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风之二十三:中秋烧窑
小时候过中秋节,除了能吃上月饼,花生,柚子等诱人的食品外,更主要的是可以烧窑。
烧窑,是在中秋晚上举行的一种纪念活动。纪念什么,为什么而烧窑,我们不得而知。烧窑的风俗起源于什么年代,也不知道,问过老辈人,他们也说不清楚,只知道是很久很久以前就有这个习俗。到了中秋晚上,只要不下雨,窑是每年必烧的。中秋的晚上,全村人一边看烧窑,一边赏月吃月饼等东西,很是热闹。
烧窑活动是在村里祠堂前的广场上进行的。先要搭窑。搭窑必须用我们老家生产的土瓦,就是那种没有上釉的、灰颜色的瓦。现在这种瓦已经绝迹了。每年中秋节前几天,我们这些小孩子就到后山上去挖土瓦。因为土瓦都是以前的老房子才用,只有后山上才埋的有这东西。到了中秋节当天,会搭窑的大人就帮我们把窑搭起来。
窑的外型很象古塔,圆的,下面大,到顶上就是尖的了。一般的小窑都有一米多高,底部直径有五十公分左右;而大窑却有二、三米高,底部直径也有一米左右。搭窑是比较难的,用一片片并不规则的土瓦,一块叠一块,成圆形,底部用大石块垫一圈,就象做房子打基础一样,然后一圈比一圈小,用土瓦搭起来,直到窑顶尖部。其间不能用任何东西做支撑。所以说,搭窑不仅是技术性很强,而且要心细手巧,一点也马虎不得。技术不好的人搭到一半就会塔掉;有时候你好不容易快搭好了,手一个不经意的抖动,就有可能让你前功尽弃。难怪搭窑的师傅会说,搭一个大点的窑比在田里收割一天水稻还更累人。
窑搭好了,我们奔走相告:“晚上烧窑,大家都来啊!”不等天黑,就有性急之人搬好桌椅,摆好月饼、花生、柚子、瓜子等吃食,早早的就到祠堂前等侯了。
大概在晚上八点左右,开始点火烧窑。烧窑用的是干稻草,乡下有的是。一般要烧一个多小时,窑体才开始有点红,这时村长就会叫人拿来一桶柴油,用漂把油往窑体上浇,油一浇上去,火光冲天,再看窑体又红了不少。要想把窑体全部烧红,还得再烧一段时间才行。
烧火的都是我们这些小孩子,一个个热的满头大汗,稻草灰弄得满头满脸都是,用手一抹,全都成了唱戏的大花脸。可我们这时候都不知道累,喜喜哈哈的,一边烧火,一边还用脏兮兮的小手拿着月饼往嘴里塞。那个高兴劲就甭提了。大人们或坐在各自的桌子上,或三五成群,一边看一边闲聊,无非也就是聊些今年的收成什么的,看他们有的皱眉叹息,有的喜笑颜开,关我们什么事啊,还是烧窑好玩。真是“年少不知愁”啊!
大约晚上十点半左右,烧窑也进行了两个多小时了,这时候窑体已经全部烧得通红通红的,烧窑活动就快要结束了。最后再把剩下的柴油全部泼向窑体,窑再次发出冲天火光,十里八乡的人都能看到吧,不然怎么第二天碰到邻村的小伙伴时,他们都会说:你们昨天那窑烧的真是没得说了,我们在家里都看见火光冲天呢!每到这时,我们都会很神气的样子。
窑火开始息了,乡亲们也聊够了,看累了,一个个开始回家睡觉了。又是一番桌椅板凳交响乐,广场上就剩下我们这些不知疲倦的、快乐的小鸟还在那里玩耍。一个说:你看,月亮里面有人在砍树。另一个则接着说:那是吴刚,我听奶奶说过的。月亮真圆啊,真亮啊,真好看啊!听说嫦娥就住在里面,她是怎么上去的?她在里面会冷吗?讥讥喳喳的,谁也不知道答案。
夜深了,不知是谁家的妈妈在叫小孩回家睡觉,大伙这才依依不舍的各自散去。并说好明年再烧窑,要烧一个更大的窑!
烧窑,一种习惯,一种习俗,一种向往,一种精神。现在想起来,烧窑大概就是乡人在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日子红火之意吧。
老家已经好多年都没有烧窑了,日子却比以前好过了很多。
怀念小时候的中秋节,怀念小时候的中秋烧窑,真想什么时候再烧一次窑,再过一把烧窑隐。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