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一指禅推拿宗法

      学习传真 2008-5-11 16:11

      

              <中医一指禅推拿宗法>

                                                                    中医一指禅推拿宗法

                                   主编   朱吉君

                                  编写说明

       为了更好的在北京市丰台区,支持一家中医一指禅推拿中心的创办,我系统总结了一指禅推拿文化和技法。在汇编过程中考虑到我从事一指禅推拿的临床经验有限,大量的借鉴和引用了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岳阳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的部分文献和资料,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作者简介

    朱吉君(字眉先),男,1976年3月16日出生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国家级推拿按摩技师,中国一指禅中医推拿学术流派第六代传人,中国撑法推拿创始人。

目录

功法

手法

经典

临床

    

          一指禅推拿有创始于达摩的传说,其确切的师承脉络,目前只能上溯到清代河南的李鉴臣。李鉴臣传扬州丁凤山(1845~1915),丁凤山收王松山、丁树山、钱福卿等十余人,再传弟子20余人,主要行医于扬州、上海、苏州、杭州等地。1956年上海开办全国第一所推拿学校,即以朱春霆、王松山、王纪松、王百川、钱福卿、沈希圣、丁宝山等一指禅推拿骨干为教师,并以一指禅推拿为主要教学内容。有关一指禅推拿的著作,主要有黄汉如的《一指禅推拿说明书》和《黄氏医话》,以及抄本《一指定禅》。一指禅推拿的著作还有,朱春霆搜集到的《推拿书一指阳春》,朱鼎成的《申江医萃-----推拿名家朱春霆学术经验集》也都已成为有价值的一指禅著作。在一指禅推拿文献方面最为遗憾的是有钱福卿亲笔书写的《一指禅推拿综合治疗宗法》一书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因家被抄,文稿丢失,次年于世长辞!可幸的是钱公(钱福卿),在生前将《一指禅推拿综合治疗宗法》的学术思想和全部技术传于了儿子钱志坚、孙子钱裕麟。我跟随钱师(钱裕麟)学习,发现目前所讲的一指禅推拿还是缺乏系统性总结,早在钱公(钱福卿)《一指禅推拿综合治疗宗法》的文稿里就以功法、手法、经典、临床,四大体系来要求学生学习一指禅推拿,钱师曾于2007年11月30-2007年12月5日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一指禅推拿高级研修班就一指禅宗法为主讲内容。我结合往日跟师的经历和参加上海中医药大学一指禅推拿高级研修班的阅历,以及最近主持的一指禅推拿的需要按一指禅宗法体系来整理一指禅推拿。

一指禅推拿广泛的应用于预防医学、 临床医学、 康复医学、 保健医学。

功法

        易筋经首载于《卫生要术》(清代潘爵著),其练功方法广为气功、武术、医疗所采用。以达到锻炼身体、增力强筋、却病延年的目的。推拿练功法,历史悠久,与我国古老的“导引”有着极深的渊源。至清代,一指禅推拿前辈,开始创造性的发展并完善了易筋经的医疗功法的功能作用,用易筋经来提高推拿手法技能和传统体疗方法,从而逐渐形成了中国一指禅中医推拿学术流派。

一、易筋经练功的一般常识

     练功的内容包罗万象,一般情况下一指禅推拿专业人员的练功训练大致可从三方面努力。一、身体基本素质的训练     通过一定形式的锻炼,增强肢体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和柔韧性,使身体各个方面都得到协调发展,以适应练的要求,保证练功的进行。 二、 推拿专业练功的训练     是在身体基本素质的训练的基础上,为进一步适应推拿专业人员的素质而进行的一定形式的推拿专业基本功的训练。如站桩、指功、臂功等,进一步提高身体各部分肌肉的柔韧性、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内脏机能,为从事推拿专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推拿专业练功的训练也可以借助器械来训练。三、传统功法易筋经的训练 ,易筋经是我国历史遗留下的优秀功法,对强身健体有一定医疗保健的作用。
1、 易筋经推拿练功的注意事项
 (一)首先要端正态度,树立信心,明确锻炼的目的,要有不怕困难,勤学苦练,持之以恒的精神。
 (二)练功前应认真做好准备活动,以防止肌肉、韧带、关节在运动中出现的损伤。
 (三)练功时应专心一致,排除杂念,养成全神贯注的习惯,以防止产生不良后果。
 (四)练一般宜在清晨,选择空气新鲜、无污染、避风的场所进行。
 (五)练功时要求动作准确,姿势舒适自然,呼吸均匀、平稳、缓慢、意守丹田,不可迸气。
 (六)练功时要求宽衣松带,不要穿太紧或太厚的衣服,鞋宜穿运动鞋或布鞋,以保证呼吸均匀,气血通畅,同时应注意保暖,忌汗后当风。
 (七)过饱或过饥,均不宜练功。
 (八)女子经期,应酌情练功。
 (九)练功结束时,应做全身或局部的整理放松运动,以消除疲劳,促进体力恢复。
(十)严格遵守个人运动卫生制度。

2、练功前的准备活动      易筋经练功前的准备活动往往先采用,全身各关节各方向、最大范围的放松运动。具体是颈、肩、肘、腕、指;背、腰、髋、膝、踝、趾。这样的运动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全身的物质代谢水平、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以及肌肉韧带的柔韧性和弹性,并使体温略微升高,有助于易筋经练功效果。准备活动持续时间的长短、强度的大小应适当,不必做得太久,防止引起疲劳,一般与正式练功之间要有2~3分钟的间隔较为适宜。

3、练功的运动量      练功运动量是指人体在练功过程中所能完成的生理负荷量。一般要因人而宜,因地制定适合自身情况的运动量,以微微出汗为宜。

4、练功后的结束活动      结束活动又叫整理活动,可消除疲劳,促进体力恢复的一种方法。整理运动不是可有可无的事,而是在练功后一定要做。一般来说,整理运动包括呼吸运动和较缓慢的全身运动,量不可太大,并且逐步由大到小,并尽量使肌肉主动放松,使内脏器官及肌肉等逐渐恢复到状态。

二、学习易筋经的方法

      学习易筋经要在理解动作要领和功法要旨的基础上有,崇尚经典,背诵经文的习惯!如对易筋经韦驮献杵第一势的理解:“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气定神皆敛,心澄貌亦恭”。此势是对练功时的姿势、呼吸、意念的一个总纲。练功时身体的躯干一定要正直,呼吸要匀、长、深、细,但练功时最难控制的是人的心思,要求心如止水,如清澈纯净的水,内心清静,毫无杂念。

    学习易筋经针对学习者武术基础薄弱,体能较差的特点,要注重“架子”(基本姿势)的准确性,如易筋经的弓步、马步;易筋经基本功,看似枯燥,但却相当重要。只有地基牢固,才能砌高楼;只有弓步、马步落地生根,时间较长,功夫才能长进。

    学习易筋经要持之以恒,功夫意味着有扎实的基本功。长时间的刻苦的训练;百日筑基,一年一小成,三年一大成。同时要在练功的过程中体会手法和体疗的真缔!

     学习易筋经具体要做到以下要求:

       一、精神放松,形意合一习练本功法要求精神放松,意识平静,不做任何附加的意念引导。通常不意守身体某个点或部位,而是要求意随形体动作的运动而变化。即在习练中,以调身为主,通过动作变化导引气的运行,做到意随形走,意气相随,起到健体养生的作用。同时,在某些动作中,需要适当地配合意识活动。如“韦驮献杵第三势”中双手上托时,要求用意念观注两掌;“摘星换斗势”中要求目视上掌,意存腰间命门处;“青龙探爪”时,要求意存掌心。而另一些动作虽然不要求配合意存,但却要求配合形象的意识思维活动。如“三盘落地势”中下按、上托时,两掌有如拿重物;“出爪亮翅势”中伸肩、撑掌时,两掌有排山之感;“倒拽九牛尾势”中拽拉时,两膀如拽牛尾;“打躬势”中脊椎屈伸时,应体会上体如“勾”一样的卷曲伸展运动。这些都要求意随形走,用意要轻,似有似无,切忌刻意、执著于意识。
  二、呼吸自然,贯穿始终习练本功法时,要求呼吸自然、柔和、流畅,不喘不滞,以利于身心放松、心平气和及身体的协调运动。相反,若不采用自然呼吸,而执著于呼吸的深长绵绵、细柔缓缓,则会在与导引动作的匹配过程中产生“风”“喘”“气”三相,即呼吸中有声(风相),无声而鼻中涩滞(喘相),不声不滞而鼻翼扇动(气相)。这样,习练者不但不受益,反而会导致心烦意乱,动作难以松缓协调,影响健身效果。因此,习练本功法时,要以自然呼吸为主,动作与呼吸始终保持柔和协调的关系。此外,在功法的某些环节中也要主动配合动作进行自然呼或自然吸。如“韦驮献杵第三势”中双掌上托时自然吸气;“倒拽九牛尾势”中收臂拽拉时自然呼气;“九鬼拔马刀势”中展臂扩胸时自然吸气,松肩收臂时自然呼气,含胸合臂时自然呼气,起身开臂时自然吸气;“出爪亮翅势”中两掌前推时自然呼气,等等。因为人体胸廓会随着这些动作的变化而扩张或缩小,吸气时胸廓会扩张,呼气时胸廓会缩小。因此,习练本功法时,应配合动作,随胸廓的扩张或缩小而自然吸气或呼气。
  三、刚柔相济,虚实相兼本功法动作有刚有柔,且刚与柔是在不断相互转化的;有张有弛,有沉有轻,是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如“倒拽九牛尾势”中,双臂内收旋转逐渐拽拉至止点是刚,为实;随后身体以腰转动带动两臂伸展至下次收臂拽拉前是柔,为虚。又如“出爪亮翅势”中,双掌立于胸前呈扩胸展肩时,肌肉收缩的张力增大为刚,是实;当松肩伸臂时,两臂肌肉等张收缩,上肢是放松的,为柔;两臂伸至顶端,外撑有重如排山之感时,肌肉张力再次增大为刚,是实。这些动作均要求习练者在用力之后适当放松,松柔之后尚需适当有刚。这样,动作就不会出现机械、僵硬或疲软无力的松弛状况。因此,习练本功法时,应力求虚实适宜,刚柔相济。要有刚和柔、虚与实之分,但习练动作不能绝对地刚或柔,应做到刚与柔、虚与实的协调配合,即刚中含柔、柔中寓刚。否则,用力过“刚”,则会出现拙力、僵力,以致影响呼吸,破坏宁静的心境;动作过“柔”,则会出现疲软、松懈,起不到良好的健身作用。
  四、循序渐进,个别动作配合发音习练本功法时,不同年龄、不同体质、不同健康状况、不同身体条件的练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各势动作的活动幅度或姿势,如“三盘落地势” 中屈膝下蹲的幅度、“卧虎扑食势”中十指是否着地姿势的选择等等。习练时还应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另外,本功法在练习某些特定动作的过程中要求呼气时发音(但不需出声)。如“三盘落地势”中的身体下蹲、两掌下按时,要求配合动作口吐“嗨”音,目的是为了下蹲时气能下沉至丹田,而不因下蹲造成下肢紧张,引起气上逆至头部;同时口吐“嗨”音,气沉丹田,可以起到强肾、壮丹田的作用。因此,在该势动作中要求配合吐音、呼气,并注意口型,吐“嗨”音口微张,音从喉发出,上唇着力压于龈交穴,下唇松,不着力于承浆穴。这是本法中“调息”的特别之处。

三、少林易筋经十二势

(一)、易筋经锻炼法

1、韦驮献杵第一势

[古籍原文]    “定心息气,身体立定,两手如拱,心存静极”。(本衙藏版) ;“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气定神皆敛,心澄貌亦恭。”(《内功图说》)

     左足向左平跨一步,两足之距约当肩宽,足掌踏实,两膝微松。双手向前徐徐上提,在胸前成抱球势,松肩,略垂肘,两掌心内凹,五指向内微屈,指端相对,约距4~5寸。或取合掌势:松肩,平肘,掌心相合,两手环拱,手指对胸,中指平喉结,要求肩、肘、腕在同一水平面上。

    说明:韦驮献杵的架子是易筋经动功的基础,三种姿势是练气的入门。这个架子开始运用平心静气、敛神的原则,结合人体的内景生理,经络气脉,运用得非常合理。对于调节肺气,发挥“肺主均衡”的作用,单刀直入直接掌握了“肺为气司”的关键,控制了全体气运的总枢纽,是非常可贵的方法,细细体会就可以明白了这就是的确高明之处,韦驮献杵的架子重要性也就在于此!

