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我的老爸老妈,总会让我联想到《激情燃烧的岁月》里那一对经典的夫妻。
说起老爸与老妈的相遇,这还得从头说起。
老妈从小在村里长大,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年代,老妈的出生注定她的艰苦,加上家里贫穷,更是苦上加苦。老妈从小就必须承担起家中的所有家事,并且有时还要当一下小贩。听老妈说,她以前每天上学前总是买完菜才能凑到一天的饭钱的。加上,老妈的老家没半个男丁,这更让亲戚们瞧不起。但幸好老妈的老妈,也就是我姥姥的坚持,老妈得以读到初中。那个年月,能读上小学的没有多少人,能读上初中的更是少之又少了。因此,尽管老妈初中没毕业,但也算得上是村里少数的才女了。
至于老爸呢,虽然从小生在城市里,但同样穷得可以。对上的哥哥与姐姐没读过任何书,到了老爸够年龄上学时,老爸哭着喊着要读书。事又凑巧,爷爷在那时捡了一袋子的钱,当然,爷爷不是见钱眼开的人,在失物地点站了十几天不见失主与求助无门,再加上老爸的纠缠,于是狠下心来,拿这钱给老爸读书。可是,老爸也只是读了三年,就辍学了。然后,到了大概15岁左右,就自己报名要下乡了。但尽管如此,老爸相对家里的哥哥姐姐弟弟,已算得上是一个才子了。
才子与才女的相遇没有故事里的浪漫与诗意,相反多了几分失望。他们是经人安排的,听说媒人是老妈的远房亲戚,又是老爸的同事。老爸那时已是大龄青年,再加上样子一般,甚至不好看,媒人同情他,而公公又叫亲戚们帮忙找一个城里人的女婿,于是媒人就怀着试试看的心情来撮合这对才子佳人。但老妈去后不免有点失望了,不仅样子不好看,还不知为何老爸还多带了一个外人。后来,老妈问老爸为什么要多带一个人,老爸说那是怕老妈骗他,真让人哭笑不得。
就这样,老爸与老妈开始了他们的相恋日子,然而,相恋的日子并没有现在想象的那么浪漫,仅仅是老爸几乎每周写一封情书给老妈。他们在相恋的那一年里,见面不过两三次,其余的都只是靠书信来外,在现在看来,这几乎是不可思议。听老妈说,老爸那时的情书相当肉麻,可惜的是,在老妈嫁给老爸后,情书都被老爸给烧了,让我无缘看到。当然,老妈不是被老爸的肉麻词句打动的,更不是被花言巧语给蒙蔽的,她喜欢的是这个没读过多少年书的男人,居然写出一手好字与还有写出一手优美的文章。
可是,现实中老爸却没书信中那么懂得打动人,甚至笨到极点。他第一次,也是作为老妈的男朋友的身份的最后一次去见他的未来岳父,居然买来一大堆话梅,弄得老妈成了村里的一个大笑话。这也是老妈一直的疑问,买什么不好,为什么单单买话梅呢,而且还是一大堆。直到结婚后才知道,老爸不是有意买话梅来让老妈出丑的,那不过是老爸的一爱而已——他喜欢吃话梅。这个答案可真让人哭笑不得啊!可是,尽管这样,未来岳父,也就是我外公却不知道为什么单单喜欢这个笨极的男人。
据说,那时老妈除了老爸,还有一个人在热烈追求着。听说,那个人比起老爸来说简直是完美了,他有钱,长得挺帅,最重要的是他与老妈住在同一条村里,再者他可是很会“孝敬”老人,每天几乎变着花样买各种各样的东西带给外公,甚至有时充当免费电工、水工。比起在相恋的日子里,只来过一次,而且这一次还弄出如此大的笑话的老爸,这个男人简直完美到极点。但是,外公就是不喜欢这个完美的男人,却喜欢这个买一大堆话梅探望他的笨极的男人,这个连老妈也觉得不可思议。在三个女婿中,老爸可是唯一一个从来没唤过外公叫爸的女婿,直到外公离逝,老爸也只是管外公叫三叔,这还只是村里人习惯。而且在三个女婿当中,老爸回去探望老人最少,只是每年春节老爸回去住过两三天后,把钱留给老妈吩咐老妈给外公后,就走了。可是,尽管如此,外公仍旧喜欢老爸,每次老爸回去,外公总会叫我买一些老爸喜欢吃的东西,似乎怕老爸下次不来看他似的。这个连我也看不下去了,可是外公却似乎觉得理所当然。老妈在嫁之前曾问过外公,为何喜欢老爸,外公说那是因为老爸塌实。我也曾怀疑老爸是否值得外公的偏爱,但是直到最后,外公离逝了,老爸再也没回去了,老妈有时叫他回去,他也不肯。他说,当初回去是为了看老人,现在老人不在了,回去干嘛呢?我回去了还以为我要分家产呢!(因为外公家里没一个男丁,在封建思想仍很重的农村,老妈能接管房产引起亲戚们中很大的议论)这才让我醒悟老爸其实一直很关心外公的,只是不会表达。这才发现外公的选择是多么英明。
