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市灯如昼

      我的日志 2007-2-28 16:3

“年三十的烟火,正月十五的灯”,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一直是中国农历新年的‘重头戏’。元宵节燃灯赏灯的风俗始于汉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在这一天,人们燃灯赏月,猜灯迷吃元宵,乐趣无穷。

中国有三大灯系,即自贡机械灯、哈尔滨冰灯和中原花灯。其中中原花灯的代表,就是周村花灯,有“中原花灯看山东,山东花灯在周村”之说。

周村是一个历史上的商业重镇,也是一个著名的花灯之乡。周村花灯,源于周村的丝绸文化,以制作精美,工艺讲究,种类繁多而闻名天下。

赏灯会最兴盛的明清,也是周村挂灯最盛的时候。站在周村的大街上,抬头可以看到各式的花灯,还有各式的招牌。如果不说,很难将它们联系到一起。

周村挂灯,并不仅仅是娱乐,也有商展的意义。

周村是丝绸之乡,以前的商人们,巧妙地将传统佳节元宵节同丝织业联系在一起。利用灯节,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广泛招徕,争取善价’。所以在周村,赏灯的人不仅晚上多,白天也是有如山海。

 

周村花灯有三大类,一类为宫灯,以不易变形的好木头做框架,一般为四棱、六棱、八棱,雕有龙凤头和云彩衣,内镶玻璃,有的在玻璃上绘有仕女图或故事,中置牛油蜡烛,以后改为电灯泡,有的用素面玻璃,中置转芯,芯上绘有人物花乌,利用转芯内蜡烛燃烧形成的热气流使转芯旋转,俗称走马灯。

草灯多以苇、竹作骨架,外裱宣纸,着色染墨,做成西瓜、石榴、桃、白菜及龙、鱼、虾、凤等,亦称之为形象灯。除此之外,还有用于行业宣传的织绸子灯、织带子灯。

历史:
周村挂灯,集中在元宵节期间,先是个别商号借农历正月初八日,店铺“开门大吉”,燃放鞭炮、挂花灯以吸引顾客,后各驾纷纷效仿,逐渐形成规模。于是,周村元宵节挂灯也就成为一种传统,即一般性的挂灯年年有,由各商号自己决定,大灯节则是在周村大街上,全部店铺必须挂灯,一般三年一次,同时有三不挂的习惯:年景不好不挂,不太平不挂,不风调雨顺不挂。
周村元宵节挂灯,从农历正月十二至十四试灯三天,十五正式开灯闹玩,十六至十八再留灯三天,一共7天,称为周村元宵灯会。每逢挂灯之际,胶济铁路的客车就拥挤几天,西起济南,东至青岛,以及沿路各地,来观灯人群,络绎不绝。挂灯在古街道,元代形成四条主道,大体成不在一个交点上的十字,东、南、西、北分别为:绸市街、大街、丝市街、银子市。听名字就可知当年之特色和繁华。如今绸市街已经退化为小巷,余者仍各领风骚,建筑为明代所传。大街是主体,当年曾有“小巴黎”之称。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