2、韦驮献杵第二势

[古籍原文]    “足指挂地,两手平开,心平气静,目瞪口呆”。 (《内功图说》)

     两足分开,其距约当肩宽,足掌踏实,两膝微松;直腰收臀,含胸蓄腹;上肢一字平开,掌心向地;头如顶物,两目前视。

 说明:把两掌交成“阴掌”(掌心向下),顺着左右的方向,从合十当胸的架子,向左右外开,与肩相平行,开成个一字形,这架子名字叫做“横担降魔杵”,是一个有意义的名称。因为这时会自觉两肩沉重,如负重担似的,一面把后踵升起,脚尖点地,功夫深了,只用脚大拇趾点地,其余四趾是凭空离地的,这种动作,必须配合两掌左右外开的运行,上下同时动作,不可参前落后。在这个动作当中,心念一定要寄托在掌心和足趾尖,才能做到心平气静的境界,心平气静在外面的象征,是目瞪口呆的样子,如果目瞬则视乱,口动则气粗,那就作用相反,而脚尖点地,必然站立不稳,东倒西歪,飘摇欲坠了。


3、韦驮献杵第三势

[古籍原文]    “掌托天门目上观,足尖著地立身端,力周胁浑如植,咬紧牙关不放宽,舌可生津将腭抵,鼻能调息觉心安,两拳缓缓收回处,用力还将挟重看。” (《内功图说》)

        两足分开,其距约当肩宽,足尖着地,足跟提起;腿直,蓄腹收臀;两掌上举高过头顶,掌心朝天,四指并拢伸直,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约成直角,两中指之距约为1寸;沉肩,肘微曲;仰头,目观掌背,舌抵上腭,鼻息调匀。收势时,两掌变拳,旋动前臂,使拳背向前,然后上肢用劲,缓缓将两拳自上往下收至腰部,拳心向上;在收拳同时,足跟随势缓缓下落,两拳至腰时,两足跟恰落至地。
      说明:顺着“横担降魔杵”一字形的架子,两手继续向上作半个圆周的动作,同时两掌随着胳臂向上作半圆的当中,把“阴掌”缓缓翻成“阳掌”(掌心向上),令两掌心朝天,两掌的中指微微接触,宜对“天门”(前额发际内二寸),这时两个胳臂已变成平行笔直,微微偎傍着两耳门,这种架子名叫“掌托天门”。同时用“眼根”的意识向上“内视”,从“天门”观看到两掌。切切注意不可仰头真的用眼去看,误用“观法”必然头晕脑胀,而且站立不稳了。在这动作的同时,还须用脚尖点地,继续升起后踵,以不能再升高为度。后踵且须微微向两外侧分开些,架子会自然站立稳固。紧接着上述动作,把左右六个大牙齿微微咬着,缓缓咬紧运气。自觉咬紧牙关之后,耳根震动,上及两鬓为度。同时舌头微微接触上腭,承接津液,含在口内,呼吸由口呼口吸,改为鼻呼鼻吸,把息调匀,调到细而且长,绵绵不断的标难。如果练得合度,全身气脉会自然绷张起来,自觉浑身如钢铁一殷的坚强,似树干一般的牢植,尤其以两侧的胁、肋、髀、骽、股等部位,肝脏、胆腑、脾脏所流行的经道,特别感觉明显。
4.摘星换斗势

[古籍原文]    “单手高举,掌须下复,目注两掌,吸气不呼;鼻息调匀,用力收回,左右同之”(本衙藏版) ;“只手擎天掌覆头,更从掌内注双眸;鼻端吸气频调息,用力收回左右侔。”(《内功图说》)

(1)右足稍向右前方移步,与左足成斜八字形(右足跟与左足弓相对,相距约一拳),随势身向左微侧。

(2)屈膝,提右足跟,身向下沉成右虚步;两上肢同时动作,左手握空拳置于腰后,右手指掌握如钩状下垂于裆前。

(3)右钩手上提,使肘略高于肩,前臂与上臂近乎直角,钩手置于头之右前方。

(4)松肩,屈腕,肘向胸,钩尖向右;头微偏,目注右掌心,舌抵上腭;含胸拔背,直腰收臀,少腹含蓄,紧吸慢呼,使气下沉;两腿前虚后实,前腿虚中带实,后腿实中求虚。左右两侧交替锻炼,姿势及要求相同。

5.倒拽九牛尾势

[古籍原文]    “小腹运气空松,前跪后腿伸直,二目观拳,两膀用力。”(本衙藏版);“两后伸前屈,小腹运气空松,用力在于两膀,观拳须注双瞳。” (《内功图说》)

(1)左腿向左平跨一步(其距较两肩为宽),两足尖内扣,屈膝下蹲成马裆势;两手握拳由身后划弧线形向裆前,拳背相对,拳面近地;随势上身略前俯,松肩,直肘;昂头,目前视。

(2)两拳上提至胸前,由拳化掌,成抱球势,随势直腰;肩松肘曲,肘略低于肩;头端平,目前视。

(3)旋动两前臂,使掌心各向左右(四指并拢朝天,拇指外分,成八字掌,掌应挺紧),随势运劲徐徐向左右平(分)推至肘直;松肩,直肘,腕背屈,腕、肘、肩相平。

(4)身体向右转侧,成右弓左箭势(面向左方)。两上肢同时动作,右上肢外旋,屈肘约成半圆状,拳心对面,双目观拳,拳高约与肩平,肘不过膝,膝不过足尖;左上肢内旋向后伸,拳背离臀,肩松,肘微屈,两上肢一前(外旋)一后(内旋)作螺旋劲,上身正直,塌腰收臀,鼻息调匀。左右两侧交替锻炼,姿势相同。

 6.三盘落地势

[古籍原文]    “目注牙呲,舌抵上腭,睛瞪口裂,两腿分跪;两手用力抓地,反掌托起,如托千金,两腿收直。” (本衙藏版)

“上腭坚撑舌,张眸意注牙,足开蹲似踞,手按猛如,两掌翻齐起,千重有加,瞪睛兼闭口,起立足无斜。”(《内功图说》)

(1)左腿向左平跨一步,两足之距较肩为宽,足尖内扣,屈膝下蹲成马裆势,两手叉腰,腰直胸挺,后背如弓,头端平,目前视。

(2)两手由后向前抄抱,十指相互交叉而握,掌背向前,虎口朝上,肘微屈曲,肩松;两上肢似一圆盘处于上胸。

(3)由上势,旋腕转掌,两掌心朝前。运动上肢,使两掌向左右(划弧线)而下,由下成仰掌沿腹胸之前徐徐运劲上托,高不过眉,掌距不大于两肩之距。

(4)旋腕翻掌,掌心朝地,两掌(虎口朝内)运劲下按(沿胸腹之前)成虚掌置于膝盖上部。两肩松开,肘微屈曲,两臂略向内旋;前胸微挺,后背如弓,头如顶物,双目前视。

7.青龙探爪势

[古籍原文]    “肩背用力,平掌探出,至地围收,两目注平。”(本衙藏版); “青龙探爪,左从右出,修士效之,掌平气实;力周肩背,围收过膝,两目注平,息调心谧。” (《内功图说》)

(1)左腿向左平跨一步,两足之距约当肩宽,两手成仰拳护腰势。身立正直,头端平,目前视。

(2)左上肢仰掌向右前上方伸探,掌高过顶,随势身略向右转侧,面向右前方,目视手掌,松肩直肘,腕勿屈曲。右掌仍作仰拳护腰势。两足踏实勿移。

(3)由上势,左手大拇指向掌心屈曲,双目视大拇指。

(4)左臂内旋,掌心向下,俯身探腰,随势推掌至地。膝直,足跟不离地,昂首,目前视。

(5)左掌离地,围左膝上收至腰,成两仰掌护腰势,如本势(1)。左右手交替前探,要领相同。

8.出爪亮翅势

[古籍原文]    “掌向上分,足趾拄地,两胁用力,并腿立直;鼻息调匀,目观天门,牙咬;舌抵上腭,十指用力,腿直;两拳收回,如挟物然。”(本衙藏版); “挺身兼怒目,推手向当前,用力收回处,功须七次全。” (《内功图说》)

(1)两手仰掌沿胸前徐徐上提过顶,旋腕翻掌,掌心朝天,十指用力分开,虎口相对,中、食指(左与右)相接;仰头,目观中指、食指交接之处,随势足跟提起,离地约3~4寸,以两足尖支持体重。肘微曲,腰直,膝不得屈。

(2)两掌缓缓分开向左右而下,上肢成一字并举(掌心向下),随势足跟落地;翻掌,使掌心朝天,十指仍用力分开,目向前平视,肩、肘、腕相平,直腰,膝勿屈。

9.九鬼拔马刀势

[古籍原文]    “单膀用力,夹抱颈项,自头收回,鼻息调均,两膝立直,左右同之。”(本衙藏版); “侧首弯肱,抱顶及颈,自头收回,弗嫌力猛,左右相轮,身直气静。” (《内功图说》)

(1)足尖相衔,足跟分离成八字形,腰实腿坚,膝直足霸。同时两臂向前成叉掌立于胸前。

(2)运动两臂,左臂经上往后,成钩手置于身后(松肩,直肘,钩尖向上);右臂向上经右往胸前(松肩,肘略屈,掌心向左,微向内凹,虎口朝上),掌根着实,蓄劲于指。

(3)右臂上举过头,由头之右侧屈肘俯掌下覆,使手抱于颈项。左手钩手化掌,使左掌心贴于背,并在许可范围内尽可能上移。

(4)头用力上抬,使头后仰;上肢着力,掌用劲下按,使头前俯,手、项争力。挺胸直腰,腿坚脚实,使劲由上贯下至踵。鼻息均匀,目微左视。

(5)运动两臂,左掌由后经下往前,右上肢向前回环,左右两掌相叉立于胸前。左右交换,要领相同。

10.卧虎扑食势

[古籍原文]    “膀背十指用力,两足蹲开,前跪后直,十指拄地,腰平头昂,胸向前探,鼻息调匀,左右同之。” (本衙藏版);

“两足分蹲身似倾,屈伸左右相更;昂头胸作探前势,偃背腰还似砥平;鼻息调元均出入,指尖著地赖支撑;降龙伏虎神仙事,学得真形也卫生。”(《内功图说》);

(1)右腿向右跨出一大步,屈右膝下蹲,成左仆腿势(左腿伸直,足底不离地,足尖内扣)。两掌相叠,扶于右膝上。直腰挺胸,两目微向左视。

(2)身体向左转侧,右腿挺直,屈左膝,成左弓右箭势,扶于膝上之两掌分向身体两侧,屈肘上举于耳后之两旁,然后运劲使两掌徐徐前推,至肘直。松肩,腕背屈,目注前方。

(3)由上势,俯腰,两掌下按,掌或指着地,按于左足前方之两侧(指端向前,两掌之距约当肩宽),掌实,肘直,两足底勿离地,昂首,目前视。

(4)右足跟提起,足尖着地,同时在前之左腿离地后伸,使左足背放于右足跟上,以两掌及右足尖支撑身体。再屈膝(膝不可接触地面),身体缓缓向后收,重心后移,蓄劲待发。足尖发劲,屈曲之膝缓缓伸直。两掌使劲,使身体徐徐向前,身应尽量前探,重心前移;最后直肘,昂起头胸,两掌撑实。如此三者连贯进行,后收前探,波浪形地往返进行,犹如卧虎扑食。左右交换,要领同左侧。

11.打躬势

[古籍原文]    “两肘用力夹抱后脑,头前用力探出;牙咬舌抵上腭,躬身低头至腿;两耳掩紧,鼻息调匀。”(本衙藏版);“两手齐持脑,垂腰至膝间;头惟探胯下,口更齿牙关;掩耳聪教塞,调元气自闲;舌尖还抵腭,力在肘双弯。” (《内功图说》)

(1)左腿向左平跨一步,两足之距比肩宽,足尖内扣。两手仰掌徐徐向左右而上,成左右平举势。头如顶物,目向前视,松肩直肘,腕勿屈曲,立身正直,腕、肘、肩相平。

(2)由上势屈肘,十指交叉相握,以掌心抱持后脑。勿挺胸凸臀。

(3)由上势,屈膝下蹲成马裆势。

(4)直膝弯腰前俯,两手用力使头尽向胯下,两膝不得屈曲,足跟勿离地。

12.工尾势(掉尾势)。

[古籍原文]    “膝直膀伸躬鞠,两手交推至地,头昂目注,鼻息调匀,徐徐取入。脚跟顿地二十一次,左右膀伸七次,盘膝静坐,口心相注,闭目调息,定静后起”(本衙藏版);“膝直膀伸,推手及地,瞪目摇头,凝神一志。起而顿足,二十一次,左右伸肱,以七为志。更作坐功,盘膝垂眦,口注于心,息调于鼻,定静乃起,厥功准备” (《内功图说》)

(1)两手仰掌由胸前徐徐上举过顶,双目视掌,随掌上举而渐移;身立正直,勿挺胸凸腹。

(2)由上势,十指交叉而握,旋腕反掌上托,掌心朝天,两肘欲直,目向前平视。

(3)由上势,仰身,腰向后弯,上肢随之而往,目上视。

(4)由上势俯身向前,推掌至地。昂首瞪目,膝直,足跟不离地。

 

    以上版本的易筋经锻炼法是一指禅推拿流派在吸取和剔除众多版本的易筋经基础上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一指禅推拿高级研修班推广和应用的易筋经锻炼法,这也是目前一指禅推拿流派最佳的版本!

(二)、一指禅推拿流派主张调息训练的术式

     韦驮献杵第一势、韦驮献杵第二势、韦驮献杵第三势、摘星换斗势、倒拽九牛尾势、三盘落地势。

     外加少林内功中的站档势和低档势。

手法

      一指禅推拿强调手法以柔和为贵,柔中寓刚,刚柔相济,操作时动作连贯细腻,雅而不俗,被世人誉为推拿的“艺术”。操作中,遵循“循经络,推穴道”,用以达到通调脏腑气血,扶正祛邪目的。为此,一指禅推拿十分注重功法锻炼,不仅要求学习者习练内功“易筋经十二势”,还要求刻苦习练各种手法,达到“柔和、持久、深透、有力、均匀”的境界。一指禅推拿有很广的疾病治疗谱系,在日常工作中,要在诊断明确的情况下,要善于运用一指禅推拿知识去攻克不同疾病疾患。只有不断的使用才能让一指禅推拿的生命力得以生生不息!
  一、 师           训

    学生要“练功、手法、经典、临床”四方面相结合,方可成医。
  
                ------  钱福卿(中医一指禅第三代传人)

    身姿不走样,手法不走样,精气神不走样,严师出高徒。

                 -------钱裕麟(中医一指禅第四代传人或中医一指禅第五代传人,双重辈份人物)

       一指禅推法操作要领:
一、沉肩、垂肘、悬腕、指实(直)、掌虚,蓄力于掌,发力于指(注:大拇指盖住拳眼,约平于食指中节指间关节近侧),手握空拳,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快(紧)推慢移。
二、头如顶物、涵胸拔背、心静思凝、气息调匀。 头正身正、眼观鼻、鼻观心,从心出,心应手。
三、达到柔和、持久、深透、有力。
四、大指着力点(指峰;面------螺纹;偏峰------少商)不能硬顶部位穴位;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要柔软;前屈后伸活动,不能突发快重,而由轻而重,由表及里,有近及远,循序渐进,步步而深,丝丝入扣。
 
              -------    钱裕麟(中医一指禅第四代传人或中医一指禅第五代传人,双重辈份人物)

      过腕节格律       指吸定、腕端平、肘内旋、横向动、肘发力、过腕节、端至体、体至端;频率生力,力贯肢节(自上下位关节沿线传力,如顺水推舟之势,自上而下以一贯之;或以下而上以一贯之;或以中发力而贯向两端,仍然是一力统领以一贯之),层层推入,力量深透,收发自如。

              ------朱吉君(中医一指禅第六代传人)

        一指禅推拿强调审证求因,因人、因病、因部位不同而施治,代表手法一指禅推法最大的特点是,无限加力,不断的弱刺激最终形成强刺激。一般的手法在同一部位都有一个力的限度,是一种闭合的用力状态,因为一指禅推法在静态是无受力状态,它是在摆动中产生力量,是一种开放的用力状态,所以可以无限加力,频率和摆动是手法存在的基础。

