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打电话给朋友拜年,A无人接听,B没人接,C不在服务区……难道这些人都跟电影《手机》里的节目主持人一样,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后来,A打电话来,告诉我他当时正在体育馆里打羽毛球,B说正和朋友们冒着严寒
爬香山。C是第二天回的电话,说当时正在体育馆的外围绕着圈长跑。
天!当我正在床上开拜年电话会议充分休息的时候,他们竟然正挥汗如雨地锻炼身体,平时工作不得歇息,好不容易放个假还玩命折腾,难道不累吗?
C告诉我,他很清楚自己的生活是什么样:工作的时候觉得自己就像一头驴,玩命鼓励自己有斗志有前途更有希望;绕着操场跑步的时候,目光坚定地迎着阳光,机械地摆动双臂,心里默唱:向着太阳向着希望向着新生活,进行最后的冲刺。在喘着粗气的时候感到了成就,然后更觉得自己就是一头驴。
他说他每天都像陀螺一样工作,晚上只睡4个小时,其间,美国老板还经常打来越洋长途,说些无关大局的事情。在长假里如果不运动,一下闲7天,人会生病的。
自从李敖、梅艳芳这些公众人物得了癌症,很多白领突然意识到了健康和减压的重要性,开始办卡健身、积极组织户外活动。这在情理之中,但像我的这个朋友,居然对休息畏如顽敌,觉得休息会危害健康倒是新鲜。
要在忙碌中保持健康,总该有办法吧?
我指着一本书对他说,我送你吧——《减压——献给忙碌者的礼物》,它能告诉你有效消除压力的计划和目标,给你100种应付压力的对策和方法。连波士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都推荐它:“所有正在压力之下苦苦挣扎的人,都应该购买本书,并随身携带。”
他笑了,他有他的理论。电视、报纸、杂志上介绍的减压方法还少吗?它们教导人们在床上做睡前10分钟减压操,在办公桌前做5分钟椅子操,甚至有坐车操和搓澡锻炼法……可这些为什么往往不能坚持呢?
因为健康是内在的、长远的,我们连眼前的许多烦恼和困境都无法摆脱——计划书是马上要上交的,客户是不能不陪的,主管部门的任务是不能拖的,办公室内部的明争暗斗是无法回避的,而业绩更是节节相逼要快马加鞭的……眼下纵横交错着如此多的“当务之急”,只能“抓大放小”,透支这身臭皮囊。
也是,每个成年人都明白,睡眠和锻炼非常重要。就像我们都知道做人要诚实守信,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最伟大,但我们为什么不去做纯粹的人正直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我们也许能做个一时的道德楷模,但很快就会吃尽苦头。就像我们知道喝酒、抽烟有害健康,最后却还要保留这类嗜好,因为人能减压,心却无法减压。
你知道企业内部的争斗有多惨烈吗?你知道什么叫你死我活吗?我今天坐在这个位置上拿年薪80万,明天我就可能失业回家了。我如果不像驴一样机械地绕圈,在假期里还疯狂地振奋精神,我就可能在压力下崩溃。
当你要负责几百人的生活和前途的时候,就已经上了发条,你走的每一步、你过的每一天都至关重要。所以,这个陀螺绝不能停下,停下就意味着没有希望与前途。你以为大家不愿当人而愿意当驴吗?你以为大家都是受虐狂?
我路过三里屯酒吧的时候,经常难以理解,闲人怎么这么多?忙了一天的人,谁会有情绪再喝酒聊天呢?朋友解释说,喝酒泡吧的人,很可能就是心理压力特别大的人。他们白天要出色要尽心尽责要呕心沥血,到了晚上,必须放纵。他们工作时要释放大量力比多,达到兴奋才能获得灵感和动力,而到了晚上,力比多还得继续释放,否则,明天工作时可能就会发生“力比多抑制”。
挥霍力比多总不是长久之计。而《减压》里谈到了很多可以减压的生活细节,比如少坐一会儿车,多走一段路。也许不能立竿见影,但总能缓解紧张和疲惫吧?
朋友还是一脸叹息我不食人间烟火的微笑。企业其实也有自己的休息方法:部门在农村租个四合院住上几天,或到太平洋的某个小岛呆上一周,说是开会,其实就是打牌吹牛,可话题仍不离公司,谁又敢关掉手机?真正像王石那样潜心登山的企业领导有几个?更多的,是蒋筑英、焦裕禄,人到中年,嘎嘣一声弦绷断了,在这个社会上,到处都有这种例子。
朋友说,王石好像也是得了大病才顿悟的。真希望自己也得场大病,也就解脱了。
有这么悲观吗?
