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十二月等郎》

      生活随笔 2009-6-15 11:4
 

    

 

2009613日晚,麻城市会展中心,荆门市艺术剧院来我市交流演出了大型花鼓戏《十二月等郎》。我看后,觉得这台戏非常好,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好作品。

第一,贴近实际。《十二月等郎》,初看剧名,还以为是历史题材或陈旧的故事。看后才知,这台戏揭示了在社会急剧变革过程中农村的“空巢”现象,以及由此造成的社会问题,紧贴时代的脉搏,一下子抓住了观众的心。该剧以江汉平原长湖村为背景,刻画了一群因男人外出打工而留守乡村的女人,在驻村工作队的指导下,由无奈的被动留守到主动奋发创业,穿越贫困和寂寞,用柔弱的双肩担起生活的重担。

第二,贴近生活。这部戏剧给人的感觉很真实,我出生在农村,父母大人和所有的亲戚都生活在农村,我工作的领域也在农村。剧中的不少情景感觉在身边都能看到,甚至比电影更真实,我看时候感觉自己就在剧情中一样。《十二月等郎》真实地反映了农村的情况,里面有婆婆、有媳妇、有外出打工的儿子,这跟平时生活中的情况差不多。

第三,贴近群众。不要走不要走走呐走呐婆婆老了,孩子还小走吧走吧,走了才有奔头……”表现了走与留的压抑和憧憬。剧中村长半夜敲窗的情节,选小组长时男人要打“圈圈”女人要打“杠杠”的诙谐、风趣的逗笑,无不表现了“等郎”的寂寞和对性生活的渴望。的确,广大农民工以及农村留守女人的性问题也应该得到应有的关注。

第四,欣赏性强。《十二月等郎》以传统与现代交融的音乐手段,大胆而严谨的无伴奏演唱方式,把江汉平原源远流长、清新优美的花鼓戏韵味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保留花鼓戏特色的同时,容纳了歌剧的咏叹调、结构等。而日常语言音乐化,亦说亦唱、亦唱亦说的演唱方式与曲调,使该剧生动而别致。该剧运用了戏曲上很少见的舞台表现手法,利用推拉台、舞台错位等方式,场面新鲜,舞台效果非常好。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