            ------朱吉君(中医一指禅第六代传人)

 二、钱氏一指禅推拿宗法十八法

十法:

   《一指禅推拿说明书》
     推拿之术,自以一指禅为完备。一指禅之手术,即搓、抄、滚、捻、缠、揉、按、摩、推、拿十种。其效能与攻、补、汗、下之医理同。施术前应切脉以查病情,按筋以明征兆。患在何部,即施十门中之何法。例如病宜攻即用滚,病宜补即用缠。能使患处受益,而他部无损。非若用药益此损彼,不能兼顾也。
       推拿一科,发明于黄帝时之歧伯,著书十卷。其手术有四:一曰按,二曰摩,三曰推,四曰拿。及梁武帝时,达摩氏以为旧法过简,不敷应症,复从而光大之。增搓、抄、滚、捻、缠、揉六法,合歧伯所创之按、摩、推、拿四法,成为十种,分十大门。复依人身之穴道,及脏腑筋络,用一指之力,循穴道以去病,名为“一指禅”。后人莫明真相者,漫称按摩,或推拿。殊不知推拿一科,唯“一指禅”为能得其全,非此不足以明体达用也。

十二法:一指禅推法、拿法、按法、摩法、滚法、捻法、抄法、搓法、缠法、揉法、摇法、抖法

 十四法:推拿按摩滚捻搓抄缠揉摇抖抹勾。

 十八法:钱裕麟一派的一指禅推拿号称十八法(这就是一指禅宗法------十八种手法)
                一指禅宗法------十八种手法有这样的约定俗成的顺序:推法、拿法、按法、摩法、摇法、揉法、滚法、点法、搓法、捻法、弹法(弹琴指)、缠法、抹法、抄法(勾法)、运法(颤法)、抖法 、分法、合法。但是目前的推拿流派手法所处的大环境是由多而少的趋势,古时手法术式少流派手法的趋势是由少而多的趋势。在这样的趋势下提出一指禅推拿十八法实属不易,要符合手法由多而少的精减原则才行。一指禅推拿流派第三代传人钱福卿提出一指禅宗法------十八种手法,由其孙子钱裕麟发展至今天的样子,我有幸投师于钱师(钱裕麟)门下,现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特总结如下:
        推拿疗法针对病位讲究点线面结合运用,点指相应腧穴,线指相应经络,而面便指相应的经筋及皮部。一指禅推拿要点、线、面、体、多维空间等综合考虑!

一指禅推法
     
 [定义]  以拇指指端、罗纹面或偏峰着力于人体的一定部位,以肘为支点,以前臂摆动带动腕部,拇指关节作屈伸动作的一种推拿手法。
 传说一:梁武帝时达摩菩提取旧有推拿按摩加入搓擦滚捻缠揉六法。
 传说二:佛教禅宗用语,意为万物归一。传说为达摩创始.
 宋朝俱阺和尚向天龙和尚询问佛教教义,天龙竖起一个指头而令俱阺大悟。今可考者:为清咸丰武举人李鉴臣客居扬州传予丁凤山。今之朱春霆与王纪松为李之第四代传人。一指禅推拿手法常用十四法即:推拿按摩滚捻搓抄缠揉摇抖抹勾。其特点是循经,技巧,取穴准适合内妇儿杂病.著作:《一指定禅》《一指阳春》
[动作要领]
 归纳为十字诀:沉肩、垂肘、悬腕、指实、掌虚。 
 吸定部位:拇指指端、罗纹面或偏峰
 操作技能:肘关节低于腕关节,肘为支点,前臂摆动带动腕关节和拇指关节屈伸动作,摆动时前臂尺侧要低于桡侧。
 注意事项:压力轻重要适宜,摆动时幅度要均匀,动作要灵活
 紧推慢移,频率120–160次∕分
 [功效及应用]
 接触面积小,压力较大,渗透较强.舒筋活络 调和营卫 行气活血 健脾和胃适用于人体各个穴位,头面、胸腹、四肢等部位。
 [分类]
 一指禅推法   偏峰推   跪推    (缠法)较强的消散作用。
 [局限]
   一指禅不足之处:1操作复杂,不易掌握。2.接触面积小。3.力量小。

 

   过腕节格律       指吸定、腕端平、肘内旋、横向动、肘发力、过腕节、端至体、体至端;频率生力,力贯肢节(自上下位关节沿线传力,如顺水推舟之势,自上而下以一贯之;或以下而上以一贯之;或以中发力而贯向两端,仍然是一力统领以一贯之),层层推入,力量深透,收发自如。

 指吸定    即一指禅推法有外摆相和内摆相,在局部接触面的切迹是两个半弦月,合起来是一个椭圆形的接触面切迹。在内外摆动相中,吸定点处的接触面不产生向左`向右`向前`向后的力的作用,尤其是不能产生向下压的力,正确的操作是拇指指端(或指锋或螺纹面或拇指桡侧)自然着力。
    腕端平    腕端平是为了前臂的横向运动,将手屈曲近掌侧指间关节面自然放置在平面上,就会发现腕部尺侧明显低于桡侧很多,为了保证腕部的横向运动,提出腕端平的要领,本就是出于人腕部,前臂部的作横向运动的生理要求,只有腕端平才利于摆动。
    肘内旋    肘内旋是一种标准的操作姿势,即肘微屈伸活动状态,内旋姿势的描述。
    横向动    横向动是指做横向的运动,在操作中总有一个横向运动的角度不会产生向前或向后推动手指的状态,这个状态就是作一指禅推法的标准角度,这个角度对一指禅推法来说非常重要。

    横向动的操作,随着摆动和吸定部位的不断变化而有微妙变化的,但在腕部会产生好像腕部有微微旋转的视觉现象,其实质是没有旋转而是频率和腕关节灵活度共同作用的结果,且不可认为手法操作错误。
   横向动的操作,是靠伸肘外旋,屈肘内旋而实现的,并且要在腕部有一个冠状面上左右方向的弧形线轨迹,这样就完成了横向动的效果。《推拿手法图解》沈国权`严隽陶主编对推滚类手法描述,解释了“以前臂的摆动”就是肘的屈伸和旋转作用的结果,我认为在腕部应该存在冠状面[(按解剖位描述)这个的确切的是说是一运动轨迹,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冠状面]上一弧线运动。并且这一弧线在与腕关节的冠状面上,一指禅推法是内旋状态下的冠状面一弧线运动的横向动轨迹;滚法是外旋状态下的冠状面一弧线运动的横向动轨迹,这个横向动冠状面必须在摆动过程内摆相和外摆相中没有变,否则,力的传递就不好。
    横向动的操作,是在摆动过程中内摆相和外摆相仅有单一的一次摆动动作,而不是一次以上的发力运动,否则会产生鸟啄样运动。这就是说对于前臂来说,我们可以做一个试验,让力从腕部到肘部,递进的做为摆动的力点,会发现:半径越长摆动幅度越大,消耗所用力的却越小。这就是说在贯穿柔和用力的宗旨时,一定要考虑发力点和摆动幅度,尤其要注意的是单一摆动,不可在同一摆动相上二次发力。
    肘发力    以肘关节为支点,说明就是:以肘为发力点,以微屈伸运动为动作形势。
    过腕节    过腕节就是腕关节放松,不挺劲,将前臂的摆动力自然的传递过腕关节,在腕关节这里不产生力的变化。过腕节的操作过程存在着二步摆动规律,首先,就是前臂的微屈伸运动,当前臂微屈伸至拇指接触部位不再软弱的状态下,这就是一步摆动,要是为了解除软弱状态,必须以此线为轴;再次,就是以桡肱关节、桡尺关节为中心,桡骨围绕着尺骨的旋内、旋外半关节运动;同时,伴随着腕部的左右横向摆动,共同作用而产生二步摆动。只有二步摆动力才可过腕节,才可以产生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摆动,带动腕部、指节而摆动的效果。
    端至体`体至端`    即是指端部和体部的接触面微细变化规迹和产生频率的力的外摆相和内摆相状态的描述。所谓的端部和体部就如毫针的端部与体部一样的概念,不过推拿的端体应用是水平放置的。在一指禅推法中端部和体部是存在相对吻合状态,在吸定的表面积相对不变的情况下的,由于运动而产生了端体的分界。一指禅推法中 ,又看不出端体的明显变化,若明显有变化,则就会产生不自主的跳动如蜻蜓点水似的一重一轻或一轻一重。即:有持久的预应力,约束者摆动的轨迹。
    这些认识是一个崭新的提法,也是一指禅推法的特质所在,在北京`上海等地方,很多推拿按摩工作者操作一指禅推法时,以腕部发力,而不是前臂的主动摆动,带动腕部的摆动,力达指端接触面。可讲解的时,却说是以前臂的主动摆动带动腕部的摆动,误传手法操作形势之弊端太严重了。于是我继一指禅推拿名家朱春霆前辈“十字方针”-----沉肩`垂肘`悬腕`指实`掌虚;之后提出“过腕节格律”------指吸定`腕端平`肘内旋`横向动`肘发力`过腕节;端至体`体至端。因为过腕节是一个操作关键点,所以我就以过腕节格律来命名以上几点要求。
    关于过腕节,理解起来要借助一个过指节用力的实例来说明,在撑法推拿中有一种过节用力的技巧,近(中间)指节越松,越不用力,远端指节越易屈曲。例如在手指中间指间关节伸直的状态下,首先,用另一个手将中间的近节指间关节轻扶;然后,屈曲远节指间关节,你就会发现这个规律存在。另外,过腕节的实质就是一个“柔和用力”如果力未过腕节则易产生如鸟啄样、如蜻蜓点水样的现象,或者发生一指禅推法无力的弊病。
   值得一提的是一指禅推拿以一指禅推法为主,但并不排除,一般推法在一指禅推拿临床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
拿法

 [定义] 捏而提起谓之拿
 [动作要领]
以指腹面着力,提拿方向与肌肉垂直,在拿起肌肉组织后应稍待片刻再松手。
力度由轻到重,不可突然用力。以局部酸胀、微痛或放松感觉舒适为度,动作应连绵不断。
即对称性相对挤压的同时,作提拿的动作。
 [临床应用]
拿法刺激量较轻,适用于颈项、肩背、四肢等肌肉丰厚处。
祛风散寒、开窍止痛、疏经活络、缓解痉挛。
 [分类]
 二指、三指、五指拿。

 按法
 [定义] 以手指指腹或手掌着力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沿体表垂直方向向深部逐渐用力,按而留之,称为按法。
 [动作要领]
紧贴皮肤,按压方向要垂直,用力由轻到重,稳而持续,使刺激充分透达组织深部。
[分类]
指按法:医者手握空拳,拇指伸直,以拇指指腹着力于施治部位,用腕、臂的力量由轻到重逐渐向下按压,待刺激深达组织深部后,逐渐减轻压力,然后再重复以上动作。
掌按法:以单手或双手掌叠放于施治部位,用掌跟着力下按,得气后减轻压力,然后重复以上动作。
 [临床应用]
 临床上常与揉法结合使用,组成“按揉”复合手法。
 指按法接触面积小,刺激较强。适用于全身各部穴位,有较强止痛作用。常用于各种通症的治疗,常用穴位:太阳、肩井、背俞穴、中脘、天枢。(按压时可配合小幅度缓缓揉动,肌肉特别丰厚处也可用肘按,如:环跳)
 掌按法接触面积大,压力亦大。适用于腰背和腹部、脊柱部。
 注意:在胸腹部操作时,施术手掌应随患者呼吸而起伏,即呼气时徐徐按下,吸气时缓缓放松,胸胁部操作时禁用暴力,用力过大可致肋骨骨折。
 操作:1.穴位:太阳、肩井、背俞、中脘、天枢、委中
          2. 按百会、四肢、胸、脊柱。

摩 法
方法:手掌掌面或食、中、无名指指面附着于体表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环形而有节律的摩动称为摩法。
要点:肘关节微屈,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着力部分要随着腕关节连同前臂作盘旋活动,用力自然,每分钟120次左右。本法刺激轻柔缓和,是按摩胸腹、胁肋部常用手法。

 

摇法
     [定义] 使关节作被动的环转活动,称摇法。
 [动作要领]
用一手握住或按住患者某一关节近端的肢体,另一手握住关节远端的肢体,作缓和回旋转动。
动作要和缓,手力宜适度,不可用力过猛,活动范围的大小须在各关节生理功能许可的范围内进行。
逐渐加大旋转范围,由小到大,由轻到重,自慢而快。
摇颈:一手扶住患者头顶后部,另一手托住下颌,作左右旋转摇动。
摇肩:①小幅度摇法:一手扶住患者肩部,另一手握住手腕或托住肘部,作环转摇动。
 ②大幅度摇法:大云手(太极推手摇法)
    髋关节摇法:患者仰卧位,髋膝屈曲,医者一手托住患者足跟,另一手扶住膝部,作髋关节环转摇动。
    踝关节摇法:一手托住足跟或跖骨部,另一手握住大拇指部,作踝关节环转摇动。
    摇前臂法:坐位,一手握肘(屈肘位下,)一手握腕,以握腕之手为定位,握腕之手向前向后旋转摇法。
    摇腕法:一手握住前臂远端,另一手握掌指关节,以近端之手为定点,远端之手旋转摇动,顺时针交替。
 [临床应用]
滑利关节、疏理筋肉、恢复关节功能。
适用于四肢关节及颈项、腰部等。
用于关节功能障碍,关节错缝、韧带损伤等疾病。

揉法
 [定义] 以手掌大鱼际,掌根或手指螺纹面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作轻快柔和的环行回旋运动,称为揉法.
 [动作要领]“皮动肉不动”—(吸定,带动深层组织运动,但不要在皮肤上摩擦,移动。)
1.沉肩垂肘,腕关节放松,腕关节连同前臂做小幅度的回旋摆动。
2.吸定,动作轻快柔和,均匀深透,不可滑动和摩擦。
3.紧揉慢移。
 [功效及应用]“揉以和之”—揉法是和法的代表手法可以调和气血,调和阴阳,舒筋活络
本法轻柔缓和,刺激量小,适用于全身各部。常用于脘腹痛,胸闷胁痛,便秘,泄泻等肠胃疾病,以及因外伤引起的红肿疼痛等症。
 传统中医认为:左转(顺时针)揉—补右转(逆时针)揉—泻
 [分类]

