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怀 才 ”

      杂文 2007-3-7 22:30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袍未曾开” 。古往今来,多少人才感叹“怀才不遇”;“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确实,由于种种原因,“怀才不遇”可以说是司空见惯的;“千里马”一辈子都遇不到“伯乐”的情况也不胜枚举。三国之诸葛孔明、商周之姜子牙,出山前都是“怀才不遇”之人。当然,“不遇”自有不遇的缘由,不能一概而论。
  
怀才者有两种:真才与自以为有才。不遇者也有两种:不遇机会和不遇伯乐。 其实天下伯乐极少,千里马也极少。千里马难遇伯乐,只好负重拉货;伯乐找不到千里马,也只得徒呼奈何。当“怀才”者自认为“不遇” 时,首先要认真分析一下你的才是“真才” 还是“虚才”?是专业还是全面?是“才虚而不遇”?还是“才实而不遇”?如果是前者的话,你要做的就是赶快充实自己的才学,而无资格悲叹“怀才不遇” ;如果是后者,那你就要分析为什么不遇,是不遇人?还是不遇时?是被动等待机遇的来临?还是主动出击创造和寻找机遇?是自身素质不硬,还是用人单位的问题?哪怕你是人才,哪怕你“怀才不遇”,始终要记住,我们每个人都只不过是社会中的一个小小分子,世界离开了某某人照样向前发展。
  
今天,我们身处这个人才全球自由流动的时代,面对“怀才不遇”的古老话题,情况也今已非昔了。许多单位在选人、用人方面的观念、制度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才流动的渠道从所未有的宽畅、自由、公证、透明。可以说在这种新的环境下,人们面对“怀才不遇”时,不应该再抱怨“明珠埋没”,而是要做出新的思考定义。盖茨说:“生命是不公平的,但你要去适应它。”是的,“怀才”者也要适应环境,否则只能 “不遇”了。如果某一环境确实让自己感到“怀才不遇”,就快速的离开那里,外面的天地无限广阔。所谓“才”,当然也包括了适应环境、克服困难、脱颖而出的能力。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核心优势和竞争力,也有自己固有的缺点和劣势。才非天生,绝大多数的才能为后天所学,由于天赋等各方面的条件,人各怀有其才,只不过“大才”还是“小才”而已。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才”无非是人们为了谋求生存的一个技能。一般的人,只要不自我夸大所怀之才,又能满足自己的生存状态,就不会常常有“怀才不遇”的感叹。怀才之人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其实就是“供”与“求”的关系。 聪明的人,面对多变的市场需求,不去感叹“怀才不遇”浪费时间,而是多学几种技能,身揣四、五种技能证书求职,哪个需要就掏哪个。我认为这些人才是真正的“怀才”之人。
  
是的,对普通人来说,确实没什么资格抱怨“怀才不遇” 。这个时代变化太快了,知识的更新一日千里,我们只有持续性地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能,才能永葆自己的才华青春。人们常说“不当皇帝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小” 。相对于渺茫大千世界,一个人所知道的至多是沧海一粟,个人的能力也只不过是蝼蚁之力吧。而蝼蚁之所以能撼动大树,那是团结的力量,更是集体的智慧,同时也是外部环境给创造了机会才找到了撬动地球的支点。所以许多哀叹“怀才不遇”者,只不过是把“蝼蚁之力”自我放大到“撬动地球支点的力量”罢了。
  
  
人间正道是沧桑,古今中外,“怀才”的人虽然常有“不遇”的时候,但是请相信,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怀才其实正如怀孕,孕的早期也许不被别人甚至不为自己所知,但是随着时日的增进,肚皮不断地鼓起,特别是到了孕中期和后期,你想隐瞒事实都隐瞒不了呢。十月怀胎,一朝分娩,除非是假孕,或是不幸长了肿瘤。真正“怀才”者,不会始终“不遇”的。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