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素养简述

      教育技术理论 2005-1-11 13:51
信息素养简述
一、信息素养的定义及内涵
“信息素养( Information Literacy) ”一词早在1974 年就已被提出, 当时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 指出:“信息素养就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其后, 随着对信息素养研究的不断深入, 对信息素养的界定也说法不一。Lee Burchinal在1976年提出的观点强调问题解决,他认为:“作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需要掌握一套新技术。这些技术包括了怎样找到并使用信息,目的是有效地解决问题和做出决定。”美国IIA信息工业协会在1979年在保持了强调问题解决的基础上,对Zurkowski原来的定义做了扩充,不仅仅严格限制在与工作有关的研究上,这时Garfield将具有信息素养的人定义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知道在解决问题的模型中怎样使用信息工具来获取知识。Taylor在1979年将这一术语引入图书馆文献中,拓宽了它的范围,认为信息素养的大概界定应该包括下列要素:问题的解决可以依靠适当事实和信息的获得;不同的可利用的信息资源知识是构成信息素养的必不可少的(谁、什么地方);获得知识的过程是持续不断的,是与偶然的现场信息过程一样重要的;还有信息获取的策略(什么时候、怎样获取)。Behrens认为,70年代的定义显示出了图书馆和信息科学业与信息素养之间的联系。80年代,新的信息技术的出现被认为是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特征。80年代中期,学院图书馆用信息素养这一术语来代替图书馆素养。在整个80年代,信息素养开始在教育计划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大学的图书馆中更是如此。
经过分析综合, 我们把信息素养界定为“个体(人) 对信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评价、创新、传播等方面的能力。它是一种对目前任务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在何处获取信息、如何获取信息、如何加工信息、如何传播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从横向上来看, 信息素养可以包含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这几方面。其中, 信息意识是整个信息素养的前提, 指的是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这要求个体具有敏锐的感受力和持久的注意力,能够意识到信息的作用, 对信息有积极的内在需求。信息知识是个体具有信息素养的基础, 指的是对信息学的了解和对信源以及信息工具方面知识的掌握。信息能力是整个信息素养的核心。从狭义上来说, 指的是个体对信息系统的使用以及获取、分析、加工、评价信息并创造新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 从广义上来讲,除了上述能力以外, 还应该包涵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等间接能力。信息道德把握个体信息素养的方向, 指的是个体在获取、利用、加工和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必须遵守一定的伦理规范, 不得危害社会或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因此, 无论个体的信息意识如何强烈, 信息知识如何丰富, 信息能力如何强,如果他将其才能用在违法犯罪上, 那么他的信息素养是非常低下的。
澳大利亚学者Bruce认为信息素养人应该具有以下七个关键特征:信息素养人能够独立地、自主地学习( independent, self2directed learning) ;信息素养人具有完成信息过程( Information process) 的能力;信息素养人能够使用多种信息技术和系统;信息素养人具有促进信息利用的主观价值( Internalized value);信息素养人具有有关信息世界的全面知识;信息素养人能批判性地处理信息;信息素养人具有个人信息风格(personal information style) 以便促进他或她与信息世界互动。
信息素养具有丰富的内涵:a. 信息素养不但包括信息获取、管理的技能,而且包括了独立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将已获得的信息用于信息问题解决、进行创新性思维的综合信息能力。b.完整的信息素养应该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信息道德四个层面,四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c. 信息素养是一种高级的技能,它同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如何学习的基础。
二、信息素养的层次
参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从纵向上, 我们可以把信息素养分成三个层次, 即基础性信息素养、自我满足性信息素养、自我实现性信息素养。如下图所示。


基础性信息素养是指在信息社会中生存的所有人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信息素养。它保证了人们的基本生存需要, 因此是三个层次中最浅的一个层次,也是对其信息能力要求最低的一个层次, 但它却是培养另两个层次信息素养的基础。
自我满足性信息素养则是指人们为了更好地从事一定职业、承担一定工作或者陶冶自己的情操所应具有的应用信息技术的素养。在三个层次当中, 它的要求处于中间水平,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管理、教学、工作的人如教师、会计等必须具有自我满足性信息素养。
