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边日出西边雨-----评胡适的姻缘

      随笔 2004-12-25 23:49
很多人为胡适打报不平,觉得一个留洋的博士娶一个小脚的太太,真是太委屈。
起初,是很佩服胡适的,但是事实上该佩服的人应该是胡适的小脚太太-----江冬秀。
对江冬秀,许多人将她写成悍妇,把她写成胡适几段短命爱情的无情终结者。
比如说1924年,胡适和曹诚英的关系日趋明朗,胡适在这年春天,向江冬秀提出离婚,江冬秀不听则已,一听勃然大怒,从厨房中拿把菜刀,说:“离婚可以,我先把两个孩子杀掉。我同你生的孩子不要了。”当下吓得胡适面如土色。江冬秀也不避亲近的人。一次,石原皋在场,江冬秀说起此事,想及自己十多年的等待,忍受种种流言蜚语,真是越想越气,越说越怒,随手抓了把裁纸刀要向胡适掷去。多亏石原皋劝住,才未酿成家庭血案。
胡适当年的照片,光彩熠熠,是一个鼻挺眼亮而且温文尔雅的俊男子,而且学识渊博,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不小的建树,传奇般的获得过35个博士学位,这样的男人即便到了一百岁,也会有少女愿意,更何况风华正貌的时候?
胡适除了江冬秀之外,和几个女子都曾经有过感情上多多少少的瓜葛,而且一个个都是内涵外貌毫不逊色的才情女子。在美国留学期间,“具思想、识力、魄力、热诚于一身”的艾迪丝-克利福德-韦莲司女士是其“智识上的伴侣”,之后有陈衡哲、曹诚英。
而江冬秀有的是什么?她不认识几个字,不可能与胡适夜灯对坐,做点红袖添香的事情来,她只有捍卫妻权的勇气和决心,并且也为之辛苦了一生,她为胡适操劳家务,养儿育女了一生,但是却落了个“悍妇”的历史名声。
胡适的婚姻里面是不是真的没有爱情?
准确的说,胡适的婚姻里面缺少的只是男女激情,而不缺少爱。这桩婚姻的起源,虽然不是对江冬秀的爱,但是却是胡适对母亲的爱,对母亲的孝顺之情,这个作为婚姻的起源似乎是荒唐了些,可是即便是当代社会,又有几桩婚姻是人间真爱下的产物?现代社会依旧有很多为了房子,为了面子,甚至只是为了好奇新鲜,为了不得已的世俗压力而有的婚姻,触目皆是。如此比对,胡适的婚姻并不畸形。
在胡适的婚姻里面有着江冬秀执着的爱,她可以为了胡适动刀子,也会送一个“戒酒”的戒子给胡适挡酒用,是一个很柔情的女子。而她捍卫的仅仅是自己吗?如果没有她,胡适以及胡适未来的伴侣未必可以把生活的一切都处理的很妥当,胡适未必不会成为第二个短命的徐志摩;胡适的几个孩子未必得到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在那个变革的时代,依旧有太多的女人做了男人理论之下的牺牲品,太多的女人被接受了“新”思想的丈夫抛弃在思想依旧封闭的穷乡僻壤里独守空闺,侍奉公婆,然后,静静的离开世界,一点浪花都不曾翻起过。相对而言,江冬秀却难得罕见的动用种种方式维护了自己妻子的身份和地位,这在一个不认识几个字,没去过什么地方的小脚女人来说,是多么的不容易。
有人评论说 胡适与江冬秀在知识层次上的差别太大,一个是名闻天下的新学术领袖,一个却是大字不识几个的小脚太太,两个人根本没有什么共同语言,更不会有我们所想像的那种浪漫的故事,两人之间除了偶尔有一点火花外,大部分时间都太平静了,平静地激不起一点涟漪。
其实并非如此,男女之间于恋爱之时也许会谈论些国家大事或者人文哲学之类的炫耀之辞,但是如果做了夫妻,那么就有永远都说不完的话题了,有双方的老人、孩子、亲戚,也逃不了各种节庆的吃穿冷暖,以至于青菜鸡蛋的价钱,谁会在睡觉之前讨论诗词文学的?
如果江冬秀真的只是一个泼妇,胡适也不会那么的敬畏他了。史料显示梁实秋要和他好脾气的太太离婚。江冬秀看不过去,就帮助梁妻。闹到法庭打官司的地步,江冬秀也不害怕,亲自到庭为梁妻辩护,终于使梁实秋败诉。
江冬秀的厨艺也非常好,而胡适也好客,因此家里常常高朋满座。
不可否认,江冬秀是一个很难得的好妻子,这也是可以和胡适得以偕老的重要原因。
胡适的婚姻并非不完美,一桩不完美的婚姻不会成就一个大师,不完美的是世人的眼光和论断。
东边日出西边雨,男女之间的情可以从有到无,也可以从无到有,既然相濡一生,就已经在冗长的岁月中锤炼出了一段至诚也至真的男女之情。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