大鱼际揉:头面,颈项,胸腹
 指揉:拇指/三指揉—头面,四肢,颈项,穴位
 掌根揉:肩背,腰臀,下肢
 前臂揉:项背,腰臀肌肉丰厚处
 
特点
①要求吸定②动作要领均要求沉肩垂肘,有前臂的摆动③要求紧做慢移
滚法
    上世纪40年代,上海丁季峰所创“丁氏滚法”。丁氏在一指禅滚法的基础上创立而成。滚法有具有体表接触面积大、刺激力量强而且又十分柔和的特征。主要用于治疗运动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疾病。整个手法动作是由两部份协调来共同完成:一是由前臂的旋转;二是由腕关节的屈伸而组成的复合式手技动作。其受力部位以小鱼际肌至第五、第四掌骨的背侧。拇指自然伸直,余指屈曲,小指、无名指的掌指关节屈曲,约达90度。余指屈曲的角度则依次减小,如此则使手背沿掌横弓排列呈弧面,使之形成滚动的接触面。以第5掌指关节背侧附于体表施术部位上,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做推旋运动,带动腕关节做较大幅度的屈伸和一定的旋转活动,使手背偏尺侧部在施术部位上进行连续不断的滚动,手法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手法要领]

   
    ①前臂旋转与腕关节屈伸这二者动作一定要协调。即前臂旋前时,腕关节一定要伸展,以小鱼际肌为着力部位。反之在前臂旋后时,腕关节一定要屈曲,以第五、第四掌骨的背侧为着力部位。如此在体表部位上产生持续不断的来回滚动。其滚动频率每分钟约120~160次。
   
    ②躯体要正直。不要弯腰屈背,不得晃动身体。
   
    ③肩关节自然下垂,上臂与胸壁保持5~10厘米距离,上臂千万不要摆动。
   
    ④腕关节要放松,屈伸幅度要大,约120°(屈腕约80°,伸腕约40°)。
   
    ⑤滚法突出是一“滚”字。忌手背拖来拖去摩擦移动、跳动、顶压、及手背撞击体表治疗部位。
   
    ③请手指均需放松,任其自然,不要有意分开,也不要有意握紧。

    说明:丁氏滚法强调,要有“润通”的效果。

    滚法,在操作中是一个面的感觉,在现在从事推拿的一指禅推拿传人实际上熟悉滚法各种变通操作,非常重视各种术式的合理搭配。

   1、指间关节滚法     中节指间关节为着力部位的滚法是一指禅推拿原有滚法。

  2、掌指关节滚法   掌指关节为着力点的滚法。

  3、拳背小鱼际滚法     这就是丁氏滚法的基础术式。

      在现在流通的实际操作术式中有两个细微的变通A、存在第五掌骨和掌指关节所组成的三角面和第五掌指关节背侧为吸定点的滚法操作术式;B、存在以第五掌骨纵向长度为吸定,无单一吸定点,对腕部桡骨和尺骨前后位置变化的要求:屈腕桡外尺内,伸腕桡内尺外,保持小鱼际自第五掌指关节骨结构近侧着力。

      丁氏滚法的基础术式B容易达到“润通”的要求。

   4、拟化手的滚动,有发展出前臂的滚动类手法。

点法
 [定义]以手指指端或指间关节突起部着力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向下点压,称为点法。
 [动作要领]
      接触部位:“点”拇指端点∕指间关节着力点固定,向下按压时不可移动。力度由轻到重,再逐渐减力。(垂直用力)禁用暴力。点而留之,要停留一定时间。动作要点基本与按法类似,但与按法又有区别。有的推拿专著将点法归为按法。
 [临床应用]
 本法方便易行,刺激较强,力量强弱易控制,常应用于全身经络的穴位。
由于接触部位的特点,多用于点穴。
有放松肌肉、镇痛活血之功效。
常用于颈、肩、腰、腿痛,胃腕痛、肢体麻木等疾病。
 [分类]
 主要分为拇指点、屈指点两种,仅仅是接触面积的不同而已。

搓法
 [定义]用双手掌面挾住一定的部位,相对用力作快速搓揉,同时作上下往返移动,成为搓法
 [动作要领]
 掌面挾住一定的部位,相对用力作快速搓揉,同时作上下往返移动。
 操作时双手用力要对称,搓动要快,移动要慢。
 [临床应用]
主要应用于四肢、腰背、胁肋,以上肢部最为常用。一般作为推拿治疗的结束手法。具有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

捻法
     [定义] 用拇指、食指罗纹面或拇指与食指桡侧缘捏住一定部位,作对称性的相对搓揉动作。
 [动作要领]
       肩、肘、腕关节放松,捻动时要灵活快速,用力均匀,不可呆滞,又不可浮动。状如捻线。移动时要缓慢而有连贯性。为避免损伤皮肤,可使用介质。
 [临床应用]
      本法刺激量较轻,动作较小,滑力关节、畅通气血、消肿止痛。适用于指间小关节,主治关节的肿胀酸痛、麻木不仁、屈伸不利。
     搓法和捻法动作要领大致相同,搓法着力部位为手掌,所挾部位较大,如上下肢,胸胁,用力亦较大。捻法着力部位为手指,所挾持部位较小,用于指、趾关节,用力不宜太大。
捻动时,可略带牵扯,更能理筋、顺筋。

弹法

      公认的弹法是:用一手指的指腹紧压住另一手的指甲,用力弹出,连续弹击治疗部位的操作。
 [动作要领]
 用一手指的指腹紧压住另一手的指甲,用力弹出,连续弹击治疗部位。操作时弹击力要均匀,每分钟弹击120-160次。
 [临床应用]
   本法可适用于全身各部,尤以头面部、颈项部最为常用,具有疏筋通络,祛风散寒的作用。对项强、头痛等症,常用本法配合治疗。

      在一指禅推拿宗法十八种手法中是指食、中、环、小四指远节指间关节屈伸弹动,俗称弹琴指。具有弹筋的作用。

 缠法

[定义]一指禅推法加快频率谓之"缠法",频率每分钟达200次以上.
[动作要领]
其动作要领与一指禅推法一样,只是差别在于推动的频率上.
[作用]
疏通经络,活血祛瘀,软坚散结,消肿止痛,调和气血,健脾和胃,调节胃肠功能.
[适用部位]
胸腹及背腰部.
[临床应用]
常用于治疗外科痈肿疮疖疾患.目前临床常用于治疗颈项部疾病和咽喉痛等病症.如乳腺炎,肿疖,疗疮,腱鞘囊肿,梅核气,颈椎病等.

    缠法是指频率较快的一指禅推法。每分钟约200次左右。在钱福卿式的小步子一指禅推法中,可以达到每分钟255次,并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治疗部位上。


  抹法    抹者,涂也,拂也。

      [定义]用拇指罗纹面或掌面在施术部位做上下或左右及弧形曲线的抹动,称为抹法。

      [分类]抹法的动作形态与成人推拿手法中的平推法与小儿推拿中的旋推法、分推法及合推法相似,用力较推法为轻,也可往返移动,分为指抹法与掌抹法两种。

      [动作要领]
 1.指抹法:以单手或双手拇指罗纹面置于施术部位上,余指置于相应的位置以固定助力。以拇指的掌指关节为支点,拇指主动运动,做上下或左右,直线往返或弧形曲线的抹动。即或做拇指平推然后拉,或做分推、旋推及合推,一可根据施术部位的不同而灵活运用。指抹法亦可以食指、 中指与无名指罗纹面于额颞部操作。即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置方凳坐于其头端。以两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罗纹面分置于前额部近正中线两侧,以腕关节为支点,掌指部主动施力,自前额部向两侧分抹,经太阳穴至耳上角,可反复操作。
 2.掌抹法:以单手或双手掌面置于施术部位上。以肘关节和肩关节为双重支点,前臂与上臂部协调用力,腕关节适度放松,做上下或左右直线往返或弧形曲线的抹动。

【要求及注意事项】
  1.操作时手指罗纹面或掌面要贴于施术部位的皮肤,用力要控制均匀,动作要和缓灵活。抹动时,不宜带动深部组织。
  2.注意抹法同推法的区别。通常所说的推法是指平推法,其运动特点是单向直线,有去无回。而抹法则是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直线往来,或曲线运转,可根据不同的部位灵活变化运用。
        
【应用】 主要用于感冒、头痛、面瘫及肢体酸痛等病症。抹法属于易学难精之法,临床擅用者一般多取其镇静安神的作用之长,指抹法活动范围小,多用于面部、项部;掌抹法抹动的范围较大,一般多于背腰部。

抄法 属一指禅推拿流派的辅助手法之一。

 ①手法要领:患者取仰卧位,术者用两手掌面分别放在患者两侧肋下缘, 逐渐插入其腰部,并用力将腰部托抱起,使其稍离床面,然后术者以双手食、 中、无名、小指四指指面为着力点,分别按揉患者背部两侧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手法自上而下,由轻而重,由慢而快,往返操作数遍.操作时还可结合轻轻左右晃动患者腰部.
②功效:消食理气,舒筋通络.
③主治:肠胃功能紊乱,腹痛,小儿消化不良,妇科盆腔炎等病症.
此法还可用作治疗腰痛的辅助手法.

运法 在小儿推拿中是以拇指或食中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作弧形或环形推动,称运法。

         在一指禅宗法十八种手法中就是振颤法,包括紧振法和松振法。


     抖法
 [动作要领]
 用双手握住患肢的上肢或下肢远端,用力作连续的小幅度的上下颤动。
 频率要快,振幅总体上而言小;小――用于放松;大――松解粘连;力度轻。
[临床应用]
 多应用于四肢,以上肢为常用。与搓法配合作为收功手法之一。治疗作用与搓法相同。
分法

  在小儿推拿中,医者用双手的指面、掌面由选定的部位或经穴向两侧分推,称为分法。《保赤推拿法》说:“分者,医以两手之指,由经穴划两边也。”该法实为推法之一种,故又称分推法。分法有轻重之分。轻者,手法较缓和,宜轻宜慢,刺激较浅,仅在皮表操作,适用于小儿。重者深沉快速,刺激较深,多透达肌肉、筋骨组织深层,适用于成人患者。有调和气血,通经活络,理气止痛,开胸顺气,清脑宁神等作用。操作分指分法和掌分法。多用于治疗头痛、头晕、失眠、院腹胀满、胸闷心烦等症。

       在成人推拿中,有分推、拔伸之意。

合法

  在小儿推拿中是,医者用双手的指或掌由选定的部位或经穴两侧向里合而拢之,称为合法,又称和法。《保赤推拿法》说:“和者,医以两手之指,由两处经穴,合于中间一处也。”操作时双手(指)掌要对称运动,同时操作,持续且均匀。操作起手时一般较轻,以后逐渐增加力量至合拢。具有舒筋通络,补气活血,宽胸理气,调和脾胃等作用。具体操作时分指合法和掌合法。常用于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院腹胀满、胸闷不舒、胸胁挫伤等症。

       在这里是盘法,也称拌法,即在腹部双掌聚而转盘的操作术式。

        一指禅推拿的主要手法原有推、拿、按、摩、搓、抄、滚、捻、缠、揉十法,以后又增加了抖、摇、再后来又增点、弹(弹琴指)、抹、运(颤)、分、合等法,共计一指禅推拿十八法,最大的特点是始终以一指禅推法为代表性主治手法。其手法强调以柔为贵、刚柔相济、功力内透、连贯细腻。除了要求苦练指力和手法技巧外,一指禅推拿还把“易筋经”作为基础练功法,以强壮体魄。临床上以中医基本理论为取穴位、定经络的指导,在辨证取穴、局部取穴的基础上,还直接选取经络循经推拿。


经典

       经典就是经典理论,主要体现在《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及温病学说书籍。

       做为一般人来学习一指禅推拿就应是掌握中医学知识、解剖学知识、现代公认的一些科学知识:生物力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心理学、行为学、理疗学等。

      临床 

        一指禅推拿形成的历史时期,是小儿推拿盛行的时期,推、拿、按、摩、搓、抄(勾)、滚、捻、缠、揉、抖、摇十二法复增点、弹(弹琴指)、抹、运(颤)、分、合共计十八法,按照顺次依次为:推法、拿法、按法、摩法、摇法、揉法、滚法、点法、搓法、捻法、弹法(弹琴指)、缠法、抹法、抄法(勾法)、运法(颤法)、抖法 、分法、合法。这说明了一指禅宗法十八种手法开创了一指禅推拿适应症范围为:成人推拿和小儿推拿。临床上以中医基本理论为取穴位、定经络的指导,在辨证取穴、局部取穴的基础上,还直接选取经络循经推拿。 一指禅推拿手法的适用部位,包括头面、颈项、肩背、胸腹、腰臀和四肢各部。适应症比较广泛,尤其擅长于治疗头痛、感冒、眩晕、失眠、心悸呃逆胃脘痛、糖尿病、腹泻、便秘、劳倦内伤、、月经不调、痛经、咳喘、高血压病、冠心病、中风等内妇科杂病以及颈椎病、漏肩风、关节疼痛等症。

常见病证治疗步骤举例

 

头痛(偏头痛)

头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可因多种原因引起。外感头痛、颈源性头痛、偏头痛、内伤头痛等适宜手法治疗。

【诊断要点】

    1、颈源性头痛:起病或急或缓,有长时间低头俯案工作或失枕史,头痛连及颈项,伴颈椎活动不利,或头晕、恶心、畏光、目胀等,在患侧风池周围及上位颈椎关节突关节附近可触及明显压痛和结节状物。

2、外感头痛:起病较急,有明显感受外邪史,或头痛连及项背,或胀痛欲裂,或头痛如裹;可伴有发热、恶寒或恶风、身困、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症状。

3、偏头痛:反复发作的一侧或双侧头痛,女性多于男性,发作前多有先兆,常因紧张、忧郁等诱发。麦角胺治疗可缓解症状。

4、内伤头痛:可因肝阳上亢、血虚不荣、痰瘀阻络、肾虚失充等引起,表现各异。

头痛的诊断应以经络辨证为主,结合脏腑辨证,同时,注意检查是否存在颈部“筋出槽”或“骨错缝”的病理变化,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治疗】

    1、治疗原则:疏经,通络,止痛。

    2、基本治法

    (1)头面部操作

    ①取穴及部位:印堂、神庭、鱼腰、攒竹、头维、太阳、百会、四神聪,头面部六阳经及督脉循行部位。

    ②主要手法:一指禅推法、分推法、按揉法、叩击法、拿法、抹法、扫散法。

    ③操作方法:患者坐位或仰卧位。医者行一指禅“小∞字”和“大∞字”推法,反复分推3~5遍。继之指按、指揉印堂、神庭、攒竹、鱼腰、太阳、百会、四神聪等穴,每穴约1分钟;结合抹前额3~5遍;从前额发际处拿至风池穴处做五指拿法,反复3~5遍。行双手扫散法,约1分钟;指尖击前额部至头顶,反复3~6遍。