于是,两个不同地方的人,不同经历的人,在外公与媒人的落力撮合下,大概一年后签字结婚了,可是他们没宴请亲友,只是两家亲家同坐吃了一顿饭而已。于是,故事开启了另外一页。
俗话说:婚前犹抱琵琶,婚后水落石出,老爸与老妈是真正证实这句话的准确性。刚开始还相处得可以,可是随着时间推移,矛盾越来越严重了。老爸是个脾气很火暴的人,而且大男人主义又强,再加上十分主观。而老妈因为家中最大的关系,培养了一身好强,还有也是十分的主观。因此,他们几乎一天一小闹,一周一大闹,直到我出生,也不见得减少矛盾,相反还加剧了。那时,我几乎每天都听着他们吵,甚至几乎每天都要听到他们吵着离婚。那时的我是真的怕了,还自想如果离婚了,我就两个都不跟,在我看来我跟着哪一方都是不公平的。可是,他们最终没有离,直到妹妹出世,直到今天。因为每次的大闹,老妈与老爸就陷入了冷战期,老妈是不会主动出声的,而且可以维持几个星期,于是,尽管老爸的脾性如此也斗不过老妈的冷战,于是最先撩起战争的是他,最先投降的也会是他。
就这样,老爸与老妈在这种断断续续的战争日子里,度过了几个春秋,于是我才发现他们是不会分开的,因为他们都爱着他们的儿女、守着这个家,尽管有很多矛盾。后来老妹出生了,老妹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少时的影子。老爸老妈依旧闹着,只是现在怕的换了老妹了。每次他们闹起来,老妹总是用求助的眼神看着我,希望我能挺身出来缓和战争。然而,我只是耸耸肩,躲到一边以保持自己的“中立”,多年的经验告诉我,加入战争或试图缓和战争只会让战争更激烈。后来,老妹也明白了,于是也像我一样保持着“中立”,当然战后我们还是会联合“声讨”老爸的。
老爸与老妈就是这样从年轻走到中年,再走到了老年。他们的脾气随时间的磨合变得温和了,战争的次数也减少了,相反多了谅解与关心:老妈会为老爸的身体忙里忙外,为他煎着药、熬着汤;老爸每次见老妈长时间不回家,就犹如孩子似的走来走去,坐立不安。他们已经不能再用爱不爱来形容了,他们已经把彼此当作亲人,是不能缺少的亲人,是唯一可以依靠的亲人了。
一天,听电台,说有个女孩在她父母吵架时都说要离婚而很是苦恼与害怕,我自言自语说女孩的苦恼与害怕是多傻,舍友听了很是气愤,说我是冷血,不同情同情女孩,还嘲笑人家。我说没什么,只是我知道女孩的父母是不会离婚的。舍友问我为什么知道,我说我老爸老妈已经说离婚几十年了,可还不是好好的。舍友听了,很是惊讶,她说通常父母不会在子女面前说离婚的。她惊讶于我的父母的话语,也惊讶于我的平静。她不了解,不了解老爸老妈的故事,也不了解他们尽管矛盾多多,但他们爱着他们的子女,爱着这个莫名其妙组成的家庭。他们都明白,在生活中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你理想的伴侣,也永远只是一个理想,毕竟你另外一半也只是一个人,他或她不是为了谁才生存的,理想伴侣不应该是在认识前就有的,而是在相处后才发现的。
老妈这几年喜欢看《激情燃烧的岁月》,说里面的男主人翁很像老爸,总是莫名其妙的发脾气,可事后又像无赖似的哄着别人,要不就当作什么事都没发生。我也跟着看了,但我却看到了什么叫爱、什么叫相濡以沫。
爱情,原来本该这样……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