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富当干部?

      杂文 2007-3-14 16:49

 传闻某县大力宣传“要想富,修公路”、“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要想富,养懒兔”,宣传了好几年,没几年就换一个新的口号,结果还是没有富。为探寻致富新招,新上任的县委书记微服私访求教于村民知天命者,对曰:“要想富,当干部”。
何曰?都是送礼惹的祸。

近几年来,文件多多,照样吃喝,禁令比比,照样送礼,下级向上级送礼之风有愈演愈烈之势。在一些企业,班组给车间送,车间给厂长及厂部机关有关主管部门送,厂长给公司领导及公司机关有关部门送。有的单位与单位、部门与部门之间也互相送,还有越级往上级的上级送的,还有的给外单位送、给政府有关方面领导或部门送,有的“曲线救国”,给领导的秘书、司机以及亲朋好友送。

据传地方上也如此。

送礼的时机:春节最盛,端午、中秋次之。再就是选择领导家中红白喜事、孩子上大学,领导病休住院或乔迁新居、升迁调动工作等最佳时机。领导在外培训也是送礼最佳时机,到培训基地借探望领导之际把酒问盏再留下一笔公关费用,冠冕堂皇,皆大欢喜。
送礼的品种也愈来愈丰富多彩:红包现金、购物彩卷、烟酒副食、家具家电、大米鱼肉、水果海鲜、出境公文、期权证券、房产小车、项目清单;请吃请喝、请小姐、请钓鱼、请桑拿、请洗头、请卡拉、请宾舍、请旅游、请游泳、请保龄球、请高尔夫、请斗地主打麻将故意输钱等。

送礼的理由:找关系、找市场、找项目、找效益、为单位着想,为老百姓着想。真理是“知识就是力量”,而现在变成“送礼就是力量”。关键人物的一句话,就可以为单位解决很多困难。给你拨点款,给你一个赚钱的好项目,给你抹掉超支超亏、给你减免税收或罚款、承包考核让一点利,比职工拼死拼活干几年的效益还来得快。有投资就有回报,送礼是回报的代价,感情投资也是一种投资。这是最可想而知的理由。至于是否还有其它的什么个人目的,也就不得而知了。

送礼的资金来源:一是小金库,二是节余工资,三是招待费或管理费,四是开备件、修理费、运输费、广告费等假发票以套取现金,五是请关系单位先垫付,日后在业务往来中给关系单位以优惠。也有自己掏腰包的,那的确是善良百姓或感激他人或有求于人不得已而为之。
送礼的期望:经营人心,经营关系,欲以取之,必先予之,借风扬场,先行春风,后望春雨。谁送礼,谁受益,无非是为了票子、为了位子、为了房子、为了孩子、为了本子(证书、文凭、护照等)。

送礼是弱者的无奈,越是弱者越无力拯救自己,靠送礼寄希望于强者伸出爱心手臂;送礼是贫乏的产物,物质贫乏,精神贫乏,越是贫乏,越是送礼,寄希望于大一点的回报率;
送礼是骑手的马缰,高明的骑手,总是寄希望于套上名马为己所用。君可见曾有豪侠之士在酒桌上放胆豪语:打个电话叫某领导来,他会像狗一样马上就到!

送礼的市场:有需求就有市场,世俗“当官不打送礼的”、“礼多人不怪”以及笑贫不笑贱、笑贫不笑贪的扭曲观念;越会送礼越有关系越有关系越有本事越有本事越是人才的畸形理念;社会边送礼边高就、边豪赌边重用、边渎职边走红、边亏损边提拔、边腐败边升官的奇特现象,都引导着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日趋实用功利化,其追求的目标越来越货币化,既有对金钱掠夺的贪婪,同时又有贵族式的挥霍无度。

送礼的危害:腐蚀了干部,助长了歪风邪气。有的挂羊头卖狗肉,借送礼之名或到关系户定购礼品好拿回扣,或将礼品送给亲朋好友或自己留用,其实质是唯利、唯私、唯派、唯顺、唯亲、唯上。

送礼机里藏机,能使干部“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在官场身不由己”;发展一步是“人在酒场身不由己,人在欢场身不由己”;再往前发展一步可能就是“人在病房身不由己,人在牢房身不由己”;因为人只一念贪私,便会消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慈为惨、染洁为污。

送礼变外生变,礼金红包,包着权情交易,包着权权交易,包着权钱交易,包着权色交易,能使某些干部欲望变得贪婪了、兴趣变得低俗了、生活变得奢靡了,造就了一批礼金干部、茶楼干部、舞厅干部、麻将干部、桑拿干部。久而久之,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
层层送礼的危害显然不必多说,“国之败德,官之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老百姓不会从电视、文件、报刊、开会来认识我们的领导干部,老百姓只会通过他们身边发生的实实在在的大事小情来对领导进行公认。

建议对送礼现象采取强硬措施予以遏制。首先是主要领导要带头抵制,可照单全收后上交财务或送幼儿园及困难户,然后予以处罚;其次是查帐、查小金库、查会议纪要或找单位负责人、班子成员个别谈话,指出送礼危害,消除送礼之源。当前,一些地方实行的干部任前公示制、干部差额考察制、干部考察预告制以及无记名票决制、暗访制等好机制,如果把收礼也作为一项否决指标,也能较好地抵制送礼之风。

送礼问题并不在于是不是人人都有潜在的那种欲望,而在于有没有扼制那种欲望的好机制,而且这种机制能够正常运转。只有从体制上建立起对领导干部权力的制衡、监控和约束机制,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送礼问题。
权力使人高尚,也能使人堕落,抬轿缘有坐轿人。对坐轿的人亦送上被康熙皇帝题为“天下第一清官”的清代江苏巡抚张伯行的《止馈送檄》,以求自律。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百一毫,民之脂膏。

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分,我为人不值一分。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