    (2)颈肩部操作

    ①取穴及部位:风府、风池、新设、项根、肩井、大椎,项肩部太阳经、少阳经及督脉循行部位。

    ②主要手法:一指禅推法、揉法、拨法、平推法、拿法、扌衮  法。

    ③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用一指禅推法沿项部膀胱经、督脉上下往返操作,结合揉、拨、推上述穴位,3~5分钟。继之拿风池穴、项部两侧肌群、肩井,各半分钟;在项、肩、上背部施以扌衮  法,约2分钟。

    3、辨证加减

    (1)颈源性头痛:在颈项、肩及上背部的阿是穴处施以指揉、指拨、指推法,用力由轻到重,以患侧为主,注意点线、点面结合,3~5分钟。必要时采用整复颈椎手法。

2)外感头痛:在项背部太阳经施以扌衮  法、一指禅推法,重点按揉风池、风府、肩井、大椎、肺俞、风门、定喘、曲池、合谷穴,3~5分钟。擦背部两侧膀胱经,以透热为度。

3)偏头痛:在太阳、头维穴区行一指禅推法,以较重力量按揉风池穴,3~5分钟。

4)内伤头痛:肝阳头痛指按揉肝俞、阳陵泉、太冲、行间,每穴约1分钟;推桥弓30次左右,两侧交替进行;扫散法操作20次。血虚头痛指按揉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膈俞,每穴约1分钟;掌摩腹部5分钟左右;擦背部督脉,以透热为度。痰浊头痛用一指禅推法推中脘穴、天枢穴,每穴约2分钟;摩腹部5分钟左右;指按揉脾俞、胃俞、大肠俞、足三里、丰隆,每穴约1分钟。肾虚头痛指按揉肾俞、命门、腰阳关、气海、关元、太溪,每穴1~2分钟;擦背部督脉、腰骶部,以透热为度。瘀血头痛分抹前额1~2分钟;指按揉攒竹、太阳,每穴1~2分钟;指按揉合谷、血海、太冲,每穴约1分钟;擦前额部,以透热为度。

感冒

感冒,轻者俗称“伤风”,一般数天即愈。病情较重,引起广泛流行者称为时行感冒。宜结合相关药物综合治疗。

    【诊断要点】

    感冒初起,多见鼻塞、流涕、喷嚏、声重,或头痛、畏寒,或发热、咳嗽、喉痒或咽痛等。甚则恶寒高热、头痛、周身酸痛、疲乏等。

    【治疗】  

    1、治疗原则:解表散邪。

    2、基本治法

    (1)头面及颈项部操作

    ①取穴及部位:印堂、攒竹、太阳、迎香、风池、风府、肩井穴,眼眶、前额及颈项部太阳经循行部位。

    ②主要手法:一指禅推法、揉法、按法、推法、抹法、扫散法、拿法。

    ③操作方法:患者坐位或仰卧位。医者行一指禅“小∞字”和“大∞字”推法,反复分推3~5遍。继之指按、指揉印堂、攒竹、迎香、太阳、百会,每穴1分钟;结合抹前额3~5遍;用分推法在前额、目眶上下及两侧鼻翼,反复推5~8遍;从前额发际处拿至风池穴处做五指拿法,反复3~5遍。行双手扫散法,约1分钟;指尖击前额部至头顶,反复3~6遍。患者取坐位,医者立其体侧,用拇、食两指指面在风池穴上作拿法,再缓慢向下移动拿颈项两侧直至颈项根部,如此,由上自下反复8~10遍;从前发际开始到后发际处用五指拿法5~8遍;拿肩井,稍用力以酸胀为度,反复8~10遍。

    (2)背部操作

    ①取穴及部位:肺俞、定喘、大椎穴,背部膀胱经。

    ②主要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法、揉法、拿法、擦法。

    ③操作方法:一指禅推法结合按揉,在双侧肺俞、定喘穴操作,每侧1分钟。擦大椎,擦背部膀胱经(重点擦大杼至膈俞部位),透热为度。

    3.上肢部操作

    ①取穴及部位:尺泽、曲池、合谷、外关、鱼际穴,上肢太阴经和阳明经循行部位。

    ②主要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法、揉法、推法、拿法。

操作方法:一指禅推法沿上肢太阴经和阳明经往返操作,结合按揉或拿揉尺泽、曲池、合谷、外关、鱼际穴,每穴0.51分钟;掌推上肢伸侧手三阳经23分钟。

眩晕

眩晕即目眩、头晕的简称,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并见。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可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

    【诊断要点】

    1、颈椎源性眩晕:眩晕发作与颈椎位置改变密切相关,以目眩为主,可伴恶心、呕吐、汗出、目胀、畏光等,影像学检查有颈椎退行性改变。

2、内伤眩晕:可因肝阳上亢、痰浊中阻、肾精不足、气血亏虚、瘀血内阻引起,表现各异。

    【治疗】

    1、治疗原则: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2、基本治法

    (1)头面及颈部操作

    ①取穴及部位:印堂、攒竹、鱼腰、睛明、四白、太阳,前额、头顶、眼眶、颈项部。

    ②主要手法:一指禅推法、抹法、推法、按法、揉法、拿法、扫散法。

    ③操作方法:患者坐位或仰卧位。医者行一指禅“小∞字”和“大∞字”推法,反复分推3~5遍。继之指按、指揉印堂、攒竹、鱼腰、四白、太阳、百会、四神聪等穴,每穴约1分钟;结合抹前额3~5遍;从前额发际处拿至风池穴处做五指拿法,反复3~5遍。行双手扫散法,约1分钟;指尖击前额部至头顶,反复3~6遍。

    (2)颈肩部操作

    ①取穴及部位:风府、风池、新设、肩井、大椎,项肩部太阳经、少阳经及督脉循行部位。

    ②主要手法:一指禅推法、揉法、拨法、平推法、拿法、扌衮  法。

    ③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用一指禅推法沿项部膀胱经、督脉上下往返操作,结合揉、拨、推上述穴位,3~5分钟。拿风池、风府,3~5分钟。继之拿风池穴、项部两侧肌群、肩井,各半分钟;在项、肩、上背部施以扌衮  法,约2分钟。

    3、辨证加减

    (1)颈椎源性眩晕:参照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

  2)内伤眩晕:肝阳上亢重推心俞、肝俞、肾俞、命门;拿曲池,按揉三阴交;指推桥弓,左右各1020遍。痰浊中阻推摩膻中、中府、云门;推揉中脘,按揉足三里、丰隆,推脾俞、胃俞。肾精不足推大椎,按揉翳风;重点推肾俞、命门,按揉大肠俞,拿承山。气血亏虚推中脘,摩腹,按揉血海、足三里;推心俞、脾俞、胃俞,35分钟。瘀血内阻揉中脘、章门、期门、云门;搓胁肋部;拿承山。

             

失眠

失眠又称不寐,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轻者难以入寐,或睡中易醒,醒后不能再寐,或时寐时醒;重者彻夜不能入寐。本病可单独出现,也可以与头痛、健忘、眩晕、心悸等症同时出现。

    【诊断要点】

    1、心脾两虚:多梦易醒,面色不华,头晕目眩,心悸健忘,神疲肢倦,饮食无味,舌质淡,苔薄,脉细弱。

    2、阴虚火旺:心烦不寐,头晕耳鸣,心悸健忘,颧红潮热,口干少津,手足心热,腰膝痠软,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3、痰热内扰:不寐多梦,头重心烦,头晕目眩,口苦痰多,胸闷脘痞,不思饮食,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或滑数。

    4、肝郁化火:心烦不能入寐,急躁易怒,头痛面红,目赤口苦,胸闷胁痛,不思饮食,口渴喜饮,便秘尿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疗】

    1、治疗原则:宁心安神、平衡阴阳。

    2、基本治法

    (1)头面及颈肩部操作

    ①取穴及部位:印堂、神庭、太阳、睛明、攒竹、鱼腰、角孙、百会、风池、安眠穴。

    ②主要手法:一指禅推法、抹法、按揉法、扫散法、拿法。

    ③操作方法:患者坐位或仰卧位。医者行一指禅“小∞字”和“大∞字”推法,反复分推35遍。继之指按、指揉印堂、攒竹、睛明、鱼腰、太阳、神庭、角孙、百会,每穴1分钟;结合抹前额35遍;从前额发际处拿至风池穴处做五指拿法,反复35遍。行双手扫散法,约1分钟;指尖击前额部至头顶,反复36遍。

    (2)腰背部操作

    ①取穴及部位:心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命门,背部督脉、华佗夹脊等部位。

    ②主要手法:扌衮 法、捏法、掌推法。

    ③操作方法:患者俯卧位。医者用扌衮 法在患者背部、腰部操作,重点治疗心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命门等部位,时间约5分钟。自下而上捏脊,3~4遍。自上而下掌推背部督脉,3~4遍。

    2、辨证加减

    心脾两虚指按、指揉神门、天枢、足三里、三阴交,每穴1~2分钟;擦背部督脉,以透热为度。阴虚火旺推桥弓,左右各20次;擦两侧涌泉穴,以透热为度。肝郁化火指按、指揉肝俞、胆俞、期门、章门、太冲,每穴1~2分钟;搓两胁,约1分钟。痰热内扰指按、指揉神门、内关、丰隆、足三里,每穴1~2分钟;横擦脾俞、胃俞、八髎,以透热为度。

 

心悸

心悸是指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常伴有气短、胸闷,甚至眩晕、喘促、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推拿治疗以功能性心律失常为主,器质性病症引起的心悸,尽作为辅助治疗。

    【诊断要点】

1、实证为主:心悸不宁,心烦少寐,头晕目眩,手足心热,耳鸣腰酸,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象细数。或心悸眩晕,胸脘痞满,形寒肢冷,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渴不欲饮,恶心吐涎,舌苔白滑,脉象弦滑。或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或见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

2、虚证为主:心悸,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舌苔薄白或如常,脉象动数或虚弦。或心悸头晕,面色不华,倦怠无力,舌质淡红,脉象细弱。或心悸不安,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质淡白,脉象虚弱或沉细而数。

    【治疗】

    1、治疗原则:宁心,安神,定悸。

    2、基本治法

    (1)头面部操作

    ①取穴及部位:桥弓、风池、百会。

    ②主要手法:一指禅推法、推法、抹法、揉法、按法、拿法。

    ③操作方法:一指禅推法结合抹法、揉法、按法,在桥弓、风池、百会穴操作,23分钟。自下而上推桥弓,每侧约1分钟。拿风池穴1分钟。

    (2)胸背部操作

    ①取穴及部位:心俞、厥阴俞、肺俞、膈俞、膻中。

    ②主要手法:一指禅推法、揉法、摩法、擦法。

    ③操作方法:一指禅推法推心俞、肺俞、膈俞,各1分钟;揉膻中1分钟,摩中府、云门,各1分钟。

    (3)上肢部操作

    ①取穴及部位:内关、神门、合谷。

    ②主要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法、揉法、拿法。

    ③操作方法:按揉双侧内关、神门,配合深呼吸,2~3分钟;拿双上肢,2分钟。

    3、辨证加减

    (1)实证为主:一指禅推法推肾俞各1分钟,拿太冲、行间,推太阳、听宫、听会、耳门;按揉翳风,拿风池,按哑门。按揉章门、期门,搓两胁;梳胸部中府、膻中两穴各2分钟,运腹部约5分钟。按揉大包、京门、膈俞、三阴交,以透热为度;按、摩头项部及背部膀胱经第1侧线,操作3~5分钟。

    2)虚证为主:延长按揉神门时间,加按巨阙,拿风池、玉枕;用小鱼际沿胸骨正中分别向左右腋中线推运至两胁部约35分钟。揉中脘,拿血海、足三里,延长推脾俞、胃俞;双手掌重叠按揉或用一指禅推法,施术于心俞、华佗夹脊穴5分钟。摩小腹,按中极,推关元、气海、中极;揉八髎、肾俞、命门,拿三阴交。

呃逆

   呃逆以气逆上冲, 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一种症状。呃逆有偶然和持续发作的不同,偶然发作的大都可以不药自愈。张景岳说:“轻易之呃, 或偶然之呃,气顺则巳”。“医碥”又说:“无病之呃, 不必治也, 即治, 不过用内经刺鼻取嚏, 或闭息不令出入, 或惊之之法, 皆可立巳”。若持续不断则须治疗方能渐平。本节所讨论的是属于持续不己的呃逆, 本症若在其它急慢性疾病过程中出现,则每为病变转向危重的予兆。

【临床症状】

   (1)胃中寒冷:呃声沉缓有力, 膈间及胃脘不舒, 得热则减, 得寒愈甚, 食欲减少, 口不渴, 舌苔白润, 脉迟缓。

   (2)胃中燥热:呃逆连声, 洪亮有力, 口渴便秘, 面赤烦躁, 喜冷恶热, 舌苔黄, 脉象滑数。

   (3)气郁痰阻:呃逆连声, 胸胁胀闷,常因情志不畅而诱发或加重, 时有恶心, 饮食不下, 头目昏眩, 舌苔薄腻, 脉弦而滑。      

   (4)正气亏虚:呃声低沉无力, 气不得续, 面色苍白, 手足不温, 食少困倦, 腰膝无力, 舌淡苔白, 脉象沉细。

【治  疗】

    治则以和胃,降气,平呃为主,胃寒者加温中祛寒之法;胃热者佐以泄热通腑;气郁痰阻者辅以降气化痰;正气亏虚则治宜温补脾胃。

   (1)基本治法

  ① 胸腹部操作

 取穴:缺盆, 膻中, 中脘。

 手法:按法, 揉法, 摩法。

    操作:患者仰卧位。医者坐于右侧, 按、揉缺盆穴, 以酸胀为度, 每侧半分钟, 然后按、揉膻中半分钟;再用摩法治疗腹部, 摩法操作及在腹部移动方向均为顺时针方向, 以中脘穴为重点, 时间6~8分钟。

    ② 背部操作:

 取穴:膈俞,胃俞。

 手法:按法, 揉法, 一指禅推法, 搓法。

    操作:患者俯卧位。医者坐于右侧, 用一指禅推法自上而下在背部膀胱经治疗3~4遍, 重点在膈俞, 胃俞。时间约6分钟。再按、揉膈俞, 胃俞, 以酸胀为度, 最后搓背部及两胁。

