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上关于Digg的文章(翻译)

      我的日志 2007-5-26 0:49

来源: http://en.wikipedia.org/wiki/Digg

翻译版权本人所有。:)

Digg简介:

Digg 是一个着重于科技和科学文章的以社区为基础的知名网站。 最近这个网站的领域拓宽了一些,如有了政治和娱乐的类别。 这个网站包括了社会标签,Blog 和联合组织 (syndication),它的形式为无等级、民主的编辑。

新闻故事和站点由用户来提交,然后通过一个基于用户的打分系统来推荐到首页。这与其他新闻网站所采用的带有等级的编辑系统不同。

历史:

2004年11月,Digg开始试验运行。 发起人 Kevin Rose, Owen Byrne, Ron Gorodetzky, 和 Jay Adelson (CEO), 现在都是这个站点的管理人员。

“我们在2004年10月开始开发这个站点,”Kevin Rose对ZDNet说,“在这之前几个月我们开始玩这个想法,不过在10月上旬我们真正开始开发digg的beta版。这个站点在2004年12月5日正式建立。”

Kevin Rose的朋友 David Prager 一开始想叫这个站点 "Diggnation", 但是Kevin想要一个更简单的名字。 他选择了“Digg”, 因为用户可以从那些递交的文章里“dig”故事到首页。这个站点叫“digg”而不是"dig", 因为域名"dig.com"已经被注册了。"diggnation"最后会被用于Kevin Rose和Alex Albrecht的每周podcast的名字.

最早的设计是没有广告的, 由Dan Ries设计。 随着Digg变得更受欢迎, Google AdSense加到这个网站上。 2005年7月,这个更新到 2.0版本。 新版本有了朋友列表, "digg"故事之后也不会出现发送成功的页面, 并且使用了新的由设计公司Silverorange设计的界面。站点开发者强调说,在以后的版本里会尽量减少设计。2006年6月26日digg的第三个版本发布,详细列出了分类:科技、科学、世界和财经,视频,娱乐,游戏以及一个综合全部内容的分类。

Digg已经变得很大型,有时候提交会制造一个突然的流量增长到“dugg”站点。一些用户说这是“digg 效应”, 有些用户说这个站点在被 “dugg致死”。 不过,很多这种现象是发生在几个受欢迎的标签站点。在这样的情况下,"digg 效应"的影响是很难被单独评定的。

功能性:

在“digg/News/Upcoming”区域,读者可以浏览所有由其他用户提交的故事。 当一个故事收到足够的"diggs", 它出现在Digg的首页。 如果某个故事没有得到足够的diggs,或者足够的用户报告它存在问题,这个故事会停留在"digg all"区域,在那里它可能最后被删除。

站点上的文章是很短的摘要,链接到其他站点上的完整内容,并有给用户评论的功能。 所有的内容浏览都是自由的,不过有些功能需要注册,如"digg"故事,提交故事和评论故事。Digg 也允许故事在被digg的时候自动贴到用户的Blog上。

最初,故事要被提交到15个不同的分类里:deals, 游戏,links, mods, robots, 安全,科技,苹果,设计,硬件,Linux/Unix, 电影,程序,科学,软件。 2006年6月26日的Digg 3.0版本 那些分类被分成6大类:科技,科学,世界和财经,体育,娱乐,游戏, 在这些大类下面有二级分类。


批评:

Digg 曾经因为不同的原因被批评。 主要的抱怨集中在站点的用户为管理者的形式。有些人认为用户对内容的控制太多,滋长了一味凭感觉和误报的情况发生。一些公司也会利用付费的方式来提交故事, 类似于Google bombing这种公司利用google的现象。这个站点本身也被批评为“搜索引擎游戏”和“搞乱google搜索结果”。

其他一些批评认为这个站点的运营者可能对什么文章出现在首页以及对论坛的评论控制太多。一些用户抱怨他们被屏蔽了发贴权限或者他们的帐号被封,因为他们在用户为管理员的论坛上的评论与Digg管理员的个人趣味冲突。“bury”这个选项的存在也被批评为不民主,由于它的匿名性,也不可靠,一些这个社区不流行的话题如进化论,全球变暖等会被抹杀。另外还有批评说一篇错误或者误导的文章会很快被很多用户看到,因此夸大了对它的反对和谴责。

有些Digg用户被指责滥用"bury",把他们不赞同的文章标为"垃圾广告", 以此来试图掩盖对Digg批评的文章。一个评论强调了这个站点的主要问题之一:

“一小撮用户不负责任地bury故事。通过bury新闻来使垃圾广告和不正确的故事浮上台面。长期以来有种怀疑就是,相当多的用户用这种方法来除掉他们不喜欢的故事(如一些政治团体或者公司)——因为bury故事比评分更有效。”

有报告称,前100位Digg的活跃用户控制了56%的Digg首页的内容,而20个人就提交了25%的首页内容。一些站点提出了集体审议,认为Digg被操纵了。对于这个问题的回应,站点的创建人Kevin Rose宣布将来会改变站点的运算法则:

"我们不会公开确切的运算法则(以免系统被游戏),我可以说的是主要的更新很快就会实行。这个更新后的运算会考量用户digg故事的多样性。对于游戏的用户我们会减少他的推荐权重。这不意味故事不会被推荐,只是说,用户的多样性会被添加到决定故事是否值得被推荐到首页。"

其他的受欢迎的新闻站点有相似的审查制度的问题,包括Digg用户因为发起批评而被禁止,或者被禁止整个域名。 Rose 对此回应说:

“当一个故事得到足够的用户反对,它自动从digg的队列中或者它的网页中被删除(取决于这个故事那时在什么地方)。需要的反对数字要根据支持数字的多少而不同。这个系统会在不久的将来改变。很快,被反对的故事会被送到‘bury故事’垃圾筒。用户可以从垃圾筒捡故事,投票来帮助故事复活。”

一篇文章(http://en.wikipedia.org/wiki/Kuro5hin)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几个建议:

1, 开放Digg运算法则,以供研究和批评。
2, 让用户可以看到谁在反对什么评论和故事。
3, 停止使用搜索引擎游戏来滥用搜索结果。
4, 控制“社会性”来减少用户的相互攻击或者谄媚。

Tom Taylor 说:

“问题存在于社区和编辑过程。如果解决了其中一个问题,你就可以使自己与众不同。

 Metafilter(比Digg早很多)解决了社区层面的问题。 它是一个社区性的Blog,可能类似于Digg, 但是重点不在科技,而在文化,艺术以及它们的中间地带。他们通过5美金的注册费来避免乌合之众进入社区,不过浏览内容是免费的。这个费用很少,但是保证了想进来的人是真正专注的,也使得删除麻烦制造者变得更容易。”

随着Digg的流行,其他这样的社会网络站点也出现了。 一个评论者做了一个列表指出那些站点的各自特点,如果综合那些特点,可能会改进Digg。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