自我实现性信息素养是指人们为了实现自我价值, 开发或设计新的信息系统供他人利用, 以服务大众和社会为目的的高层次素养。所以是要求最高、培养难度最大的层次, 如计算机系统设计人员、软件开发人员等必须具有自我实现性信息素养。
Bruce 从现象学的角度来阐述信息素养的构建过程, 她将信息素养划分为七个层面:
第一层面:信息技术理念(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cept) 信息素养被看作运用信息技术来进行信息检索与交流。第二层面:信息源理念(Information Source Concept) 信息素养被看作在确定了的信息源中查找信息。第三层面: 信息过程理念(Information Process Concept) 信息素养被看作执行一个过程。第四层面: 信息控制理念(Information Control Concept) 信息素养被看作对信息的控制。第五层面: 知识建构理念(Knowledge Construction Concept) 信息素养被看作在一个新的领域构建个人的知识系统。第六层面: 知识延展理念(Knowledge Extension Concept) 信息素养被看作将知识与个人的看法相结合, 从而获得新的认识。第七层面:智慧的理念(Wisdom Concept) 信息素养被看作明智地使用信息有益于他人。
三、不同国家的信息素养观点
(1)Australian 最近的一个由Australia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提出的报告中,认为具有信息素养的大学毕业生能够成为有能力的劳动者,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技能。
(2)European Union 虽然欧盟对于信息社会的创新是非常积极的,但是他们大多致力于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ICT技能的发展。一个被称为远程教育网络信息课程的组织通过远程学习,在信息素养的方面考察了传递课程项目的可行性,目的在于在信息素养的层面上发展有效的远程学习课程。
(3)Japan Japanese Ministry of Education对于信息素养的定义包括下面四个要素:1、评价、选择、组织、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创造与交流的能力 2、能够理解信息社会的特征和信息对社会和人类的影响 3、能够识别出信息的重要性和可靠性4、能够理解信息科学的基础,能够掌握加工处理信息的技能和工具(特别是电脑)。
(4)New Zealand更多的人将信息素养(获取、评价和使用信息的能力)看作是人们在信息时代都需要的一套重要的技术,那不仅包括传统的读写、数学技能的教授,还有交流、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技能的教授。
(5)Singapore信息素养应该是搜集、加工处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四、国外信息素养标准参考
(一)美国高等教育中的信息素养能力标准:
2000 年1 月, 由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通过“高等教育中的素养能力标准”共5 条,其主要内容如下:(1) 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确定信息需求的性质与范围。(2) 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高质量、高效率地存取所需信息。(3) 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批评地评价信息及其来源, 把选择的信息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与价值系统。(4) 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独自或作为集体中的一员有效地利用信息完成具体的任务。(5) 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了解信息使用涉及到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 遵循伦理道德、守法地存取和利用信息。
(二)澳大利亚信息素养标准:
自《美国高等教育中的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出台以来, 在2000 年10 月27 日至28 日堪培拉(Canberra) 会议上, 澳大利亚大学图书馆员协会通过了修改《美国高等教育中的信息素养能力标准》作为澳大利亚的《信息素养标准》。该标准主要应用于高等教育中,也可适用其他层次的教育。标准1: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确定信息需求的性质和范围。标准2: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有效、充分地存取所需的信息。标准3: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批评地评估信息和信息源并把所选择地信息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和价值系统。标准4: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分类、存贮、利用和改写所收集到的信息或生成的信息。标准5: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独自或作为团体中的一员能结合以前的知识和新的理解来扩展、再组织或创造新的知识。标准6: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通过使用信息理解、文化的、法律的和社会问题并遵守法律、伦理道德地存取和使用信息。标准7: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确认终身学习和履行公民职责与行使公民权利需要信息素养。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