   (2)辨证加减

    ① 胃中寒冷:摩腹时加气海穴, 时间2分钟;横擦背部两侧膀胱经, 以透热为度。

    ② 胃中燥热:加摩少腹, 大横, 天枢, 腹结穴以泄热, 按、揉大肠俞, 八髎, 足三里穴以酸胀为度。

    ③ 气郁痰阻:按、揉胸腹部的中府, 云门, 膻中, 章门, 期门;背部的肺俞, 肝俞, 膈俞, 胃俞, 均以酸胀为度, 横擦胸上部, 以透热为度;斜擦两胁, 以微有热感为度;按、揉内关, 足三里, 丰隆, 以酸胀为度, 每穴约半分钟。

    ④ 正气亏虚:擦热背部膀胱经与督脉, 按、揉足三里, 内关穴各半分钟, 再配合捏脊3~5遍。

【注意事项】

   1)少食生冷辛热等食品。  

   (2)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3)情绪安宁, 专心做些其他事务以分散注意力。

胃脘痛

胃脘痛是指以上腹部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的一种消化道病症。

    【诊断要点】

    1、病邪阻滞:多为急性疼痛,胃脘疼痛暴作,畏寒喜暖,局部热敷痛减,口不渴或喜热饮,苔白,脉紧。或胃脘胀闷,甚则疼痛,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或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

    2、脏腑失调:多为慢性疼痛,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连及两胁,嗳气,大便不畅,苔多薄白,脉弦。或胃痛隐隐,

    【治疗】

    1、治疗原则:理气止痛。

    2、基本治法

    (1)胃脘部操作

    ①取穴与部位:中脘、建理、天枢、气海、关元、足三里。

    ②主要手法:一指禅推法、摩法、揉法、按法。

    ③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医者于患者右侧,先用轻快的一指禅推法结合四指摩法在胃脘部治疗,重点按揉中脘、气海、天枢等穴,继之用一指禅推法结合按揉法,在足三里穴操作。时间约10分钟。

    (2)背部操作

    ①取穴与部位: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

    ②主要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法、揉法、擦法。

    ③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医者于患者左侧,用一指禅推法,沿背部膀胱经自膈俞至三焦俞,往返操作5~10遍,然后用较重的按揉法于膈俞、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穴操作,时间约5分钟。沿膀胱经循行循行部位施以擦法,透热为度。

    (3)肩臂及胁部操作

    ①取穴与部位:肩井、曲池、手三里、内关、合谷。

    ②主要手法:一指禅推法、拿法、搓法、揉法、按法。

    ③操作方法:患者取坐势,一指禅推法结合拿法、揉法、按法,在肩井、手三里、内关、合谷等穴作较强刺激地操作。然后搓肩臂和两胁,往返10~20遍。

    3、辨证加减

    (1)病邪阻滞:用较重的点、按法治疗脾俞、胃俞、大肠俞、八髎、足三里,时间约2分钟;用擦法在左侧背部治疗(T7~T12),透热为度。顺时针方向摩腹,重点在中脘、天枢穴。

  2)脏腑失调:用柔和的一指禅推法结合揉法,自天突向下至中脘穴治疗,重点在膻中、气海、关元,在气海穴治疗时间可适当延长;然后轻柔地按揉两侧章门、期门,时间约3分钟;用较重的手法按揉背部肝俞、胆俞、膈俞。轻推、擦足三里穴,直擦背部督脉、横擦左侧背部(T7T12)及腰部肾俞、命门穴,以透热为度。

糖尿病

    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两种,推拿一般适合治疗2型糖尿病,通过手法治疗可以降低药物的使用量,减少副作用。

糖尿病是有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2型糖尿病是那些有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的患者。也是推拿的适应症。

1 诊断依据

1.1 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但多数起病缓慢,早期常无自觉症状,肥胖患者起病后会体重减轻。可有皮肤搔痒、视力模糊等症状。

1.2 实验室检查有以下任何一项及一项以上者,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1.2.1 症状+随机血浆血糖≥11.1mmol/L(200mg/dl)。(或全血血糖≥10.0mmol/L,即180mg/dl)

1.2.2 空腹血糖(FPG)≥7.0 mmol/L(126mg/dl)。(或全血血糖≥6.1mmol/L,即110mg/dl)

1.2.3 葡萄糖耐糖试验(OGTT)中2HPG≥11.1mmol/L(200mg/dl)。WHO推荐成人于清晨空腹状态下,口服葡萄糖75克,溶于250-300ml水中,5分钟内饮完,2小时后再测静脉空腹血糖。

1.2.4 无糖尿病症状者需要注意血糖化验的重复性,必须有两次血糖异常才能确诊。

2 证候分类

2.1 燥热伤肺:烦渴多饮,口干咽燥,多食善饥,小便量多,大便干结。舌红,苔薄黄,脉数。

2.2 胃燥津伤:消谷善饥,大便秘结,口干欲饮,形体消瘦。舌红,苔黄,脉滑有力。

2.3 肾阴亏虚:尿频量多,浑浊如膏,头晕目眩耳鸣,视物模糊,口干唇燥,失眠心烦。舌红,无苔,脉细弦数。

3 治疗方案

3.1 治疗总则:滋阴清热生津,

推拿常规操作为:在俯卧位按揉左胰俞、双侧肾俞,直擦背部膀胱经、横擦胰俞、斜擦肾俞透热,时间约10分钟;在仰卧位一指禅推中脘、梁门、气海、关元后,次行摩腹,约10分钟,再按揉下肢血海、三阴交、足三里;坐位做内功推拿的头面部和上肢部常规操作。

3.2 辨证施治

3.2.1 燥热伤肺证:润肺生津

卧位加揉人迎、廉泉、中府、云门,拿肩井及掌擦胸背的操作。

3.2.2 胃燥津伤证:养胃清热

俯卧位加揉胃俞、脾俞,在仰卧位以一指禅久推中脘、梁门,点期门、章门、太冲、行间,坐位加斜擦两胁的操作。

3.2.3 肾阴亏虚证:补肾固精

俯卧位加久揉命门、志室,直擦八髎、横擦肾俞、命门的操作。

3.3 其它疗法

中成药:消渴丸、甘芍降糖片、降糖舒胶囊等。

4 疗效评定

4.1 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停用降糖药物,实验室检查多次正常。

4.2 好转:主要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药物剂量减半或基本停用,实验室检查有改善。

4.3 未愈: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变化。

5 注意事项

5.1饮食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疗法,每一患者必须首先应用。忌暴饮暴食,忌高糖、油腻、辛燥之食品。

5.2 调摄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忌紧张多虑,忧思悲伤,情绪波动,反复无常。

5.3 推拿治疗前已用降糖药物者,应结合治疗过程中的血糖变化,逐渐减少药量或停用药物。

5.4 可进行适宜的轻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

腹泻

     泄泻又称腹泻, 是指排便次数增多, 粪便稀薄, 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前贤以大便溏簿而势缓者为泄, 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

    本证在“内经”称为泄, 有“濡泄”, “洞泄”, “飧泄”, “注泄”等名称。汉唐时代称为“下利”, 宋代以后统称“泄泻”。亦有根据病因或病机而称为“署泄”、“大肠泄”者, 名称虽多, 但都不离“泄泻”两字。

【诊断要点】

1、急性泄泻:有受寒湿或暴饮暴食和不洁食物史, 发病急骤, 大便稀薄或夹粘液, 日行5~6次或10余次, 腹痛如绞, 肠鸣漉漉, 泻后痛减, 神倦乏力, 脉滑数, 舌苔黄腻。

粪检:有不消化食物和少数红白细胞和粘液, 严重者可出现大量白细胞。

2、慢性泄泻:大便溏薄, 完谷不化, 反复发作, 脾虚者稍食油腻即泻或排便次数增多;肾虚者黎明前有脐周痛, 肠鸣即泻, 泻后痛减;肝气乘脾者每迂情绪波动而诱发泄泻;三者均为脉沉细苔薄。

3、粪检:有少量红白细胞及粘液。

【辨证分型】

    1、湿邪侵袭:症见发病急骤, 大便稀薄或夹粘液, 每日数次或10余次, 腹痛肠鸣, 泻后痛止, 肢体痠痛, 苔黄腻或白腻, 脉濡或滑数。

    2、伤食泄泻:发病突然, 脘腹胀痛, 泻下粪便臭如败卵, 泻后则痛减, 嗳腐吞酸, 舌苔垢腻, 脉滑数。

    3、脾胃虚弱:大便时溏时泄, 完谷不化,反复发作, 稍食油腻后大便次数增多, 甚则食入即泻, 食欲不振, 面色晃白, 舌质淡, 苔薄, 脉沉细或缓弱。

    4、肝气郁结: 泄泻每因情绪波动时发作,平时感觉胸胁胀满, 肠鸣腹痛, 心烦不寐, 嗳气纳少, 舌苔淡红尖绛, 脉弦。

    5、肾虚泄泻:黎明前脐周腹痛, 肠鸣漉漉有声, 痛发即泻, 泻后痛减, 口渴, 形寒肢冷, 腰膝痠软, 舌苔薄白,脉沉细。

【治疗】

推拿临床以治脾泄与肾泄为主, 肠结核、肿瘤等引起的泄泻不宜推拿治疗。

1、治疗原则:健脾和胃, 温肾壮阳, 疏肝理气为主。

2、基本治法

1)取穴:中脘、气海、关元、天枢、足三里、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长强、肩井、曲池、合谷。

    (2)手法:一指禅推法、摩法、按法、揉法、拿法。

    (3)操作:

    ① 患者取仰卧位:医者居于右侧, 用沉着缓慢的一指禅推法、摩法, 由中脘慢慢向下移动至气海、关元穴, 往复数次, 再指按、揉中脘、天枢、气海及下肢的足三里。

    ② 患者俯卧位:一指禅推法于脾俞、胃俞 、大肠俞、上次髎穴约5分钟, 然后按揉法于上述诸穴, 以酸胀为度, 横擦大肠穴、八髎部透热为度。

    ③ 患者取坐位:拿肩井及上肢的曲池、合谷等穴结束。

3、辩证加减

    (1)脾胃虚弱:去一指禅推法, 用摩法于中脘、天枢、气海、关元穴8分钟, 接着再摩胃脘及下腹部各5分钟;坐位擦脾胃俞、肾俞、大肠俞, 以透热为度。

    (2)肾虚泄泻:加横擦气海、关元穴, 直擦督脉, 横擦肾俞、命门, 逐渐下降到大肠俞、八髎部以透热为度, 按揉涌泉后再擦涌泉穴以引火归元。脾肾两虚者可加内功推拿常规操作, 重点在脘腹和腰骶部。

    (3)肝气郁结:加推摩膻中、章门、期门, 按揉肝胆俞、膈俞、行间、内关穴以痠胀为度, 并擦两胁部以热为度, 达到疏肝理气的功用。

    (4)湿邪侵袭:加揉摩天枢、气诲、关元、重按内关、足三里穴, 横擦八醪部。

(5)伤食泄泻:去一指禅推法, 加摩脘腹部, 顺时针方向进行约15~20分钟, 重按足三里, 直擦大肠俞、八髎部。

便秘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 排便时间延长, 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证。本证多见于各种急慢性病中, 只是其中的一个症状, 本篇专论便秘, 是以便秘为主要症状。

便秘虽属大肠传导功能失常, 但与脾胃及肾脏的关系甚为密切。其发病的原因, 有燥热内结, 津液不足;情志失和, 气机郁滞;以及劳倦内伤, 身体衰弱, 气血不足等。按照病因病机及临床所见, 本病可分为热秘、气秘、虚秘、冷秘等四类。由于其他疾病而兼见大便秘结者, 不在本篇论述范围。

【诊断要点】

    便秘的一般症状,是排便困难, 经常三五日或六七日才能大便一次。有部分患者, 大便次数正常, 但粪质干燥, 坚硬难排;或少数患者, 时有便意, 大便并不干燥, 但排出艰难。而另一部分患者, 由于便秘腑气不通, 浊气不降, 往往有头痛头晕, 腹中胀满, 甚则疼痛, 脘闷嗳气, 食欲减退, 睡眠不安, 心烦易怒等症。长期便秘, 会引起痔疮, 肛裂。

    1、热秘:大便干结, 小便短赤, 面红身热, 或兼有腹胀腹痛, 口干口臭, 舌红苔黄或黄燥, 脉滑数。

    2、气秘:大便秘结, 欲便不得, 嗳气频作, 胸胁痞满, 甚则腹中胀痛, 纳食减少, 舌苔薄腻, 脉弦。

    3、虚秘:① 气虚便秘: 虽有便意, 临厕努挣乏力, 挣则汗出短气, 便后疲乏, 大便并不干硬, 面色晃白, 舌淡, 苔薄, 脉虚。② 血虚便秘:大便秘结, 面色少华, 头晕目眩, 心悸, 唇舌淡, 脉细涩。

    4、冷秘:大便艰涩, 排出困难, 小便清长, 面色晃白, 四肢不温, 喜热恶冷, 腹中冷痛, 或腰脊痠冷, 舌淡苔白, 脉沉迟

【治疗】

1、治疗原则:推拿对便秘的治疗原则是和肠通便, 但是还需进一步审证求因, 辨证论治。凡实证胃肠燥热者宜清热降浊;气机郁滞者宜疏肝理气;虚证气血亏损者宜健脾和胃, 补益气血;阴寒凝结者宜温中散寒。

2、基本治法

    (1)取穴:中脘、关元、天枢、大横、脾俞、胃俞、肝俞、肾俞、大肠俞、八髎、长强、足三里。

    (2)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法、摩法、揉法。

    (3)操作:患者仰卧位, 医者居于患者右侧, 在中脘、天枢、关元、大横穴用轻快的一指禅推法、摩法进行操作, 使热量深透至腹部, 增强肠胃的蠕动;接着改取俯卧位, 在背部脾俞、胃俞、肝俞、大肠俞用一指禅推法进行操作, 接着用指按法、揉法于肾俞、长强穴, 然后指按足三里, 搓、抹法腹部结束。

    3、辨证加减:

    (1)胃肠燥热:直擦八髎穴, 以透热为度, 按揉足三里、大肠俞以酸胀为度。

    (2)气机郁滞:摩膻中、章门、期门穴, 按揉膈俞、肝俞均以酸胀为度, 擦两肋及腹部气海、关元、大横部以疏肝理气, 最后直擦腰骶部八髎穴以理气通便。

    (3)气血亏损:横擦胸上部、背部及腰骶部, 均以透热为度;接着按、揉足三里、支沟穴以酸胀为度。

(4)阴寒凝结:横擦脘腹部和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直擦背部督脉, 以透热为度。

                          劳倦内伤

劳倦内伤就是相当于现代的慢性疲劳综合征,一般行一指禅推拿的全身保健按摩。

 1.您知道慢性疲劳综合征吗?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只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则处于亚健康状态。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亚健康状态的一种特殊表现,是以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严重疲劳(时间超过6个月)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常见的伴随症状有记忆力减退、头痛、咽喉痛、关节痛、睡眠紊乱及抑郁等多种躯体及精神神经症状。由于在中高收入、有较高的教育背景的三、四十岁人群中类似症状和寻求帮助的较多,慢性疲劳综合征一度被形容为“雅皮士感冒”。

    2.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特点
    流行病学调查提示人群中慢性疲劳综合征发病率约为0.2-0.7%,好发于20-50岁,以女性多见。在美国,大约有40,000~80,000人正经受着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困扰。美国年度国民生产总值因此减少了91亿美元。英国的统计资料表明,每个CFS病人3个月的经济损失约为3515英镑。日本劳工部在2000年3月公布了日本全国有1/3的工龄人口患有CFS。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预测,慢性疲劳综合征将成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我国大约有1/3的人口处于亚健康状态。最近的研究表明,CFS在儿童及青少年中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CFS的流行影响了世界各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已经引起了许多国家的重视。

    3.慢性疲劳综合征病因和诱发因素
    CFS病理机制依然是个迷。尽管在病毒感染、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神经内分泌紊乱、自主活动异常及营养代谢和神经精神障碍、遗传倾向等多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临床上的物理检查和实验室检查都没有特异性表现,医学界尚未对其病因达成共识。由于CFS涵盖不同的临床症状和功能变化,众多学者倾向其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相关。研究表明,长期工作紧张、竞争压力大、情绪不稳定和负性生活事件容易诱发慢性疲劳综合征。对有CFS症状的大学生考期应激现象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对考试结果的过分关注、对考试内容的主观认知以及节奏纷乱的生活、学习环境是诱发和影响考期应激的最重要原因。

    4.如何诊断慢性疲劳综合征?
   
目前被国内外医学界公认的诊断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标准是1994年由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Fukada等修订的。标准的主要内容是:经临床评价后无法解释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严重慢性疲劳,病史不少于6个月,疲劳是新发生或有明确的开始(即没有生命期长),这种疲劳不是由于正在从事的劳动引起的,经过休息不能得到缓解。目前患者的职业能力、接受教育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及个人生活等各方面较患病前有实质性下降,并同时至少具备下列8项中的4项:(1)记忆力或注意力下降,其严重程度导致职业能力、接受教育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及个人生活等各方面较患病前有实质性下降;(2)咽痛;(3)颈部或腋窝淋巴结触痛;(4)肌肉疼痛;(5)不伴有红肿的多关节疼痛;(6)头痛,但其发作方式、类型及严重程度等与以前的头痛不同;(7)睡眠后不能恢复精力;(8)劳累后肌痛超过24小时。

    5.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建议
    慢性疲劳综合征重在预防,祖国医学主张“不治已病,治未病”、“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对于高危人群而言,应避免长时间劳累和精神负担过重;调整生活习惯,推荐有规律、有计划的日常生活安排。

有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对医生和患者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应及时发现并给予患者早期治疗,以“救其萌芽”。相对而言,病程越长临床疗效越差。国际慢性疲劳综合征协会研究指南指出目前尚无明确的治疗CFS的通用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自觉症状会有所好转,但大多数功能失调将持续数年。推荐的治疗方案有:1.低剂量的三环类抗抑郁药,如盐酸地昔帕明等;2.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盐酸氟西汀等;3.监督下的渐进功能训练;4.持续六个月到一年的认知行为治疗或其他教育等支持疗法;5.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6.合理的饮食结构和体重控制。
    推拿作为中医学的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医疗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拿手法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作用,可以提高动脉血流速度,改善微循环,促进代谢产物的清除,有利于肌纤维的再生和肌力的恢复,进一步改善肌肉组织的力学特性。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推拿对缓解CFS患者的疲劳、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疼痛等症状具有良好的效果。

                       

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 是指月经周期、经量、经色等发生改变, 并伴有其他症状而言。常见的有经行先期、经行后期、经行先后无定期等。

现代医学认为体内雌激素分泌失调,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精神刺激, 寒冷疲劳和某些全身性疾病等, 都可以导致此病的发生。

【诊断要点】

    1、经行先期:月经先期而至, 甚至经行一月两次, 经色鲜红或紫, 伴有烦热, 口干渴, 喜冷饮等症, 舌红苔黄, 脉数。

    2、经行后期:月经周期延后, 甚达四、五十天一次, 经色淡晦, 畏寒喜热, 舌淡, 脉迟。

    3、经行无定期:经来先后无定期, 经量或多或少, 经色或紫或淡, 体质虚弱, 面色萎黄, 舌淡, 脉细涩。

【治疗】

    1、基本治法

    (1)取穴:中脘、关元、气海、肝俞、脾俞、肾俞、命门、八髎、章门、期门等。

    (2)手法:一指禅推法、摩法、按法、揉法、拿法、擦法。

  3)操作

    ① 取仰卧位:以一指禅推法或掌摩法于中脘、关元、气海穴10分钟。

    ② 取俯卧位:以一指禅推法在肝俞、脾俞、肾俞穴往返治疗5分钟, 并按揉命门穴、八髎穴使之有酸胀感。

    ③ 拿揉足三里、三阴交、血海、阴陵泉穴。

    2、辨证加减

    (1)血热型:按揉大椎穴, 并擦该部以热为度;点按曲池、神门穴各1分钟, 搓擦涌泉穴1分钟。

    (2)气虚型:全腹顺时针摩法5分钟, 再以掌置关元穴处振颤法1~3分钟。

    (3)寒凝型:拿肩井穴5~10次, 沿脐以掌分推腹部, 以热为度。

    (4)气滞型:点按膻中穴1分钟, 按揉章门、期门穴, 并搓擦两胁肋。

11、痛经

痛经

     妇女在行经前后, 或正值行经期间, 小腹及腰部疼痛, 甚至剧痛难忍, 常伴面色苍白, 头面冷汗淋漓, 手足厥冷, 泛恶呕吐等症, 并随着月经周期发作, 称为“痛经”, 亦称“经行腹痛”。

现代医学认为, 原发性痛经多见于青年妇女, 自初潮起即有痛经, 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子宫痉挛收缩有关。亦可由于子宫发育不良、子宫颈狭窄、子宫过度屈曲等, 影响经血畅行而致。继发性痛经常继发于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 如炎症、子宫肌瘤或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诊断要点】

本病的特点是经行小腹疼痛, 并随月经周期而发作。根据疼痛发生的时间、疼痛的性质, 辨其寒热虚实。一般以经前、经期痛者属实, 经后痛者为虚。痛时拒按属实, 喜按属虚。得热痛减为寒, 得热痛剧为热。痛甚于胀, 血块排出疼痛减轻者为血瘀, 胀甚于痛为气滞。绞痛、冷痛属寒, 刺痛属热。绵绵作痛或隐痛为虚。

    1、气滞血瘀:经期或经前小腹胀痛, 行经量少, 淋漓不畅, 血色紫暗有瘀块, 块下则疼痛减轻, 胸胁乳房作胀, 舌质紫暗, 舌边或有瘀点, 脉沉弦。

    2、寒湿凝滞: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 甚则牵连腰脊疼痛, 得热则舒, 经行量少, 色黯有血块, 畏寒便溏, 苔白腻, 脉沉紧。

    3、气血虚弱:经期或经净后, 小腹绵绵作痛, 按之痛减, 经色淡, 质清稀, 面色苍白, 精神倦怠, 舌淡苔薄, 脉细弱。

【治疗】

1、治疗原则:根据“通则不痛”的原理, 治疗痛经的原则是以“通调气血” 为主。如因虚而致痛经者, 以补为通;因气郁而致血滞者, 以行气为主, 佐以活血;因寒湿凝滞而引起瘀滞不通者, 以温经化瘀为主。

    2、基本治法

1)取穴:气海、关元、肾俞、八髎、章门、期门、肝俞、膈俞、脾俞、胃俞、足三里。

2)手法:一指禅推法、摩法、揉法、按法、擦法。

3)操作

    ① 患者仰卧位:医生坐于右侧, 用摩法按顺时针方向在小腹部治疗, 然后用一指禅推法或揉法在气海、关元穴治疗。

    ② 患者俯卧位:用一指禅推法或滚法在腰部脊柱两旁及骶部治疗,然 后用按法于肾俞、八髎穴使之有酸胀感为度, 再用擦法于八髎穴使之有温热感。

    3、辨证加减

    (1)气滞血瘀:按揉章门、期门、肝俞、膈俞, 每穴约半分钟, 并拿血海、三阴交, 以酸胀为度。

    (2)寒湿凝滞:直擦背部督脉, 横擦腰部肾俞、命门, 以透热为度;按揉血诲、三阴交, 每穴约1分钟。  

  3)气血虚弱:直擦背部督脉, 横擦左侧背部, 以透热为度。摩腹时加揉中脘2~3分钟。按揉脾俞、胃俞、足三里, 每穴约1分钟。

咳喘

咳喘是咳嗽和喘息的简称,因二者发生均与肺失肃降有关,推拿手法治疗可缓解症状。

    【诊断要点】

    1、外感咳喘:起病较急,咳嗽频剧,或喉痒,痰液稀白,咯吐不畅,恶寒发热,无汗,肢体酸楚,头痛,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脉浮或紧。或气粗,咽痛口干,咯痰不爽,痰黄质粘,头痛,身热恶风,有汗不畅,口渴,舌苔薄黄,脉象浮数。

    2、内伤咳喘:病程较长,或咳声重浊,痰多粘稠,痰色稀白或灰暗,伴胸闷、脘痞、食少、疲倦,舌苔白腻,脉濡或滑。或咳嗽阵作,痰少质粘,气逆作咳,咳时胸胁引痛,面颊略红,咽喉干痒,口苦,舌尖偏红,舌苔薄黄,脉象弦数。

    【治疗】

    1、治疗原则:宣肺降气,止咳平喘。

    2、基本治法

    (1)胸背部操作

    ①取穴及部位:天突、膻中、中府、云门、身柱、大杼、风门、肺俞、定喘穴,胁肋与胸背部。

    ②主要手法:一指禅推法、揉法、推法、揉法、擦法。

    ③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医者以一指禅推法结合中指揉法,在天突、膻中、中府、云门穴操作,每穴1分钟。再以两拇指由胸骨剑突沿肋弓分推两胁肋部,5~10遍。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用一指禅推法结合中指揉法,在大椎、定喘、身柱、大杼、风门、肺俞穴操作,每穴1分钟。

    (2)四肢部操作

    ①取穴及部位:尺泽、外关、列缺、太渊、鱼际、合谷穴,上肢太阴经循行部位。

    ②主要手法:一指禅推法、推法、按法、揉法、拿法。

    ③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以一指禅推法结合指按、指揉法在尺泽、外关、列缺、太渊、鱼际穴操作,2~3分钟,继之拿揉合谷穴,1~2分钟。

    3、辨证加减

1)外感咳喘:指按风池、风府穴,每穴2~3分钟;擦背部膀胱经,以透热为度。拿肩井3分钟;小鱼际推、搓大椎、肺俞及背部压痛点,各3分钟;按揉曲池、合谷穴3分钟。

2)内伤咳喘:按揉手三里、丰隆穴,每穴3分钟;推、抹前胸与胁肋部23分钟,按揉章门穴2分钟;一指禅推天柱、肩井穴2分钟;重按太冲、行间、三阴交各1分钟。

             高血压病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征,可并发心脏、脑与肾脏、视网膜等靶器官损害及代谢改变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按病因将其分为原发性高血压(或称高血压病)和继发性高血压(或称症状性高血压)。其中高血压病约占高血压中的90%。

诊断依据

1.1     多发生在40岁以上、肥胖者,脑力劳动者和城市居民的发病率较高,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已确定的发病危险因素是体重超重,膳食高盐和中度以上的饮酒。随着高血压病的进一步发展,可出现高血压性心脏病、高血压危象,脑血管痉挛,高血压脑病等。

1.2     高血压的临床表现,轻重程度相差很大,某些病人无自觉症状,常在体检时偶然发现。一般症状有眩晕、头痛、气急、乏力、心悸、耳鸣、失眠、烦闷、便秘等。症状轻重与血压水平不一定相关。后期临床表现决定于心、脑、肾的病变情况。

1.3     血压测定:患者非同日的血压持续增高达到高血压标准。目前多采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18岁以上成人血压水平分类标准。理想血压: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正常血压: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5mmHg;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亚组(临界高血压):收缩压140~149mmHg,舒张压90~94mmHg;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亚组(临界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149mmHg,舒张压<90mmHg。

1.4     心脏听诊可发现第二心音亢进、心尖区收缩期杂音,心脏叩诊中可有左心室扩大等。

1.5     早期患者常规检查无异常。后期可出现尿常规异常、尿蛋白增多,肾功能减退,胸部X片和心电图发现左心室增大。眼底检查对了解高血压严重程度有帮助。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能客观体现实际血压水平。

证候分类

2.1     肝阳上亢: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易怒,失眠多梦,或面红目赤,口苦,舌红,舌苔黄,脉弦滑。

2.2     痰湿内盛:头重如裹,视物旋转,胸闷作恶,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弦滑。

2.3     气血亏虚:头晕目眩,面色淡白,神倦乏力,心悸少寐,舌淡,舌苔薄白,脉弱。

2.4     肝肾阴虚:眩晕久发不已,视物模糊,少寐健忘,心烦口干,耳鸣,神倦乏力,腰酸腿软,舌红,舌苔薄,脉弦细。

治疗方案

3.1  辨证施治

3.1.1    治疗总则:平肝潜阳,滋阴益肾,宁心降压。

3.1.2    基本操作:一指禅推或按揉印堂、太阳、率谷、风池、天柱等穴。摩腹。按揉心俞、肝俞、肾俞、气海、关元等穴。

3.1.3    肝阳上亢证:在基本操作的基础上,加用曲池、章门、期门等穴。

3.1.4    痰湿内盛证:在基本操作的基础上,加用中脘、丰隆等穴。

3.1.5    气血亏虚证:在基本操作的基础上,加用足三里、脾俞、胃俞、命门等穴。

3.1.6    肝肾阴虚证:在基本操作的基础上,按揉三阴交,横擦腰骶部、直擦涌泉,均以透热为度。

3.2 其他疗法

3.2.1    中药:肝阳上亢型可配合天麻钩藤饮加减;痰湿内盛型可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气血亏虚型可配合八珍汤加减;肝肾阴虚型可配合杞菊地黄丸加减。

