理想努力。重考哈工大。

重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有点难,身边的朋友少了,信息少了,人会变得有点孤独
了,时间长了,对于一个喜欢热闹的我也会有压力的,精神上真的会出现问题的。我想了
很多,但是决定做出了,就不能改。回想我第一次考研的时候,经常也会很努力,但是就
是没有坚持好,断断续续的,这样使我的复习没有系统性,连续性,容易造成我偷懒的坏
毛病。王健为什么能考上,就是天天坐在A113的第一排,仿佛是焊在那个椅子上。只要有
空余的时间也要去上自习,并且从来都不偷懒。而我要么用功一天,要么放松一天。我亲
眼看见他在晚上快10点的时候进自习室,半个小时的时间都不放过,那时候A113是全校最
晚熄灯的教室,我们几个从那里回到宿舍,宿舍基本上就要熄灯了。教室延长时间的事,
是他和看门的大爷说好的,本来老头挺犟,不同意的,后来他看到王健确实用功,我们也
帮着起哄,说他要考清华,这下老头变得很支持,每次都最后给我们熄灯,到10:30才赶
我们走。当我后来第二次考研的时候,晚上在主楼的后窗还可以看见A楼,但是不要说A11
3了,整个A楼是都是早早熄灯了。我感叹物是人非,但是我体会到了他的想法,就是抓住
时间,哪怕十分钟,全身心投入,并且长久坚持。这对我后来改掉自己的坏毛病很有帮助


毕业的时候是伤感的,送走了一个又一个同学,送到最后,我们几个准备留在学校重
考的基本上都哭不出来了,整天一个班的,只要是没有走的都聚在一起,然后眼睁睁看着
一个又一个要离开的兄弟。帮着拿行李,哭,拥抱,送上车,然后挥手告别。人生有几个
四年,有几次能交到这么知心的朋友的,四年里无论和你关系近否的人,都是用自己真实
的一面给了你,可是以后到了社会上,有几个还敢保证不戴着面具来交你。送到最后,我
们几个回到宿舍,看着凌乱的角落,感觉有点不堪回首。这时传来楼长的喊声,换宿舍,
以前的宿舍就要有新的主人,他们在这里要完成他们的梦,而我们几个也到了要重新圆梦
的时候了。

第二次考研,是从2004年的7月4号开始的。那天天气晴朗,阳光很足。因为有了以前
的基础,我决定不要太操之过急了,还是补补政治的基础吧,看看教材,但是每天都是看
一上午,下午根本就没有心思了,晚上睡觉都梦着大家又在一起了。人从一种状态到另一
种状态总是要有一个过程的,还好,我尽快的进入了状态,我知道,事情终究要过去,人
要向前看。逐渐的,原来空空的寝室又搬来了几个同病相怜的。有的不是我们学校的。逐
渐我不感觉孤独了,适应了现实,平淡中开始了煎熬的时光。这其中认识了几个汽车的同
学,他们就业的不理想,回头来学校决定重新考研,我也暗暗自喜了一下,原来不找工作
说不定也少些麻烦了。

日子一天天平淡的过去,我实在写不出什么激扬文字的东西,因为这是考研时最大的
体会,要沉的下去,将来才能有所斩获,我也知道如果第二次考不上会对我有多大的损失
,但是我还是没有想太多,已经决定了,还是坚持吧。我每天和大伙在主楼西配楼的大自
习室里自习,天天7点左右就到了,有人给占位子,同时,我也帮别人解惑,讨论问题的时
候都很认真。我的强项是数学,政治。英语是最弱的,我决定从我的弱项开刀。我制定了
一个战略,我觉得每年英语的阅读是重点,40分具有决定地位,我就做了将近400篇,认真
研究了每年的真题,真题对我的帮助很大,这才知道英语的阅读还是有一定的技巧的,从
文章中我查找不认识的单词,把它们记在一个笔记本上,然后查找它们的意思,用法,这
样我没有特意的去背单词,就在半年的时间里背会了1800多个,后来要考试的时候,念文
章就不是很费劲了,我之所以想从阅读入手,一个是因为它分数多,比重大,另外,阅读
关通过了,对作文,翻译等都是很有帮助的,事半功倍。我不太同意复习的一开始就看作
文的书籍,对于我这样的基础的人没有多少帮助,干吗要闭门造车,先看点原滋原味的英
语,时间长了,语感出来了,提高的当然快。正是通过不断的努力,我由原来的38分,提
高到了55分。