人的进步就像火箭上天,要飞多高就得承受多大的压力。减压是技术性的,不是根本的解决方法。如果你真的不想承受压力,那就在地上趴着。这就是生活,他说。(
后来,A打电话来,告诉我他当时正在体育馆里打羽毛球,B说正和朋友们冒着严寒
爬香山。C是第二天回的电话,说当时正在体育馆的外围绕着圈长跑。
天!当我正在床上开拜年电话会议充分休息的时候,他们竟然正挥汗如雨地锻炼身体,平时工作不得歇息,好不容易放个假还玩命折腾,难道不累吗?
C告诉我,他很清楚自己的生活是什么样:工作的时候觉得自己就像一头驴,玩命鼓励自己有斗志有前途更有希望;绕着操场跑步的时候,目光坚定地迎着阳光,机械地摆动双臂,心里默唱:向着太阳向着希望向着新生活,进行最后的冲刺。在喘着粗气的时候感到了成就,然后更觉得自己就是一头驴。
他说他每天都像陀螺一样工作,晚上只睡4个小时,其间,美国老板还经常打来越洋长途,说些无关大局的事情。在长假里如果不运动,一下闲7天,人会生病的。
自从李敖、梅艳芳这些公众人物得了癌症,很多白领突然意识到了健康和减压的重要性,开始办卡健身、积极组织户外活动。这在情理之中,但像我的这个朋友,居然对休息畏如顽敌,觉得休息会危害健康倒是新鲜。
要在忙碌中保持健康,总该有办法吧?
我指着一本书对他说,我送你吧——《减压——献给忙碌者的礼物》,它能告诉你有效消除压力的计划和目标,给你100种应付压力的对策和方法。连波士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都推荐它:“所有正在压力之下苦苦挣扎的人,都应该购买本书,并随身携带。”
他笑了,他有他的理论。电视、报纸、杂志上介绍的减压方法还少吗?它们教导人们在床上做睡前10分钟减压操,在办公桌前做5分钟椅子操,甚至有坐车操和搓澡锻炼法……可这些为什么往往不能坚持呢?
因为健康是内在的、长远的,我们连眼前的许多烦恼和困境都无法摆脱——计划书是马上要上交的,客户是不能不陪的,主管部门的任务是不能拖的,办公室内部的明争暗斗是无法回避的,而业绩更是节节相逼要快马加鞭的……眼下纵横交错着如此多的“当务之急”,只能“抓大放小”,透支这身臭皮囊。
也是,每个成年人都明白,睡眠和锻炼非常重要。就像我们都知道做人要诚实守信,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最伟大,但我们为什么不去做纯粹的人正直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我们也许能做个一时的道德楷模,但很快就会吃尽苦头。就像我们知道喝酒、抽烟有害健康,最后却还要保留这类嗜好,因为人能减压,心却无法减压。
你知道企业内部的争斗有多惨烈吗?你知道什么叫你死我活吗?我今天坐在这个位置上拿年薪80万,明天我就可能失业回家了。我如果不像驴一样机械地绕圈,在假期里还疯狂地振奋精神,我就可能在压力下崩溃。
当你要负责几百人的生活和前途的时候,就已经上了发条,你走的每一步、你过的每一天都至关重要。所以,这个陀螺绝不能停下,停下就意味着没有希望与前途。你以为大家不愿当人而愿意当驴吗?你以为大家都是受虐狂?
我路过三里屯酒吧的时候,经常难以理解,闲人怎么这么多?忙了一天的人,谁会有情绪再喝酒聊天呢?朋友解释说,喝酒泡吧的人,很可能就是心理压力特别大的人。他们白天要出色要尽心尽责要呕心沥血,到了晚上,必须放纵。他们工作时要释放大量力比多,达到兴奋才能获得灵感和动力,而到了晚上,力比多还得继续释放,否则,明天工作时可能就会发生“力比多抑制”。
挥霍力比多总不是长久之计。而《减压》里谈到了很多可以减压的生活细节,比如少坐一会儿车,多走一段路。也许不能立竿见影,但总能缓解紧张和疲惫吧?
朋友还是一脸叹息我不食人间烟火的微笑。企业其实也有自己的休息方法:部门在农村租个四合院住上几天,或到太平洋的某个小岛呆上一周,说是开会,其实就是打牌吹牛,可话题仍不离公司,谁又敢关掉手机?真正像王石那样潜心登山的企业领导有几个?更多的,是蒋筑英、焦裕禄,人到中年,嘎嘣一声弦绷断了,在这个社会上,到处都有这种例子。
朋友说,王石好像也是得了大病才顿悟的。真希望自己也得场大病,也就解脱了。
有这么悲观吗?
人的进步就像火箭上天,要飞多高就得承受多大的压力。减压是技术性的,不是根本的解决方法。如果你真的不想承受压力,那就在地上趴着。这就是生活,他说。(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