3.2.2    针刺:选取风池、曲池、足三里、太冲、内关、行间、三阴交等穴。

3.3  并发症处理:参照西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高血压条目。

3.4  注意事项

3.4.1    推拿疗法适用于1级和2级高血压病患者。

3.4.2    在推拿治疗高血压病时,手法要轻柔。

3.4.3    高血压患者,平时要节制饮食,减少盐的摄入量,忌食动物脂肪,内脏,防止体重超重,戒烟戒酒。生活要有规律,不宜过度疲劳和情绪激动,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4 疗效评定

4.1     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及有关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

4.2     好转:症状及体征减轻,实验室检查有改善。

4.3     未愈:症状无改善。

 

中风又称为脑卒中,或指脑血管意外。脑卒中之后患者多遗留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语謇等一系列残障,需积极进行康复治疗。从目前临床进展看来,推拿早期介入脑卒中康复,特别是急性期介入,对于减少严重残障,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和生活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

1  诊断依据:

1.1        常有年老体衰,劳倦内伤,嗜好烟酒,高粱厚味等因素,每因恼怒、劳累、酗酒、感寒等诱发。尤其多见于50~60岁以上患有动脉硬化者,及伴有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等病者。

1.2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偏身麻木为主证,生命体征稳定。

1.3        有某一脑动脉供血区脑功能缺损的体征。

1.4        头颅CT或MRI示脑组织缺血或出血性损害特征。

1.5        为进一步评估患者肢体残障情况、制定康复处方及观察康复效果,有条件者可进行运动功能、精神情绪、言语功能及社会功能的评定。

2              证候分类

2.1        半身不遂

2.1.1       气虚血滞,脉络瘀阻:半身不遂,肢软无力,伴手足浮肿,面色萎黄,或暗淡无华。苔浮白,质淡紫,脉弦涩无力。

2.1.2       肝阳上亢,脉络瘀阻:半身不遂,肌肉僵硬拘挛,兼见头晕头痛,面赤耳鸣。舌红绛,苔薄黄,脉弦有力。

2.2        语言不利

2.2.1       风痰阻络:舌强语蹇,肢体麻木,头晕失眠,胸闷纳少。苔白腻,脉弦滑。

2.2.2       肾精亏损:音喑失语,心悸气短,腰膝痠软,健忘,口干不欲饮。脉细弱。

2.2.3       肝阳痰阻:语言不利,头晕头痛,面色潮红,胸闷痰多,脘痞食少。舌质红,苔厚腻,脉弦滑。

2.3        口眼歪斜:多为风痰阻络证候。

3              治疗方案

3.1        辨证施治:

治疗总则:活血化瘀,疏经通络,并根据各型辨证论治,制订相应治则。

3.1.1       半身不遂

治疗原则:活血化瘀,滑利关节。

基本治法:以法施于脊柱两侧及患肢,配合四肢诸关节的屈伸运动,以上肢屈肌、下肢伸肌为手法刺激重点。

3.1.1.1          气虚血滞者佐以益气通络,以手法刺激手足阳明经经筋皮部为重点,手法宜轻柔,并可根据缪刺方式,对肢体健侧交叉取穴。

3.1.1.2          肝阳上亢者佐以滋阴柔筋,以手法刺激手足少阴经筋皮部为重点,手法可适度加强,并配合关节被动运动操作。

3.1.2       语言不利

治疗原则:化痰通络开窍,头面部、咽喉部和躯干部操作结合。

3.1.2.1          风痰阻络佐以健脾化痰,采用头面部推拿常规操作、一指禅推咽喉部及摩腹。

3.1.2.2          肝阳痰阻佐以平肝潜阳,头面部推拿时强化扫散胆经和拿头顶操作、一指禅推咽喉部、搓摩胁肋、擦涌泉。

3.1.2.3          肾精亏损以补肾填精,采用头面部推拿常规操作、强化一指禅推咽喉部、擦督脉、擦背部膀胱经、擦肾俞命门、擦八髎、擦涌泉。

3.1.3       口眼歪斜

治疗原则:化痰通络。以头面部手法操作为主。

3.2        其他疗法

3.2.1       针灸:取风池、内关、太冲、肩隅、曲池、手三里、合谷、环跳、阳陵泉、悬钟、昆仑等穴。

3.2.2       康复训练:以运动疗法为主,配合姿势治疗,发展运动控制;结合理疗、作业治疗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3.3        并发症处理:

加强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的对症处理,防止脑卒中的再次发生。(具体方法见相关条目)

3.4        注意事项

3.4.1       脑卒中患者一般在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醒以后就应该进行积极康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在发病后2~7日,出血性脑卒中病人可在发病后10~14日,合并心肌梗塞者可在发病后三周开始康复治疗。

3.4.2       卧床不起的患者应注意经常翻身,预防褥疮的发生。

3.4.3       软瘫期患者应注意姿势的摆放,防止异常模式的形成;痉挛期患者应采用抗痉挛体位,以减少屈肌痉挛对肌肉、关节造成的危害。

3.4.4       鼓励患者尽早进行主动锻炼,包括坐位和站位,以减少卧床引起的并发症。

3.4.5       治疗前后应尽可能对患者进行功能评定,如ADL、Brunstrom等量表的评估,客观评价疾病的发展或恢复程度。

3.4.6       注意情绪和生活饮食的调摄,防止再中。

4              疗效评定

4.1        治愈:症状和体征消失,基本能够独立生活。

4.2        好转:症状和体征好转,能扶杖行动,或基本生活能够自理.

4.无效:症状和体征无变化。

冠心病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循环改变引起冠状血流与心肌之间的供需平衡遭到破坏,而导致心肌受损的疾病,又叫缺血性心脏病,引起冠状循环障碍的原因可以是功能性的,如冠状动脉痉挛等,也可以是器质性的,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

    【诊断要点】

临床以前胸部阵发性或持久性的压榨样疼痛或剧痛,甚则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为特征;亦可无任何症状而仅在体检时发现心电图有心肌缺血表现者。

本病属中医“胸痹”、“心痛”、“真心痛”、“心悸”、“厥脱”等范畴。与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老体虚等因素有关。病位在心,与肝脾肾等脏功能失调关系密切。其病机不外虚实两端。虚者,年逾半百,肾气渐衰,温煦滋养无权,终致心肝脾肾俱亏,功能失调;实者,气滞、血瘀、寒凝、痰阻,痹遏胸阳,阻滞心脉,不通则痛,而发胸痛。临床又以虚实挟杂之证为多见。

    1、胸阳痹阻  胸前绞痛,或痛闷交作,痛发时可引及左肩、左臂,爪甲暗淡,唇舌紫暗,或呕吐痰涎,舌暗边有瘀血点,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或细滑。

    2、阳气虚衰  心胸隐痛或胸闷气短,头晕、心悸,神疲懒言,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动则汗出,舌淡胖边有齿印,脉沉细或结、代。

    【治疗】

    1、治疗原则:补心温阳,宣痹止痛。

    2、基本治法

    ①取穴及部位:膻中、心俞、厥阴俞、内关穴,胸部任脉循行部位及背部督脉、太阳经循行部位。

    ②主要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法、揉法、擦法。

    ③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以一指禅推法结合指按、指揉法在膻中、内关穴操作,各3分钟;掐揉内关配合深呼吸,5分钟;横擦前胸部,透热为度。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以一指禅推法结合指按、指揉法在心俞、厥阴俞穴操作,各3分钟;侧擦背部,透热为度。

    【辨证加减】

    1.胸阳痹阻:上述手法操作时用力宜重,重推背部太阳经肺俞至膈俞,以泻为主。

    2.阳气虚衰:上述手法操作时用力宜轻,轻摩心俞、厥阴俞,1020分钟,以补为主。

  

 

                      脑卒中康复

 

中风又称为脑卒中,或指脑血管意外。脑卒中之后患者多遗留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语謇等一系列残障,需积极进行康复治疗。从目前临床进展看来,推拿早期介入脑卒中康复,特别是急性期介入,对于减少严重残障,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和生活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

1  诊断依据:

1.1        常有年老体衰,劳倦内伤,嗜好烟酒,高粱厚味等因素,每因恼怒、劳累、酗酒、感寒等诱发。尤其多见于50~60岁以上患有动脉硬化者,及伴有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等病者。

1.2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偏身麻木为主证,生命体征稳定。

1.3        有某一脑动脉供血区脑功能缺损的体征。

1.4        头颅CT或MRI示脑组织缺血或出血性损害特征。

1.5        为进一步评估患者肢体残障情况、制定康复处方及观察康复效果,有条件者可进行运动功能、精神情绪、言语功能及社会功能的评定。

2              证候分类

2.1        半身不遂

2.1.1       气虚血滞,脉络瘀阻:半身不遂,肢软无力,伴手足浮肿,面色萎黄,或暗淡无华。苔浮白,质淡紫,脉弦涩无力。

2.1.2       肝阳上亢,脉络瘀阻:半身不遂,肌肉僵硬拘挛,兼见头晕头痛,面赤耳鸣。舌红绛,苔薄黄,脉弦有力。

2.2        语言不利

2.2.1       风痰阻络:舌强语蹇,肢体麻木,头晕失眠,胸闷纳少。苔白腻,脉弦滑。

2.2.2       肾精亏损:音喑失语,心悸气短,腰膝痠软,健忘,口干不欲饮。脉细弱。

2.2.3       肝阳痰阻:语言不利,头晕头痛,面色潮红,胸闷痰多,脘痞食少。舌质红,苔厚腻,脉弦滑。

2.3        口眼歪斜:多为风痰阻络证候。

3              治疗方案

3.1        辨证施治:

治疗总则:活血化瘀,疏经通络,并根据各型辨证论治,制订相应治则。

3.1.1       半身不遂

治疗原则:活血化瘀,滑利关节。

基本治法:以法施于脊柱两侧及患肢,配合四肢诸关节的屈伸运动,以上肢屈肌、下肢伸肌为手法刺激重点。

3.1.1.1          气虚血滞者佐以益气通络,以手法刺激手足阳明经经筋皮部为重点,手法宜轻柔,并可根据缪刺方式,对肢体健侧交叉取穴。

3.1.1.2          肝阳上亢者佐以滋阴柔筋,以手法刺激手足少阴经筋皮部为重点,手法可适度加强,并配合关节被动运动操作。

3.1.2       语言不利

治疗原则:化痰通络开窍,头面部、咽喉部和躯干部操作结合。

3.1.2.1          风痰阻络佐以健脾化痰,采用头面部推拿常规操作、一指禅推咽喉部及摩腹。

3.1.2.2          肝阳痰阻佐以平肝潜阳,头面部推拿时强化扫散胆经和拿头顶操作、一指禅推咽喉部、搓摩胁肋、擦涌泉。

3.1.2.3          肾精亏损以补肾填精,采用头面部推拿常规操作、强化一指禅推咽喉部、擦督脉、擦背部膀胱经、擦肾俞命门、擦八髎、擦涌泉。

3.1.3       口眼歪斜

治疗原则:化痰通络。以头面部手法操作为主。

3.2        其他疗法

3.2.1       针灸:取风池、内关、太冲、肩隅、曲池、手三里、合谷、环跳、阳陵泉、悬钟、昆仑等穴。

3.2.2       康复训练:以运动疗法为主,配合姿势治疗,发展运动控制;结合理疗、作业治疗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3.3        并发症处理:

加强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的对症处理,防止脑卒中的再次发生。(具体方法见相关条目)

3.4        注意事项

3.4.1       脑卒中患者一般在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醒以后就应该进行积极康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在发病后2~7日,出血性脑卒中病人可在发病后10~14日,合并心肌梗塞者可在发病后三周开始康复治疗。

3.4.2       卧床不起的患者应注意经常翻身,预防褥疮的发生。

3.4.3       软瘫期患者应注意姿势的摆放,防止异常模式的形成;痉挛期患者应采用抗痉挛体位,以减少屈肌痉挛对肌肉、关节造成的危害。

3.4.4       鼓励患者尽早进行主动锻炼,包括坐位和站位,以减少卧床引起的并发症。

3.4.5       治疗前后应尽可能对患者进行功能评定,如ADL、Brunstrom等量表的评估,客观评价疾病的发展或恢复程度。

3.4.6       注意情绪和生活饮食的调摄,防止再中。

4              疗效评定

4.1        治愈:症状和体征消失,基本能够独立生活。

4.2        好转:症状和体征好转,能扶杖行动,或基本生活能够自理.

4.无效:症状和体征无变化。

中风偏瘫病人正确的卧床姿势

偏瘫患者卧床体位需用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枕头”做辅助。理想的枕头应稍大,用羽绒或类似物填充,质地柔软,形状与所支持身体的部位相适应。

一.   仰卧

1.       患侧肩部要用合适的枕头垫起来,使肩部略向前伸

2.       要把患侧上肢放在体旁的枕头上,使肘关节与腕关节伸展,使患侧上肢稍稍抬高

3.       髋部要放一个合适的枕头,以防止骨盆向后倾斜,防止两腿外旋

4.       为避免下肢伸肌痉挛,可用一软枕置于患侧膝下,使膝关节略屈曲

5.       避免被子压在脚背上,而造成足下垂

二.   健侧卧位

1.       将一枕头放在病人胸前,并使患肩向前,患侧上肢放在枕头上,肘伸展,手的掌面对床

2.       患腿下放一枕头,使髋部处于内旋屈曲位,膝和踝放在自然位置

3.       健侧下肢呈伸展微屈膝位平放在床上

三.   患侧卧位

1.       头部要枕在枕头上,使颈部微屈而不要伸展

2.       肩部要尽量前伸,肘腕伸直,手掌面朝上

3.       健腿可放在患腿前面,下面放一枕头,呈屈膝位

4.       患侧下肢保持髋关节伸展,膝关节微屈

 

    中风病人病情稳定后,就应经常变换体位,至少每23小时翻一次身,这样就可以避免体重对局部压迫时间过长导致褥疮发生。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