在还有45天就要考试的时候,我决定短时间租一个房子,给自己一个安静,做最后的
冲刺。我遇到了一个好人家。老两口挺支持我的,都是我们学校退休的老师,他们的儿子
在德国,有的时候把我当他们的儿子照顾,给了我很安静的环境,考试两天的早上还给我
做面条荷包蛋了。一份安慰,一份理解,我真心的感谢他们。人的心灵有的时候很脆弱,
需要别人的理解。而我是幸运的。考试的前一天怎么也睡不着,不是兴奋,而是有点忧虑
,不过我习惯这样了,因为我问过很多人,他们大都这样,这符合人之常情。我也知道,
它并不会影响我明天的发挥,考试不要靠发挥,要靠实力,象研究生考试这样的大考,题
一般都是比较活,比较难的,要靠实力说话的成分更多。为了不影响精神,我带着8倍牛磺
酸的红牛进了考场,没有什么感觉,平淡的结束了考研和大学的生活。走出M楼,朋友的短
信纷纷而至,王健说相信我能考出350多的成绩。焦急,无奈的等待中成绩出来了,不是很
理想,340多分考哈工大应该够,匆匆的去了哈尔滨,认真的和几个过复试线的同学在总校
复习,今年工大航院的复试还是比较正规的,我对以前的复试情况有所耳闻,不过,今年
走形式的情况真的不是太多,考的都很基本,但是当成绩出来的时候我还是很高兴的,12
6分(150满,电路,数模电,自控元件,电力电子的综合题)另外听力10分(20分满),没有白
付出。复试的时候是有差额的,又因为敏感时期,民间的版本肯定很多,所以只要不是成
绩高高在上的,一天里都有N种心情,经历过,才知道,工大,至少航院走形式已经是过去
了。发榜的时候,我眼看着初试370的380的最后掉下来的,因为复试成绩都是40,50多分
,这么基础的题都有人不会做,我也感觉到很意外。有人说,工大排外,其实工大也有自
己的苦衷,守着哈尔滨,前34所高校的生源不多,而且有相当多的一部分都是一些哈市周
边的二流学校的,这些人考哈工大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哈理工的一些人,更是在大三的
时候就放弃了专业课学习,专门对付基础课了,所以工大的正规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力应该
比他们强,但是论考研就有很多不是人家的对手了,还好有复试,科目多了,更能检验一
个学生的基础到位与否。考40 50分的人,真的是没有人敢要,150分满的哪怕答一半也行
啊,这些没有录取的人,到社会上就会说工大排外了。工大也确实是把这些人给排除在外
了。

后来,等到了签培养合同,找了导师,这其中也有很多故事,但是在这里说就没有多
大意义了。

终于也混了个研究生当当,哈哈!

和同学们庆祝的时候,我请大家去吃了烧烤,花多少钱都痛快,高兴的同时我要冷静
。来到哈尔滨才看到研究生不一定就拿高薪,但是找到的工作岗位一般都不错,公司都是
体面正规的大公司,只要自己努力工作,肯定就有好的前途,我又开始了一个新梦想,我
知道以后的路还长。

大学的四年多,我成熟了很多,逐渐的有了自己思考的方式,学业上也终于有了一点
小成就。也许有些人并不认同我们哈工大威海,但是我们威海的学生要对母校有认同感,
当你走上社会,有所成就的时候,你也许就会发现,原来工大教会了我很多,只是我没有
注意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争吵一些学校牌子,地域的事情原来真的不
重要,只要你始终向前看,向上走,社会,人生就会对你认同。

至今还记得拿着行李,真的要离开母校的那天晚上,2005年1月27号,18点55分,我几
次回头看着主楼,大门,夜色中的工大,庄重,大气。嘴里默念着工大威海将来名牌。我
知道我四年多的时光最终没有虚度。见证我成长的地方,我原来是那么与它难以割舍。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02.144.38]

所属栏目:心情的风  


 
评论内容(共有条)


{CommentAuthor}:
{CommentContent}

--- {CommentTime}  {CommentUrl}


Design by smallfish
Powered by 5DBlo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